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1911/0-17199911951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1911/0-17199911952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1911/0-1719991195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钢笔或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21分)
某学校七年级举办了“爱国人物”专题展览活动,以下是部分展览解说词,请阅读
后完成下面1~5小题。
【古代风云人物展】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古代风云人物”展中,你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采。战国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用耿耿忠心与一腔热血对抗着世俗的污秽与苦难,闪耀出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光辉;替父从军的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后辞官还乡,演绎了巾帼英雄的风采;矢志抗元的文天祥,把国家兴亡和民族兴衰作为自己的使命,以身殉国,奏响了一曲英雄壮歌……
【现当代功勋人物展】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 的强大动力。无数志士仁人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在任 何一种博大的辉煌之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在“现当代功勋()人 物”展中,既有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为唤醒国民不断呐喊;也有邓粽先二十八载 披星戴月,穷尽终身鞠躬尽cul(), 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钱七虎 用毕生心血,锲而不舍地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钬长城,为图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 障……
【新时代英雄群像展】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 明主题。许多青年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山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赞歌;在乡村振 兴征途上,数十万名“三支一状”人员奋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线;在抗击疫情最关 键的时刻,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地坚守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力量;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1 页(共8页)
在山火肆虐的危急关头,消防员赴汤蹈火,逆行的身影诠释了以生命赴使命的铮铮誓 言……
1.阅读以上解说词,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功勋( ) (2)鞠躬尽 cuì( )
2.【新时代英雄群像展】解说词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其中三个。(3分)
3.解释语段中划波浪线的词语。(2分)
(1)污秽: (2)锲而不舍:
4.从下面句子中选出符合活动主题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2分) ①同把国魂凝霸气 ②展翅鲲鹏九万里 ③赤子报国一片心
④护南疆志凌霄汉 ⑤大地为纸书挽语 ⑥共将血肉筑铜墙
上联: 下联: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 无数志士仁人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
C.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D.许多青年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山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赞歌。
6.根据内容理解,在以下材料的横线上准确默写相应的句子。(10分)
【学诗文寄情怀悟人生】
生命的意义在于能屈能伸。正如,面临国家危难,我们应当有《木兰诗》中花木 兰般“万里赴戎机,① ”的豪迈,而不能像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 亡国恨,② ”的无知;面对为人处世,我们既要有刘禹锡般“斯是陋室, ③ ”(《陋室铭》)的自信从容,更要有周敦颐那样“④ ⑤ ”(《爱莲说》)的洁身自好;面对美好未来,我们要有杜甫般 “⑥ ⑦ ”(《望岳》)的高瞻远瞩,立下凌云壮志;始终 如陆游在《游山西村》所坚信的“⑧ ,⑨ ”,希望就在 前方,哪怕不能一切如愿,也要像龚自珍般“落红不是无情物,⑩ ”(《己 亥杂诗(其五)》)的无私奉献。
二、阅读(39分)
(一)说明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1)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AI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家居、医疗、教育等领域。AI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第2页(共8页)
材料二:
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伦理挑战。例如,随着AI在就业市场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职业岗位可能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此外,Al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决策结果,甚至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同时,AI的发展也带来了隐私保护的问题,如何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材料三: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一方面, 加强Al技术的监管,确保其在合法、公平、透明的原则下发展。另一方面,推动AI技 术的伦理研究和教育,培养具备AI伦理素养的专业人才。此外,还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制定Al发展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7.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家居、医疗、教育等领域。
B.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隐私保护的问题。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完全取代了传统职业岗位。
D.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采取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8.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材料一说明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B. 材料三画线部分的三个方面意思是层层推进,而不是并列。
C. 材料二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材料三的结构是:总——分。
9.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跪着起花生的父亲
张淑清
①夜露已经被阳光吸干,风一下一下就把稻穗吹黄,把枝头的果子吹红了,花生蔓 也日渐枯萎。父亲四点钟就醒了,醒了的父亲寒密宰宰穿好衣服,翻了翻墙上的日历表, 距离国庆节还有几天。父亲轻轻开门,在屋檐底摘了一柄月牙镰出去了。连日来,父亲 都是这时候去房后的花生地转转。
②今年开春,父亲在镇种子站买了丰产且成熟时间短的花生种子。 一树槐花开的季 节,父亲将房后那块地深挖细犁,点了花生种,就去医院手术了,住院期间,仍不忘在
电话里叮嘱母亲,看管好花生苗,别让野鸡田鼠糟蹋。母亲找来父亲的一件旧褂子,砍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3 页 ( 共 8 页 )
了一根刺槐,钉成一个十字架,用完整的葫芦当人头,穿上父亲的衣裳,埋在花生地中 央,远远地很像一个人站在那里。
③母亲呢?没叫父亲失望,为轰赶鸟雀,她到集口扯了一条几十米的尼龙绳,选了 一只音量很大的铃铛,铃铛和绳子拴在稻草人身上,另一端牢牢攥在堂屋灯绳上。哪天, 母亲累了,不必去花生地巡视,拉一拉灯绳,那边就会丁零零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鸟们自然被驱散。
④花生苗吹吹风,淋淋雨,晒晒日头, 一地月色陪伴; 一滴滴露珠滋润, 一天的星 斗促膝交流,有时还来几只青蛙、 一群蚂蚁,在花生棵下安一个家,同花生谈一场爱情, 虽然是昙花一现的激情,丝毫不影响植物和小动物们热爱生命抱团取暖的信心。当然也 有母亲的参与,母亲给花生苗拔草,施农家粪;旱了,在坡下的一道溪流内挑水, 一担 一担地爬坡,浇花生苗。有虫子吃花生叶片,母亲顶着烈日捉虫子。母亲和父亲一样, 对花生苗的感情很深。后来,父亲终于出院回来了。父亲的身体不允许他干重活了,他 的左腿,股骨头坏死,蹲下身十分费劲,每蹲一回,疼得他满头大汗。父亲回来的第一 件事,是到花生地走走。
⑤八月的花生地,绿黄相间的花生棵,垄上有的花生棵裂口了,父亲明白,今年的 花生又是丰收。干瓜涝枣,这片地是沙质土,适宜栽红薯、种花生。父亲是懂土地的人, 他知道哪块地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他是清楚土地脾气的,父亲自医院回屯那日开始, 早晚来花生地撒目一番。花生收了后,他要平均分配的。父亲想好了, 一部分上等的花 生,留着来年做种子。 一部分年底到医院复查,带给刘教授。 一部分给儿子、女儿。最 后少留一部分他和母亲吃。父亲一辈子不肯亏欠任何人,他觉得刘教授是给他第二次生 命的人,是恩人,他送包花生,不仅是出于感恩,更是一份尊严。
⑥父亲这么想着,心底便有一股河流般的暖,在荡漾,在澎湃。人有了精神原野, 就升起一团一团的动力。父亲来地里巡逻一遍,坐堤坝,摸摸口袋,没带烟。想起刘教 授叮咛,不准抽烟喝酒。父亲突然湿了眼眶,烟酒像他的老兄弟,跟着他几十年。现在, 他不得不放下它们,烟瘾来了,就冲着花生地唱支曲子,酒瘾上来,他猛灌白开水。父 亲,就这么安静地守着,直至把花生守到月末,守到成熟。
⑦父亲的眉眼欣喜无限,饭桌上,父亲说:“北风一阵比一阵紧了,也硬了,数数 日子,该起了。”母亲说:“你说哪天起,就哪天起,咱家你说了算。”父亲择了农历 八月二十四起花生,四平八稳,事事如意,这是父亲认为的。起花生,趁北风。风一刮, 花生上的泥沙就干燥得快。
⑧起花生前,父亲闭上眼,虔诚地拜了拜苍天,才慢吞吞跪向大地。他股骨头坏死 的左腿,不能咕咚跪下,唯有慢慢地,试探着跪。父亲跪在一大片花生面前,哞子里闪 耀着星星般的光辉,他双手拔起一棵花生,白晶晶的花生,像碧流河里一条条白条鱼 令父亲满眼惊喜。父亲是跪着, 一点一点朝前挪腾。母亲怕累着父亲,劝父亲歇一歇, 父亲喜滋滋地说:“花生高产,丰收了,高兴着呢!不累!越起越开心!”父亲剥开一
枚,好家伙!居然有五粒花生米,且个顶个饱满,圆润!罗锅的花生特别多,在北方,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4页(共8页)
人们将多籽粒的花生,叫罗锅。四粒红花生,罗锅占三分之一!父亲笑得脸上的褶子像 一朵绽放的菊花,顾不得跪着的膝盖有些难受。五分地的花生,父亲跪着起,母亲坐着 起,两个人谈笑风生。麻雀飞来,喜鹊飞来,凑热闹似的,啾叽一会儿,捡一两粒落花 生,尝尝。母亲想撵走鸟雀,被父亲阻止了,丰收了,总得给鸟们留口吃的。
⑨起出来的花生棵,先在地里晾晒一上午,待日落西山时,再扎成捆,扛到前院石 头培继续晒。父亲时刻关注天空, 一旦有乌云压来,赶忙把花生收拾到屋子内。
⑩五分地的花生,父亲跪着起了两天,大功告成!那晚,父亲吩咐母亲用柴火煮了 一钵子花生, 一弯月牙悬在树梢。父亲倒了一杯老害酒,倒在地上,祭祀上天。他没呷 酒,闻一闻酒香,吃一粒花生米,再吃一粒花生米,闻一闻酒味。父亲的思绪,铺了一 地银白的月色。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六月上) 10. 请补充文章所写的有关父亲的具体事件。(3分)
父亲买花生,种花生→① ; →父亲出院后守着花生地;
→② ; → ③
11. 此文语言饱含情感,韵味无穷。请品味第⑧段划线语句,按要求赏析表达效果。(3分)
父亲跪在一大片花生面前,眸子里闪耀着星星般的光辉,他双手拔起一棵花生,白 晶晶的花生,像碧流河里一条条白条鱼,令父亲满眼惊喜。(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2.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4分)
13.文章用“跪着起花生的父亲”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4~15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练身在最高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诗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C.诗中“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
的势力。
D.本诗借景说理,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5页(共8页)
1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富含哲理,你会在什么情境下运用
这一名句,为什么?(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小题。
【甲】
①板印书藉,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异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 乙 】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 世法。自古书契①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 造意③,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 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绿(jiān)】双丝的细绢。
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草火烧
B.为余群从所得
C. 唐人尚未盛为之
D.一板已自布字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自是莫不从用焉
为后世法
自是莫不从用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6页(共8页)
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甲文在说明活板前,简述了雕版印刷的历史,为下文重点介绍活字印刷术做了铺垫。
B. 乙文介绍了蔡伦制作纸的程序,突出了他技艺的精湛。
C.甲文是按照活字印刷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依次介绍了刻字、制版、印刷、
拆版的程序,逻辑清晰。
D.乙文中蔡伦善于制作各种器械,方法被后世效仿。
18.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2分)
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20. 阅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毕昇和蔡伦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科
学探究、创新发明的学习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分)
三、综合(10分)
21.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
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我设计】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形式。 (3分)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形式①
形式②
形式③
(2)【爱心表达】有人认为,中学生课业繁重,中学生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长
大以后再孝敬父母。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
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7页(共8页)
(3)下面表格是小文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时所整理的知识卡片,请帮他把卡片中缺
少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四 、写作(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森祥的《台阶》一文,为我们叙述了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其实,“台阶”含义还 很丰富,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以下三个义项:①在门前或其他坡道上建造的 一 级级供人上下的梯形设施;②比喻更大的成绩或更高的目标;③比喻摆脱僵局或窘况的
机会。
请你以“我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套写、抄袭;
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8页(共8页)
2024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2分)xūn 瘁 (每空1分)
2.(3 分)可歌可泣、挺身而出、夜以继日、赴汤蹈火(选对1个成语1分,写出 3 个即可得 3 分)
3.(2 分)(1)污秽:肮脏的东西。 (2)锲而不舍: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每词 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2 分)上联:① 下联:⑥ (每空 1 分,上下联顺序不能颠倒,只填写序号才给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5.(2 分)C(“发展和生存”逻辑顺序错误)
6.(10 分)①关山度若飞 ②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惟吾德馨
④出淤泥而不染 ⑤濯清涟而不妖 ⑥会当凌绝顶 ⑦一览众山小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 ⑨柳暗花明又一村 ⑩化作春泥更护花
(每空 1 分,有错字、别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
C(2分)
结合材料二“随着AI在就业市场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职业岗位可能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可知,“完全取代了”错误;故选C。
B (2分)
“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三个词语说明三个方面意思是由主到次,而不是“层层推进”;故选B 。
9. (3分)人工智能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进步。然而,它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职业岗位的减少、隐私保护问题以及决策过程的不透明等。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1分,看法2 分)
10. (每空1分,共3分) ① 父亲住院做手术,叮嘱母亲看好花生苗; ②父亲跪着起花生;③父亲晒花生,吃花生
11. (3分)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父亲起花生时的艰难动作和惊喜神情形成反差,描写细致生动,(1分)表现了父亲看到花生丰收在望时的喜悦之情。 (1分)
12. (4分)父亲是一个懂土地的人,他知道哪块土地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父亲是一个淳朴、懂得感恩的人,他想着等花生收获后,给救了自己一命的医生送一些,给儿女一些,只给自己和母亲留一小部分;父亲是一个执着的人,他自己腿脚不便,仍然要跪着收花生;父亲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不让母亲撵走鸟雀,给鸟雀留一口吃的。(答对任意两点即得4分:优秀品质各1分,结合文章内容各1分)
13.(3分)① 题目交代了人物——父亲,事件——起花生;(1分)②交代了文章的线索——花生,文章写了父亲买花生种子、种花生,生病惦记花生,母亲看管花生苗,父母亲起花生等,花生是全文情感的生发点;(1分)③以小见大,取材集中,立意鲜明;(1分)④“跪着起花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答对 3 点即可得 3 分)
14.(2分)D(“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有误)
15.(3分)在遇到困难、挫折或改革(学习)遇到阻力的情况下运用(1分,意思对即可)。因为句子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衍生的意义是“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A(A.用 ; B.比自己小的堂兄弟及诸子侄/跟从; C.使用/成为; D.另自,另外/从)
17.(2分)B(文中没有“制作纸的程序”)
18.(2分)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对一处得1分)
19.(1)(2分)交替(轮流)使用,很快就能完成。(“就”,完成,得1分,句意完整通顺得1分)
(2)(2分)细绢(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 “简” ,竹简,得1分,句意完整通顺得1分)
20.(4分)毕昇和蔡伦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用心探究,敢于创新,造福人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启示:要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更好地发现问题、进行创新、解决问题;要多钻研、多动手实践探究,这样才会积累更多的创新经验;要多阅读创新发明书籍,获取更多创新的知识与方法;要多想象(多想主意),想象是创新的源泉。(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乙】文参考译文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兴九年,监督制作秘剑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成为后代制作器械的方法。自古书籍大多都用竹简编成,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为“蔡侯纸”。
(1)(每空1分,共3分)
示例一: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
示例二:开展“孝心”主题手抄报评比;
示例三:评选“最美孝心少年”。
(4分) 示例:
尽孝在当下。(1分)首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分)其次,中学生也有孝敬父母的道德义务,孝敬父母长辈,不仅是长大以后的事。(1分)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爱心。(1分)
(3)(3分) ①尼摩船长(注:人名用同音字可酌情给分)(1分)
②开水 (1分)
③沉着冷静、聪明睿智、有指挥才能(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22.作文评分参考
人 物 档 案 。 卡 片
人物
名称
①艇长:
出自
名著
《海底两万里》
作者
儒勒·凡尔纳
相关
情节
在南极时,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艇长指挥大家轮班开
凿冰墙,喷射② 阻止新的结冰。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
井然。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
了新鲜的空气。
性格
特点
③
等次
内容立意(20分)
语言表达(20分)
思路结构(10分)
一类
(50~46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立意正确、深刻
感情真挚
行文流畅、简洁
语言准确、生动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多样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构思新颖、巧妙
分项得分
20~19分
20~19分
10~9分
二类
(45~41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立意正确
感情真实
文从字顺
语言比较生动
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紧凑
层次清楚
构思新颖
分项得分
18~17分
18~17分
9~8分
三类
(40~35分)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
表达尚好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层次比较清楚
分项得分
16~15分
16~15分
7~6分
四类
(34~30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尚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尚完整
层次尚清楚
分项得分
14~13分
14~13分
5~4分
五类
(29~20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语句不通顺
语病比较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层次混乱
分项得分
12~10分
12~10分
3~2分
六类
(19~0分)
严重偏离题意
文理不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
分项得分
9~0分
9~0分
1~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