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粘贴条形码,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或草稿纸上的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时,只需要上交答题纸。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I 127 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P2O5B. Cl2C. CH3COOHD. AlCl3
2. 根据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相似性和递变性,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铊()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航天通讯等领域,因为与Al同族,故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B. 碱金属单质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不加热时生成,加热时生成过氧化物
C. 利用可以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说明非金属性F>Br
D.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单质的熔沸点降低
3. 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23年杭州亚运会使用聚乳酸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B. 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品中含磷酸盐晶体,其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
C. 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P),它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D. 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相控阵雷达使用的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4. 和均属于混盐(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已知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发生反应。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每产生时,转移个电子
B. 固体中共含有个离子
C. 与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D. 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产生,被氧化与被还原原子数相等
5.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日常活动或现象对应的化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6. 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①配制100ml 0.1的NaCl溶液
B. ②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测定盐酸酸化的溶液中的含量
C. ③中和热的测定
D. ④析出
7. 橄榄石是自然界存在最古老的宝石之一,某橄榄石的成分可以表示为。已知:W、X、R、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基态W、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都相等,基态R原子核外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Y的原子序数为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B. 简单氢化物的键角:
C. 工业上冶炼X、Y单质的方法不同D. 该橄榄石晶体中存在R、W形成的四面体结构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酸化的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B. 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C. 向银氨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
D. 乙醇与酸性溶液反应:
9. 4-溴甲基肉桂酸甲酯是合成抗肿瘤药物帕比司他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B. 含有3种官能团
C. 其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四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
10. 西北工业大学曾华强课题组借用足球烯核心,成功实现了高效且选择性可精准定制的离子跨膜运输,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的有机物为“冠醚”,命名规则是“环上原子个数-冠醚-氧原子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冠醚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B. 冠醚和碱金属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超分子
C. 不同冠醚与不同碱金属作用,中心碱金属离子的配位数是不变的
D. 18-冠-6与作用不与和作用,反映了超分子“分子识别”的特征
11. 催化氧化乳酸乙酯制备丙酮酸乙酯,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Me表示、—Et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B. 若不提供,则体系中也可产生丙酮酸乙酯
C. 理论上,消耗可生成丙酮酸乙酯
D. 若提供,则产物中含
12. 近日,西湖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类水溶性有机储能小分子(M),并提出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获一体化,其反应装置与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B. 放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
C. 该电池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
D. 充电时,外电路通过,理论上该电池最多能够捕获(标况下)
13. 时,将气体缓慢通入氨水中,溶液的、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l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错误的是
A. 时,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B. 时,
C. 所示溶液:
D. 水的电离程度:
14. 通过化学键异裂产生的带正电的基团进攻不饱和键而引起的加成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离子与烯烃反应形成碳正离子,是亲电加成反应的决速步。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离子与烯烃作用形成碳正离子过程中,只断裂π键
B. 反应2过程中形成的碳正离子更稳定
C. 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主产物是
D. 已知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亲电加成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发生亲电加成的速率大于
15. 常温下,将、的氨水滴入等体积、的溶液中后,未见明显现象,振荡,出现白色浑浊;再向混合体系中缓慢通入。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入氨水后,振荡后,有沉淀生成
B. 滴入氨水过程中:增大
C. 由可知,最终沉淀不消失
D. 通入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16.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硫元素化合物非常丰富,应用广泛。
请回答:
(1)由钾、镍、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电极材料的晶胞如图,已知钾离子位于晶胞顶点及体心,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与钾离子直接相邻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B. 第一电离能:
C. K、Ni同为第四周期金属元素,都处于元素周期表d区
D. 离子半径:
(3)①硫酰卤():,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比较键角___________(填“>”、“<”或“=”)。
②氟磺酸()属于超酸,可看作部分水解形成的产物。氟磺酸酸性比硫酸强。请从分子结构上说明氟磺酸酸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魔酸,由()与等物质的量化合生成。写出其中阴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
18. 一种制备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Ⅱ所得溶液pH在3~4之间,反应Ⅲ需及时补加NaOH以保持反应在pH=5条件下进行。
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请回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分解
C. 溶液Y可循环用于反应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
D. 若产量不变,参与反应的X与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时,需补加NaOH的量减少
(4)反应需及时补加NaOH以保持反应在pH=5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5)请用实验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___________。
19. 利用反应Ⅰ. ,可减少CO2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该反应一般认为可通过以下两步来实现:
反应Ⅱ.
反应Ⅲ.
请回答:
(1)反应Ⅰ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2)一定压强下,往某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H2和CO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中X、Y分别代表CO、H2O
B.增大的比值,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25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②体系中的CO2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CO2(g)和3 ml H2(g),仅发生反应Ⅰ。起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16p kPa,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为30%,则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已知:用气体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扩散→吸附→反应→脱附”四个基本过程进行的。CO2的平衡转化率随着H2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如图,我国学者发现T℃时,在铜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机理如下,其中反应Ⅱ为慢反应,请画出反应能量变化图像___________。
20.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的装置制取ICl,并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来测定某油脂的不饱和度。油脂的不饱和度是指一个油脂分子最多可加成的氢分子数。
已知:①ICl的熔点为13.9℃,沸点为97.4℃,化学性质与氯气相似易水解;
②,ICl3的熔点为111℃。
请回答:
(1)写出第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虚线框内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上述制备ICl的实验中,根据气流方向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用接口的字母表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上述实验装置中的KMnO4固体也可用MnO2代替
B. 恒压滴液漏斗使用时应打开上面的玻璃塞
C. ICl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D. 若所制得的ICl中溶有少量ICl3杂质,可以采用蒸馏法进行提纯
(5)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测定某油脂的不饱和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为:
①;②;③
实验步骤:
将含有0.05ml某油脂的样品溶于CCl4后形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mL,加入20mL含有IC1物质的量为n ml的冰醋酸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生成的碘单质用a 的标准溶液滴定;重复上述实验两次,测得滴定所需Na2S2O3的平均值为V mL。
①滴定前,需要将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中的气泡排尽,应选择图中___________。
A. B. C. D.
②该油脂的不饱和度为___________(用含a、n、V的表达式表示)。
21. 利伐沙班(Ⅰ)是一种新型抗凝血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化合物B和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B. 化合物F→G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C. 1ml化合物G可以和5mlNaOH反应
D. 化合物H和Ⅰ都有碱性,且分子中都有2个手性碳原子
(2)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写出5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①含有两个六元环,其中一个为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
②无氮氧键;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峰。
(5)合成M时,需要先合成中间产物,请以乙烯和为原料,设计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选项
日常活动或现象
化学原理
A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本草纲目》
“薪柴之灰”含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浣衣”时能促进油污的水解
B
用二氧化硫漂白草帽和用臭氧漂白纸浆
二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C
把石灰浆喷涂树皮上,消灭过冬虫卵
碱性环境使虫卵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D
春节前客家人酿制娘酒
淀粉先水解成葡萄糖等,然后在酒曲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向丙烯醛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不再生成砖红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溴水
若溴水褪色,则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B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
向与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
溶液变浑浊,证明与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归中反应
C
探究压强对的影响
压缩体积,增大反应容器压强
气体颜色加深,则说明增大压强,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D
验证与在配合物形成过程中存在相互竞争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说明发生了到的转化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