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课件)
展开1. 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查阅产品说明】小组同学根据图1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Ⅰ】土壤的酸碱性实验1:按图2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用pH试纸测得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探究Ⅱ】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实验2: 25 ℃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3中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图4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_________;③小气球胀大。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现象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小气球仍处于膨胀状态
实验4: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拓展应用】(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_____。(2)硫酸铵中的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H2SO4=== CaSO4+2H2O
2.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图1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_______。
主要成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去渍原理: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俗称小苏打)和过氧化氢……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0年5考)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产生氧气缓慢(合理即可)
【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3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表示交流Ⅱ】(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M呈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Na2CO3+CaCl2=== CaCO3↓+2NaCl(或BaCl2+Na2CO3=== BaCO3↓+2NaCl,合理即可)
向滤液中滴加试剂X,不产生沉淀(合理即可)
【反思总结】(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较高温度 (合理即可)
3.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a(OH)2=== CaCO3↓+H2O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或水蒸发)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先撤酒精灯,稍后撤蜡烛
提供充足的空气(或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合理即可)
4.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蔗糖燃烧有氧气参加反应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小烧杯(或玻璃导管)中有水珠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向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
【拓展交流】(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净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或防止氧气参加反应)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氢大(合理即可)
5.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Ⅰ: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①氢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意外现象的探究(10年2考)
碳、氢、氧(或C、H、O)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mL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填写序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B和C装置之间增加干燥装置(合理即可)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 外,还有OH-。【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 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氢氧化钠溶液(或NaOH溶液)
MgCO3+2HCl ===MgCl2 +H2O+CO2↑(或MgCO3+H2SO4 === MgSO4+H2O+CO2↑与
6. 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的了解,进行分析判断。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H2O2)溶液(或双氧水)
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交流讨论】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
它们都是金属氧化物(或它们都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Fe2O3+6HCl === 2FeCl3+3H2O
【交流讨论】实验说明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MnO2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
问题三:生成了什么气体?【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H2、O2等。【实验验证】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反应物中含有C、H、O元素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确定难溶物的成分(或确定难溶物是什么物质)
7. 铁的锈蚀虽然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其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暖宝宝就是利用了铁粉生锈放出热量的原理制成的。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生锈速率的因素。探究1: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实验】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观察到只有湿的铁丝团表面有明显锈迹,浸没在刚冷却开水中的铁丝团以及干的铁丝团表面均无锈迹。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结果。探究2:暖宝宝中的哪种物质加快了铁的锈蚀速率?【查阅资料】暖宝宝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猜想2: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实验设计】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将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测量并记录实验中在10分钟内温度的上升情况:
氧气、水蒸气(或O2、H2O)
【分析与结论】(1)实验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出猜想1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也可利用上述实验1、3验证猜想2,则实验3中x的数值为___。
(3)铁生锈的过程很复杂,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是“氢氧化亚铁吸收氧气和水转化为氢氧化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小组同学根据暖宝宝中同时含有活性炭与食盐这两种物质,猜测“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的速率”,于是将2g铁粉、5g水与0.2g活性炭、0.1g食盐均匀混合后,测量并记录实验中在10分钟内温度的上升情况,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测正确。
10分钟内温度的上升值大于22.0 ℃
【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暖宝宝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B. 暖宝宝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C. 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8. 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猜想二:作_______,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实验2】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_________。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 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 H2O2溶液。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1)表中的数据x=_____。(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 ,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O+H2O2 === NaCl+H2O+O2↑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A. 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B. 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C. 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D. 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考向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猜想(10年5考)例1 某同学取铜锈放在试管内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发现铜锈溶解,生成蓝色溶液的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一现象引起大家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猜想(10年6考)
【作出猜想】结合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及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氢气;②可能是_____;③可能是二氧化碳;④可能是氮气;⑤可能是氨气。 【交流讨论】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肯定不是氨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2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例2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自己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Na2SO4猜想二:溶质是 Na2SO4和 NaOH两种物质猜想三: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溶质是Na2SO4、NaOH、H2SO4三种物质【交流反思】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NaOH会与H2SO4反应,不能共存
考向3 实质类的猜想例3 为探究FeCl3溶液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一种粒子起催化作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二:_________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三:水分子起催化作用 【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含有水
考向4 标签类成分的猜想例4 化学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一瓶固体药品,其标签部分残缺,经询问老师,得知该药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实验一:探究瓶中药品的成分【猜想与假设】根据残留的标签内容,小红认为瓶中药品可能是NaHCO3、Na2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种,小明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已知所有可能的物质中,只有小明猜测的物质和NaHCO3、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
考向1 物质的检验(10年10考)例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贝壳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贝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贝壳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现象、结论)(10年10考)
(1)点燃酒精喷灯,高温煅烧贝壳样品,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喷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将A中液体滴加到B处剩余固体中,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得出结论】猜想正确。高温煅烧贝壳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Ca(OH)2=== CaCO3↓+H2O
例6 在载人宇宙飞船和潜艇上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主要是因为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同学们对此非常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过氧化钠能作“供氧剂”的原理是什么?【查阅资料】人体呼出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作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N2、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设计】甲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N2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能否生成氧气,分别将N2和水蒸气从a处通入装置中,然后检验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他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水蒸气可以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例7 某同学为探究碳酸氢钠受热后的生成物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盐;②碳酸氢盐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碱反应会产生难溶物。【实验设计】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固体少量,加入水,溶解,向水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时,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例8 锌锰干电池是生活常用物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可制得铜和ZnSO4溶液。化学小组在研究“锌锰干电池”时发现,剥开电池外壳后里面有黑色固体填充物。小组同学对该电池展开探究。【查阅资料】①锌锰干电池的铜帽主要由Zn和Cu组成;②黑色固体填充物含有NH4Cl、MnO2和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探究:黑色固体填充物的成分是什么?【实验1】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酚酞溶液浸泡过的棉花变为____色。据此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NH4Cl。
【实验2】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②将灼烧后的燃烧匙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③向集气瓶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碳粉。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固体在盛有O2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3】小明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5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如图2所示),观察到快速产生大量气泡,且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加快的现象,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MnO2。
考向2 控制变量思想的应用例9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对氢氧化钠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将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意外发现溶液红色褪去,于是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溶液混合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 猜想二: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设计实验】【实验1】先按如图所示进行A实验,发现A试管中溶液变红;后向A试管中溶液上方加一层植物油,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猜想一不正确。【实验2】接下来进行B、C实验,做完两组实验后,可得到猜想二正确,其中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例10 某小组同学向盛有MnO2的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小组同学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方案】
(1)对比实验①②,目的是探究________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2)实验②③,目的是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则实验③中x是___(填字母序号)。a. 15 b. 30 c. 20
例11 [操作的评价]老师在生铁板上画了一只梅花鹿,先用砂纸打磨生铁表面;再用盐酸在生铁板上勾画出梅花鹿的轮廓;观察到生铁表面有明显气泡产生且伴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讨论,根据气味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规律,作出如下猜想:产生的气体是氯化氢气体和氢气,请分析氢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方案的评价(10年9考)
Fe+2HCl=== FeCl2+H2↑
【进行实验】同学们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1)当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证明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严密。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氢气和氯化氢气体同时存在,只需在如图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B和C装置之间增加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合理
例12 [方案的评价]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俗称草木灰,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用的肥料。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探究 碳酸钾与氯化铵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小亮经过认真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 氯化钾;猜想二: 氯化钾、碳酸钾;猜想三: 氯化钾、氯化铵。
【交流评价】小红认为小亮的结论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认为结合小亮的部分实验现象, 只需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选填试剂名称), 依据现象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小亮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例13 某白色不溶物是由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组成,为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方案设计】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所示装置A和B吸收。
实验数据分析(10年2考)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A增重3.6 g,装置B增重13.2 g。【实验结论】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 ∶y=________。【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___(填序号)。①只称量装置A、B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②去掉装置B,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A增重的质量③去掉装置A,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B增重的质量
例14 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为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 ρ≈0.09 g/L。【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数字化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数字化实验(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反应时间,气体压强,硫酸铝和水,蒸发结晶,答低温避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课件): 这是一份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u2+,CO2,隔绝氧气保存,稀盐酸,氯气或Cl2,试纸不褪色,HClO,NaClO,有少量红棕色块状固体,无固体被吸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贵州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热考专题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课件: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热考专题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分类·研析,的时间,ABD,真题模拟·精练,NiZnCu,铜或Cu,的污染合理即可,白色沉淀产生,气泡产生,反应物是否过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