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
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许多人了解引力的概念是通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从传说中砸中牛顿的苹果到天上飘落的雨滴,引力无处不在;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数百年来科学家对引力与引力子的探索从未间断。前不久,我所在的科研团队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
很长时间以来,物理学家一直追求大一统理论,希望用它来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物理现象。例如,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统一了地球上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规律,并构建了牛顿力学,这直接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动力学的研究成功地统一了电与磁的概念,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现代物理学中占据要位,分别成功地应用于宏观和微观世界。科学家们期待二者的统一能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突破那样,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广义相对论指出引力的本质不是物体间的吸引力,而是时空弯曲的一种几何效应。这一理论解释了宇宙中的绝大多数宏观现象,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想象一下,重球会让紧绷的床单形成凹陷,如果你轻轻地推一个小球过去,它会朝着那个凹陷滚动。在这里,床单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度规”(用来描述时空形状的概念),而引力波就是一种源自时空度规波动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天眼”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等国内外大科学装置多次观测到引力波的相关信号,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引力是时空几何效应的观念已被广泛认可。
自量子力学确立以来,物理学家已经将已知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中的三种——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成功地统一到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内。然而,引力仍未被纳入这一框架中。科学家推测引力波在量子世界中的粒子是引力子。物理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引力子这一概念,将引力融入量子力学的体系,从而实现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完全统一,也即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
宇宙中的引力子信号很难探测,难度远超引力波。有物理学家指出,即使利用与地球质量相当的理想探测器,也可能需要超过10亿年才会探测到一个来自太阳的引力子。相较于宇宙,生活中大部分可见物质都是凝聚态,通常包括固态和液态。科学家已经发现凝聚态系统存在着和宇宙中的粒子相类似的物理性质。
引力子激发的探测需要依赖双光子过程的非弹性光散射实验。这种实验对设备的要求极为苛刻且看似矛盾。一方面,实验需要在极低温度下进行,并且需要强磁场支持,一般通过稀释制冷机来实现;另一方面,实验中使用的可见光及制冷机的透光窗口辐射,容易将温度升高。此外,实验测量也对制冷机脉冲管带来的振动极为敏感,实验极具挑战性。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自主设计并集成组装了一套基于稀释制冷技术的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系统。利用这一设备,实验团队近日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阱中成功观测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的引力子激发。这标志着科学界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具有引力子特征的准粒子,首次在真实的凝聚态系统中揭示了引力子物理的量子规律,为探索量子引力物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摘编自杜灵杰《引力子物理探索研究展现科学的魅力》)
材料二: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池水的表面。池水表面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下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无法看见的各种振动。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摘编自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们希望,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能够统一,从而催生出第三次工业革命。
B.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宏观现象,指出了引力的本质。
C.引力是时空几何效应的这一观念得到认可,主要是因为“中国天眼”作出了贡献。
D.凝聚态指的是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它有着和宇宙中的粒子相类似的物理性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宇宙中探测引力子信号非常困难,要探测到一个来自太阳的引力子,需要用与地球质量相
当的探测器,花10亿多年时间。
B.科学家在凝聚态物质中发现了引力子,实现了将引力融入量子力学体系的愿望,完成了广义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二者的统一。
C.在凝聚态物质中观测引力子的最大困难是缺少实验设备,该实验对设备要求极高,有了适合
的设备就预示着实验可以成功。
D.水池中的鲤鱼“科学家”们如果对使睡莲运动的那种“神秘力”产生错觉,就可能造出“超距作用”等名称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3.下列对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B.已有的一些科学解释或许是荒谬的。
C.科学探究需要强烈的好奇心支撑。
D.无法用实验来验证的世界不代表不存在。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非弹性光散射实验中存在哪些“看似矛盾”的问题。(4分)
5.对于未知世界的假设,为什么材料一用“预言”“推测”等词,而材料二却用“杜撰”“虚构”等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①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
②“我发生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啊。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要是我能多睡一会儿,把所有这些倒霉的事儿都丢在脑后,那该多好啊。”他想。但他已经无法做到了,因为他习惯于朝右睡眠,而按他现在这种状况,他已经无法侧卧了。不管他如何使劲向右侧身,他总是翻回到仰卧姿势。他尝试着努力了上百次,闭上眼睛,以免看见那些乱蹬的腿脚,直到他开始感到右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沉沉的疼痛,这才罢休。
③“天啊,”他想,“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④“这么早就起床,”他想,“把人弄得傻不愣登。人哪能少得了睡眠。别的推销员活得就像后宫里的娘娘。举例说吧,当我跑着赶回旅店,以便在搞到的订单上签字时,这些先生们还在坐着吃早餐呢。要是我在我的老板这里也这么试一把的话,我准保立刻就被解雇。不过,说不定这对我倒是大好事,谁知道呢。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上掉下来才怪!这也算得上是他的奇特方式,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跟职员们说话,而由于他的耳朵又背,大家必须走近他才行。眼下希望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吧——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候就会一帆风顺。不过,现在我得起床了,要赶五点的火车呢。”
⑤闹钟正在矮柜上滴嗒作响,“天哪!”他想。时间已经过了六点半了,指针不慌不忙地往前走着,事实上都快到六点三刻了。难道闹钟没有响?他从床上明明是看见闹钟定在四点的,它肯定响过。没错,准是响过,不过,也有可能它震天价响的时候,我竟安安稳稳地睡着而没有听见?可现在他该怎么办呢?下一趟火车七点钟开,要赶这趟车,他得不顾一切地赶紧才是,可样品还没有包装好,而且他自己觉得不大提得起精神,动作也不灵活。而即便他赶上了火车,也免不了老板的一阵暴跳如雷,因为店里的听差白等了他五点钟那趟车,并早已将他误车的事向老板作了汇报。他是老板的奴才,没有脊梁骨,也没有头脑。说他请病假如何?但这会使他十分犯难,因为格里高尔在职五年,一次也没有病过。
⑥他飞快地转动脑子,思虑着这一切,而下不了下床的决心,闹钟恰好在六点三刻敲响,这时有人轻轻地敲他靠近床头这边的房门。“格里高尔,”有人喊道,那是母亲的声音,“六点三刻了,你不是要赶火车吗?”多温柔的声音!当格里高尔听到自己回答的声音时,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以致听的人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格里高尔本想详细回答并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说这么一句:“是,是,母亲,谢谢,我这就起床。”由于隔着木板门,外面兴许察不出格里高尔声音中的这种变化,因为母亲听了他的这句话就放下心来,拖着脚步走了。可是这段简短的对话却引起了其他家人的注意,他们没想到格里高尔还在家里,于是在一扇侧门上很快听到了父亲的敲门声,敲得很轻,但用的是拳头。
⑦他试着先把上半身挪出床外,便小心翼翼地把头转向床边。这个他倒是轻易地成功了,尽管他那块头又宽又重,但最终还是随着头部的转动而慢慢转动起来。然而,当他的脑袋伸出床外,空落落悬着的时候,他却害怕起来,不敢再继续往前努力,因为一旦他就这么摔下去的话,除非奇迹发生,不头破血流才怪,而知觉恰恰是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丧失的。他宁愿躺在床上。
⑧可是,当他同样以九牛二虎之力把身躯挪回原来的位置躺在那儿,看见他那些细腿儿比以前争斗得还要厉害,而又看不到这种混乱的盲动状态有可能恢复平静与秩序的时候,他却又想,不能就这样呆在床上,现在最明智的做法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设法摆脱床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在这样想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窗户,但可惜窗外晨雾弥漫,连狭窄的街道对过都被浓雾遮蔽。
⑨接着他却想道:“我无论如何得在七点一刻完全离开床位。再说那时公司就会来人,询问我的情况,因为公司七点以前开门。”
⑩五分钟以后就是七点一刻,——住房大门上的铃声响了。“公司来人了。”他想道,几乎发呆了,而他那些细腿却舞动得更加急促了。但很快,侍女就像往常一样自然地以坚定的步子走到门口,把门打开。格里高尔只听到来人的第一声招呼,就知道他是谁——公司协理本人。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部分“我发生什么事啦”的自问,写出了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形后的惊讶和自责。B.第⑥段中母亲说“你不是要赶火车吗”,表现了她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都关爱着格里高尔。C.第⑧段中“九牛二虎之力”“不惜一切代价”等词句,写出了格里高尔想要离床的坚定决心。
D.格里高尔认为自己是公司的重要员工,结尾处公司协理来到格里高尔家,验证了这一想法。
7.下列对第⑤段中有关“闹钟”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矮柜上的闹钟“滴嗒作响”,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格里高尔内心的不安。
B.“指针不慌不忙地往前走着”,写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迟钝。
C.对闹钟“定在四点”的强调,表明格里高尔为了家庭,平时起床很早,工作十分辛苦。
D.文中多处时间被细分切碎,如“六点半”“六点三刻”等,意味着主人公的生活被束缚。
8.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9.《变形记》写主要人物的变形,《促织》写次要人物的变形,你认为哪种“变形”更能打动读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综而论之,《春秋》有大义,有微言,大义在诛乱臣贼子,微言在为后王立法。惟《公羊》兼传大义微言,《谷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特为斟酌分别学者可申所抒从矣。又曰,《左氏》挽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辨而裁,其失也俗。
《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圣经可以独有千古。《史记》《汉书》,后世不废,岂得废左氏乎?且其书比《史》《汉》近古,三代故实、名臣言行多赖以存。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惜忠贤之泯灭,恐善恶之失坠。
(节选自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即以史A论B亦当C在司马迁班固D之上E不必依傍F圣经G可以H独有千古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驻扎,名词作动词,与《阿房宫赋》“未云何龙”的“龙”用法相同。
B.济,渡河,与《行路难(其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相同。
C.特,仅仅,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的“特”意思不同。
D.“艳而富”的“而”与《府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郑国对楚国有二心,同时对秦晋两国无礼,于是秦晋联合出兵围攻郑国,实施报复。
B.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信任,结果也验证了佚之狐的判断。
C.秦国立场的转变使晋国猝不及防,但晋文公没有贸然进攻,而是理智地作出了撤兵的决定。
D.春秋三传对微言大义的阐释各有侧重,皮锡瑞对此进行了区分辨别,提醒求学者审慎取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2)且其书比《史》《汉》近古,三代故实、名臣言行多赖以存。(4分)
14.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左氏》“记事详赡”这一特点的?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由大江奔腾引出千古人物,为全词设置了一个广阔而悠远的时空背景。
B.“故垒”指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表明此地即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战场。
C.“穿”“拍”“卷”一系列动词,富有力量和气势,描绘了雄奇壮阔的自然风光。
D.“羽扇纶巾”“谈笑”,通过服饰、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
16.本词和《赤壁赋》都写到了三国的英雄人物,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语文课上,李老师分析《登岳阳楼》中“ , ”的句意,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分析盘庚坚决不改变迁都计划的原因,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3)自古文人多傲骨,如古诗词中的“ , ”两句,就表现了文人自尊傲岸、刚强不屈的性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18.下列句中的“会”和文中加点的“会”,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注意他们会面的情形,从他的行为上判断他的疯病究竟是不是因为恋爱上的苦闷。
B.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
C.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D.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
1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小说的审美,是借助文字这一媒体,将读者的心和作者的心进行融合、交流、碰撞的过程。“一朝入梦,终生不醒。”说的是读《红楼梦》的一种状态。但是,《红楼梦》真的是一部教人入梦的书吗?作者的本意是要人人跟着他入梦吗?细细研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恰恰相反,① 。作者说自己“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这等于告诉我们,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作者已经出梦了。
一般的文学作品会有一种“代入”功能。而曹雪芹不是一般的写家,《红楼梦》除了能让人从艺术层面“代入”之外, ② 。你以为你已经理解文中的故事了,他却忽然告诉你,眼见不一定为实,让你及时跳出故事之外。如甄士隐在梦中看到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具有哲理意味。
曹雪芹还擅长运用暗示的方法。 ③ :首先是读书要读得仔细,其次要有一定的学问底子。如果不能领悟暗示的真意,就辜负了作者的用心。
20.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曹雪芹擅长用暗示,请简要分析《红楼梦》中某一人物居所名称的暗示性。(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座“园”。它可以是鲁迅的“百草园”,可以是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可以是陶渊明的“园田”,也可以是史铁生的“古园”……
你的记忆里有一座怎样的“园”?请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建 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A.“催生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于文无据;C.“主要是因为”错;D.“凝聚态指的是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错。)
2.(3分)D(A.表述过于绝对;B.“实现了……”“完成了……”错;C .“有了适合的设备就预示着实验可以成功”错。)
3.(3分)C(无“好奇心”的表述。)
4.(4分)①实验需要极低温度与可见光及制冷机容易将温度升高相矛盾;②实验测量对振动极为敏感与制冷机脉冲管会产生振动相矛盾。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材料一中的科学假设是基于人类已有认知提出的,为实验发现引力子提供了可能,用“预言”“推测”等词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假设的肯定;②材料二中鲤鱼“科学家”们所提出的东西是为了掩盖无知而凭空假设的,用“杜撰”“虚构”等词表达了作者对鲤鱼“科学家”们的否定。
评分建议: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A.“自责”错;B.“关爱”错;D.“认为自己是公司的重要员工”错。)
7.(3分)B(“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迟钝”错。)
8.(4分)①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朦胧和阴沉;②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沉闷和压抑;③表现了格里高尔内心的混乱和迷茫;④象征着格里高尔与外界的隔阂和距离;⑤预示了格里高尔的悲剧结局。
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对四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6分)示例一:《变形记》中的主要人物变形更能打动读者。①格里高尔是故事的核心,他的遭遇和命运是读者关注的重点;②有利于描写主要人物变形后的心理活动,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格里高尔的无助和绝望;③格里高尔变形后,亲人的反应能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示例二:《促织》中的次要人物变形更能打动读者。①疼爱孩子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成名儿子的变形更能得到读者的同情;②成名儿子的变形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更能吸引读者深入理解作品;③成名受到压迫,儿子因此变形,扩大了受压迫者的范围,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丰富内涵。
评分建议:一点3分,答对两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EG
11.(3分)C(两处“特”都翻译为“仅仅”,意思相同。)
12.(3分)A(“对楚国有二心”,“对秦晋两国无礼”,秦国“实施报复”,错。)
13.(4分)(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鄙”“陪”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4分)(2)而且这本书比《史记》《汉书》更接近古代,(夏、商、周)三代的旧事、名臣的言行大多依赖它得以保存。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近古”“赖”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3分)①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得较为详细;②注重细节,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细腻;③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记述完整。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赤壁之战的战场”错。)
16.(6分)①《赤壁怀古》写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一方面表达词人对他的仰慕之情(2分),另一方面在比较中流露出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伤感(2分);②《赤壁赋》写英雄人物曹操也只能一时显赫,抒发作者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感慨(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2)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
18.(3分)D(A.见面、会见;B.团体;C.理睬;D.有可能实现。)
19.(4分)①多感官结合,从视觉、心理感受等角度对南方之秋进行描绘;②前后都采用排比修辞,从不同方面强调南方秋意的不足;③多用短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有节奏感。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20.(6分)①《红楼梦》是一部教人出梦的书 ②还能让人从哲理层面“跳出” ③读懂暗示要具备两个条件
评分建议: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1.(4分)①将“媒体”改为“媒介” ②将“融合、交流、碰撞”改为“交流、碰撞、融合”
评分建议: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改法,修改正确亦可。
22.(3分)示例:林黛玉的居所名称为“潇湘馆”,“潇湘”运用潇湘妃子的典故,暗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对爱情的执著,也暗示了她的悲惨命运。
评分建议:准确写出人物及居所名称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60分)根据2024年全国新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
作文评分建议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座“园”。它可以是鲁迅的“百草园”,可以是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可以是陶渊明的“田园”,也可以是史铁生的“古园”……
你记忆里的“园”是怎样的?请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1.作文题解读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交代写作对象“记忆里的园”。考生需明确写作主体是描述自己记忆中的“园”。这里的“园”必须是和自己产生过关联的地方,既是一处实际的园林或田地,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概念,它代表着自己某种特殊的情感回忆、内心深处的理想世界或精神寄托。
第二句话提及鲁迅的“百草园”、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陶渊明的“田园”、史铁生的“古园”,暗示了“园”可以包含丰富的个人情感、文化内涵,可以包含童年的回忆、亲情的依托、精神的向往、心灵的慰藉、历史的积淀、文化的韵味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写作思路,由实即虚,虚实结合。
本道作文试题贴近高一考生实际,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记叙文。引导考生通过一处“园”的描绘,引发对相关故事或经历的回忆,表达对“园”及其相关人事的情感和深度思考。情景事理相融合,方能称为一篇佳作。
“选准角度”,从材料来看,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座“园”,明确规定写作对象应该集中在一个园,后面的几个举例也是印证了这一要求。如果有考生在文中串写记忆中的多处“园”,平均用力,平铺直叙,这属于审题偏差,应酌情扣分。但如果考生由一处“园”产生恰当、相关的联想,串联有序,主次分明,应正常赋分。
2.立意建议
考生需要深入挖掘“园”这一概念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构建一个独特而富有深意的“记忆中的园”。这个“园”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心灵空间的展现。通过对“园”的描绘,可以反映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某种深刻思考和追求。
(1)成长与回忆:“园”也可以是作者成长的见证,记录着童年的欢乐、青春的迷茫以及成长的足迹,是回忆的宝库。
(2)心灵的净土:可以将“园”描绘成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心灵净土,是作者在忙碌和压力中寻找平静和慰藉的地方。
(3)理想与追求:将“园”作为自己理想生活的缩影,通过描绘园中的景象,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4)文化与传承:通过“园”中的元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表达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
(5)自然与和谐:强调“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生态环保理念,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考生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赋予“园”以深刻而独特的意义,使其成为一个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象征。同时,注意记叙文的叙事性和描写性,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你记忆中的“园”的精彩故事和丰富内涵。
二、评分
(一)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的记叙文,如故事新编、小说等,只要内容符合要求,要敢打高分;如果写成议论文或其余非记叙类文体,应低于15分。
(二)评分等级
本次评分为七等。一等55-60,二等51-54,三等46-50,四等41-45,五等36-40,六等26-35,七等0-25。
评分参考量表
(三)评分提示
1.考生能围绕“园”进行叙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经历、情感、想象等,体现出真实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园”的深厚情感,即可赋分45分以上。
2.考生能围绕“园”进行叙事,在表达方式选择多样,情节叙述,曲折巧妙;描写细腻,细节动人;叙述角度多样,故事蕴含一定生活哲理,可在三等酌情赋分。
3.考生能围绕“园”进行叙述,语言应用能力强,文风独特,或文白相杂、或富有古韵、或朴实无华、或有生活气息、或有文艺气息。有思维深度,能够透过故事深入生活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故事具有启发性,则在二等以上赋分。
4.考生无视材料,另起炉灶,写作对象不能围绕“园”,则赋分不高于25分。
5.若出现具有个性化的记叙文,如故事新编、小说等,只要内容符合要求,要敢打高分;如果写成议论文或其余非记叙类文体,应低于15分。
6.如果有考生在文中串写记忆中的多处“园”,平均用力,平铺直叙,这属于审题偏差,应低于40分。但如果考生由一处“园”产生恰当、相关的联想,串联有序,主次分明,应正常赋分。
(四)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七等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具体特征
一等
55~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有见识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恰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叙述,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细节巧妙表现主旨,有独到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二等
51~54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清楚。能聚焦某一现象,主旨明确,有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
三等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要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思路清楚。主旨明确,叙事完整。
四等
41~45
审题基本准确,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比较通顺,偶有不规范、不准确
基本上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
五等
36~40
审题不够完整,立意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表达不够规范和准确
可以体现题意。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
六等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不通畅,多有语病、标点等硬伤
貌似贴合题意,实则内容与题目主旨无关,文体不够清晰,不能够通过文章表达题目内涵。
七等
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低劣
全然不顾题目要求。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