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课时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展开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宇宙、天体、天体系统、太阳辐射、太阳活动
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
2.范围: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亿光年。
【思考】可观测宇宙范围就是整个宇宙吗?
答案 不是。可观测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只是宇宙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探测宇宙的能力不断增强,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近似球状。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 ——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思考】流星体是什么样的天体,它为什么叫流星体呢?
C 陨星(陨石、陨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1)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银河系主要有恒星和星云两类基本天体。 河外星系:在银河系以外,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2)太阳系与地月系 ①太阳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2)太阳系与地月系 ②地月系
答案 天体可分为天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天体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等。但人造航天器只有在离开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运行时,才能被称为天体。
【思考】人造航天器都是天体吗?
①与太阳距离、自身体积普通
②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③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① 存在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八大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表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作用(1)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3)氧气可供生物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的判读(1)看方向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中的方向要根据文字材料或图示信息来判断:如果是从北极上空俯视,则绕日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自转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2)看天体运行轨迹看天体是绕太阳运行还是绕行星运行:如果绕日运行则可能为行星或者可能为彗星,如果是绕行星运行则可能为卫星。(3)看相对位置关系凌日:当某一地内行星(水星、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凌日”的现象。
冲日:当某一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该行星之间,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冲日”现象,这时的行星最亮,易于观测。
(上海地理)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上海地理)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答案 1.______ 2.______
考向1 通过“天体系统”考查“综合思维”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自2021年9月下旬开始,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天问一号”轨道器与地球的通信开始变得断断续续,至10月上旬更是通信中断,完全失联,10月中旬恢复正常。如图为“‘祝融号’火星车失联期间太阳、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行星公转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箭头说明火星与地球的共同特征是A.近圆性 B.共面性C.同向性 D.相邻性
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自2021年9月下旬开始,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天问一号”轨道器与地球的通信开始变得断断续续,至10月上旬更是通信中断,完全失联,10月中旬恢复正常。如图为“‘祝融号’火星车失联期间太阳、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行星公转方向)。读图,完成1~2题。2.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图示范围内的天体系统共有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考向2 通过“天体”考查“区域认知”(2023·山东济宁模拟)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集“月壤”返回。有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氦-3以及其他物质。据此完成3~5题。3.月壤可能含有大量A.液态水 B.微生物C.矿物质 D.有机质
(2023·山东济宁模拟)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集“月壤”返回。有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氦-3以及其他物质。据此完成3~5题。4.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A.雨水冲刷强 B.大气层阻挡C.地球引力弱 D.日地距离远
(2023·山东济宁模拟)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集“月壤”返回。有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氦-3以及其他物质。据此完成3~5题。5.“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成为地球的独立卫星B.成为宇宙中的独立天体C.成为月球天体的组成部分D.脱离了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组成:太阳辐射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2)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4)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
(5)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找出我国太阳年总辐射的极值区并分析原因
地形: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地形:地势低,水汽不易扩散,因此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候:降水多,晴天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
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大。
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小。
(6)全球太阳辐射分布
①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
②同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大于冬季。
(7)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丰富区: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较丰富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
原因:居大陆内部,距海远,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可利用区:主要为东北大部分,东南丘陵地区,汉江流域,广西大部分,云南东南部,湖南东部
原因:距海近,海洋影响大,多阴雨天,日照时间短
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原因:盆地地形,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河流多,空气中水汽多,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
(8)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
(1)概念: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日全食时或借助工具可见
(3)重要标志:太阳黑子和耀斑。
(4)周期:约11年。
①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 B.植被少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 1.______ 2.______
考向1 通过“太阳辐射”考查“区域认知”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生长发育 B.水体运动C.狂风暴雨 D.火山喷发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1~2题。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考向2 通过“太阳活动”考查“综合思维”太阳活动对地球有显著影响。我国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就有关于太阳活动的最早记录,其中“日中有立人之象”的记载意指在太阳表面有形似站立的人形黑影。据此完成3~4题。3.“日中有立人之象”所描述的太阳活动是A.太阳耀斑 B.太阳黑子C.日珥 D.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显著影响。我国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就有关于太阳活动的最早记录,其中“日中有立人之象”的记载意指在太阳表面有形似站立的人形黑影。据此完成3~4题。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引起气候变化 ②产生极光 ③产生磁暴 ④出现流星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之后“祝融号”火星车展开像蝴蝶翅膀的太阳能电池板,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在天体系统中,与火星处于同一级别的是A.比邻星 B.太阳C.地球 D.月球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之后“祝融号”火星车展开像蝴蝶翅膀的太阳能电池板,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2.“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上行驶消耗的能源最主要来自A.核能 B.风能C.地热能 D.太阳能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A.“玉兔二号” B.月球C.“鹊桥”中继星 D.“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据此完成3~4题。4.“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还没有找到月球生命存在的证据,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C.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2023·河北邯郸模拟)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5~6题。5.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特点是A.随海拔增高而增多 B.由中部向四周递增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东西部多于南北部
(2023·河北邯郸模拟)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5~6题。6.影响海南岛东方和琼海太阳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海拔 C.气象 D.洋流
(2023·广东珠海模拟)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A.光球层与色球层 B.都是光球层C.色球层与日冕层 D.都是色球层
(2023·广东珠海模拟)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A.太阳黑子 B.耀斑C.太阳风 D.太阳黑子、耀斑
(2023·广东珠海模拟)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9.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A.曾母暗沙夜空出现美丽的极光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C.磁针指向失准D.流星现象多发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真题专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真题专练课件,共23页。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6地球自转与地转偏向力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6地球自转与地转偏向力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自转,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7昼夜交替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7昼夜交替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