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点01 新课预习之《世说新语》二则(讲义+练习)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统编版(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5789/0-17200649172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衔接点01 新课预习之《世说新语》二则(讲义+练习)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统编版(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5789/0-1720064917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衔接点01 新课预习之《世说新语》二则(讲义+练习)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统编版(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5789/0-1720064917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七年级(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精讲精练(讲义+练习+详解)2024年暑假新七年级即小升初语文衔接
衔接点01 新课预习之《世说新语》二则(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衔接点01 新课预习之《世说新语》二则(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助读资料,文章梳理,基础知识,内容主旨,写作特色,知识拓展—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助读资料
(一)文题解读
“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三)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文章梳理
咏雪
1.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文本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文本解读
三、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四、内容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五、写作特色
《咏雪》
❶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父行为的据理反驳,最后写“元方人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❷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六、知识拓展—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谢道韫(yùn)
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
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ē)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不久,一会儿) 因风起(趁)
B.已去(离开) 去后乃至(才)
C.差可拟(相比) 入门不顾(看)
D.未若(不如) 与人期行(约定)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君与家君/期日中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陈太丘/与友/期行
4.小七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话中画线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愚兄此次到寒舍拜访贤弟,感触颇多。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愚兄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A.愚兄B.寒舍C.贤弟D.令郎E.见谅
5.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博学而笃志
6.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
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
8.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
9.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关门闭户,尽量不出行。小林同学总嚷嚷这样的生活太无聊,于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小林爸爸决定在给孩子讲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举行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家庭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如果让你来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环节一:诚信成语大家举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诚信新闻大家看
环节五:诚信图片大家观
(2)请写出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成语。
(3)小林妈妈从网上搜到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向家庭成员播报。(不超过25个字)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政府有关防疫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活,防止疫情防治用品和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过快上涨,2020年2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经营者价格政策告诫信》,并与10家我区大中型商场超市签订价格诚信承诺书。
(4)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寒雪日内集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俄而雪骤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11.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内)家里;人物:谢太傅的兄子、兄女等;事件: 等要素。
14.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说出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家庭气氛: 。关键词: 。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门外戏( ) (4)尊君在不( )
16.“/”在句子中划分朗读节奏(划分两处)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8.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三、拓展提升
(一)小鑫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①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谢玄淮上信至
(3)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4)意色举止
2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看 书 竟 默 然 无 言 徐 向 局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22.【甲】【乙】两则选文均出自《世说新语》,请根据内容,帮助小鑫分别推断【甲】、【乙】两文出自《言语》《方正》《雅量》中的哪一篇,并阐述理由。
【小贴士】
《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
《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魏晋时人表现出的行为、品性的正直。
《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甲】文出自 ,理由:
【乙】文出自 ,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王汝南既除所生服①,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济脱时过②,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③,心形惧肃④。济虽俊爽,自视缺然⑤,乃喟(kuì)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汝南:人名,王济的叔父。除所生服:父母死后,守孝期满,脱去孝服。②脱:或许、偶尔。过:过访、探望。③凛然:严肃不苟的样子。④肃:恭敬、庄重。⑤缺然:不足。(王汝南青少年时,少言语,王济瞧不起他,不把他当叔父看待。)
2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
B.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
C.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
D.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26.【甲】【乙】两文都有赞赏他人的描述,请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简要分析它们异同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期日中( ) (2)下车引之( ) (3)元方入门不顾( )
2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乙】
卓茂①尝②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韭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③马,幸④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⑤函相府归马。扣头谢之。
【注释】①卓茂:人名,字子康,宛(今河南南阳)人。西汉元帝时,以博学为通儒,曾任丞相府史事、侍郎、给事黄门等职。东汉光武帝时,为太傅,封褒德侯。②尝:曾经。③公:对人的尊称。④幸:希望。⑤诣:到……的地方。
29.文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亡马几何时矣(死亡)
B.解以与之(卸下)
C.而自挽车去(离开)
D.乃诣丞相府归马(于是)
30.用三条“/”在文中划线句子需要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31.谈谈你从甲乙两则故事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②而掷去之。又尝③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②捉:捡、拾。③尝:曾经。④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宁读书如故 温故而知新
C.华捉而掷去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3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性格急躁、言而无信,但知错能改的人。
B.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元方这一人物形象。
C.乙文中的管宁之所以割席,是担心华歆影响自己读书。
D.乙文的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3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5.《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36.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小学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中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文句解读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概括:谢家子弟(谢公,兄子,兄女)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3.感受到他们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又是如何咏雪的?
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4.问: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示例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5.作者没有明确说谁的比喻更好,但我们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咏絮才”指林黛玉。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
去后乃至。
开,(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
“待君久不至,已去。”
(父亲)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那位)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与别人约
相委而去。”
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一同出行)。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就是没有礼貌。”(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来拉他,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信:诚信,讲信用。
礼:礼貌。
惭:感到惭愧。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文句解读
1.默读课文,思考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但能知错就改。元方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说话语气。
1)评价友人,朗读友人的话。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A 暴躁粗鲁 B知错就改 C率真洒脱
2)评价元方,有感情地朗读元方的话。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问: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3)讨论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对错与否,人们一直存有争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示例一: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示例二: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4)评价元方的“方正”及陈太丘。
人物率真、洒脱、大气、不拘小节、追求精神自由,体现了魏晋之风。
现代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
不
通“否”,读“fǒ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相委而去
委: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与儿女讲
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儿子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
元方时年七岁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惭愧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前省略介词“于”)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句首省略主语“家父”)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
家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兄、愚见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济去,叔送至门
关联教材: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
(1)去: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语:①慎重;②严肃慎重地对待;③敬意。
(2)敬:
既闻其言
关联成语 闻过则喜
(3)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衔接点08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8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8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衔接点07 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7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7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衔接点06 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6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6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