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新疆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A卷)附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A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成分只含金属元素的是( )
A.小苏打:NaHCO3B.纯金:Au
C.酒精C2H5OHD.木炭:C
2.(2分)陕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
A.大红枣B.狲猴桃C.腊牛肉D.擀面皮
3.(2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回收电池B.低碳出行C.滥伐森林D.治理污水
4.(2分)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干冰B.铜、黄铜C.硫、硫酸D.水、硬水
5.(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
C.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
6.(2分)下列实践项目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7.(2分)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
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
C.用铁、银和硝酸铝溶液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
8.(2分)如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已变为无色,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B内溶液显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烧杯A内溶液的质量变大
C.烧杯B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2分)乙烯(C2H4)与丙烯(C3H6)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质量相同的二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分子种类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C.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D.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3分)2024年4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在陕西成功完成点火试验。
(1)煤油常温下呈液态,这是煤油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液氧的化学式为 。
(3)液氧与煤油中,具有可燃性的是 。
11.(4分)人类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化学的不断发展。
(1)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的 。
(2)青铜时代:青铜的硬度远比纯铜 (填“大”或“小”),因而能够取代石器和陶器,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动力之源是煤炭,煤、 、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
(4)信息时代:芯片制造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SiO2来制取,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2.(3分)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共有 种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 (填“①”或“②”)。
(3)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13.(4分)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以贝壳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MgCl2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除反应物与生成物外,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
14.(5分)化学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分别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时,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15.(5分)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20℃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4)x的值等于 。
(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5分)根据下面图示的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甲中, (填“能”或“不能”)用细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丙中,纸花a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干燥,纸花b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2气体后,纸花 (填字母)变红。
17.(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DIY”的形式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习交流】
(1)步骤Ⅰ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是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Ⅱ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图所示。实验中,丙中同时产生 ,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
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Na2CO3
猜想三:NaOH、Ca(OH)2 猜想四:NaOH、Ca(OH)2、Na2CO3
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
【实验验证】
(1)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酞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
你认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小王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 成立。
【拓展反思】
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pH=2,还有 种。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学习小组用一瓶长久放置、标签标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3)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5%是否一致。
1.B。
2.C。
3.C。
4.A。
5.A。
6.D。
7.B。
8.D。
9.D。
10.解:(1)煤油常温下呈液态,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答案为:物理;
(2)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O2;
(3)液氧具有助燃性,煤油具有可燃性。
11.解:(1)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其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
(3)煤、石油;故答案为:石油;
(4)SiO2中,氧元素显﹣2价,硅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12.解:(1)图中共有氢原子和氧原子两种原子;故答案为:两或2或二;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①;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O6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故答案为:3:1。
13.解:(1)操作a能将氢氧化镁沉淀和溶液分离,是过滤操作。
(2)反应④是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6+2H2O。
(3)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6,反应①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反应条件不同,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①属于吸热反应。
14.(1)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3=Cu(NO3)2+5Ag;
(2)Al(NO3)3。
15.解:(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g。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析出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36g×,实际析出2g氯化钠固体,A1、A7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1溶液中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0g﹣2g﹣10g=68g,其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68g×,含水的质量为68g﹣18g=50g。
(3)B6、B2中溶液均为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B1、B8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4)A2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2g+18g=20g,水的质量为50g+10g=60g,最多能溶解36g×,则x的值等于20g+2g﹣21.6g=2.5g。
(5)A2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2g+18g=20g,水的质量为50g+10g=60g×100%=25%。
16.解:(1)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水槽;故答案为:水槽;
(2)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2Fe3O7;故答案为:3Fe+2O7Fe3O4;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不能用细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
17.解:(1)镁带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步骤Ⅰ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碳酸钙逐渐消失,再无其他明显现象,乙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2CO5+H2O;
(2)步骤Ⅱ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实验中,是因为乙中有液体被压入丙中,则丙中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做出猜想】由于Ca(OH)2和Na6CO3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验证】(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则猜想三成立,加入足量稀盐酸,则猜想二成立,三个猜想中都含有氢氧化钠,则不用上述试剂中的无色酚酞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说明有碳酸钠;
【拓展反思】实验结束后,将甲、乙,测得废液的pH=2,还有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故答案为:(1)氢气;8NaOH+CO2=Na2CO6+H2O;
(2)白色沉淀;
【做出猜想】Ca(OH)2和Na7CO3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验证】(1)无色酚酞溶液;
(2)二;
【拓展反思】2。
18.解:(1)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00.0g﹣398.4g=6.6g;
(3)由题干数据可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400.0g﹣300.8g=100.0g,则:
2H2O28H2O+O2↑
68
x
x=3.6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4%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3%不一致。实践项目
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铁栏杆的防锈处理
食盐水中食盐的提取
酸性土壤的改良
设计方案
在冰箱内放置活性炭
给铁栏杆刷油漆
加热食盐水蒸发水分
向酸性土壤中施用烧碱
选项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届中考化学试卷(A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套(附参考答案),共83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