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去温塘治病?”我问大爷,“去洗桃花水,正午上车,黄昏前到达温泉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凶器”。科技伦理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活动的规范发展提供价值理念,保障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基于何种文化价值决定着秉持怎样的科技伦理,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
一
②在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仁爱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既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中,“仁爱”应处于核心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步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如果科技受“个人至上”的文化价值影响,那么个人的私心、欲望会越发膨胀,科技活动则容易失控而带来灾难。科技伦理要注重“仁爱”的文化价值,怀有“仁者爱人”的仁善之心。科技活动要以人类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美好幸福为目的。
③在看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文化主张一种“分”的文化,即“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主客体关系。在此文化价值下,科技活动很容易破坏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合”的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可以在科技伦理中弘扬和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到守“善道”、走“正道”。树立“以道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伦理精神,引领和规范技术向善发展。
④中国儒家还讲究“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一种“成己达人”的善行,同时也是一种“内省自律”的慎行。在科技活动中,特别是在高尖前沿领域,科技人员很多时候独处于“无人在之处”“无人知之时”,能否做到“慎独而行”则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克己复礼,慎独而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融入科技伦理之中,强化科技活动的规范性,提高科技人员的自律性。科技人员要按照科技伦理道德原则行事,对科技活动全过程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警醒,为所当为,不当为则不为,防止技术的谬用和滥用。
⑤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具有极强的传导性、连锁性、覆盖性。并且,科技发展越是迅猛,后果往往就变得越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从而存在巨大的伦理风险。因此,科技伦理中要具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价值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用大概率的思维应对小概率的事件。既要筑牢防范和控制危机的“防火墙”,也要打好应对和处置危机的“主动仗”,更要提升化解和扭转危机的“能力值”。这样,尽可能促使科技活动“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保障科技应用“增进福祉、避免灾殃”。
二
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拼搏奋斗的文化基因和力量源泉。从中芯国际等企业受外国制裁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因此,要把“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融入科技伦理之中,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解决“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突破“卡脖子”的困境,确保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⑦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把创新的文化价值与科技伦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以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为楷模,培养科技人员“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创新决心和豪情,以及“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创新思维和目光。要紧紧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做到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⑧科技的宗旨和作用是让人类和世界变得越来越好,促进“大同”理想世界的构建。要把“大同”的文化价值注入科技伦理之中,引导科技发展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站在世界发展的一边,为构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贡献力量。
(摘编自许志平《把握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第①段谈及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这里所说的“文化价值”,与前文的“科学文化”一词含义不同。
B.面对科技危机,既要被动防御,又要主动出击,二者都能帮助应对危机,更重要的是人类自身应对危机能力的提升。
C.科技创新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为了追求创新,作者推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牺牲精神。
D.对于科技事业,作者既强调要“自强不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又强调要致力于创建“大同社会”,可见文章兼顾了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②段与第③段所聚焦的对象不同。第②段所谓“仁爱”,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第③段“天人合一”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B.对于如今的科技人员来说,“克己复礼”指依照科技伦理的要求与规范,在工作中约束自我的行为,尤其要做到“慎独”。
C.若要赞成文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主张,便应承认:科技发展是时间跨度较长的活动,而它至今仍未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或灾难。
D.由第⑥段可知,创新不是对其他国家先进产品的盲目模仿追随,而是人无我有、引领前沿的突破与独创,因此“自主”是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生物药“特瑞普利单抗”在美获批上市,找到了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之外对抗鼻咽癌的新思路。
B.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深海质谱仪,填补了国内在该传感仪器领域的空白。
C.2023年上半年,小米公司的科技研发投入高达6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上半年营收总额的6.8%。
D.重庆企业智飞生物瞄准国内市场,赢得进口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经销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4.第③段论证了“合”的文化在科技伦理中的重要性,请分析该段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学生科技导览》杂志准备刊载本文,小王作为编辑,基于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给本文的两个部分补充了标题:一为“向善”,二为“向上”。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洗桃花水的时节
铁凝
1.一场场黄风卷走了北方的严寒,送来了山野的春天。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样明媚、秀丽,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儿都融合起来,甚至连行人、牲畜也融合了进去。放眼四望,一切都显得迷离,仅仅像一张张错落有致、反差极小的彩色照片。但是寻找春天的人,还是能从这迷离的世界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你看,山涧里、岩石下,三两树桃花,四五株杏花,像点燃的火炬,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吗?再往前走,还能看见那欢笑着的涓涓流水。
2.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的溪水更招人喜爱。虽然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3.温泉镇的溪水是条热水,温泉镇也是因此而得名。一座几省闻名的温塘疗养院就设在这里。我就是在春天,去那里看望一位住院的亲人。
4.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水有多大?温度有多高?那些身患宿疾的人们是怎样接受它的治疗的;对健康人,温泉的意义到底又在哪里?
5.“别闭眼,看磕着哪儿。”一位老大爷吆喝着他身边的小姑娘。
6.小姑娘抬起头四下望望,有些不好意思地眨着眼睛,脸上泛起一阵阵绯红。这使我又想起了山野里点燃起来的那些桃花、杏花,刚才的倦意也顿时消散。
7.“去温塘治病?”我问大爷。
8.“去洗桃花水。”大爷告诉我,一面攥起拳头捶打自己的膝盖。
9.桃花水?我虽不理解大爷的意思,却骤然感到大爷的话是那么新鲜、怡人,比刚才小姑娘的脸色所给予我的还要浓烈、美好。
10.正午上车,黄昏前到达温泉镇。下车后,同车人大都进了这座有着现代化规模设施的温塘疗养院。办完探视手续,我才想起寻找我的邻座大爷。但拥在住院处窗前的人群中却没有大爷和那位小姑娘,只有“桃花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在我耳边“流动”起来……第二天我概览了这座疗养院的全貌,也享受了温泉澡的妙处。这就是桃花水吧?它应该是。你看那水中泛起的一朵朵小浪花,恰似桃花开放——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臆想,去把那些美好的事物想象、形容得更美好,更理想化。
11.紧挨着疗养院的是真正的温泉镇,这是个二百来户的山村。一条陷在干燥黄土里的红石板小路顺坡而下,街里几家旧板搭门脸,和门内作为营业标志的幌子,装点了这座旧镇的古风。尤其是一家理发店内伸出的白布牙旗,更能使人想到古代那些古道驿站。几家烧饼铺是近两年新开张的,门上大都是用店主人的姓氏写着“王记烧饼铺”“何记烧饼铺”……新店和老店很容易区别:新店的绿油漆、玻璃门窗不仅有别于旧式板搭门,木风箱旁边还接上电动吹风机。顾客进门一坐,只消一拉开关,三两分钟之内你就可以吃上油汪汪的炒饼、味道浓郁的豆腐汤,而那木风箱只是偶尔遇上停电时才有用场。一位姓邢的掌勺大爷,一边提刀切着饼丝,一边告诉我,半小时之内他做过四十份炒饼、四十碗豆腐汤,速度和质量都得到顾客的盛赞。
12.“四十份炒饼,有那么多吗?”我问。
13.“怎么没有?眼下正洗桃花水。”
14.“桃花水?在哪儿?是不是疗养院?”我一连串地追问着,虽然早已意识到我理解上的错误。
15.“那算什么桃花水……你顺街往西走走。”
16.吃完大爷的炒饼,我出门一直向西走去,不多远已是村口。土山脚下那是什么?似霞、似雾、似流动着的火焰,莫不是一片桃林?我终又看见了那点燃在北国春天里的燥红,这才是春的信息。可桃花和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决定再向前走。不断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迎面而来,有男有女,但大都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老人们边走边用浸湿的毛巾擦着脸,拧出毛巾中的水珠。他们腿脚虽欠佳,个个面容却很舒展。水,水,我好像闻到了水的芬芳。
17.一条坚硬、光明的小路直通桃林,原来桃林的那边才是温泉的源头。刚才远处所见并非雾,那是温泉源头的蒸气。那些面容舒展的老人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穿过桃林,那边果然是一片温暖的浅滩,金黄色沙粒上蒸腾着热气。洗桃花水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人们在浅水里围着一个涌出地面的泉头,高挽起裤腿,双膝跪入水中,默默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陶冶。人们没有言语,只有对水的虔诚。
18.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几个小小的温泉源头,一片浅浅的温沙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温泉镇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更愿走出浅滩去享受那淋漓尽致的温泉浴。两座温泉浴室出现在温泉镇的红石板街上。
19.女浴室里,姑娘们那阵阵无所顾忌的嬉水声互相碰撞着溢出窗外,吸引我走了进去。温泉镇的女浴室可不是一座低矮的小木屋,这是一座墙壁镶有洁白瓷砖的水泥建筑。水池足有半个游泳池大,水也是饱满、充裕的。姑娘、媳妇们就在这里脱掉穿了一冬的厚棉衣,潜入水池,尽情享受水的抚爱。对,是抚爱。不然她们的身体为什么会那样丰硕、那样光彩照人;她们的面孔为什么会那样滋润、那样容光焕发?她们走出浴室,大方地走过男浴室门口,信手拨弄着披在肩上的湿漉漉的长发,骄傲地接受着小伙子们远远投来的目光。
20.这才是真正的桃花水。是水,是春天的水洗开了一树树面容姣好的桃花。
21.出浴的姑娘们扬着头走在古镇的红石板街上,走过那些挂着幌子的饭馆、店铺。她们的面容使这座古朴的温泉镇变得滋润了。(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融融的阳光”“像点燃的火炬”的杏花桃花、“欢笑着的涓涓流水”构成明媚欢快的春天,而“灰黄色山峦”显得格格不入。
B.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流经的地方偏僻、贫瘠,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很多人到来,因为这里有温塘疗养院可以疗养伤痛。
C.“桃花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在我耳边“流动”起来,是因临近水源,能依稀听到水流的声音,也写出了“我”对桃花水的向往。
D.文中对温泉镇店铺的描写看似是作者的闲来之笔,实则是透过小镇人生活的变化,又看到了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以“我”的行程和“我”的情感体验为线索,记录了“我”到达温泉镇以后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真挚的思想感情。
B.作者在迷离的世界里捕捉到春天的气息,多次把桃花喻为火,这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体现。
C.文中“我”与“掌勺大爷”的对话虽然不多,却透露着大爷此时自豪的心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对人、物、事真实的描写中伴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真”与“情”始终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8.学校将组织“家乡风物志”的征文比赛,你将作为班级代表参赛,向大家介绍温泉镇的“桃花水”,请结合文本内容,从来源、发展历程、特点、影响等角度,将下列提纲补充完整。(4分)
提纲:
我的家乡在温泉镇,温泉镇的名片是“桃花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桃花水”。
9.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第一段赏析其语言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①,君身几灭,而白公僇②。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③,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嬰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呼!观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
(节选自《墨子·非儒》)
材料二:
墨子称:“景公问晏子以孔子而不对,又问,三皆不对,公曰:‘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圣也。今问于子而不对,何也?’晏子曰:‘婴闻孔子之荆。知白公谋而奉之以石乞。劝下乱上,教臣弑君,非圣贤之行也。’”诘之曰:“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楚昭王卒,惠王立,十年,令尹子西乃召王孙胜以为白公。是时,鲁哀公十五年也。夫子自卫反鲁,居五年矣。白公立一年,然后乃谋作乱。乱作在哀公十六年秋也。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奈此年世不相值何?”曹明问子鱼④曰:“观子诘墨者之辞,事义相反,墨者妄矣。假使墨者复起,对之乎?”答曰:“苟得其礼,虽百墨吾亦明白焉。失其正,虽一人犹不能当前也。墨子之所引者,矫称晏子。”
(节选自孔鲋《孔丛子·诘墨》)
【注】①石乞:白公手下勇士;②僇:通“戮”;③教行下必于上:此句当作“教行于下必利上”。④子鱼: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一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楚昭王A之世B夫子C应聘D如荆E不用F而反G周旋乎H陈宋齐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奉之以石乞”中的“奉”与《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中的“奉”词义不同。
B.“非义之类也”中的“类”与《项脊轩志》“大类女郎也”中的“类”词义不同。
C.“趣之为乱”中的“趣”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词义相同。
D.“逃人而后谋”中的“谋”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的“谋”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据《墨子》记载,晏子认为孔子和白公是一类人,他对孔子的这一看法影响了齐景公。
B.在晏子看来鼓励教导下面的人反抗弑杀君主,这是做邪恶的事情,这不是贤人的行为。
C.孔鲋以充分的论据有力批驳了墨子虚构的不实之词,并指出墨子的目的是为了诋毁孔子。
D.由曹明的话可知,墨子征引的都是假冒晏子之名的言论,所以孔鲋能对其进行有力反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得其礼,虽百墨吾亦明白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孔鲋指责墨子虚造妄言的依据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①吴松②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③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岁不尽五日: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②吴松:江名,古称松江。③亚:接近。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空彤云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大雁南飞心切,正如词人归心似箭。
B.“恶”,指猛、厉害,可见船头风高浪急,词人恐不能与家人团聚过年,忧愁渐深。
C.“春浦渐生迎棹绿”,写出了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词人触景生情,暗含时光易逝、有家难回之感。
D.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以灯火催人快回家结笔,语淡而情浓。
16.前人认为本词由上片至下片,有“柳暗花明”之感,请结合诗句从景、情角度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自述在外无较亲近的亲戚,在内无照应门户的童仆,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道出自己生活孤单,无依无靠的状态。
(2)春晚中,一曲《上春山》唱出了人们在踏青出游时对美景的赞赏喜爱之情,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有这样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山有林,令人心旷神怡。
(3)鸟是一种善飞善鸣的动物,诗人经常用它作为衬托事物、烘托氛围、表达情感的意象,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南瓜富含胡萝卜素、钾、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C、氨基酸、南瓜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青睐。 ① ,南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杀菌、解毒止痛和益气化痰排脓的功效,可内服可外用,实乃“宝瓜”。
《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滋补食品。它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使其免受粗纤维食品的刺激,促进溃疡面的愈合。适当吃南瓜,还能加强胃肠的蠕动, ② 。
南瓜还能排毒养颜。南瓜肉含有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结和消除体内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起到解毒作用,对肝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它还是补血佳品,南瓜富含的铁、钴和锌元素都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而南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可以保护皮肤,加速皮肤修复、增强皮肤弹性。
此外,南瓜藤可以活血养胃,南瓜子可以安神静心、增强免疫力,南瓜花能提高人体的凝血功能,所以说 ③ ,一点儿都不夸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9.简述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日前,智跑重庆国际城市定向赛将城市地标和旅游热点区域纳入比赛线路,约7000名选手以轻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为载体,通过25条比赛线路探索城市,城市之美尽收眼底。
和常见的竞技赛事、大众健身赛事相比,城市定向赛参与门槛低,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比赛当天,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① 地走出家门,和三五好友一起开启一场健身和“寻宝”的特殊旅程:在大街小巷间穿梭,在特色打卡点留下到访的足迹。城市定向赛难度较低,比赛内容 ② ,有飞盘、腰旗、橄榄球等多项新兴运动。各年龄段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在健身的同时,还能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
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对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高期待;完成赛事设计的各种任务,不仅能收获惊喜和感动,还能运动健身。
如今,“年轻化”“时尚化”正成为体育赛事发展的潮流,将赛场设置在寻常巷陌之中,不仅能提升群众的参赛体验,更能在 ③ 中涵养城市的体育文化,为全民健身注入了新动能。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下列句子中的“还”与文中加点的“还”,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厂不但增产了,还降低了百分之二十的成本。
B.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了。
C.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
D.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龙年春晚《山河诗长安》中,李白跨越千年,乘鹤而来,古今对饮,千人齐诵经典。当历史文化遇上现代科技,那些尘封已久的繁华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现于我们眼前。
材料二:经典黄梅戏曲目《女驸马》家喻户晓,因被某网红“魔改”而在网上掀起一股热潮。该网红利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略带矫揉造作的唱调演唱经典黄梅戏曲目,之后被央视痛批不尊重国粹,而后此网红做出道歉解释并以流行唱腔重新诠释。
同学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怎样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春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曲解文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作者在文中对于创新决心和豪情的表达,并非指牺牲精神。
2.C【解析】C项,偷换概念,“居安思危”的前提是如今的科技发展环境是安定、无危机的,但不代表科技从未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或灾难。
3.B【解析】第⑥段的主要内容为自强不息,强调中国的科技发展要自强自主,解决技术发展的难点、堵点、断点,与国际高水平接轨,避免被国外“卡脖子”。A项重点强调创新思维,C项强调科研投入,D项强调引进外国技术,都不如B项切合段意。
4.①先以西方“分”的文化带来的问题入手,引出中国“合”的文化;
②接着通过引用传统经典,阐释中国文化中“合”的特性;
③最后强调以“合”的价值指导科技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答出三点即得满分4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一点得1分)
5.①“向善”指用“道”来引领和规范科技发展方向,(1分)做到守“善道”、走“正道”(或者答要有仁爱,克己复礼,居安思危等意识)(1分)避免科技发展误入歧途、危害社会(1分)
②“向上”指要有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等的精神(1分)推动科技发展提速,(1分)让我们从中获益,借助科技带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1分)
6.D(A“‘灰黄色山峦’显得格格不入”表述错误,文章第一段写“灰黄色山峦”和“融融的阳光”“像点燃的火炬的杏花桃花”“欢笑着的涓涓流水”等景物共同构成春天的景象,并无“格格不入”之意。B“因为这里有温塘疗养院可以疗养伤痛”强加因果,吸引人们春天到来的原因主要是这里有桃花水,春天是洗桃花水的季节。C选项说“‘桃花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在我耳边‘流动’起来,是因临近水源,能依稀听到水流的声音”错,文中“桃花水”的声音更多的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而非实际听到的水流声。)
7.C(夸大了“我”与“掌勺大爷”的对话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文章的主题”错误。这段对话承接上文“桃花水”的话题,又引出下文“我”寻找并领悟到“真正的桃花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8.①来源:桃花水的得名源于温泉的源头有一片桃林。
②发展历程:桃花水最初的模样是一片浅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开发了温泉浴室。
③特点:桃花水温度适宜,洗桃花水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也有人相信它可以疗养伤痛。
④影响:桃花水改变了镇上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①本文温泉镇因温泉而得名,村民们称温泉为“桃花水”,文中第17段“桃林的那边才是温泉的源头”可知“桃花水”的得名,与桃林有关。由此可得提纲内容:桃花水的得名源于温泉的源头有一片桃林。②文中第17段可知此时人们洗桃花水的地方是一片浅滩,第18段“两座温泉浴室出现在温泉镇的红石板街上”可知桃花水已被开发。由此可得提纲内容:桃花水最初的模样是一片浅滩,现在有人开发了温泉浴室。③文中第3段“温泉镇的溪水是条热水”和文中第4段“那些身患宿疾的人们怎样接受它的治疗”可知有人相信温泉水可以疗养伤痛,第16段中“个个面容却很舒展”和第17段中“那些面容舒展的老人”可得知洗桃花水可以让人放松身心。由此可得提纲内容:洗桃花水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也有人相信它可以疗养伤痛。④文中第11段写温泉镇乡村的变化可以推测桃花水改变了乡村的生活,与掌勺大爷的对话可以想象到村民为镇上有桃花水而自豪,第19段姑娘们“大方的走过男浴室门口”“骄傲地接受着小伙子们远远投来的目光”可以看出姑娘们洋溢着自信,展现着向上的精神面貌。由此可得提纲内容:桃花水改变了镇上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9.①用词:动词的使用精准而生动,如“卷走”“送来”“融合”“召唤”“引逗”等,这些动词都很好地传达了春天到来的动态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特别是“融合”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阳光将山峦、屋宇、树木、丘陵、沟壑等融合在一起的景象,还传达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从“叠词”角度分析也可)
②句式:句式多变,有长句如“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儿都融合起来”,也有短句如“你看,山涧里、岩石下,三两树桃花,四五株杏花,像点燃的火炬,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吗?”。长短句的结合使得文段节奏丰富,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变化。反问句“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吗?”增强了语气,表达了春天对人们的召唤和引逗,使语言更具感染力。(从“整散句”角度分析也可,有举例及分析即可)
③修辞:比喻,将“桃花”和“杏花”比作“点燃的火炬”,这种比喻既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的鲜艳与热烈,又赋予了它们一种动态和生命力的感觉,仿佛它们正在热情洋溢地迎接春天。拟人,将“流水”描绘为“欢笑着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流水以人的情感和状态,使得流水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排比,如“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儿都融合起来”,形成排比“把……把……把……”,强调了春天的融合力量。(答到其中一种修辞即可)
④语言风格:整体风格清丽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而是通过对春天景象细腻生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清新和生机。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BEG【解析】断句为: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句意为:楚昭王在位的时候,夫子应昭王之聘前往楚国,因没有被任用而返回,周游于陈、宋、齐、卫等国。
11.C【解析】A项第一个“奉”是进献(礼物),第二个“奉”是侍候,侍奉,二者词义不同。B项前一个“类”用作名词,表示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后一个“类”用作动词,解释为“像”。二者词义不同。C项前一个“趣”通“促”,是“促成、催促”之意;后一个同“取”。二者词义不同。D项两个“谋”都能解释为“谋划”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
12.D【解析】“墨子征引的都是假冒晏婴之名的言论”是孔鲋所说的话中指出的,而非曹明。原文为“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奈此年世不相值何?”“墨子之所引者,矫称晏子。”是孔鲋说的话。
13.(1)一定致力于和合(或:融洽)君臣的感情,消除(或:平息)他们上上下下的怨恨。
(务:致力于。合:和合、融洽。弭:消除、平息。怨:怨恨、不满。每个关键点1分。)
(2)如果(我的责问)符合礼法,即使一百个墨子我也能驳倒他。
(苟:如果。得其礼:符合礼法。虽:即使。明白:使之明白、清楚,此意为“驳倒”,如能译为“使他明白”就可得分。每个关键点1分。)
14.时间上不吻合(1分):①孔子去楚国是在楚昭王时,白公胜被召回是在楚惠王时(1分);②白公叛乱则是在楚惠王十一年秋天,当时孔子已经去世100天了(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回答。齐景公又问一次,晏子还是不回答。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都认为是贤人。现在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晏婴不肖,不能够了解贤人。即便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人国家,必定致力于和合(融洽)君臣的感情,消除(平息)他们上上下下的怨恨。孔某人到了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而把石乞献给他,国君几乎身亡,而白公被杀。晏婴听说贤人得到国君的任用,不虚有其名位,得到下民拥戴,却不会危害君主。对君主说的话必然对人民有利,教导下民必定对君上有利,所以言论明白容易被百姓知晓,行动明确容易让百姓跟从,奉行道义可以让民众知道,考虑计策可在君臣间沟通。现今孔某人精心计划和叛贼同谋,竭尽心智来做邪恶的事,鼓励下面的人反抗上面,教导臣子弑杀国君,这不是贤人的行为啊。进入别人的国家,却结交别人的叛贼,这就不是仁义一类的事情啊。知道别人不忠诚,反而促成他叛乱,这就不是仁义的行为啊。避开人在背后策划,躲开人在背后言说,行义不可让民众知晓,谋划不在君臣间沟通,臣晏婴不知道孔某人和白公的不同之处,因此没有回答。”景公说:“啊!向我赐教的人很多啊,然而若不是您,那么我终身都不知道孔某人和白公相同。”
材料二:
墨子说:“齐景公向晏婴询问孔子的为人,晏婴却没有回答,景公再三询问,晏婴还是不肯开口。景公说:‘对我谈论孔子的人有很多,都认为他是个圣贤,今天向你询问你却闭口不言,这是什么缘故?’晏婴说:‘我听说孔子去楚国的时候,明明知道白公胜将要谋乱,还把石乞推荐给他。鼓动臣子以下犯上,纵容臣子弑杀国君,这可不是圣贤应该做的事。’”孔鲋责问道:“楚昭王在位的时候,夫子应昭王之聘前往楚国,因没有被任用而返回,周游于陈、宋、齐、卫等国。楚昭王去世后,惠王即位。楚惠王十年,令尹子西才召回王孙胜,封为白县县公。这时为鲁哀公十五年,夫子从卫国回到鲁国已经五年了。白公胜在被封爵一年后就图谋作乱。叛乱之事发生在哀公十六年的秋天,而此时夫子已去世一百多天了。墨子为了诋毁圣人,凭空虚构不实之词,(然而)此事在时间上怎么不相当(相匹配)呢?曹明问孔鲋道:“我看您责问墨子的言论,墨子的观点与论据都自相矛盾,墨家的理论太荒谬了。假如墨子能够复生,您还会和他们辩论吗?”孔鲋回答说:“如果(我的责问)符合礼法,即使一百个墨子我也能驳倒他。假如我没有掌握正理,哪怕是一个墨子我也抵挡不住。墨子所征引的,都是假冒晏婴之名的言论。”
15.C【解析】“时光易逝、有家难回”错,姜夔这首《浣溪沙》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的是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16.(每一点3分)
①上片写雁怯不啼,画船愁过,狂风恶浪,诗人因“风浪打头”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担心不能及时回家,心情惨淡忧愁;
②下片景致骤然变为春波荡漾,写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心情从忧愁转为欣悦期待。
或者:
①景“柳暗花明”:上片写雁怯不啼,画船愁过,狂风恶浪;下片骤然变为春波荡漾,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
②情“柳暗花明”:上片感情表达十分沉重,因“风浪打头”等恶劣环境担心不能及时回家,心情惨淡;下片情感却焕然一新,变得欣喜期待,故有“柳暗花明”之感。
【诗歌赏析】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17.(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3)示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18.①从传统中医角度看(2分) ②帮助食物的消化(2分) ③南瓜全身都是宝(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前文“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推断出此处应该与前文对称,所以填“从传统中医角度看”;第②空,本段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南瓜的好处,一是保护肠胃,二是帮助消化。根据前文“能加强胃肠的蠕动”,此处应该填“帮助食物的消化”之类的语句;第③空,语段全段是在谈南瓜各个部分都具有作用,此处是总结句,可以填“南瓜全身都是宝”之类的语句。
19.示例1:南瓜具有排毒养颜的功用,因为南瓜能清除人体有害物质,有补血作用,还可保护皮肤。
示例2:因为南瓜能清除人体有害物质,有补血作用,还可保护皮肤,所以南瓜能排毒养颜。
(答到“清除人体有害物质”“补血作用”“保护皮肤”各1分,因果关系句式1分,共4分;如果原因答到“含有果胶、铁、钴和锌元素、维生素C和氨基酸”,表达流畅也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变换句式的能力。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解释“南瓜具有排毒养颜的功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南瓜肉含有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结和消除体内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起到解毒作用,对肝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知“南瓜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从“同时它还是补血佳品,南瓜富含的铁、钴和锌元素都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可知“南瓜有补血作用”;从“而南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可以保护皮肤,加速皮肤修复、增强皮肤弹性”可知“南瓜可以保护皮肤”。然后,使用因果关系句式组织答案,“因”是南瓜的三个作用,“果”是南瓜能排毒养颜。据此可以整理为:南瓜具有排毒养颜的功用,因为南瓜能清除人体有害物质,有补血作用,还可保护皮肤。(或因为南瓜能清除人体有害物质,有补血作用,还可保护皮肤,所以南瓜能排毒养颜。)
20.①迫不及待(急不可耐/急不可待)(1分) ②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形形色色)(1分) ③潜移默化(耳濡目染)(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可知,此处意图表现参赛者们激动、积极参与比赛的态度,故可填“迫不及待”。第二空,后文列举了“有飞盘、腰旗、橄榄球等多项新兴运动”的活动类型,意在强调活动的丰富性,故可填“丰富多彩”。第三空,根据前文“提升群众参赛体验”和后文“涵养城市的体育文化”可知,将赛场安排在寻常巷陌中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当下的表层作用,一种是长期的深层作用,后一种作用需要时间的慢慢沉淀,故可填“潜移默化”。
2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的“还”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A.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B.表示早已如此。C.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相当于“尚且”。D.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故选A。
22.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人们对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高期待:完成赛事设计的各种任务,不仅能运动健身,还能收获惊喜和感动。(补上主语2分,调整语序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残缺,“有了更高期待”的主语应是人,此处缺少主语,导致主语看似是前面的“户外运动”,不合逻辑,故应改为:人们对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高期待。第二处,语序不当,人们对户外运动的期待首先是“能运动健身”,“不仅……还……”是递进关系,应改为“不仅能运动健身,还能收获惊喜和感动”。
23.参考立意:
坚守与创新齐飞,传统共发展一色
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助力时代发展
守传统文化之正,创当代文化之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3,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