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鹿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一、积累(21分)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愿你,也成为真正的读者。
(一)养成读书的嗜好
养成读书的嗜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你如果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yùn( )含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
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鲜( ) (2)yùn ( )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一些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形成读书的趣味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有了兴趣,才不至于在书海中神情恍惚,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
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恍惚:____________ (2)倘若:____________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面句子中选出与以上几个文段主题相符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填写序号即可,2分)
①观史知今思进退 ②兴致盎然求学梦 ③读书养志识春秋
④九天凝云动永乐 ⑤脚下行路千里远 ⑥高山流水遇知音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三)拥有读书的品味
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虽然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而且更多源自个人灵魂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5. 下面是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 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中去,做一个文明人。
B. 你如果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
C.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D. 虽然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而且更多源自个人灵魂品质。
(四)领略读书的魅力
做诗词的读者,我们可以饱览山河的壮美,欣赏四季的多姿,更能收获人生的哲理……
6.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10分)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9分)
材料一:
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运动能大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认为,当孩子运动量不够时,他上课很可能无法专心听讲。因为任何他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书本、橡皮、铅笔等,都有可能成为让他分心的玩具。英国邓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对4755名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孩子平时的运动量,与学习成绩明显相关。以11岁的孩子为例,男孩每天的运动时间增加17分钟,女孩增加12分钟,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每天坚持运动60分钟,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能提高一个等级,如从C提高到B。
(选自《奥秘<创新大赛>》2022年第9期,有删改)
材料二:
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WendyA.Suzuki(温蒂•铃木)分享了她有关运动的研究结论:
第一,运动对大脑有立即的效应。人做的每一次运动,都会立即增加神经递质的量,如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会在你运动之后马上改善你的情绪。我的实验室显示,单一次运动就能改善你转移和聚焦的能力,而那专注的改善会持续至少两个小时。第二,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发现,长期运动的效应,表现为改善注意力功能,而且海马体的容量也会增加。同时,做运动得到的不只是心情上的立即效应,还会有长期的效应。所以,好心情神经传递质就能持续增加。第三,运动还会对大脑产生保护效应。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肌肉,运动得越多,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就会更大、更强壮。
(选自《潇湘晨报》2022年5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
积极性休息,是指通过改变活动方式、内容或性质的办法,消除人体疲劳的休息方式,例如学习了一定时间之后的散步、听音乐、体育锻炼等均属此类。积极休息的生理机制;人们进行某一活动时,大脑皮层中与之相对应的区域则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而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改变活动的方式、内容或性质,大脑皮层中新的区域产生兴奋,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原来的优势兴奋区域便可通过抑制而得到休息。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有删改)
材料四:
体育锻炼可以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在青少年儿童的运动过程中,其睫状肌不断地收缩与舒张,眼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被输送更多的营养。另外,在户外强光的照射下,青少年儿童的瞳孔缩小,景深增大,离焦导致的模糊减少,这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的发生。
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黏膜能不断受到锻炼,增强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就不易生病。
此外,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儿童重要的社交平台,与同龄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选自《BOOM青少儿综合运动馆》2022年12月11日,有删改)
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调研显示,每天增加一定量的运动时间,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B.运动对大脑的影响,表现为改善情绪、注意力功能和对大脑的保护效应。
C.所有的体育锻炼、散步、听音乐等都属于消除人体疲劳的积极性休息方式。
D.户外运动能增强孩子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使身体更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8.下列分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11岁的孩子为例,男孩每天的运动时间增加17分钟,女孩增加12分钟,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认为,当孩子运动量不够时,他上课很可能无法专心听讲。“可能”一词可以删去,这样更加简洁。
C.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最好”一词起到修饰作用,用词准确,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
D.学习了一定时间之后的散步、听音乐、体育锻炼等均属积极性休息。
9.学校网站将辑录一期以“运动好处知多少”为主题的运动宣传专栏,编辑时,对上述四则材料的去留,有同学认为材料三应删除,它侧重说明的是“休息”,与主题无关;有同学认为材料四要删除,它侧重说明的是“体育锻炼”,与前三则材料关联较小。你觉得材料三、材料四该删除还是该保留?为什么?(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3题。(13分)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的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连了。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0.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2分)
1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13.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5.“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分)
(四)古代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①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②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管庄子:人名。下文的“管与”也是人名。②甘饵:美味的食物。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止有剩骨 适可而止
B.意暇甚 心满意足
C.屠自后断其股 悬梁刺股
D.盖以诱敌 寡不敌众
17.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粗字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序号)(2分)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19.甲文中,狼之“黠”且体体现在哪里?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2分)
20.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老虎的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寓意。(2分)
三.综合性学习。(8分)
2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我校准备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所在班级组建了文学兴趣小组,并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今天班级要开展的是读书分享会,请你从以下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向大家推荐并说明理由。(4分)
A.《西游记》 B.《朝花夕拾》 C.《论语》 D.《诫子书》 E.《儒林外史》
推荐书名是(1分):
推荐的理由(3分):
(2)同学们准备创办自己的班刊,请你为班级的班刊再设计两个板块。(2分)
板块一:班级新闻 板块二:同学风采展
板块三: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D.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们是为父母分忧的孩子,也是照顾弟弟妹妹的好哥 哥好姐姐;在学校,我们可能是班会的策划者,可能是各项比赛的参与者,也可能是呐喊助威者,但绝不会是旁观者。
不同的场合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让我们承担起不同的责任。无论在哪里,我都有我的角色。
请以“我有我的角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担当角色的故事。
要求:①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王湾
《_________》
小景传大景,描绘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诗人希望把自己的忧愁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其一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激发诗人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
《潼关》
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草原嫌太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_________,_________。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
虎:
“争”的部分义项:①争夺;②争论,争辩;③怎,怎么
虎者,戾虫
戾:
“戾”的部分义项:①罪行;②违逆;③凶狠;④安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