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七章 机械运动(课件)
展开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物理量的估测(黔西南州2考,黔东南州3考)
1. (贵州真题组合)判断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是否正确.(1)(2021黔东南州1C 0.75分)我们教学楼每一层楼高约为3 m( )(2)(2020黔东南州1A 0.75分)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 cm( )(3)(2020铜仁10A 0.5分)课桌的高度约200 cm( )(4)(2017黔西南州1D 0.75分)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 m( )(5)(2016黔东南州1A 0.75分)小明的身高约为30 cm( )(6)(2016黔南州1B 0.75分)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 s( )
(7)(2021黔东南州1B 0.75分)考生正常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10 m/s( )(8)(2020铜仁10D 0.5分)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 m/s( )(9)(2017黔南州1D 0.75分)中学生100 m跑的速度约为15 m/s( )2. (2016黔西南州1题3分)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A. 3 μm B. 3 mm C. 3 cm D. 3 dm
长度的测量(黔西南州3考,黔东南州2考)
3. (2018三州联考1题3分)“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 重力 B. 速度 C. 压强 D. 长度4. (2016黔西南州7题2分)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cm.
2.49(2.47~2.49)
5. (2015黔西南州18题1分)如图,此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___cm.
6. (2020黔南州1题3分)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mm B. cm C. m D. km
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黔西南州3考,黔东南州5考,贵阳2021.10)
7. (2021贵阳10题3分)《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 舟中人 B. 舟 C. 剑 D. 江岸
8. (2016黔东南州3题3分)如图所示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 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9. [2018三州联考11(1)题二空1分]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快速倒置,发现纸片并不掉下来,若以纸片为参照物,杯是________的.
10. (2017安顺2题3分)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地面、列车 B. 列车、地面C. 列车、列车 D. 地面、地面
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黔西南州4考,黔东南州5考,贵阳3考,主要在力学综合计算题中考查)
11. (2016黔西南州9题3分)望安高速公路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在安龙工作的王老师周末驾驶汽车回望谟,驶上望安高速公路后,王老师感到远处的小山离他更近了,小山离他更近是以______________为参照的.他驾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 min,这段时间汽车行驶了______km.
12. (2021铜仁32题2分)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_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3. (2020遵义27题4分)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人行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 m,人行绿灯时间为20 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14. (2018毕节25题3分)毕节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洞天是一段长约6公里的地下河,因头上开有九个“天窗”(洞口)得名“九洞天”,如图所示.划船游览沿途风光时发现头上“天窗”会向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游经最具代表性的五、六、七洞天时,万千岩燕穿插翩飞其间,“喃呢”之声不绝于耳,能分辨不同岩燕的“喃呢”之声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若游船的平均速度为3.6 km/h,则游完全程约需_____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020黔西南州10(1)涉及]
15. [2020黔西南州10(1)题1分]如图所示,小明参加高山速降滑雪运动,滑雪板板尾从A点开始加速下滑并越过C点,小明通过AB段与AC段的平均速度关系为vAB________vAC(选填“<”“>”或“=”).
16. (2019铜仁38题6分)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 m,s2=0.4 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1)单位换算:1dm=____m,1cm=____m,1mm=10-3 m,1μm=10-6m,1nm=10-9 m.(2)常考长度估测: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m; c.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e.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宽度约为18cm;f.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m; g.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cm.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单位换算:1 h=________min=________s.2、常用测量工具: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来测量时间.3、停表的读数:停表的读数等于小表盘读出的分针数+大表盘读出的秒针数.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s.
4、常考时间估测:a.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为16 s;b.跑完1 000 m用时约3 min 30 s;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大约为0.4 s;d.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0.85 s.
三、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不能选取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取:3、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必须选取参照物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四、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________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2)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______,时间短的运动快.2、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3)公式:v=s表示路程,单位m(km).t表示时间,单位s(h).v表示速度,单位m/s(km/h).(4)单位换算:1 m/s=________km/h.(5)常考速度估测:a.成年人步行的正常速度约为1.1 m/s;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7.5 m/s;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 d.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速度约为120 km/h.
3、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其s-t图像与v-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即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RJ八上P17图1.2-3)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1.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乘坐火车去旅游, 他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发现旁边并排停着一列列车.忽然,他觉得自己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等到“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 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2021烟台3题改编)
答:小华开始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旁边列车向后运动时,与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与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
命题点: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2.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甲车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甲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________(选填“>”“<”或“=”)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40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021青海省卷19题改编)
(RJ八上P21图1.3-3)
一、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黔西南州3考,黔东南州5考,贵阳2021.10)例 1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的.(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以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在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内的乘客觉得自己向西运动,乙车乘客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二、速度的相关计算(主要在力学综合计算题中考查)例 2 (过桥问题)贵州北盘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上承式推力转体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距江面高达280 m,桥长468.2 m,若一辆轿车通过该桥需要25 s,已知小轿车长4 m,则这辆轿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若该轿车以最高速度90 km/h通过大桥,需用时________s.(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例 3 (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 4 (交通指示牌)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在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标志牌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24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爸爸驾车以45 km/h的速度继续行驶30 min,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到达贵阳.
从该标志牌到贵阳还有24 km的路程
此路段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例 5 (列车表时刻表)小明利用放假期间乘坐动车从遵义到贵阳游玩,下表是小明乘坐的D8581列车时刻表,当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D8581列车车厢中,以__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D8581列车从始发站到贵阳北的平均速度________km/h(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s-t、v-t图像的理解
例 6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乙物体做________运动,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2)在0~5 min内,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m/s; 0~10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0~12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在0~5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______乙物体的平均速度;0~12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________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甲、乙第一次相遇时他们通过的路程为______km.(5)10~12 min内,甲物体相对于乙物体是________(选填“前进”“后退”或“静止”)的.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黔西南州2020.1.(1)]
(1)实验时,发现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例 如图是小明“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2)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时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vAC=________m/s.(3)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vBC>vAC>vAB
变式1 (2020枣庄改编)下图中能说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__.
(4)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9宜昌改编)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 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变式 2 (2018益阳改编)同组的小丽实验时,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图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的距离s比真实值偏大
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十七章 电与磁 (课件):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十七章 电与磁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图说物理,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安培定则的应用,①铁块受吸引向下移动,电与磁,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奥斯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图说物理,幻灯机或投影仪,电磁波,放大实像,近视眼,投影仪幻灯机,透镜及其应用,视力及其矫正,同一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八章 第一节 质量与密度的理解(课件):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八章 第一节 质量与密度的理解(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重难点突破,61×103,质量与密度,托盘天平,天平的使用与读数,分度值,水平台,零刻度线,平衡螺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