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燕歌行并序教学ppt课件
展开一朵美丽的荷花绽放在清波荡漾的九龙湖上。披着长纱的杨贵妃从花中翩然而出...我,便出生于这大唐盛世之间,香气弥漫的长安城南就是我的故乡。开元十年开始我大唐就与东北的奚族、契丹战争不断,好男儿志在四方,驰骋沙场,为国杀敌本就是大唐男儿的志向,于是我收拾好行囊告别新婚妻子,跟随主将张守珪奔赴东北战场,战场风起云涌我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和我一样怀抱梦想的千千万万个士兵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带着这样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适的《燕歌行》)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2.鉴赏画面、品悟感情,对《燕歌行·并序》进行全方位的理解与鉴赏。3.赏析关键词句,掌握诗歌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4.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别董大》等。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
内容:①描写边塞奇丽壮阔的风光、异域风情。②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③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情。④表达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⑤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的同情。⑥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玉门关等。手法:借景抒情、衬托、虚实、比喻、夸张、用典。形式: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风格: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 “歌行”是一种诗体,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例如“长恨歌”“琵琶行”,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平仄格律比较自由。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有人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所以后人多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高适的《燕歌行》是写“征戍之事”,边塞将士生活,史无前例。
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诵读提示:(1)全诗共28句,4句一换韵,共换7韵,且用韵平仄相间,诵读时要注意节拍和韵律变化。(2)诗歌每一次韵律的转换都带有内容、情感的变化,诵读时注意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注释: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元戎:军事元帅。指张守珪,当时以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主持北边对契丹和奚族的军事。示:给……看。和: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应和,唱和。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张守珪出塞回来的客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我看。我感慨于戍边征战的事情,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作用:交代时间、事件、写作缘由,为整首诗歌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交代了战争的地点,及保家卫国的性质。
看似夸耀,实则讥讽,为下文轻敌埋下伏笔。
写出了出征的场景,表现战士一往无前的气魄。
写出了战争局势的紧迫。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边塞的环境,敌人的威势。
渲染塞外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战士们殊死抗战的悲壮气氛。
正面点明将士们轻敌、失败的原因。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从戍边将士和思妇的角度写出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战士思乡,思妇怀人。
描写边境动荡不安、环境恶劣,加深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边疆战士奋力拼杀、警惕紧张的战斗生活。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相关链接: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赞美士兵们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讽刺当朝将领好大喜功、不恤士卒的行为。
1.本诗的主题(诗眼)是什么?2.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诗人怎样(用哪些手法)写的?环境恶劣: 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选取塞草、孤城、落日等意象,渲染了辽远、肃杀、凄凉、衰飒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战士惨烈: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战争的残酷、无休无止、写出了征战沙场士兵的伤亡惨重。相思离别: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夫,城南少妇,两地相望,虚实相生,离别之苦彻心扉。
3.造成征战之苦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请找出相关诗句,体会其中作者的感情。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
抒出征之豪情;惜战士之辛苦;怜思妇之断肠;赞战士之死国;讽将帅之骄逸; 盼边地之和平。
本诗既有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有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的深刻见解;既有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的热情颂扬,又有对将领奢靡生活的强烈不满;既有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又有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不愧为“盛唐边塞诗压卷之作”。
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4、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出兵时的金鼓震天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辛苦作战与将军的纵情声色;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贪功懈怠;古时李将军体恤爱护士卒与现时将军享乐腐化、不恤士卒。全诗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却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主题更鲜明,爱憎更分明。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三 公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三 公输教学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一 伐檀教学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师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燕歌行并序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3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燕歌行并序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