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练习)沪教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火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新课讲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探究,燃烧的定义,燃烧的特征,发热化学反应,燃烧条件的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火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附高清视频)
燃烧条件的探究(附高清视频)
爆炸分类(附高清视频)
灭火的原理(附高清视频)
粉尘爆炸实验(附高清视频))
火场如何正确逃生指南(附高清视频)
燃烧造福于人类
说到火,我们就会想到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
燃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发出白色的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是不是燃烧?为什么?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什么条件呢?
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不能,物质要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2、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3、火柴、蜡烛、木条和煤,哪个比较容易被点燃?点燃它们的方式有什么差异?“点燃”在引发燃烧中起了什么作用? 火柴、蜡烛 “点燃”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4、为什么在高温干燥的季节里,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森林里也可能发生火灾? 可燃物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自燃”
实验一:取酒精和水,分别用酒精灯点燃。
酒精被点燃,水不能被点燃
燃烧的条件之一:物质具有可燃物
实验二: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实验三: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谁先被点燃。
小木条很快就被点燃,小煤块不易点燃。
燃烧的条件之三:可燃物达到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在燃烧的过程中,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
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燃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我知道了,水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绢的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因此手绢不能燃烧。
看看谁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将20mL95%的酒精和10mL水混合。把一张棉布手帕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
1、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C O2 CO2
C O2 CO
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②一氧化碳有剧毒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化学性质)
③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常见燃料)
CO O2 CO2
④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作常见还原剂)
一氧化碳的毒性吸入人体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会导致人体缺氧。人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就会感到头痛,吸入较多量的一氧化碳,就可能因缺少氧气而窒息死亡。
4、为什么要使燃料充分燃烧 节能 环保5、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 ①提供充足的氧气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3、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
想一想: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进口大小可以调节;学校、工厂等单位使用的锅炉要用风机鼓风;将煤炉中的煤做成蜂窝状。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对环境污染小;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对环境污染大。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CO、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1、可燃物的性质2、氧气的浓度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如果燃烧太剧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常 见 爆 炸
气 压 过 大
在一定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如氢气、火药等可燃物爆炸
三、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按图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吹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面粉与空气形成混合物
2、燃着的蜡烛的作用是:
3、面粉能否用其他物质替代:
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汽油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应杜绝一切火种,防止发生爆炸。
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都会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国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1、爆炸条件: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形成混合物;在爆炸极限内;遇明火、高温、撞击时发生爆炸 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爆炸极限。2、防止爆炸的方法:
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供人取暖,烹饪食物;燃烧发出的光可以照明。这是人类的祖先在火的使用过程中早已认识到的事实。燃烧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燃烧一旦失控,会酿成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图4-6)。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防火意识,养成良好的防火习惯。
火给人类带来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想一想下列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气体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磷、酒精、汽油、液化气、氢气、面粉、棉絮……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硝酸铵、烟花爆竹、黑火药……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2)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3)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4)千万不可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梯,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5)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6)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5、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例1.(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例2.(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答案】(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例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例4.(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化学真题)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火要虚”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A.燃烧需要可燃物B.温度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就可燃烧C.燃烧需要有氧气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例5.(2023·福建·中考真题)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例6.(2023·广西·中考真题)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202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中学校二模)202l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2.(2023成都市通锦中学校一模)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3.(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答案】(1)用锅盖盖灭(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完成配套练习册;2.预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件沪教版pptx、0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wmv、02奥运圣火为什么能在水中燃烧mp4、03紫日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pptx、01燃煤取暖中毒wmv、02粉尘爆炸实验wmv、03伪装者之面粉爆炸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课件pptx、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练习docx、01燃煤取暖中毒wmv、02粉尘爆炸实验wmv、03伪装者之面粉爆炸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