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22000/0-17198252121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22000/0-17198252122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22000/0-17198252122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人教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本课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教材安排了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数学课本的活动,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长、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了引出“毫米”的必要性,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知道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明确活动要求,适时参与学生的活动,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
学情分析
我们对本校三年级还未上过这一课的两个班进行了前测。前测结果显示,52%的学生知道“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但是只有33.7%的学生知道毫米用来描述很短的物体长度。12.5%的学生知道1厘米=10毫米。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听说过毫米,但在测量物体中用到毫米的亲身经历较少。学生对“为什么要产生毫米?毫米是如何产生的?毫米的价值在哪里”仍然较模糊。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厘米的学习过久,对于用厘米的知识来估计、测量可能会出现陌生感。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唤醒旧知
1.回忆米和厘米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个长度单位。
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厘米有多长吗?
2.估计线段的长度
师:作业纸上有一条线段,请注意不能用尺子,请你估一估这条线段的长度。
把估出来的结果写在括号里。
学生反馈。
3.测量线段的长度。
师:那么到底有多长呢?我们需要借助尺子来测量了。
(学生测量)巡视,观察他们写的结果。
4.交流汇报
师:刚才我们测量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呀?
(预设)生:5厘米多一点。
师:同学们是怎么来记录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5.2厘米,5.2毫米,5厘米2毫米)
师:5厘米2毫米在尺子上是怎么样的?
5厘米多出来两小格就是2毫米,因为1小格就是1毫米。
二、初步感知,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观察1毫米
1小格就是1毫米。
师:观察你手上尺子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受呀?
(预设)生:1毫米很细很小很短
师:老师把放大镜拿走了,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吗?请同学上来试一试。(让两个学生来找)
明确每一个小格长度都是1毫米。
2.感受1毫米
师:老师手上有1枚1分硬币,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他刚好是1毫米,同学们桌子上也有1分硬币,像老师一样拿着,把它塞到两个拇指中间,你的两个手指头不能动,然后把它抽出来。你看这中间窄窄的缝隙他就是1毫米。
学生操作。
3.寻找1毫米
师:在大家的大信封里,老师随机放了两样物体,需要你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判断这个物体的厚度大约是不是一毫米?
活动要求:
同桌商量,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生上台介绍。
(预设)生1:比一比:找参照物来比较,判断它是不是1毫米的方法。
生2:量一量。
三、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认知
1.认识4毫米、7毫米、9毫米。
2.认识1厘米=10毫米。
3.生活中的毫米。
(1)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
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
(2)9月13日下午嵊州市下王镇平均降雨量达到200毫米。
(3)2014年,韩国“银河3号”火箭升空后不久,因一个零件的不到1毫米的微小变形而发生爆炸,最终解体成20多块碎片坠入大海,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4)冰箱尺寸。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填一填
80毫米 =( )厘米
3厘米5毫米 =( )毫米
59毫米=( )厘米( )毫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片口香糖厚约2( )。
一把雨伞长约86( )。
中国象棋棋盘厚约15( )。
3.猜一猜。
五、回顾整理,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数学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a href="/sx/tb_c844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千米的认识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交流测量活动经验,根据测量,感受一千米,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接生活,初步认识千米,小组讨论,确立探索方案,借助桥梁,丰满千米概念,拓展延伸,运用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引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认识1毫米,课堂小结,分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