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4体液调节过关检测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和乙是两种激素。甲刺激乙的分泌,乙能够抑制分泌甲的细胞的分泌活性。如果乙的水平下降,那么接下来立即发生的是( )
A.甲的分泌减少 B.甲的分泌停止
C.甲的分泌增多 D.乙的分泌停止
答案 C
2.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管结扎造成胰腺萎缩,然后将萎缩的胰腺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模型狗体内可使其血糖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腺中的胰岛不是消化腺
B.萎缩的胰腺中缺乏胰蛋白酶,这也是提取液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一个关键
C.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多尿和胰岛素缺乏导致多尿,其原理基本相同
D.胰岛素口服无效,而糖皮质激素口服是有效的
答案 C
3.精氨酸加压素是水平衡调节激素,可在运动中维持水分平衡,保持血浆容量的稳定。运动中精氨酸加压素分泌主要受血浆渗透压等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兴奋,引起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水平衡的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等
B.该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该激素与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D.该激素的含量一般较少但作用效果很显著
答案 B
4.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机体“吸钠排钾”。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受如图所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影响,同时血钠和血钾浓度对醛固酮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醛固酮可促进Na+通过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中
B.RAAS调控醛固酮的分泌过程,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血钾浓度过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
D.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均通过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答案 C
5.脑中的松果体能感受光信号并产生激素——褪黑素,褪黑素可以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质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会使小鼠松果体细胞内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褪黑素含量变化与机体的昼夜节律有关
B.褪黑素分泌量白天少于夜晚
C.褪黑素的含量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
D.褪黑素的分泌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D
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于骨髓,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成人85%的EPO由肾脏产生。以大鼠为材料研究肾脏供氧对血浆EPO浓度的影响,结果如表。切除与肾脏相连的神经后,3、4组的EPO水平显著下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高原之后人体肾脏分泌的EPO会增多
B.肾脏血流量减少是促进EPO分泌的主要因素
C.肾以外的组织氧供给减少也会促进EPO的分泌
D.肾脏分泌EPO的过程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答案 B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胞内寄生)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鹦鹉热发病快,表现为高热、肌痛、腹泻等症状。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症患者治疗输氧时采用含有5%的CO2混合气体,目的是刺激呼吸中枢
B.鹦鹉热衣原体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即可清除该病原体
C.鹦鹉热常伴随腹泻症状,此时机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
D.鹦鹉热常伴随发热症状,机体升温的过程中,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答案 BD
三、非选择题
8.病原体侵染导致的发热、疼痛、鼻塞等现象与内环境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提高有关。环氧合酶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关键酶,异丁苯丙酸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起作用,如图为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前列腺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由血浆进入 的蛋白质增多,从而导致鼻黏膜肿胀(鼻塞)。
(2)前列腺素导致痛觉敏感度提高的原因是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据此推测前列腺素可以 (“降低”或“提高”)神经细胞K+通道活性使K+外流减少,因此神经细胞产生 电位所需的刺激强度减弱。
(3)下丘脑中决定正常体温的标准称为体温调定点,前列腺素通过提高体温调定点,导致体温升高。
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下丘脑通过增加产热, 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其中导致产热增加的途径包括 。
②发热后服用异丁苯丙酸如何通过影响体温调定点达到退烧的效果? 。
答案 (1)组织液 (2)降低 动作 (3)①减少 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导致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下丘脑还可以通过提高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来提高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从而增加产热 ②异丁苯丙酸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人体内的前列腺素含量下降,下丘脑中的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
专题过关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只作用于胰岛细胞
C.谈论食物引起胰液分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但也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答案 B
2.斯他林和贝利斯先后进行了两个与促胰液素有关的研究。第一个研究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第二个研究中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第一个研究发现了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方式
B.第一个实验提取液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
C.斯他林和贝利斯第二个研究结果表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D.促胰液素的发现表明科学研究不能囿于定论,要敢于改变实验思路
答案 C
3.正常的血糖浓度对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X会促进甲中的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B.激素X是胰岛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激素X能促进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D.激素X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抗衡
答案 C
4.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其他多重因素的调控,部分调控途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H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B.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
C.GH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D.GHRH和SS在调节GH分泌方面具有相反作用
答案 A
5.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除了被褥的厚薄等因素外,睡姿对温度的保持也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何种睡姿,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睡眠时,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来提供热量
C.寒冷环境下睡眠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适度增加
D.“蜷缩型”和“伸展型”睡姿分别有利于增加产热、增加散热
答案 D
6.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当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含GLUT-4的囊泡可直接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胰岛素可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调节血糖浓度
C.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D.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B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的重吸收过程。某肾性尿崩症患者的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使其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B侧为肾小管或集合管腔,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C.抗利尿激素通过受体的信号转导激活蛋白激酶,促进携带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运输
D.与正常人相比,该肾性尿崩症患者的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
答案 BCD
8.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肌肉受到挤压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离子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刚被救出的伤者,其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也会影响醛固酮的分泌
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垂体中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
D.心肾功能衰竭由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答案 AB
9.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需要多种激素及多个器官的共同参与,其中GLP-1是小肠上皮细胞中的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降低食欲等多种功能。GLP-1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静脉注射或口服等量葡萄糖后血浆中激素N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细胞为胰岛B细胞,激素N为胰岛素,靶细胞只是脂肪细胞和肝脏细胞
B.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血浆中激素N含量较低的原因是L细胞分泌的GLP-1不足
C.L细胞分泌GLP-1后作用于大脑摄食中枢抑制胃排空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GLP-1不能口服给药的原因是多肽口服后会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失去药效
答案 BCD
三、非选择题
10.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腺泡细胞(胰腺外分泌腺细胞)体内转分化为胰岛B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1)血糖含量上升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使得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过程属于 (填“神经”或“体液”)调节。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主要作用是 。
(2)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转分化 (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 。
(3)转分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阶段一,M3因子诱导p53(一种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表达量瞬时增加;阶段二,只有部分细胞转分化为胰岛B细胞,图中指针越靠右,Dnmt3a表达量越高。根据题图可以得出结论: (填“促进”或“抑制”)p53的表达和 (填“促进”或“抑制”)Dnmt3a的表达,可提升胰岛B细胞的再生比例。
(4)与异体移植胰腺相比,该治疗糖尿病方法的优点: (写出两点)。
答案 (1)神经 增加血糖的去向,减少血糖的来源 (2)不能 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促进 抑制 (4)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可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血浆EPO浓度(mU/mL)
1
正常条件下
20±6
2
限制肾脏血流量
69±24
3
机体处于低氧环境
431±68
4
机体处于低氧环境同时限制肾脏血流量
931±91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21细胞工程过关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21细胞工程过关检测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检测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过关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过关检测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