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有入说,关中平原的秋天色泽最 (绚丽、炫丽)。站在视野宽阔的旷野上,瞭( )望秦川,一望无计的关中平原,峰脉起伏,群山相依,灌木丛林缠绵妖娆,江河蜿蜒,环山yíng( )绕。红彤彤的枫树林,浓郁飘香的苹果,青绿色的鸭梨,红里透青的秋桃,紫蓝色的葡萄,勾画出关中平原秋色的轮廓。这样的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1)请将下面的一幅字临写田字格里。(2分)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瞭望 yíng绕 ( )
(3)找出文段中一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1分) 改为
(4)依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2.综合学习与探究。(10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请你参加“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引用名句】 学校准备举行“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下列句子中不适合被写入演讲稿的一项是 ( )(3分)
A.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B.和以处众,平以养心。
C.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2)【古人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古人怎样理解“和”与“同”。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4分)
[材料一]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义疏》)
[材料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3)【巧妙劝说】 数学课上,小明的答题思路简洁明了,小强的答题思路虽烦琐但也正确。课后,小明嘲笑小强不如自己。两人因此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假设你是他们的同学,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劝说他们正确对待这件事。(3分)
3.诗文名句填空。 (6分)
① 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③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为天下寒士不顾己身的无私胸怀和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
是: , !
二、阅读与理解(6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鹧鸪天①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③《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④元:同“原”,本来。
4.请赏析上阕中的“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的妙处。(3分)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 完成6-10题。(18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庄子钓于濮(pú)水①,楚王使大夫②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③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④笥⑤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⑥尾涂⑦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背景: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闻讯后,认为庄子到了自己的国境内,机会难得,于是想请庄子出仕为官。①濮水:水名。②大夫:古职官名。③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④巾:用锦缎包裹。⑤笥(sì):用竹匣装。⑥曳:拖,拽。⑦涂:泥。
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二处)。(2分)
此 龟 者 宁 其 死 为 留 骨 而 贵 乎 宁 其 生 而 曳 尾 涂 中 乎?
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怒而飞 ( ) ②志怪者也 ( )
③庄子持竿不顾( ) ④吾闻楚有神龟(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9.下面的故事来自古籍,它的作者可能是庄子吗?结合你对【甲】文风格的了解,说说你的理由。(4分)
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轩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任公子得此大鱼,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都饱食此鱼。
10.庄子为什么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两个选段,结合原著,完成11-14题。(12分)
[选段一]有一天,他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发烧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今天的热度比以往哪天都高得多。 那吮吸着筑路队血液的伤寒病也在悄悄地向 A 本人进攻,但是他健壮的身体在抵抗它。一连五天他都强打精神,挣扎着从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起来,跟别人一道去上工。但无论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还是 B送给他的那已经套在冻坏的双脚上的毡靴,都帮不上他的忙了。
[选段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此时此刻,郊外海滨公园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为了让生命变得有价值,你是否已经竭尽全力了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
11.选段中 A、B两个人物分别是 、 。(2分)
1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1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挣脱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任意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4分)
14.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真挚、深厚、丰富、细腻的情感。
B.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D.小说中有很多人对保尔影响很大,如阿尔焦姆、冬妮亚等,这些人引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四)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5-18题。(15分)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儿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光明日报》2019年1月 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 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长沙晚报》2020年4月 16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 4月 30日,有删改)15.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16.材料一第2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4分)
17.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分)
18.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五)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9-22题。(17分)
凝望红海滩
①早听说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去理会。印象中,它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吧。然而几年前,当我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初醒——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放眼望去,那红还无休止地向着天边和大海延伸着。这生命之血的红啊,红出一种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刹那间,说不清我的心是收缩了还是放开了,我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像是变成了海滩嫣红之中的一个点;又仿佛变得很大很大,大到张开双臂就可将茫茫的红海滩拥抱。
②自从去了一次红海滩,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滚动,它从遥远的天边注入我的灵魂深处——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息,是天籁之声,还是红海滩的呼唤?
③我曾向从事海洋科研的专家咨询过红海滩的成因,那是在海滩上大面积生长的一种植物,叫碱蓬草,经过含有大量盐分的海水日复一日地浸泡,才逐步变红的。在其他一些含碱量较大的地方,也零星生长有这种植物,只是没有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又没有海潮浸泡的机遇,才没有形成这样的景观。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无论大海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地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我还知道了这种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碱蓬草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性命呢!
④从此,我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每有机会,便到海边,凝望那一望无际的玫瑰红。经人指点,我还惊喜地发现,不仅仅在水陆边缘有这诱人的景观,乘船出海,在双台河口与渤海湾间的潮间带上,也有大面积的嫣红。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嫣红之中,常有一条条纤细的小河,泛着金鳞汩汩流淌,恰似少女俊美的蛾眉,更烘托出整个脸部俊美的轮廓。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极远处的海面,有三三两两的帆影缓缓驶过。与红海滩对峙的是海浪,它们喷着泡沫,绽放着朵朵银花。这一切,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人间自然坦荡的情愫铺就而成,钟灵毓秀,风物绝顶。静静地站在它的前面,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都会化为乌有,人变得更有生气与活力。人,更像一个人了。
⑤感谢博大深邃的大海。亿万斯年,大海创造了无数奇迹,就连人类也是从大海中走来的。大海是历史的化身,是力量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面对碧沉沉的大海和横无际涯的红海滩,我陡生负疚之感。在烦躁的城市喧嚣和高楼林立的“人化自然”中,红海滩啊,你给人以千金难买的心灵抚慰!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⑥在熙熙利来、攘攘利往的世界里,也会有人对它无所用心,他们对宁静之美、自然之美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早已丧失了精神家园。他们是永远也不会具有这份自然坦荡的心境的。
19.第①段作者先说自己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后又说“很大很大”,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分)
20.第④段末尾说“人,更像一个人了”,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分)
21.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4分)
我选择 ( )句 。
22.作者对那宽阔的红海滩情有独钟,感慨良深。你认为他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5分)
三、构思与表达(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