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第1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具准备
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设疑:你知道滑雪运动员为什么要带眼镜吗?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光的反射定律
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实验:教师实验镜面反射平行光,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试着自己总结光的反射定义,接着教师完善定义。
问题:大家能不能试着找找我们身边的光的反射例子呢?
结论: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向同学们展示实验器材:平面镜、带刻度的白纸板、激光笔。
先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猜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及其法线有什么关系?入射角与反射角有什么关系?
实验过程:
1.先将白纸板垂直放于镜面上。
2.用激光笔从一侧发射光线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走向,记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所在,并让同学们记下此时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并填入表格。
提问:若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即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变化,反射角有什么变化?
实验证实并记下变化后的角度。
点评:反射光线也会靠拢法线,反射角也会减小。
提问: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即入射角为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变化,反射角有什么变化?
实验证实并记下角度。
结论:反射光线与法线也重合,反射角也为零。
提问:当入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即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如何变,反射角如何变化?
实验证实并记下变化后的角度。
结论:反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增大。
活动:我们沿着法线来转动纸板,看看有什么发现?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便记忆方法: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时,要注意入射角、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探究点二 光路的可逆性
演示: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板书设计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第1课时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法线:过入射点并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2.光路的可逆性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所以无论从观察力还是语言的表述能力来看都需要训练和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嘴说出来。鼓励大胆猜想、质疑的精神。在课堂语言中尽量采取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的做法,营造师生和谐共处、共同探究的平等意识和氛围。本节课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
实验序号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初中粤沪版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练习及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