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解析】A.前呼后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C (1分)
2.D 【解析】A.前呼后拥:形容出行时随从的人很多,气派很大。此处是拟人手法,用来表现壶口瀑布的排排黄浪气势很大,与语意相符;B.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与语意相符;C.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与语意相符;D.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是说闻一多对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的行为很愤怒。与语意不符;故选D。(1分)
3.C 【解析】 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2分)
4.A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划波浪线句语病为搭配不当,应修改为:阅读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2分)
5.【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通读文段,④首先提出“中国古画作为颇具标识度的艺术瑰宝”,③紧接着介绍了名画类文化节目,故③应在④后;其余三句都紧紧围绕后文“都在从各个领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①“不独古画”承上启下,应紧接③,根据⑤中的“以及”“等”可知,⑤应在最后。句子排序应为:④③①②⑤。
故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语境和场合、对象来思考。B.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这里不合适.(2分)
7.D 【解析】“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最后这两句也是说哭泣的原因,多次给在洛阳的家人写信,却没有收到回信,没有亲人的消息,分外的担忧。骨肉,这里指兄弟。九度,指多次,并不是确数。故选D。(2分)
8.原因主要有:①漂泊天涯,有家难归;②世事纷乱,有志难酬;③亲人无讯,分外担忧;④外族入侵,国运危艰。(答到2点即可得满分)
(3分)(1)类 (2)被 (3)于是,就
10.(4分)(1)后来两个哥哥先后考中进士,全家都搬进城里居住,只有我还一个人住在这里。
(2)低头(可以)看到鱼儿(在水里)嬉戏,抬头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我的心情更加愉悦舒畅了。
【解析】(1)中重点词语有:举家,全家。皆:都。予,我。句意为:后来两个哥哥先后考中进士,全家都搬进城里居住,只有我还一个人住在这里。
(2)中重点词语有:俯,低头;仰,抬头。句意为:低头(可以)看到鱼儿(在水里)嬉戏,抬头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我的心情更加愉悦舒畅了。
11.(3分)柳宗元因政治失意,心中充满忧伤,寄情山水也只得到短暂的快乐,一旦被周围凄清的环境所触发,他的悲凉凄苦抑郁就会自然流露。(1分)《清荫台记》写的则是袁中道的寓居之地,那里有和兄长同窗共读的美好记忆,如今乐享清净,陶醉于清荫台清幽的环境,心境闲适愉悦。(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文结合“内有读书室三楹,昔两兄与予,同修业此处。两兄相继进士举家皆入城市而予独居此”可知,清阴台是袁中道的寓居之地,这里曾有作者兄弟读书的美好记忆,而今独享清幽;从“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可知,作者在这里陶醉于美景,纵情于自然,因此心情愉悦。
参考译文:
在老家长安村,左面有一个园,多的是苍老的松树。大门里横着一条清溪,高高的竹子丛生在水边。过了桥,有一棵槐树,高入天空,小枝条都相当于别的山上的乔木。其余桃树李树枣树栗树之类,郁郁苍苍非常茂盛。树林中有书房三间,从前两个哥哥和我一起在这里读书学习。后来两个哥哥先后考中进士,全家都搬进城里居住,只有我还一个人住在这里。夏天闲暇无事,我就在溪边槐树下筑了一个台。台被青青的槐树覆盖着,阳光照不到,因此就把它叫做清荫台,而且还常常把朋友接引到这里玩耍。这里虽然没有高山大川,可是远远近近的山冈,郁郁苍苍地不是浓密的松树,就是布满了翠绿的竹子。凡是从远处吹来的风,都转转折折地从松林中穿过来,到这里时所夹带的热气早已消失,而又融和着池上莲叶藕花的香气,所以风虽然是细细的,却是又清凉又芬芳。到了傍晚,要穿上夹衣才能坐在这里。低下头看看鱼儿在清溪中游动,仰起头听听鸟儿在树林里唱歌,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愉快,于是不禁大声对朋友们说:“这里难道不可以隐居吗?”
12.(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为了让‘大模型’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科研团队和节目导演给它‘投喂’了大量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准数据并进行训练,使其能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场景等图片,这些图片的美术风格具有中国水墨画和工笔画的特质”可知,本项“《千秋诗颂》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为创作团队提供精准数据制作而成”的表述错误;故选C。(3分)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根据材料三第七段“但AI创作的影视作品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工创作,因为人类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AI创作无法替代的”可知,AI创作的影视作品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工创作。故本项中“记者追踪热点事件并进行深度评论”就是属于人工创作,故不能被AI技术取代。故选B。(3分)
15.C 【解析】C处第③段列举中国“飞人”苏炳添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的观点;第④段列举史晓刚及其团队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的观点,“意在引导青年人认识到勇做奋斗者的重要性”说法错误;故选C。(3分)
16.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奋斗者,日常工作他不“躺平”,为掌握操作技术,突破难题,他夜以继日,勤学好问;他还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专利颇丰,创新成果斐然,终成一代“大国工匠”。(3分)(语言通顺,能结合演讲词论述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的观点;第④段论述了“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的观点。从材料“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他白天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后加练到深夜。他坚持写实训总结报告,把遇到的技术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一解决”可知,主要写了杨永修敢于直面困难,是一个奋斗者;“他还大胆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取得国家专利18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发明展中获得多个奖项”可知,他还是一个创新者。据此分析,围绕“青春不‘躺平’,勇做奋斗者和勇做创新者”为主人公写一段赞美的话即可。
示例:青春不“躺平”。一把铣刀,刻尽千难万险,奉献中国精度。为突破难题,夜以继日,勤学好问,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奋斗者;刀锋所至,尽显担当,在毫厘间追求极致,于创新中不断突破,他还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以青春之名,写匠心之歌,以点滴薪火,燃起民族汽车工业转型之炬!
17.①微雨新竹图;②石壁;③静坐品茶图;④留恋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对应了所至:山门;“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对应了所感:精神振奋;根据“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玛,徒步爬山。一入山门,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结合“深山秋景图”“江河奔流图”,可概括处所见为:微雨新竹图;
“其实就是两山间……谷间只有四样东西”对应了所至:山谷;“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对应了所见:深山秋景图;“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好个一石观景处”对应了:赞美、兴趣盎然的感受;由“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可知②处的所至为:石壁;
同时对应了所见:江河奔流图;“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对应了:惊叹之感;“生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对应了所至:石室;“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对应了所见,可概括③处所见为:静坐品茶图;
根据“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可概括④处所感为:留恋(或不舍)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头两天人走了一半,为下文写第三日游蓄势,这样写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恍然大悟,印象深刻。(3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解答时首先明确文中所用的写作手法时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即可。文章第②段写到游人第一天不为所动,第二天人走一半,为写第三天发现美景做铺垫,这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在情节上跌宕起伏,富有变化,前后形成对比,使读者恍然大悟,印象深刻。
19.(1)此句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句式整齐,用语凝练,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谷间竹木、流水、石头彼此相得益彰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明月山的赞美、喜爱之情。(3分)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将竹林比作“浪”,用“满川满山”等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竹林生长茂密,写出了竹子到处都是、茂密壮观的场景,富有动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句式整齐,简洁明快,表达精炼,言简意赅,语义深远,具有丰富的内涵。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谷间水流急速,雪浪横飞,土石被竹子和树木遮盖的深山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明月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④段画线语句(2)将竹林比作“竹浪”,是比喻的修辞,“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是夸张的修辞,句中“层层”“满川满山”“翻滚”“一直”等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竹林茂密的特点,壮观的景象,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让人感受到青春活力。
20.作者雨中游明月山后,在石室喝茶小憩时感慨“不走了”“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表明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对主人细心招待的肯定,流露出对来年再游明月山的期待,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情趣。(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是作者雨中游明月山后,在石室喝茶小憩时的感慨,表明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对主人细心招待的肯定,流露出对来年再游明月山的期待,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情趣。
21.B 【解析】“刃”字是在“刀”形上加上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属于指事字。(3分)
22.(1)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每空1分,共3分)
(2)(4分)示例:作为英雄: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
作为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保尔因伤病失去战斗的能力,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于是他用枪口对准自己。但最后他战胜了懦弱,重拾生活的勇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理解。从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两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即可。
23.(50分)【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我行走在……"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应明确行走的范围,如行走在《论语》中,行走在春天里等。"我"限制了作文的写作人称,是第一人称,限制了选材范围,也就是描述自己的生活体验。"行走"是题眼,"行走",表示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生活体验的渐进式表达,不是一开始就具有的,要有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行走"既可从实,也可从虚。
第二,选材立意。选材立意要力避千"文"到"意"的雷同现象,应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一要求异求新,二要避俗求新,三要避生求新,这样的文章才能独树一帜。立意切忌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陆点",如选择"大自然 "人生""生活"类的词语,写起来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更没有真情实感,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古代诗歌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