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辽宁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 题组特训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 题组特训一(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黏土捏罐 B.火药使用
C.手工剪纸 D.磨制石斧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硫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3.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有黏性的Na2SiO3,会粘住瓶塞,Na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4
4.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氢气、冰水混合物
B.水银、碘酒
C.尿素、双氧水
D.甲烷、空气
5.水结成冰体积会变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合理的解释是( )
A.分子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不再运动
C.分子质量变小,数目变多
D.分子质量不变,间隔变大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读液体体积
C.连接仪器 D.氧气验满
7.碳单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物质之一。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用墨书写的字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元素不同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B.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C.稀有气体可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9.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与其对应的治理措施不相符的是( )
A.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B.为了避免扬尘,用洒水车洒水
C.为了防止产生酸雨,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为了减少雾霾,对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具有吸水性
B.铜可用作导线——具有导热性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酸反应
D.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
11.农业上常用NaCl溶液来选种。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B.氯化钠固体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2.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1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溶液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4.向烧杯中盛有的X中加入Y,Y的质量与变量Z的关系如图,下列能反映Y的质量与Z对应关系的是( )
15.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________
(2)五个硅原子________
(3)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氧化铝________
17.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红烧牛肉、炒青菜、油炸刀鱼,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___。
(2)请写出日常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品牌衣服标签上标着“80%羊毛、20%氨纶”,其中羊毛属于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
(4)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
(5)植物生长离不开化肥,CO(NH2)2、KNO3、Ca3(PO4)2、NH4NO3四种化肥中,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的是________。
18.如图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溴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D四种粒子中:
①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C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P点时A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t2℃时,将不饱和的B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4)将t1℃时65 g 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D 6.A 7.B 8.B 9.C
10.C 11.D 12.C 13.D 14.D 15.B
16.(1)F (2)5Si (3)3Fe2+ (4)Al2O3
17.(1)米饭 (2)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3)天然
(4)煮沸 (5)NH4NO3
18.(1)79.90 非金属
(2)①AB ②AD ③失去
19.(1)饱和 (2)加入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分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空气、水、碳及其化合物,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