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共21分)
广西人有一种天生的乐观和从容,也有让人饮佩的智慧和幽默。在广西,要吃就吃最有味道的食物,越浓越酸越过瘾;要唱就唱最嘹亮的山歌,越高越难越起劲……
(一)八桂食魂——米粉
广西的米粉,香气四溢,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八桂儿女、桂林米粉的纯良、锅烧的酥香、酸豆角的解腻、花生的香脆,全在嘴里扑腾。和着卤水,醇香 yíng绕舌尖。那一碗碗桂林米粉,有着那座城市的山清水秀和热情欢悦,柳州的螺蛳粉,却会让人“爱憎分明”。喜欢的人会说那股酸臭味浓香绕鼻,闻之神清气爽,食欲大增。吃上一碗螺蛳粉,酸爽到泪流满面,却甘之如饴。那些异乡的心酸、伤感都被化作了螺蛳粉里的畅快、释然。在南宁,吃老友粉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老友粉的经典之处便是它的酸辣,配料大多以酸笋和辣椒为主。浓墨重彩的老友粉,才能让友人闻味而来,饱腹而去。
1.阅读文段(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 哺( )育 (2) 醇香 yíng( ) 绕
2.文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二)八桂声韵—山歌
春光明媚的三月天,广西的山歌便嘹亮地响起。从桂北到桂南,桂西到桂东,每一个歌圩日,赶歌圩的人脚步轻盈,没有华丽的舞台,站在婆娑的树影下,清澈的小河边,只要打开嗓子,就冒出一串清亮的歌声。人们相会、问候、欢笑、歌唱,将彼此陌生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与高山大海合奏,与时间岁月共鸣。民歌声声流淌不息,那是来自祖先亘古的记忆,是刻画在花山石壁上的图腾与信仰,是刘三姐的勇敢与机智,是百姓口口传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抒发了八桂儿女的博大情怀。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 嘹亮:
(2) 婆娑: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反映山歌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抄写在横线上。 (2分)
①垄上林间莺语脆 ②耳听山歌有灵犀 ③浓墨重彩在情味
④口授乡韵无曲谱 ⑤檐前屋后草花香 ⑥万般情谊青山存
上联: 下联: .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
(三)八桂筋骨—山水
广西的山,浓绿如海;广西的水,灵动鲜活。那里的山水仿佛是一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卷,宛如从古诗里脱胎而出,在眼前静静铺展、流动。那一座座连绵不断的秀丽山脉,仿佛筋骨一般,挺起了八桂大地;夕阳西下,江面上鱼鹰唱晚,光影梦幻,是漓江的田园山水的印象;那层层错落的田埂,柔美旖旎的线条,在天地间浩浩荡荡地铺展,是八桂大地上壮丽的抽象画;那响彻山间、从蓊郁深林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体现了八桂儿女刚柔并济的精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西的山水,养育了有筋骨的八桂儿女。
5.下列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喜欢的人会说那股酸臭味浓香绕鼻,闻之神清气爽,食欲大增。
B.老友粉的经典之处便是它的酸辣,配料大多以酸笋和辣椒为主。
C.人们相会、问候、欢笑、歌唱,将彼此陌生的心灵连接在一起。
D.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西的山水,养育了有筋骨的八桂儿女。
6.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表补充完整。(10分)
二、阅读(共39分)
(一) 【现代文阅读I】 (共3 小题, 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便和伤害。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①废玻璃根据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
八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6 页)
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 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 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97年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提高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下列对“废玻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8.下列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啤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 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举例子)
B.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列数字)
C.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 (分类别)
D.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 (打比方)
9.请你结合材料三和生活实际,为我国废玻璃的回收建言献策。 (3分)
八年级语文 第 3 页(共 6 页)
(二) 【现代文阅读Ⅱ】 (共4小题, 共13分)
松堂游记
朱自清
①去年夏天,我们和 S 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②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颇为怅怅,难道天公这么不作美吗!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 又干净。
③想着到还早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挂着牌子,“内有恶犬”。小时候最怕狗,有点趁超①。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 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④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⑤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⑥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 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⑦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趑趄:zī jū想前进又不敢前进的样子)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有删改)
10.朱自清游松堂,一边记述观景,一边表达感受。根据提示,梳理他的所见所感。 (2分)
雷雨大作,颇为怅怅① ——看到门牌,有点越趄——② ———赏月点烛,恬淡休闲。
11.联系上下文,按括号里的要求品味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 第 4 页(共 6 页)
(1)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2)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分)
12.第⑤段描写松堂全貌,为什么要提及天坛的无梁殿和南京的灵谷寺? (3分)
13.读了此文,有人认为朱自清游松堂是闲适愉悦的。也有人认为是带着淡淡惆怅的。你认同哪一个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三)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 (共5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叙事诗以时间为序,用对话的手法,巧借老妇之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B.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典故巧妙恰当,一唱三叹,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C.诗中“更无人”的“人”是指成年男子,与母、孙的存在并不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
D.老妇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主动从军。这种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让人赞赏。
15.本诗中的老妇和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都很不幸。请联系《卖炭翁》一诗,从“老妇”和“卖炭翁”遭遇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分)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共14分)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①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适③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控:投,落下。②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③适:去,往。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志怪者也/处处志之 B.鹏之徙于南冥也/大道之行也
C.抢榆枋而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三餐而反/而伯乐不常有
八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6 页)
17.下面对【甲】 【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中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鲲鹏的宏大形象,使文章汪洋恣意,充满现实主义色彩。
B. 甲文用两个夸大的数字“三千里”和“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C.乙文蜩与学鸠“决起”之飞,霎那间即决定,又能随时落地,不必像大鹏那样苦苦地准备。
D.乙文蜩与学鸠自以为逍遥,嘲笑鹏南飞多此一举,以三种情况的行路备粮为喻,巧妙反击。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19.甲文《北冥有鱼》,请说说这篇寓言故事寄寓怎样的道理? (2分)
20.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大鹏”和“蜩与学鸠”的形象,并结合这两种形象谈谈我们青少年在追求人生理想的路途中应当如何做? (4分)
三、综合 (共10分)
21.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我的整理。
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的信念与意志,根据保尔的经历填写下表。 (3分)
(2)我的发现。
他本来想跟保尔说几句话,但他克制住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稍微挥了挥手,做了个暗暗打招呼的姿势。
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的挖土,他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人群,低声对阿吉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说明文段中的“他”是谁,并简要概括“他”在保尔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或作用。 (3分)
(3)我的见解。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总是能看见英雄人物的身影,他们大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苦难磨砺,承受人生风雨,请围绕“挫折与成长”的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4分)
四、写作(共50分)
22. (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见秋菊难掩对母亲的思念,最终选择积极生活;朱自清见父亲背影而默默流泪,感受到了父爱终消除隔阂;吴伯箫见灯笼表达做“马前卒”的誓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力量……一草一木皆风景,一事一物总含情,万事万物蓄力量。秋菊、背影、灯笼……这些平凡的事物,总能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阀门,感悟蕴含的深情厚谊,汲取前行的力量。
请以“ 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叙写生活。
要求: (1)不能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 第 6 页(共 6 页)作者题目
诗文
批注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花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美不胜收。
③___《卜算子·咏梅》
④________, 只有香如故。
借梅自况, 表现不懈抗争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高尚人格。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______, ⑥________。
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杜甫⑦《_______》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诗经·关雎》
⑨______, ⑩_________。
表现君子追求淑女, 追而不得朝思暮想, 魂牵梦绕的样子。
成长阶段
退学
②_______________
筑路
著书
主要情节
勇敢反抗:
①________
战斗受伤: 大腿中
弹,头部重伤筑路
死里逃生: 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焕发新生: 写成
③《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