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课时8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件
展开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我国某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我国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措施。
1.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2.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昆 仑 山 脉
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阿 尔 泰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4.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
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E 热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冬季风的影响
②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①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
②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2.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夏汛)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区)
植被稀疏、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位于暖温带,结冰期较短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森林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
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夏季水量丰富,其他季节水量较小,甚至断流
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考向1 通过“研学旅行”考查“区域认知”(2023·江苏南通期末)某学校地理教研组老师利用暑假进行地理研学活动,研学团队沿图中路线从①地出发,最终到达图中的⑧地。下图为“研学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研学团队进行了下列考察活动,其目标能实现的是A.①→② 考察原始森林B.②→④ 穿越第三级阶梯C.④→⑤ 农业生产方式相似D.⑤→⑧ 民族风情之旅
(2023·江苏南通期末)某学校地理教研组老师利用暑假进行地理研学活动,研学团队沿图中路线从①地出发,最终到达图中的⑧地。下图为“研学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2.研学团队在活动中最适宜选择航空出行方式的是A.②→③ B.④→⑤C.⑥→⑦ D.⑦→⑧
(2023·江苏南通期末)某学校地理教研组老师利用暑假进行地理研学活动,研学团队沿图中路线从①地出发,最终到达图中的⑧地。下图为“研学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3.研学团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不合理的是A.①—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B.②—植树种草,打坝淤地C.⑤—粮食为主,种(植)养(殖)结合D.⑦—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考向2 通过“中国气候”考查“综合思维”(2020·山东地理)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如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4~6题。
4.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5.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6.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读右图,完成1~2题。1.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读右图,完成1~2题。2.以下关于图中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内B.都位于两省区的交界处C.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D.两侧的农业类型都相同
(2023·河北保定市模拟)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暖空气流动到冷海面时,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2018年6月9~10日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当天举行了焰火表演(要求大气能见度2 000米以上,能见度越高观赏效果越好)。下表是2018年6月4~9日青岛海域天气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这次青岛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是A.蒙古高压和盛行西风B.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C.蒙古高压和极地东风D.夏威夷高压和极地东风
4.青岛海域4日盛行风向最可能是A.偏南风 B.偏北风C.偏东风 D.偏西风
5.为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峰会焰火表演开始时间适宜选择在A.8日18:30 B.8日21:00C.9日18:30 D.9日21:00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量、冰川径流量、气温年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6~8题。
6.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A.气候冷干化 B.气候冷湿化C.气候暖干化 D.气候暖湿化
7.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①全球变暖 ②降水增加 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 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 B.发源山系不同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 D.植被分布不同
9.(2023·福建福州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红花尔基镇以上为上游河段,是该河主要产流区。伊敏河中下游流经内蒙古高原,河道宽浅。伊敏河春季流量最大,冬季流量非常小,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分“文开河”和“武开河”,“武开河”是指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河槽水量突然增加,在气温及冰上水和底水的作用下,厚大的冰层突然破裂,迅速解冻,并顺流而下的现象,它会对沿岸产生巨大的威胁。右图为伊敏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伊敏河流量主要来自上游河段的原因。(6分)
答案 伊敏河的河水主要来自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上游河段地处大兴安岭,冬季降雪量大;冬季气温低,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
(2)简述伊敏河中下游冬季易出现“连底冻”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 下游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中下游河道宽浅;冬季为枯水期,河流流量小。
(3)说明伊敏河形成“武开河”现象的条件。(6分)
答案 河流封冻前水位较高,结冰厚度大;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度大;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积雪消融形成大量径流。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农业,农业分布,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密集分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农业,农业分布,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密集分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2讲课时88北方地区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2讲课时88北方地区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描述河流特征,长芦盐场形成的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分析,黄土高原,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