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意)
1. 某同学因患细菌性肠炎,导致严重腹泻,全身无力。医生处方中有“补液盐制剂”,其主要成分是:NaCl、KCl、枸缘酸钠(酸碱缓冲剂),葡萄糖等,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尿液中的枸缘酸盐属于内环境成分
B. 药物中的NaCl用于维持渗透压平衡
C. 枸缘酸钠是调节内环境pH值
D. 静脉注射的葡萄糖能为淋巴管内细胞提供能量,提升免疫力
【答案】A
【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从内环境获得营养物质,将代谢废物释放到内环境,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所以其中的枸缘酸盐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药物中的NaCl能维持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利于维持渗透压平衡 ,B正确;
C、枸缘酸钠是酸碱缓冲剂,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调节内环境pH值,C正确;
D、药物中的葡萄糖经吸收后进入血浆,可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淋巴液,能为淋巴管内细胞提供能量,提升免疫力,D正确。
故选A。
2.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 调查青蛙卵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C. 标记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 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答案】B
【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详解】A、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A错误;
B、青蛙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可以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C错误;
D、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但种群密度还受种群其他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故种群密度不一定与出生率成正比,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森林生物群落又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如热带雨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等
B. 荒漠中的一些爬行类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除含氮废物来适应缺水的环境
C. 热带雨林中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长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
D.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空气流通不畅,很多树木在春季叶没有完全展开前就开花,且多数是风媒花
【答案】D
【分析】群落类型,每一类又都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例如,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
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有人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详解】A、不同群落类型,每一类又都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 例如,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A正确;
B、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以适应荒漠中缺水的环境,B正确;
C、热带雨林中,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长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C正确;
D、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空气流通不畅,很多树木在春季叶没有完全展开前就开花,且多数是虫媒花,D错误。
故选D。
4. 科学家用易患萎黄病的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培育出了抗萎黄病的大豆新品种。这一成就的取得充分利用了( )
A. 生物特征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D.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据此答题。
【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等。科学家用易患萎黄病的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培育出了抗萎黄病的大豆的新品种,这一成就的取得,充分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C。
5.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生产产品
B. 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C. 在制作腐乳时需将豆腐放置于密闭装置中发酵
D. 利用乳酸菌腌制泡菜时需先通气培养后密封
【答案】A
【分析】制作果酒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传统的发酵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生产想要的产品,A正确;
B、醋酸菌是好氧菌,该过程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错误;
C、在制作腐乳时需将豆腐放置于通风处发酵,C错误;
D、乳酸菌 是厌氧生物,一开始就要密封装置,D错误。
故选A。
6. 为分离和纯化大豆根瘤菌,研究者取大豆的根瘤,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根瘤至其上无泥土,再进行操作X后,切开根瘤,并将切面贴于 YEM培养基上,划线,倒置于28C培养箱中培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大豆根瘤菌和大豆的代谢类型相同
B. 理论上,YEM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氮源
C. YEM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也需要进行操作X
D. 待平板出现菌落后,选取目的菌落再次划线纯化计数镜检
【答案】B
【分析】分离纯化微生物,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平板划线法不可以计数;根瘤菌是固氮菌,所以理论上可以不加氮源。
【详解】A、大豆根瘤菌能固氮,但它是异养微生物,靠大豆提供有机养料如糖类,代谢类型为异养型,大豆是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A错误;
B、根瘤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氮源,所以YEM培养基中理论上可以不含氮源,B正确;
C、根瘤需要消毒,所以操作X是消毒,而培养基配置完成后需要灭菌,C错误;
D、平板划线法不可以计数,D错误。
故选B。
7.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对动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下列技术手段不能培育出同时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是( )
A. 植物体细胞杂交B. 植物组织培养
C. 细胞核移植技术D. 转基因技术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胚胎移植的胚胎可来自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等。
细胞核移植指将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产生与供细胞核动物的遗传成份一样的动物的技术。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能获得来自不同亲本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不能获得不同亲本的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
C、细胞核移植技术能融合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基因,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能获得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用到的研磨液中往往需要加入DNA酶抑制剂
B. 洋葱研磨液需用滤纸过滤,以保证提取的DNA量
C. 将二苯胺试剂加入溶有丝状物的NaCl溶液中,沸水浴呈蓝色
D. 若提取的丝状物为黄色,说明其可能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成分
【答案】B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A、实验用到的研磨液中往往需要加入DNA酶抑制剂,降低DNA酶的活性,减少DNA的水解,A正确;
B、洋葱研磨液用两层纱布过滤,以保证提取的DNA量,B错误;
C、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摇匀并沸水浴呈蓝色,C正确;
D、若提取的丝状物为黄色,说明提取的DNA纯度不高,可能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成分,D正确。
故选B。
9. 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 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C. 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他植物的基因间不能通过转基因植物的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答案】C
【分析】分析题文,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形成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如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形成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则不能通过花粉传播,避免基因污染。
【详解】A、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叶绿体基因组会进入生殖细胞中,但不能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A错误;
B、转基因植物一般是杂合子,则植物杂交的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
C、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C正确;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没有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C。
10. 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计数,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B. 快速增长期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增长速率不变
C. 显微镜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悬液
D. 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答案】C
【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
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增长率逐渐减小,A错误;
B、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C、显微镜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悬液,否则计数室液体多,影响计数,C正确;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摇匀的菌悬液中吸取样液,保证酵母菌均匀分布,D错误。
故选C。
11.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云南红豆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 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
C. 气温、干旱等是影响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 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
【答案】C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1)密度的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生物因素。(2)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
【详解】A、红豆杉属于濒危植物,数量较少,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B正确;
C、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可以减少竞争,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D正确。
故选C。
12. 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交换。以下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碳循环的主要路径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过程
B. 光合作用是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
C. 呼吸作用仅发生在动植物体内,它能将有机碳转化为CO2
D.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将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中的有机碳转化为CO2
【答案】C
【分析】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某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
【详解】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主要路径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过程,A正确;
B、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B正确;
C、呼吸作用发生所有生物体内,它能将有机碳转化为CO2,C错误;
D、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中的有机碳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转化为CO2,D正确。
故选C。
13. 植树造林是加快火灾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途径,植树时应当按适宜的比例选择多种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其依据是生态工程的( )
①自生原理 ②循环原理 ③协调原理 ④整体原理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B
【分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①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②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③协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④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详解】植树时应当按适宜的比例选择多种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其中按照适当的比例选择植被,体 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选择的植被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14. 研究人员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膜上的蛋白质,并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其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应在清水中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
B. 筛选时应选择膜上有红色和绿色荧光的细胞
C. ③④过程要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和赤霉素
D. ③④过程均需要遮光处理以促使植物体的形成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将不同种的植物细胞诱导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融合之前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
【详解】A、①过程应当在等渗溶液中去除细胞壁,因为等渗溶液能维持原生质体正常的形态,A错误;
B、筛选时只有同时有红色和绿色荧光的细胞才是成功融合的杂种细胞,B正确;
C、③④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C错误;
D、③为脱分化过程,④为再分化过程,脱分化过程要避光处理,再分化过程要光照处理,D错误。
故选B。
15. 植物的叶片被遮挡时,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生长素的产生量不同,但均沿叶柄向基部运输,并促进叶柄细胞的生长。叶柄两侧生长速度的不同,使叶片向光的一侧偏转,从而获得更多的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色氨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B. 叶片遮光部分产生的生长素少于未遮光部分
C. 生长素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可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
D. 叶片偏转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点
【答案】D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存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详解】A、生长素是吲哚乙酸或类似物质,并不是蛋白质,吲哚乙酸的前体物质色氨酸经基团改变等代谢途径得到生长素,而不是脱水缩合,A错误;
B、遮光部分叶片产生的生长素应当比未遮光部分产生的多,才能向光一侧偏转,获得更多光照,B错误;
C、生长素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引发信号转导,调控植物细胞生长,但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C错误;
D、上述例子中叶片偏转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点,生长素对叶柄两侧细胞的生长都起到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D。
16. 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机体产热等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调节的。当给一组健康的小鼠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6所示的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相关腺体,a、b、c为相应腺体产生的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腺体甲、乙、丙分别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 摘除健康小鼠的垂体,即使注射激素b其代谢仍受影响
C. 图中三种激素及递质都作为信息分子并组成细胞的结构
D. 腺体乙分泌的激素c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定给腺体甲和丙
【答案】B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A、据图中箭头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均可作用于垂体,因此腺体丙是垂体、腺体甲是下丘脑、腺体乙是甲状腺,A错误;
B、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垂体不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还可以分泌其他激素如生长激素,因此摘除垂体并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小鼠代谢仍受影响,B正确;
C、激素和神经递质不参与细胞构成,只是信息分子,C错误;
D、激素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但不是定向运输,D错误。
故选B。
17. 德国生理学家奥托·勒维在1920年3月利用离体蛙心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将蛙心分离出来,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注:蛙心置于任氏液中,可保持其生理活性),进行下表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第四组实验结果应为心跳加快
B. 实验中任氏液相当于组织液
C. 蛙的迷走神经中存在副交感神经,该部分活动只受意识控制
D.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可能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答案】C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通常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发挥相反的作用,这种作用特点对机体具有的意义是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详解】A、根据第一、二组实验可推测,给予蛙心刺激后,可能是通过产生相应化学物质来对生理功能进行调控的,故第四组结果应和第三组一致,A正确;
B、任氏液在其中起到与组织液类似的作用,B正确;
C、刺激迷走神经蛙心跳减慢,因此其中存在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控制,C错误;
D、一二组和三四组实验结果相反,所以产生的化学物质应是不同的,D正确。
故选C。
18.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跑步/游泳)可使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有关该实验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跑步时维持身体平衡中枢位于小脑
B.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能促进了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间的联系
C. 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尤其与短期记忆密切相关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D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因此跑步时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可能促进了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间的联系,B正确;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正确;
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
故选D。
19. 白天鹅作为一种候鸟,每年3月开始从越冬地迁徙回繁殖地进行繁殖。研究人员在夏季对某白天鹅繁殖地(2hm2)的白天鹅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18只白天鹅,第二次捕获了25只,其中有标记白天鹅9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繁殖地内的全部幼年和成年白天鹅个体组成一个种群
B. 调查期内,该繁殖地内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约为50只·hm-2
C. 调查期内,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大于实际值
D. 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繁殖地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越冬地由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
【答案】C
【分析】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 。
【详解】A、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繁殖地内全部的白天鹅中没有包含老年白天鹅,因此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根据公式N=Mn÷m, 可求出该繁殖地内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约为 18× 25 ÷9÷2=25只·hm-2,B错误;
C、调查期内,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偏小,从而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大于实际值,C正确;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繁殖地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D错误。
故选C。
20. 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中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其特点是( )
A. 桑葚胚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囊胚的细胞逐渐分化
B. 每个细胞体积不变,细胞的数量增加
C. 胚胎有机物总量增加,细胞DNA总量不断减少
D. 所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核物质(质量)与质物质比值增大
【答案】A
【分析】卵裂期的特点是: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卵裂期分为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三个阶段。
【详解】A、桑葚胚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囊胚的细胞逐渐分化,A正确;
B、每个细胞体积减小,胚胎的总体积不变,细胞的数量增加,B错误;
C、胚胎有机物因为消耗总量减少,细胞DNA总量因为复制而增加,C错误;
D、细胞体积减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D错误。
故选A。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克里斯琴学说主要是用来解释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调节的: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科学家在对某种野外鼠类研究时该机制得到印证。请回答有关问题。
(1)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法;图示B、C是与种群密度变化直接相关的种群数量特征,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根据上图来看,内分泌系统中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A应是_______。
(2)对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而言,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3)在图中“社群压力→下丘脑”过程中,“社群压力”首先作用于反射弧的_______。
(4)由图可知,当社群压力增加时,机体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使机体对外界的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
(5)由图可知,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通过_______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
【答案】(1)①. 标记重捕法 ②. 出生率 ③. 死亡率 ④. 垂体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3)感受器 (4)免疫防御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分析】对题图分析可知,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大,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①社群压力作用于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导致机体低血糖、休克;②社群压力导致下丘脑释放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增多,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使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导致机体出现生长代谢障碍,抗体数量减少,对疾病及外界刺激抵抗力降低,死亡率上升;③社群压力导致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出生率下降。
(1)鼠类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使用标记重捕法。B受疾病影响为死亡率,C受生殖细胞成熟影响为出生率。A与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有关,所以A为垂体。
(2)对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而言,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3)“社群压力”属于外界刺激,在图中“社群压力→下丘脑”过程中,“社群压力”首先作用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4)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属于免疫防御。由图可知,当社群压力增加时,机体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影响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使机体对外界的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
(5)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由图可知,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
22. 四环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被完全吸收,在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土壤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为快速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四环素残留,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操作,欲从土壤中筛选四环素高效降解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能分解四环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有___、氮源、水、无机盐等,该培养基需要经过___(填灭菌方法)后才能使用。
(2)科研人员取土壤样品加入无菌水中置于30℃、150r·min-1恒温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富集结束后运用___法获得单菌落,挑选平板上菌落外观形态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单菌落,获得四环素降解微生物,再进一步分离纯化。
(3)若选择稀释倍数为的菌液进行计数,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后,平板中的菌落数分别为36、38、40,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菌落数为___个,该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细菌少,原因是___。
【答案】(1)①. 四环素 ②. 高压蒸汽灭菌
(2)①. 稀释涂布平板 ②. 不同
(3)①. ②. 细胞可能两个或多个连在一起,但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
【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1)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用于培养能分解四环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有四环素、氮源、水、无机盐等。培养基配制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单菌落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用于计数的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挑选平板上菌落外观形态不同的单菌落,获得四环素降解微生物,再进一步分离纯化。
(3)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需要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菌落,故若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6、38、40,则可以推测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36+38+40)÷3÷0.1×104=3.8×106个。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细菌少,原因是细胞可能两个或多个连在一起,但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
23.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组成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组成,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__(增加、减少)。
(2)据甲图分析,在调查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_,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组成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
(3)该草原中动物分层主要由________决定,植物分层主要由______决定。
(4)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调查老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老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老鼠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
(5)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答案】(1)①. 10 ②. C ③. 减少
(2)①. 16-20年 ②. A
(3)①.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②. 光照
(4)①. 取样器取样法 ②. 480 ③. 偏高
(5)年龄组成
【分析】据图甲分析:0到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 4到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在10到20年时λ> 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据图乙分析:A为增长型,种群中幼年的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为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C为衰退型,种群中幼年的个体较少,老年的个体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1)据图甲可知,前4年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4-1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故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10年。第8年后,λ<1,种群数量减少,故此时鼠群的年龄组成为C衰退型。第8-10年,λ<1,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减少。
(2)10 到20年增长率大于1,其中16到20年增长率不变,因此在16到20年,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图乙中A为增长型,B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因此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组成图像是图乙中的A。
(3)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4)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72×60÷9=480只/hm2。因此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将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偏少,则老鼠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偏大。
(5)进行“抢人”大战,目的是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年龄组成,增加青壮年人口的数量,从而增加出生率,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24. 现代生态学观点提倡“合理的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请阅读如下两则资料,并基于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1:某江南水乡小城,曾经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怡人景象。几百年来,当地百姓在河流上游淘米洗菜,在下游洗澡洗衣,河水的水质一直保持良好。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水质恶化。20世纪90年代,当地采取措施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控制,同时将河道支流很多入水口封闭以减少污水流入,河道内水量减少、河水流速降低,水质仍然较差。
资料2: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下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
(2)图中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3)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以后,为什么会引起水质急剧下降?______。
【答案】(1)①. 藻类等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 消费者
(2)①. 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其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溶解氧 ②. 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本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③.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
(3)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中,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河水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藻类等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是消费者;
(2)在该河流的AB段,一方面,藻类数量减少,产生的氧气减少;另一方面,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所以在该段,溶解氧大量减少;在该河流的BC段,有机物被分解后形成大量的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一方面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另一方面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所以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
(3)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中,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河水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引起水质急剧下降。
25. 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植物乙的危害。为抑制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植物甲和乙进行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1)M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其具有_________等优点。
(2)据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
(3)图示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相似,该植物激素还能抑制细胞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其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抑制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植物生长调节剂M应选用的稀释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2)植物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M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
(3)①. 脱落酸 ②. 促进气孔关闭、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③. 根冠、萎蔫的叶片 ④. 1/400 ⑤. 该浓度下植物甲的落叶率较低,但植物乙的落叶率较高
【分析】左图表示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甲的影响,浓度高落叶率提高,和对照组4比较,3的落叶率低,是较适宜浓度;右图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乙的影响,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落叶率高更好。
(1)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2)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M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
(3)由图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M能促进叶的脱落,因而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生理功能相似;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为抑制乙的传播和蔓延,结合图可知,植的生长调节剂M稀释浓度1/400时,对乙造成的落叶影响大,对甲造成的落叶影响小,故应选择稀释浓度1/400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刺激其迷走神经
心跳减慢
第二组
添加第一组实验后的任氏液
心跳减慢
第三组
刺激其交感神经
心跳加快
第四组
添加第三组实验后任氏液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7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7页。
[生物]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