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9课土壤的成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9课土壤的成分教案,共4页。
第9课 土壤的成分【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学习目标】1.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2.能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想知道,爱提问,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4.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评价任务】任务一: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检测目标1)任务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资源与建议】1.“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当我们明白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才可能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课前需采集土壤,带到课堂上观察。2.学习过程:首先,花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土壤的一种成分,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其次,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难点是“能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完成任务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将有助于突破难点。【学习过程】课前探究《土壤的成分》课前预习单我知道 是土壤的成分。我采用的方法是:1. 2. 3. 任务一: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检测目标1)一、情景聚焦1.谈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土壤。这些土壤你们是从哪里取来的?挖土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想?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谁来说说?师生交流课前挖土壤的感受、发现。2.对于土壤,你们想研究、了解哪些方面呢?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3.师生交流,提出问题猜一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你们都很棒。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得出结论。任务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二、方案探究(参照教材活动: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1.观察土壤。(1)谈话: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土壤倒在纸上,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2)谈话: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3)观察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把土壤倒回到杯中。(4)学生观察土壤,记录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引导。(5)交流汇报。谈话:你们看到的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们是怎样描述的?教师用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谈话:从你们桌上的土壤里找一找,你们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你们能想办法分清它们吗?2.实验探究。(1)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谈话:把干燥的土块倒入装有水的杯子中,有什么现象。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彻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把这杯泥水混合物放在一边不动它,观察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土壤的沉积实验(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4)引导学生汇报土壤中有什么。三、交流评价各小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3.土壤的加热实验。(1)提问:土壤里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吗?(2)学生猜測。(教师引导:土壤中的植物要成长需要什么?)(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4)交流方案,小组内达成共识。(5)介绍实验注意事项。教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6)小组做实验,验证猜想。(7)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四、梳理总结总结土壤的成分:土壤里有哪些成分?拓展延伸1.通过这一课的探究,我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有哪些?2.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9.土壤的成分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检测与作业】检测题(检测目标2)1.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取下灯帽扣放在桌面上。(2)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使用酒精灯要保证(安全)。3.把土壤放在手中捻一捻,感觉有点湿,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4.把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把土块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
第9课 土壤的成分【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学习目标】1.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2.能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想知道,爱提问,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4.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评价任务】任务一: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检测目标1)任务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资源与建议】1.“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当我们明白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才可能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课前需采集土壤,带到课堂上观察。2.学习过程:首先,花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土壤的一种成分,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其次,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难点是“能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完成任务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将有助于突破难点。【学习过程】课前探究《土壤的成分》课前预习单我知道 是土壤的成分。我采用的方法是:1. 2. 3. 任务一:猜想土壤的成分有哪些。(检测目标1)一、情景聚焦1.谈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土壤。这些土壤你们是从哪里取来的?挖土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想?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谁来说说?师生交流课前挖土壤的感受、发现。2.对于土壤,你们想研究、了解哪些方面呢?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3.师生交流,提出问题猜一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你们都很棒。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得出结论。任务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二、方案探究(参照教材活动: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1.观察土壤。(1)谈话: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土壤倒在纸上,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2)谈话: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3)观察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把土壤倒回到杯中。(4)学生观察土壤,记录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引导。(5)交流汇报。谈话:你们看到的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们是怎样描述的?教师用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谈话:从你们桌上的土壤里找一找,你们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你们能想办法分清它们吗?2.实验探究。(1)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谈话:把干燥的土块倒入装有水的杯子中,有什么现象。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彻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把这杯泥水混合物放在一边不动它,观察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土壤的沉积实验(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4)引导学生汇报土壤中有什么。三、交流评价各小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3.土壤的加热实验。(1)提问:土壤里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吗?(2)学生猜測。(教师引导:土壤中的植物要成长需要什么?)(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4)交流方案,小组内达成共识。(5)介绍实验注意事项。教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6)小组做实验,验证猜想。(7)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四、梳理总结总结土壤的成分:土壤里有哪些成分?拓展延伸1.通过这一课的探究,我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有哪些?2.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9.土壤的成分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检测与作业】检测题(检测目标2)1.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取下灯帽扣放在桌面上。(2)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使用酒精灯要保证(安全)。3.把土壤放在手中捻一捻,感觉有点湿,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4.把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把土块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