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学在一中的你,根据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B.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重约为40N
C.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1×105PaD.重庆段高速路的限速约为100m/s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B. “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箱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艾依钟在超市购物,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平推力推动购物车沿推力方向前进,推力做了功
B.将购物车推出离开手之后,手继续对购物车做功
C.购物车水平前进时,购物车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D.艾依钟提一袋米,米袋仍静止,他对米做了功
4.如图所示的工具或器材,在使用时通常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定滑轮B.筷子C.核桃夹D.托盘天平
5.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泡茶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尚依钟冲泡的一杯茶水,下列对泡茶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 )
A.茶杯外壁的水珠不掉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茶叶罐中的茶叶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高温的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6.如图所示,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我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返回舱减速着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返回舱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7.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减小机械的摩擦,可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某机械做功的功率越大,其机械效率越高
C.某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越大
8.中国人自古就有“上天入海”的梦想,随着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对于如图所示的“国之重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AS700”飞艇在空中悬浮时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
B.乙图,“093”型核潜艇在浮出水面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丙图,“C919”客机升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D.丁图,“山东号”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的浮力变小
9.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重540N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2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3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C.工人拉力的功率为60WD.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10.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把两个相同的小球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液体流到了两相同的小烧杯中,稳定时的状态如图甲、乙所示。此时,甲图小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和乙图小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甲图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和乙图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和p4,则( )
A. p1<p2,p3<p4B. p1>p2,p3>p4C. p1<p2,p3=p4D. p1>p2,p3=p4
11.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海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5cm。用细线将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把质量为0.3kg的物体A用细线悬挂在杠杆C处,再把体积为400cm3的物体B(不吸水)用细线悬挂在杠杆D处,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C、D两点到支点O的距离分别为10cm、15cm,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4NB.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6N
C.物体B的密度为2.5×103kg/m3D.B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34N
12.如图甲,将球A和球B用整细细相连放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球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把绳剪断,球B沉底,球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一半,这时球B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为2N,如图乙。若已知球A和球B的体积之比是8∶1,则( )
A.球B受的重力为2NB.球B的密度为3×103kg/m3
C.绳子剪断前,球A受的浮力为8ND.绳子剪断前后,A、B两球所受的总浮力变化了1N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为底面积25cm2、高30cm的均匀柱状体,乙为边长10cm的正方体。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放在乙物体正上方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随截取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9中图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1∶3B.h1=16cmC.p1=1.2p0D.p1∶p2=5∶6
14.小依同学在学校物理实验室找到了一个模型,该模型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B紧密连接组成,已知hA=10cm,SB=2SA=200cm2。如图甲,用细线与模型中心相连,将一个重10N、底面积400cm2、高度未知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其内装有23cm深的水.B的下表面距离水面2cm。现将升降台上升使模型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B未触底,模型不吸水),该过程中细线的拉力F与升降台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已知h=7cm时,B刚浸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高度为5cmB.该模型的密度为4.05×103kg/m3
C.当h=14cm时,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为3250Pa
D.A、B浸没后剪断细线,稳定后,容器共溢出3N的水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7个小题,21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5.如图所示是小钟同学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数据,则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相当于 mm水银桂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倾斜,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如图所示,小烧杯内有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木球B(已知ρ铁>ρ水>ρ木),小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的水中。若只将A从小烧杯中拿出放到水槽中,水槽中水面高度 ;若只将B从小烧杯中拿出放到水槽中,水槽中水面高度 (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J,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60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
18.如图,杠杆OAB可绕O点转动,OA与AB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F1始终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当F1竖直向上时,F1的大小为 N;当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地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是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1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积为100cm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另有两个外形相同、底面积均为50cm2圆柱体甲、乙。A中盛有深度为0.5m的水,B中放置圆柱体乙。圆柱体甲重60N2,放入盛有水的容器A中沉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0Pa,甲受到的浮力为 N。向放置圆柱体乙的容器B加入质量为5kg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800Pa,圆柱体乙的密度 g/cm3。
20.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容器里装有物体A、B。长方体物体A的底面积为150cm2、高为10cm;物体B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B中央用轻质细线连接。用力F使A刚好浸没水中,此时绳子(不可伸长)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然后逐渐减小F,容器中水的深度hk与F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F=6N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当F=0N时,B受的浮力对B做的功为 J。
21.(1)轻质杆OA的A端挂一重物,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画出图中拉力F1的力臂l1,
(2)小明利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帮他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22小题6分,23小题8分,24小题8分,共22分。)
22.小军在实验室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下列操作能使碎冰受热均匀的有 (多选);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水浴法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碎冰中
(2)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继续加热,直至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小军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图像,这段时间内试管里面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由图像可知此时液面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3.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勇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
(1)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大小的。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图甲、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图20乙、丙实验表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压强越 。
(3)细心的小勇发现,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U形管内两液面无高度差而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其原因可能是 。
(4)他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一个测量盐水需度的方案,请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为h1=11.00cm。
②如图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入其中,直至 ,用刻度尺测出盐水液面到下管口的距离为h2=10.00cm。
③根据以上步骤可得出盐水的密度为P盐水= g/cm3。
④按照图所示实验过程,所测得的盐水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24.小斌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和步骤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比较图A、D、E三图,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 有关。
(3)比较图 、C两图,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小斌还算出上述实验中物块浸没于水中所受浮力为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
(5)小斌回家后,利用刻度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壁柱形杯和密度为0.4g/cm3的正方体塑料块测可乐的密度(塑料块不吸液体)。
甲乙丙
①如图甲所示,他往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可乐,测出杯中可乐深度为h1=10.00cm。
②如图乙所示,将塑料块漂浮在可乐中,测出此时杯中可乐的深度为h2=10.80cm。
③如图丙所示,用细铁丝将塑料块全部压入可乐中,测出此时杯中可乐的深度h3=11.96cm。由此可测出可乐的密度为ρ可乐= g/cm3。如果步骤②③交换操作顺序,塑料块露出时表面粘有液体,则测出的可乐密度值与本次测量值相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物理天才小斌,他知道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ρ水。如图所示,利用正方体塑料块的三次竖直漂浮,并测出每次塑料块露出部分的高度分别为ha、hb、hc,还得到了未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液= (用数字ha、hb、hc和ρ水表示)。
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个小题,25小题6分,26小题8分,27小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2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车旅游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小艾试驾了如图所示的小型房车.车和人总质量为4×103kg,房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已知车轮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m2,汽车所受阻力是车总重力的0.1倍。求:
(1)该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该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6.现有薄壁的圆柱形容器A,它的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5cm、质量为0.6kg,在其内部装有1400cm3水后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B质量为0.8kg,正方体物块C质量为1kg,B、C的边长都为10cm,B、C都不吸水。求:(1)B物体的密度;
(2)若将B单独放入A容器中,B漂浮时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3)若将C叠放在B物体上方,缓慢放入容器中,待两物块静止后,B、C接触面仍然保持水平,此时C对B的压力大小。
2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且lAO∶lOB=1∶2。A端用细杆连接物体C,C浸入薄壁柱形容器水中3cm,此时水深为23cm。B端用细杆连接物体D,D与地面接触,不计细杆的质量和体积,此时杠杆水平平衡。已知C、D都是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C的质量为500g,D的密度为2g/cm3,C、D都不吸水;容器底面积为150cm2,容器足够高。求:
(1)D物体的质量;(2)当C浸入水中3cm时,细杆对B点的拉力;
(3)将D物体左右两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将切去部分都放入容器的水中,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当D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2125Pa时,D切去的总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15.755;不变16.下降;不变17.0.4;60%
18.5;先变小后变大19.30;0.620.3500;0.05
21.图略
22.(1)AB;;(2)晶体;固液共存;(3)不会;低于
23.(1)高度差;不漏气;(2)密度;小(3)橡皮膜太厚/橡皮膜形变抵消部分压强/压强计漏气;(4)橡皮膜恢复原状;1.1;小
24.(1)控制变量法;(2)液体的密度;(3)B;(4)0.6;800;(5)0.98;不变;
(5)
25.(1)1×105Pa;(2)40000W
26.(1)0.8g/cm3;(2)400Pa;(3)6N
27.(1)2000g;(2)1N;(3)200cm31
2
3
4
5
6
7
8
9
C
D
A
C
B
C
D
D
D
10
11
12
13
14
A
C
B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水的密度,如图所示为给病人输液时的吊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丰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