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归纳梳理过教材2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归纳梳理过教材2课件,共31页。
教材归纳梳理过教材2 细胞的代谢期中期末· 全优手册A卷· 必备知识全优B卷· 关键能力全优【教材知识梳理】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渗透作用(1)概念:指 水分子 (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产生条件:一是具有 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存在 浓度差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1)结构基础: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 液泡膜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 浓度差 。(2)实验现象: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会发生 质壁分离 现象。②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会吸水,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二、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三、酶的特性1.酶的定义与本质一般来说,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 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蛋白质 ,少数酶是 RNA 。2.结合“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理解实验变量:(1)自变量: 人为控制 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如本实验中加热、加FeCl3溶液和 加肝脏研磨液 。(2)因变量:因 自变量 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如本实验中 H2O2分解 速率。(3)无关变量:除 自变量 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如肝脏的 新鲜程度 等。3.酶的特性(1)高效性:与 无机催化剂 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酶一般在 比较温和 的条件下发挥催化作用。过酸、过碱或 温度过高 ,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温度 、 pH 等。四、ATP1.ATP(中文名称: 腺苷三磷酸 )的结构简式为 A—P~P~P ,其中A代表 腺苷 ,P代表 磷酸基团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其 远离腺苷 的“~”容易水解和形成,1 mol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所以说ATP是一种 高能磷酸 化合物。2.正常来说,ATP与ADP的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 动态平衡 之中。3.ATP为Ca2+主动运输供能的机理:(1)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 催化ATP水解 的酶。当膜内侧的Ca2+与其 相应位点 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了;(2)在载体蛋白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 磷酸化 ;(3)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 空间结构 发生变化,使Ca2+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a2+释放到膜外。4.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的水解 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的合成 相联系。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 氧化分解 ,并释放 能量 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总反应式:⑨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细胞质基质丙酮酸+[H]线粒体基质CO2+[H]少量线粒体内膜H2O大量3.无氧呼吸过程(以葡萄糖为底物)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仍储存在 酒精或乳酸 中,少量能量释放( 第一 阶段释放),这其中又有大部分以 热能 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反应式为: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或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4.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温度 、 O2浓度 、含水量等。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 中,所以,可以用 无水乙醇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越高 ,随 层析液 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 越快 。2.实验结果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最少最多最高最低 最快 最慢3.叶绿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叶绿素a吸收的光波波长区域在叶绿素b的 两侧 。七、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场所),利用 光能 (能量来源),将 二氧化碳和水 (原料)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产物),并且释放出 氧气 (产物)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过程O2ATPNADPH2C3CO2 C5 3.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从光合作用反应式分析,水、二氧化碳和 光能 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影响叶绿体形成与结构的因素有 无机营养 、病虫害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温度 等。【易错易混辨析】1.存在浓度差的溶液之间一定会发生渗透作用。 ( ✕ )发生渗透作用不仅需要有浓度差,还需要有半透膜。2.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 )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离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如Na+。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 √ )4.有转运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都有助于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 )有转运蛋白协助的协助扩散不能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5.K+和Na+进出细胞只能通过主动运输。 ( ✕ )K+和Na+还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6.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的方式中最能体现其功能特性的是主动运输。 ( √ )7.胞吞、胞吐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 √ )8.酶能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 ✕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9.有些酶在体外可以发挥作用。 ( √ )10.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酶均能失去活性。 ( ✕ )温度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因此不会使酶失活。11.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 ✕ )1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之中,是生物界的共性。 ( √ )13.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14.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未释放出来,储存在乙醇或乳酸等物质中。1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 )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16.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 ✕ )光照减弱,ATP和NADPH减少,C3的还原减慢,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17.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 √ )18.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 √ )【教材改编题】1.(人教版必修1 P74“非选择题3”改编)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乙溶液B.甲溶液中溶质分子与乙溶液中溶质分子不同C.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 min前已开始进入细胞D.2~6 min,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解题思路 分析题图可知,在2 min之前,相比于浸润在乙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更大,A正确;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而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因此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进入细胞内,而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只发生了质壁分离过程,说明乙溶液的溶质不能进入细胞内,B正确、C错误;2~6 min,乙溶液中的细胞逐渐渗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D正确。2.(人教版必修1 P72“教材内容”改编)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③影响某些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B.①可能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有关C.物质通过a方式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②的种类与数量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解题思路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和一些小分子容易通过,A正确;①为糖蛋白,某些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时需要糖蛋白的参与,B正确;物质通过a方式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D正确。知识拓展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需要糖蛋白参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细胞外液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3.(人教版必修1 P85“拓展应用2”改编)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A.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40 ℃B.实验过程中各组pH、加入试剂的量均应适宜且相同C.20 ℃条件下,t3时温度提高10 ℃,产物浓度会增加D.60 ℃条件下,t2时加入少量同温度下的该蛋白酶,产物浓度会增加解题思路 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组设定的温度中40 ℃时酶活性最高,但不能说明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40 ℃,A错误;实验过程中pH、加入试剂的量是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20 ℃条件下,t3时温度提高10 ℃,产物浓度不再增加,因为此时反应物已经消耗完,C错误;60 ℃条件下,酶已经失活,t2时加入少量同温度下的该蛋白酶不会改变产物浓度,D错误。4.(人教版必修1 P96“概念检测2”改编)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O2浓度为a时,不利于该种子储存B.O2浓度为b时,种子的无氧呼吸水平降至最低C.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D.保存该种子的其他条件有零下低温、干燥等解题思路 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最低,表示总的细胞呼吸强度最弱,利于该种子储存,A错误;O2浓度为b时,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此时无氧呼吸水平降至最低,B正确,C错误;保存该种子的其他条件有零上低温、干燥等,D错误。5.(人教版必修1 P106“概念检测1”改编)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一。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①代表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②是O2,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C.③是C5,能被还原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解题思路 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②是O2,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来自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B正确;③是C3,能被还原为(CH2O),C错误;④是ATP,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D错误。6.(人教版必修1 P106“拓展应用1”改编)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对此图描述错误的是 ( C )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B.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C.DE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D.可以推断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解题思路 DE段随着时间的递增,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即DE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C错误。
教材归纳梳理过教材2 细胞的代谢期中期末· 全优手册A卷· 必备知识全优B卷· 关键能力全优【教材知识梳理】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渗透作用(1)概念:指 水分子 (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产生条件:一是具有 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存在 浓度差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1)结构基础: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 液泡膜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 浓度差 。(2)实验现象: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会发生 质壁分离 现象。②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会吸水,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二、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三、酶的特性1.酶的定义与本质一般来说,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 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蛋白质 ,少数酶是 RNA 。2.结合“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理解实验变量:(1)自变量: 人为控制 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如本实验中加热、加FeCl3溶液和 加肝脏研磨液 。(2)因变量:因 自变量 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如本实验中 H2O2分解 速率。(3)无关变量:除 自变量 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如肝脏的 新鲜程度 等。3.酶的特性(1)高效性:与 无机催化剂 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酶一般在 比较温和 的条件下发挥催化作用。过酸、过碱或 温度过高 ,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温度 、 pH 等。四、ATP1.ATP(中文名称: 腺苷三磷酸 )的结构简式为 A—P~P~P ,其中A代表 腺苷 ,P代表 磷酸基团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其 远离腺苷 的“~”容易水解和形成,1 mol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所以说ATP是一种 高能磷酸 化合物。2.正常来说,ATP与ADP的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 动态平衡 之中。3.ATP为Ca2+主动运输供能的机理:(1)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 催化ATP水解 的酶。当膜内侧的Ca2+与其 相应位点 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了;(2)在载体蛋白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 磷酸化 ;(3)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 空间结构 发生变化,使Ca2+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a2+释放到膜外。4.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的水解 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的合成 相联系。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 氧化分解 ,并释放 能量 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总反应式:⑨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细胞质基质丙酮酸+[H]线粒体基质CO2+[H]少量线粒体内膜H2O大量3.无氧呼吸过程(以葡萄糖为底物)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仍储存在 酒精或乳酸 中,少量能量释放( 第一 阶段释放),这其中又有大部分以 热能 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反应式为: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或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4.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温度 、 O2浓度 、含水量等。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 中,所以,可以用 无水乙醇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越高 ,随 层析液 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 越快 。2.实验结果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最少最多最高最低 最快 最慢3.叶绿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叶绿素a吸收的光波波长区域在叶绿素b的 两侧 。七、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场所),利用 光能 (能量来源),将 二氧化碳和水 (原料)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产物),并且释放出 氧气 (产物)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过程O2ATPNADPH2C3CO2 C5 3.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从光合作用反应式分析,水、二氧化碳和 光能 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影响叶绿体形成与结构的因素有 无机营养 、病虫害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温度 等。【易错易混辨析】1.存在浓度差的溶液之间一定会发生渗透作用。 ( ✕ )发生渗透作用不仅需要有浓度差,还需要有半透膜。2.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 )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离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如Na+。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 √ )4.有转运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都有助于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 )有转运蛋白协助的协助扩散不能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5.K+和Na+进出细胞只能通过主动运输。 ( ✕ )K+和Na+还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6.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的方式中最能体现其功能特性的是主动运输。 ( √ )7.胞吞、胞吐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 √ )8.酶能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 ✕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9.有些酶在体外可以发挥作用。 ( √ )10.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酶均能失去活性。 ( ✕ )温度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因此不会使酶失活。11.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 ✕ )1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之中,是生物界的共性。 ( √ )13.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14.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未释放出来,储存在乙醇或乳酸等物质中。1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 )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16.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 ✕ )光照减弱,ATP和NADPH减少,C3的还原减慢,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17.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 √ )18.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 √ )【教材改编题】1.(人教版必修1 P74“非选择题3”改编)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乙溶液B.甲溶液中溶质分子与乙溶液中溶质分子不同C.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 min前已开始进入细胞D.2~6 min,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解题思路 分析题图可知,在2 min之前,相比于浸润在乙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更大,A正确;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而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因此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进入细胞内,而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只发生了质壁分离过程,说明乙溶液的溶质不能进入细胞内,B正确、C错误;2~6 min,乙溶液中的细胞逐渐渗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D正确。2.(人教版必修1 P72“教材内容”改编)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③影响某些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B.①可能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有关C.物质通过a方式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②的种类与数量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解题思路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和一些小分子容易通过,A正确;①为糖蛋白,某些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时需要糖蛋白的参与,B正确;物质通过a方式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D正确。知识拓展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需要糖蛋白参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细胞外液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3.(人教版必修1 P85“拓展应用2”改编)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A.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40 ℃B.实验过程中各组pH、加入试剂的量均应适宜且相同C.20 ℃条件下,t3时温度提高10 ℃,产物浓度会增加D.60 ℃条件下,t2时加入少量同温度下的该蛋白酶,产物浓度会增加解题思路 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组设定的温度中40 ℃时酶活性最高,但不能说明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40 ℃,A错误;实验过程中pH、加入试剂的量是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20 ℃条件下,t3时温度提高10 ℃,产物浓度不再增加,因为此时反应物已经消耗完,C错误;60 ℃条件下,酶已经失活,t2时加入少量同温度下的该蛋白酶不会改变产物浓度,D错误。4.(人教版必修1 P96“概念检测2”改编)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O2浓度为a时,不利于该种子储存B.O2浓度为b时,种子的无氧呼吸水平降至最低C.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D.保存该种子的其他条件有零下低温、干燥等解题思路 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最低,表示总的细胞呼吸强度最弱,利于该种子储存,A错误;O2浓度为b时,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此时无氧呼吸水平降至最低,B正确,C错误;保存该种子的其他条件有零上低温、干燥等,D错误。5.(人教版必修1 P106“概念检测1”改编)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一。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①代表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②是O2,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C.③是C5,能被还原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解题思路 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②是O2,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来自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B正确;③是C3,能被还原为(CH2O),C错误;④是ATP,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D错误。6.(人教版必修1 P106“拓展应用1”改编)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对此图描述错误的是 ( C )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B.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C.DE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D.可以推断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解题思路 DE段随着时间的递增,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即DE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C错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