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磁现象导学案
展开初中科学备课组
教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磁现象
教学目标:
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磁化现象。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知道磁感线的含义及包含的意义
知道用铁粉可以模拟描绘磁感线
能根据磁感线方向识别磁铁的南北极;
知道地磁场,知道小磁针具有指向性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理解磁场的概念
知道磁感线的含义
知道地磁场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
1.磁铁能吸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_,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叫___________。能长期保持磁性的磁体叫___________。
2.磁体上___________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应同时具有___________个磁极。分别用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3.条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___________,磁性最弱的地方是___________。
4.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_表示;指北的磁极 叫___________极,用符号___________表示。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相互排斥,___________相互吸引。
6.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如果软铁棒和钢棒具有磁性,那么 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是___________棒,不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是___________棒(在没有其它物体影响的条件下)。
7.磁铁的一个磁极吸住了两根大头针的一端,那么两根大头针的另一端会发生相互_________ 的现象。
8.用一条形磁铁的S极在钢锯条上顺着一个方向由一端到另一端摩擦几次后,锯条将会变成___________。
1.磁性 磁体 硬磁体 2.磁性最强 两 NS 3.两端 中间 4.南极 S 北极 N 5.同名磁极 异名磁极 6.磁化 钢棒 铁棒 7.排斥 8.磁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磁场中有很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B.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C.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磁针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感线方向相反。
D.将小磁针放入空间中,若小磁针不转动,说明此时小磁针周围不是磁场。
10.如下图所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对①端和②端的极性判断正确的是( D )
A.①是北极,②是南极 B.①是南极,②是北极
C.①和②都是南极 D.①和②都是北极
11.如下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指向错误的是( C )
A.甲小磁针 B.乙小磁针
C.丙小磁针 D.丁小磁针
12.下列关于某确定磁场中的一个确定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在该点不放入磁体时该点没有磁场
B.在该点放入一没有磁性的小铁片,则该点没有磁场
C.先后放入两个小磁针,一个受磁力大,另一个受磁力小,则受力大时该点磁场强
D.该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是确定的,不因其他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二、知识回顾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6、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N
S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地磁场: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经典例题
例1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的轴线上静止,如图4所示。请画出条形磁铁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
例2在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感应线方向.
例3将一个铁钉与磁体的N极接触,它能吸引第二个铁钉(如下图所示),则第二个铁钉下端是 _____N____极。
例4两根形状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如图,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则__B__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则__B___棒肯定有磁性。
例5火烧磁铁
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里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究竟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短文的阅读,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结论?
(2)你认为这一结论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是运用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1)磁体在温度升高的时候磁性减弱了;
(2)如磁体的保存要远离高温物体;一些不需要磁性的物体可以采用“高温消磁”等;
可制作温度报警器,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磁钢失去磁性,使开关闭合,电铃发出声响
(3)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
例6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并印刷在邮票上.
(1)如图(甲)所示,当磁勺在正确指南时,其A 端为该磁体的S(N/S)极.
(2)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制作一具司南.如(乙)所示,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D(B/C/D/E)处打磨成磁勺的A 端.
(3)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自由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A 端总不能正确指南.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才略有改善.这是因为磁勺和盘子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例7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
(1)如图1,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
回形针的放置有图2中的甲、乙两种方法,依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2中乙的方法.
(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陶瓷板
玻璃板
塑料板
吸引回形针数量/个
4
1
1
3
3
3
3
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放入铁板或镍板,吸引回形针的数量较少,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较大,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铝不能被磁化.
③铝是导体.陶瓷、玻璃和塑料是绝缘体,从表中数据知道,它们对吸引力影响效果相同.据此,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磁体屏蔽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和厚度相同、面积不同的铁板.发现铁板面积越大,吸住的回形针数量越少.
(4)日常生恬中,磁卡常受外界磁场影响出现消磁现象.请你根据含有铁、镍的物体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的性质,再写出一种保护磁卡磁性的方法:磁卡放入铁盒中
.
四、课堂小练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原理是( A )
A.异名磁极相吸 B.异名磁极相斥
C.同名磁极相吸 D.两指南针相互作用
2.如下图所示,有两个大头针被条形磁铁吸起,其中正确的图是( B )
3.如下图,甲图所示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后如图乙,则有( D )
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端不是磁极
B.A、B端和C、D端都不是磁极
C.A、C端为N极,B、D端为S极
D.A、D端为N极,B、C端为S极
4.用钢条的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 C )
A.钢条肯定有磁性 B.钢条肯定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将一条形磁铁等分为三段,则中间的一段( D )
A.一定没有磁性 B.一定有磁性,但只有N极
C.一定有磁性,但只有S极 D.有磁性且有N、S两个磁极
6.小宇同学为了检验某根钢条是否具有磁性,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当仍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发现它们仍然相互吸引,则( D ).
A.钢条A端为南极,另一端为北极 B.钢条A端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C.不能确定钢条是否具有磁性D.钢条没有磁性
7.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D )
A B C D
8.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 磁场中的磁感线是确实存在的
C.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 D. 磁感线是由铁屑构成的
9.有一条形磁铁没有标明极性,从外表上看不出它的哪端是N极,哪端是S极,用什么方法可 以确定它两端各是什么磁极?
用另一标明极性的磁铁靠近,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10.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各磁体或小磁针的N、S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五、课后作业
1.靠近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较________ ,表示该处磁场较________ ;远离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较________,表示该处磁场较________ 。
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________极到________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则是从________极到________极,磁感线是________曲线。
1.密 强 疏 弱 2.N S S N 封闭
3.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使用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使用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使用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生物结构时,使用了“细胞”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情况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 ( B )
A.原子 B.磁感线 C.参照物 D.细胞
4.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照下图中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乙放 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 A )
A.a是磁铁 B.b是磁铁
C.a、b都是磁铁 D.a、b都不是磁铁
5.如下图所示,有a、b、c三个铁块悬挂在空中,当a与b靠近时相互吸引,b与c靠近时相互 排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a一定具有磁性 B.b一定具有磁性
C.a、b、c都有磁性 D.以上判断都不对
6.两根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钢棒的一端接触乙钢棒的正中间,它们互相吸引,则( D )
A.甲钢棒具有磁性,乙钢棒没有磁性
B.甲钢棒没有磁性,乙钢棒具有磁性
C.两根钢棒都具有磁性
D.甲钢棒具有磁性,乙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7.下列情形中,哪些说明钢棒有磁性( ABD )
A.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N极,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另一端造近磁针N极,两者相互排斥
B.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N极时,两者相互排斥
C.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N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将钢棒调个头,仍相互吸引
D.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N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磁针调个头,则相互排斥
8.在两个相对的磁场附近,一个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右图所示,那么这两个磁极的性质是 ( C )
A.左边是N极,右边是S极
B.左边是S极,右边是N极
C.两边都是N极
D.两边都是S极
9.关于磁感线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细铁屑在磁体周围的真实排列,说明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磁场中某点的磁感线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南极的受力方向一致
C磁场中某点的磁感线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南极的指向一致
D磁感线可以直观而又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
10.关于地磁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由于地球上有许多天然地磁矿石,所以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D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与赤道的夹角叫磁偏角
11.画出图中各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科学第2章 空气3 氧气导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589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章 空气3 氧气导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密度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密度学案,共15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2 力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2 力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