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4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4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5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5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56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59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918483/0-171974218162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
展开1.最新考纲(1)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2.最近考情2020全国卷Ⅰ(32)、2020全国卷Ⅲ(32)2018全国卷Ⅰ(29)、2017全国卷Ⅱ(32)
1.生命观念——进化与适应观: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并与生存环境相适应2.科学思维——比较与综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 归纳与演绎:进化学说的提出; 批判性思维:生物进化理论再发展
(一)拉马克进化学说【生命观念】
1.内容(1)生物不是神创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2)生物是由_____到______逐步进化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意义: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否定了____论和________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命观念】
(有利变异积累,进化出新类型)
注意:①先有______,再有_______; ②自然选择的对象是_____型,而不是______型。
科学地解释了_________的原因,以及生物的____性和_____性,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
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不能很好得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命观念】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生物的_______个体。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_______的比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__占全部____________的比率。④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概念法: 概念法: 公式法: 公式法:遗传平衡定律
(又名哈迪——温伯格定律, 仅适用于自由交配)
(3)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①自由(随机)交配特点: ②遗传平衡定律适用范围:
子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
a.非常大; b.所有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c.没有迁入、迁出; d.不同个体生存和繁殖能力均等; e.不产生突变。
【例】种群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P115)
【知识拓展】伴X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例】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 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
【解析】设一共有100个个体, 其中雌雄个体50个, 雄性个体50个,则:
【分析】♀个体含有两条X染色体,上面都含有相应基因,所以要乘以2;♂个体的Y染色体上不含有相应基因,只有X上有,所以只能算1个。
【例】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l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10%、10% B.1%、2% C.5%、0.5% D.0.5%、5%
【解析】由已知可得XB:Xb = 9:1,且雄性个体的X:Y = 1:1
由于伴性遗传的个体,雌雄配子存在差异,我们先分别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过棋盘法,模拟雌雄配子的_____结合,进而推导出子代的___________。
(2021·广东高考真题)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 )为显性,由常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 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ff )组成,故: F的基因频率=F/(F+f)=(500×2)/(2000×2)=25%, f的基因频率=1-25%=75%,B正确。 故选B。
(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_______, 往往取决于生物的________。(3)生物的变异是____的、_____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 进化的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不利变异被 ,有利变异逐渐 。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
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直接对象:生物的表现型
4.隔离是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1)物种:(2)隔离: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种群,使得物种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4.隔离是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3)隔离的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知识拓展】(一)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提醒①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也能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二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植株,两者是不同的物种。
②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具有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知识拓展】(二)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知识拓展】(二)教材深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提示:因为在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所以,研究生物的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2.在种群足够大、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自交和自由交配对基因(型)频率分别有什么影响?
提示:自交多代,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自由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
3.必修2 P108正文拓展)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
答: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体色),而不是基因型;基因型并不能在自然选择中起直接作用。因为天敌在捕食桦尺蛾时,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5.(必修2 P112“正文信息”)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
4.必修2 P112“知识链接”: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
答: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②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使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①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7.(生产实践)四倍体西瓜植株是不同于二倍体西瓜植株的新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产生了生殖隔离,四倍体西瓜植株能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经自然(杀虫剂)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
6.(必修2 P117“思考·讨论”)通过地雀的形成过程,说明物种形成需要哪几个环节?
答: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出现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8.(生产实践)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三)归纳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不同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四)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命观念】
1.共同进化(1)概念:
(3)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
形成原因:生物的___________。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_。
(1)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______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图的形式描述: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①从分子水平看:
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______变异与______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规律
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下图,并思考:
(1)图Ⅰ显示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发生于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物种间。(2)图Ⅱ显示了_______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发生于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物种间。(3)图Ⅲ显示的是_________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________ (填“包含”或“不包含”)非生物成分。
5.就植物和动物而言,最早登陆的是哪一个?原因是什么?(科学思维)
提示:植物;没有植物,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1)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2)代谢:异养厌氧→光能自养→异养需氧。(3)结构:原核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4)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受精。
(五)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生命观念】
(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__________。
(2)物种的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3)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4)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吗?说明你的观点和证据。(科学思维)
提示:不一定。进化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强,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的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的物种比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强。
2.你是如何理解共同进化概念中的“相互影响”的?
提示:①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②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 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若将一个濒临绝灭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这个种群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候等其他条件也合适,并且这个种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该种群的个体数会迅速增加。否则,也可能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绝灭
1.(必修2 P119正文)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
答:特定昆虫给特定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效率,并且昆虫也可以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是互利的过程。
【知识拓展】(三)教材深挖
6.“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资源有什么启示?
提示:“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可启发人们对资源利用应做到“合理”,当某种资源过于繁盛时,应适当“收割”,这不仅有利于该资源自身发展,也必将有利于为“其他资源”腾出生存或发展空间,从而有助于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5.“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负反馈调节
4.捕食是常见的生物现象,捕食者的存在能够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也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请你说明原因。
提示:群落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使它们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因此捕食者的存在能够增加群落的稳定性。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了空间。
8.(必修2 P122“思考·讨论”)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7.(必修2 P119“小字内容”)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答: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2.(2021·广东卷)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5%、85% B.25%、75%C.35%、65% D.45%、55%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干给出了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可先计算出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数,再根据公式F的基因频率=FF的个体数×2/[(FF的个体数+ff的个体数)×2]×100%=500×2/[(500+1500)×2]×100%=25%,f的基因频率=1-25%=75%。
3.(2019·海南卷)人苯丙酮尿症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m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低。理论上,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均为1/2B.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C.苯丙酮尿症患者母亲的基因型为Mm和mm的概率相等D.苯丙酮尿症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2
【真题再现4】[2019天津,6,6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 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 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 性纯合体频率高
[解析] 图中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错误;囊鼠的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中D、d基因同时存在,故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50=0.50,D正确。
【真题再现5】[2018江苏,4,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解析] 群体中近亲个体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较高,故子代纯合体的比例较高,A正确;各种类型的突变均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与原种间未形成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小群体极易因某些特殊情况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错误。
【真题再现6】[2021湖南,8,2分]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 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 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 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解析] 物种指的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二者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变异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人类只是起到选择作用,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挑选出来,让它们保留后代,经过连续数代的选择,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进而培育出新品种,因此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本题的易错选项是B选项,易错点: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真题再现7】[2018海南,18,2分]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 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即两者不能交配,或交配产生的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
【真题再现8】[2018海南,24,2分]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 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 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 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 根据共同进化的观点,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甲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B错误。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 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神创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适应与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1525,答案28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