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株洲炎陵县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原卷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株洲炎陵县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株洲炎陵县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目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大豆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大部分耕地用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而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其原因是大豆( )
    A. 热量要求较高B. 消耗水量较大C. 单位面积产值较低D. 市场需求量较少
    2. 为保障粮食安全,在云南省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豆与玉米、甘蔗等作物套种B. 大豆与水稻、甘蔗等作物轮作
    C. 开垦荒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D. 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复种指数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而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是因为大豆的单位面积产值低,经济效益低,故种植面积小,C正确;水稻对热量要求较高,A错误;大豆消耗水量较水稻小,B错误;由材料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目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说明市场需求量较大,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在云南省采取大豆与玉米、甘蔗等作物套种的措施,套种可以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A正确;大豆属于旱作作物,水稻属于水田作物,二者不可以轮作,B错误;开垦荒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会造成区域生态破坏,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C错误;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对土地消耗力大,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D错误;故选A。
    【点睛】套种:在某种作物生长到后期时,又种上另外一种作物。间种:在同一块土壤中,同一时期按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轮种:前后两季或相邻两年种植不同的作物。
    盐风化是指含盐水分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表面脱落的过程。广东省丹霞山山体以陆相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地质历史时期曾为丹霞盆地。锦石岩洞(甲,深约12m)和禄意堂分别是锦江两岸山体陡坡上发育的大型扁平洞穴和弧形崖壁,均发育有盐风化作用形成的蜂窝状洞穴,图示意丹霞山锦江两岸的禄意堂崖壁和锦石岩局部岩层分布及蜂窝状洞穴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岩洞的发育过程是( )
    A. 流水沉积—风化作用—地壳下沉—地壳抬升
    B. 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风化作用
    C. 海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风化作用
    D. 海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风化作用
    4. 控制甲岩洞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 风向B. 水汽C. 岩性D. 气温
    5. 相较于禄意堂,甲岩洞内蜂窝状洞穴的盐风化作用( )
    A. 因干湿变化大,速度较快B. 因昼夜温差大,速度较快
    C. 因风力作用小,速度较慢D. 因干湿变化小,速度较慢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甲岩洞属于丹霞地貌发育而成。丹霞地貌是陆相沉积,不是海水沉积,排除CD;岩洞的发育应该在沉积之后受地壳抬升,然后遭受外力流水侵蚀,风化作用而形成,B正确,排除A;故选B。
    【4题详解】
    在图中可以看出甲岩洞在沿着甲所在岩层延伸,故考虑岩性对岩洞发育的影响,C正确;丹霞地貌主要受水利侵蚀影响,排除A;水汽是盐风化的条件,但不是甲岩洞延伸方向的原因,排除B;岩洞位置较深且较深,温度相差不大,排除D。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图示,相较于禄意堂,甲岩洞内蜂窝状洞穴的盐风化作用较为明显,在同一地区,昼夜温差和风力作用相差不大,排除BD;主要原因是甲岩洞深度较大,温度较低,导致水汽凝结较快,盐风化作用较强,排除D,A正确。故选A。
    【点睛】外力作用: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冰川运动、生物作用。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远洋运输船舶日益大型化,对港口的水深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寻求深水港址,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岛港”。上海在距离陆地25千米的洋山岛建港,并配套修建了公路桥连接洋山港与上海市。图为上海部分港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最适合建深水港的海岸是( )
    A. 淤泥质海岸B. 砂质海岸C. 基岩海岸D. 红树林海岸
    7. 与外高桥港比较,洋山港的劣势是( )
    A. 缺乏深水泊位B. 货物吞吐量小C. 经济腹地狭小D. 集散能力不足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基岩海岸,堆积作用弱,泥沙不易淤积,受海水侵蚀严重,海水较深,适宜建深水港,C正确。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一般属于堆积海岸,泥沙堆积现象严重,船舶容易搁浅,因此建港条件差,排除ABD。故选C。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上海在距离陆地25千米的洋山岛建港,并配套修建了公路桥连接洋山港与上海市”,而外高桥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因此洋山港比外高桥港水深,A错误,洋山港属于深水港址,适应远洋运输船舶日益大型化,因此货物吞吐量应较大,B错误。面向贸易全球化,经济腹地都比较广阔,C错误。跨海大桥规划中没有规划铁路,只能依靠公水转运,因此公路运输是洋山港目前最重要的货物集散方式,而依靠汽车短泊,成本高,效率低,因此集散能力不足,D正确,故选D。
    【点睛】砂质海岸,通常是由松散的、很软、很细的物质如细砂、粉砂和淤泥组成的,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滩比较宽,也比较长。这种海岸也常常是被堆积的海岸。我们把造成海岸堆积的种种作用,叫堆积作用。而把被海水“建设”起来的这种海岸,叫做堆积岸。堆积海岸虽然建港条件差,但可以开辟盐田和围垦土地。
    宋·范成大《吴船录》称:“(庐山)比他山为高,云绕山腰则雨,云翳(遮蔽)山顶则晴。故谚云:庐山戴帽,平地安灶(露天烹饪);庐山系腰,平地安桥(到处淹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出现“系腰”现象后,平地(山脚下)更容易出现降水,原因是此时该地( )
    A. 相对湿度更大B. 气团温度更低C. 有冷锋过境D. 凝结核充足
    9. 庐山出现“戴帽”时( )
    A. 山坡气流上升运动强B. 半山腰出现逆温现象C. 山顶气流水平运动弱D. 山顶气团水汽不饱和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庐山)比他山为高,云绕山腰则雨,故出现“系腰”现象后,平地(山脚下)更容易出现降水,是因为庐山相对高度大,相对湿度大的空气遇到山地阻挡,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易形成降水,A正确;山脚处的气团温度较高,B错误;庐山位于南方地区,受冷锋影响小,C错误;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汽,凝结核充足不一定形成降水,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庐山戴帽,平地安灶(露天烹饪),说明庐山出现“戴帽”时天气晴朗,山坡气流上升运动强,会形成阴雨天气,A错误;半山腰出现逆温现象,与山顶“戴帽” 无关,B错误; 山顶气流水平运动弱,云层不易消散,易形成“戴帽”景观,C正确; 山顶气团水汽饱和,才能形成“戴帽”景观,D错误;故选C。
    【点睛】降水形成的条件首先必须得大气空气饱和,大气中拥有充足的水汽,这是降水的首要因素 ;然后气温降低,水汽凝结附着在空气层中的尘埃等颗粒上,形成了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
    10. 下图示意青海省2000—2020年不同经度位置冰川面积变化及面积相对变化速率。据此完成下题。
    与青海省西部相比,东部冰川分布特点是( )
    A. 东部海拔低面积小B. 东部海拔低面积大
    C. 东部海拔高面积小D. 东部海拔高面积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中横坐标是经度值,经度值越大越偏东,冰川分布地区气温要常年在0℃以下,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冰川多分布在海拔较高山地附近,海拔越高的区域面积越广,冰川面积越大,东部地区冰川面积相对变化速率绝对值大,应该减少的面积大,但是变化面积小,说明其冰川分布的海拔较低面积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山岳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沿山坡或槽谷呈线状向下游缓慢流动。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
    每天的日照时长受太阳高度角,建筑物遮挡,树木遮挡影响极大。福建学者小明在美国波士顿访问,6月25日,垂直天空中心拍下来这张照片,虚线表示春分日的太阳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夏至日,最有可能日出的位置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6月25日,最有可能在哪个时间段(地方时)看到太阳( )
    A. 8:30-9:00B. 10:30-11:00C. 13:00-13:30D. 15:00-15:30
    13. 图中行道树为地方树种,在晴朗无云的天气里,哪个日期看到的日照时期最长( )
    A. 5月30日B. 7月1日C. 9月1日D. 11月30日
    【答案】11. A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图中虚线为春分日太阳移动轨迹,该地位于波士顿,属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置位于正南,因此图中下面是南,上面是北;再结合材料“该照片是小明在美国波士顿访问,6月25日,垂直天空中心拍下来这张照片,”可知拍照的方向是垂直于天空中心,拍照方向是朝着上空拍照,结合图中下面是南,可判断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则②④位于西侧,①③位于东侧,夏至日该地日出方位为东北,对应图中的①,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2题详解】
    6月25日为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该地位于波士顿,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日落西北,根据材料信息“每天日照时长受太阳高度角,建筑物遮挡,树木遮挡影响极大。”8:30-9:00太阳位于偏东方向,10:30-11:00太阳位于南偏东,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的方向,从图中可看出偏东以及偏南方向都会受到树叶遮挡而看不到太阳,AB错误;13:00-13:30太阳位于西南方,从图中可看出,西南方向最不容易受树叶和建筑物遮挡,因此能够看到太阳,C正确;6月25日接近夏至日,该地纬度为北纬42°,日落时太阳西偏北角度较大,15:00-15:30时太阳已在偏西方向,受建筑物遮挡看不到太阳,D错误。所以选C。
    【13题详解】
    该地位于波士顿,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属于北半球温带,地方树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树木落叶,树叶遮挡较少,11月30日日照时期最长,D正确;5月、7月、9月树叶茂盛,遮蔽率较高,日照时间较短,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
    A. ①B. ②C. ③D. ④
    15. 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
    A 植物蒸腾B. 河流远近C. 植被覆盖D. 岩层厚度
    16. 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土壤温度较高B. 有机质含量少C. 底层沙砾较多D. 土壤空气不足
    【答案】14 D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剖面底层为黏重母质,不利于下渗,但甲剖面铁含量较少,根据材料信息“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可知,该剖面土壤中的铁元素应该向两侧渗漏,④地位于山峰,有利于地下水向两侧渗漏,D正确;①位于鞍部、②位于山峰较外缘的位置、③位于山脊,地下水渗漏都不如④地快,ABC错误。所以选D。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铁元素运移是地下水运移产生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土层铁元素易溶,铁元素含量较高,说明该地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铁元素富集,距离河流较近的点位,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形成乙土层,B正确;植物蒸腾、植被覆盖、岩层厚度对于铁元素运移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可知,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定期翻种和排灌,增加土壤中空气含量,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土层铁元素含量较高,地下水含量较多,土壤中空气含量较少,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不利于水稻生长,D正确;五个点位土壤温度差异较小,A错误;无法判断有机质含量的相关信息,B错误;底层沙砾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小,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土壤空气的含量可以通过耕作、耙压、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改变土壤孔隙度进行调节,也可用灌溉排水改变土壤含水量进行调节。一般旱地作物要求耕作层的空气容量为10%〜15%。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含氧量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道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某森林公园现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假定游客一日的活动类型相同。已知各个地点人均碳排放=日人均碳排放总量×游客密度×不同时段游客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各项活动人均排放之和。
    小红拟选择餐饮、运动休闲、购物娱乐、一日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等指标,使用人口迁移量算游客占比。小红欲研究一天中人均碳排放,现他选取了如下指标: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数据来自中科院),一天中的公园游客总数,不同时段公园的进出人数,人口迁移量。小红想把人口迁移量作为不同时间段游客占比的指标。

    请指出小红选择不正确的指标,并且你认为还能增加哪些指标?请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不正确指标:人口迁移量。理由:人口迁移量并不能代表进入公园的人数,本地也会有人数进入园区;
    增加指标:各个地点自然环境碳排放量;当地环境监测站数据;公园滞留平均时长等。理由: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包含了自然环境的碳排放,需要剔除;由于数据来自中科院,干扰因素较多,需要当地环境监测站给予数据,提高数据准确性;公园滞留平均时长可以更精准计算人均碳排放。
    【解析】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某森林公园人均碳排放为材料,设置1道小题,涉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碳排放统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由材料可知,“已知各个地点人均碳排放=日人均碳排放总量×游客密度×不同时段游客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各项活动人均排放之和”,而材料中显示“小红拟选择餐饮、运动休闲、购物娱乐、一日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等指标,使用人口迁移量算游客占比”,找出两者不同可知,人口迁移量并不能代表进入此公园的人数,本地也会有人数进入园区,故不正确指标为人口迁移量。 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包含了自然环境的碳排放,需要剔除,同时此数据来自中科院还需要引入当地环境监测站数据,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公园的流动性强,需要计算公园滞留平均时长,可以更精准计算人均碳排放值。故需要增加的指标包括各个地点自然环境碳排放量、当地环境监测站数据、公园滞留平均时长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
    (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答案】(1)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河/溪流多);地处农业区,谷物加工量大(市场需求大)
    (2)技术进步,水力逐渐被风力、蒸汽、电力等其他动力取代;水磨坊生产加工效率低,市场需求减少;该地降水量少,农业用水量增加,河(溪)流水量变小,一些小河道消失,部分水磨坊无法正常运行。
    (3)利用磨池发展渔业;利用磨池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在水磨村落建造成水磨文化展览馆;在水磨村落改造成民宿;因地制宜改造成小型水电站;利用森林发展生态旅游。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波兰维斯瓦河下游水磨坊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农业地域的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显示,波兰维斯瓦河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适合建设水磨坊的地点众多;波兰维斯瓦河下游地区地处农业区,谷物产量相对较大,需要大量水磨坊进行谷物加工,水磨坊的市场需求大,从而促进水磨坊的建设。
    【小问2详解】
    水磨坊以水力为动力,由于技术进步,水力逐渐被风力、蒸汽、电力等其他动力取代,且水磨坊加工谷物加工效率不高,容易被其他动力加工厂取代,使得水磨坊的市场需求减少,导致部分水磨坊逐渐被废弃;该地降水量不足500mm,随着当地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增加,许多河(溪)流水量变小,有些河道因连片开垦而消失,从而导致部分水磨坊无法正常运行,使得部分水磨坊逐渐被废弃。
    【小问3详解】
    水磨坊被废弃后,部分磨池仍然存在,可以利用磨池发展养鱼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利用磨池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增加旅游收入;为了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在水磨村落建造成水磨文化展览馆、建设民宿,利用当地起涵养水源作用的森林发展生态旅游;利用水磨坊系统中的堤坝,因地制宜改造成小型水电站,增加绿色能源,缓解能源紧张。
    【点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方某丘陵某革命老区因水土流失问题经济发展受限。当地主要采取几种生态治理措施:种草(成本较低)福建低山丘陵易发生水土流失,采取多种措施,水土流失较轻的地区采取生物措施,严重的地区采取综合措施当地在三个邻近实验小区采取如下三种措施进行生态治理测试。三个实验小区的坡度均为15度,面积一致。产水量是降雨量除去各种水损失和损耗的水量,是衡量水土流失程度的重要指标。
    (1)若排除蒸腾和蒸发作用因素,试分析A区年均产水量比B区大的原因。
    (2)一般来说,土壤储水可以减少坡面径流,土壤水分越大,水土流失越不明显。但A区却使用了造沟排水的方法来保持水土。从自然条件解释排水可以保持水土的原因。
    (3)当地政府对于与C区可实施一样措施的部分地区,只进行了种草治理水土流失,请分析其原因。
    (4)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最终退化为像A区一样的情况,从图9谈谈必须及时介入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
    【答案】(1)土壤为黏土,粒径小,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无植被,缺少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土壤中无种子,无法吸收水分;导致地表径流量大,年均产水量比B区大。
    (2)坡面上造沟可以汇集坡面径流,水和泥沙容易在沟道聚集;水平沟中水流速度较慢,侵蚀搬运能力弱;水平沟中水分易下渗,故通过造沟排水能保持水土。
    (3)种草成本较低;C区为黏土,草类植被根系较浅,种草容易成活;草类植被保持水土效果较好。
    (4)水土流失较轻时,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能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效果;若水土流失没有及时治理而加重,则工程措施实施难度大,乔灌草也难以成活,生物措施成本更高,成活难度更大,最终难以治理,土地退化为像A区一样的情况。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材料,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等知识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表格可知,A区土壤为黏土,与B区砂土比较,黏土粒径小,地表水不易下渗;表格中显示,A区无生物措施和植被覆盖,可推知A区地表无植被,故缺少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表格中呈现了A区土壤中无种子,故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被吸收,最终导致A区地表径流量大,年均产水量比B区大。
    【小问2详解】
    坡面上的水平沟可以汇集来自其上侧的坡面径流,从而使得水和泥沙容易在沟道聚集; 水平沟中,几乎无落差,水流速度较慢,流水的侵蚀搬运能力弱,同时水平沟中水分易下渗,故通过造沟排水能减少水土的流失,从而保持水土。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草本植物体积小,价格相对较低,种植成本较低;由表格可知,C区为黏土,而草类植被根系较浅,在黏土上种草更容易成活;草类植被较密集,保持水土效果较好。
    【小问4详解】
    水土流失较轻时,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效果更好,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就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重;若水土流失没有及时治理而加重,地表沟壑纵横,则再实施同样的工程措施难度就更大,随着水土流失,土层变薄甚至基岩裸露,乔灌草也难以成活,生物措施成本更高,成活难度更大,最终可能导致土地退化为像A区一样的情况。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焚风是一种特殊的山地气象,是由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高温、低湿的下坡风。中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的山口风,也是浅薄型(气流顶高在2000米以下)焚风。下图为中天山北坡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各气象观测站点海拔及2018年3月-2021年2月观测到的焚风次数。
    指出冬春季节柴窝堡站点浅薄型焚风的风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东南风。判断依据:该地区峡谷为西北——东南走向;柴窝堡以西与达坂城以东地区焚风出现的频次差异明显;焚风为下坡风,由高处吹向低处,由达坂城向西北方向地势降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浅薄型焚风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焚风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由图中等高线可知,柴窝堡地处峡谷,该峡谷为西北——东南走向,由表中数量可知,柴窝堡以西的乌拉泊、乌鲁木齐,与达坂城以东的吐鲁番地区焚风出现的频次差异明显,焚风为翻越山脉在背风坡下沉,形成下坡风,当由高处吹向低处,到达峡谷,受到峡谷地形的约束作用,由达坂城向西北侧地势低的地区吹,形成东南风。
    土壤类型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植被覆盖
    土壤有种子
    年产水量/m3
    年产沙量
    A
    黏土




    92
    2700
    B
    砂土




    39
    800
    C
    黏土
    建水平沟
    乔灌草混种


    18
    150
    站点
    海拔
    (米)
    观测到的
    次数
    吐鲁番
    37.2
    1
    达坂城
    1105.3
    1
    柴窝堡
    1101
    329
    乌拉泊
    1073
    1213
    乌鲁木齐
    935.9
    101
    八钢
    914
    480

    相关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