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
展开2.(3分)B(A项“达尔文对遗传规律和基因没有进行过研究”错;C项,原文是“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被三位植物学家各自通过研究植物杂交而‘重新发现’”;D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应为“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
3.(3分)D(AB项属于突变论思想,C项属于人工选择)
4.(4分)材料一的第二段中主要使用了反问和设问的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前两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后一句使用了设问的修辞。反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兴趣,增强交流效果,并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设问是自问自答,明确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答出修辞手法2分,答出修辞效果2分)
5.(6分) ①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基础,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他的这种理论被华莱士称为“达尔文主义;
②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提出的“种质连续学说”接受并继承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③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形成了综合进化理论,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6.(3分)B(“愚昧”错)
7.(3分)A(“心理”错)
8.(4分)“友邻”既指作者在吾塞的朋友和邻居;又指所有的哈萨克牧民与山林里的野生动物之间的一种友好平等的相处方式;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9.(6分)(1)故事真实:作者既是叙述者,又是参与者。故事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族牧民的游牧生活。
(2)叙事精彩:①叙事内容:作者讲述了哈萨克族牧民们在卖羊毛途中发现野猪和寻找丢失的羊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独具特色的牧民生活,内容精彩,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②叙事语言: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写斯马胡力讲述遇到野猪时的一段文字。③叙事手法:寓情于事,在叙事过程中蕴含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畏;伏笔,开篇点出野猪出现,后面描写看野猪的过程。(答出“真实”内容给2分,“叙事”任意答出两点给4分,意对即可)
10.(3分)DFH
11.(3分)D(“每以家贫”的“以”是因为;“前以降及物故”的“以”是通假字,通“已”)
12.(3分)A(“辞官”错,应为“做官”)
13.(1)(4分)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供给祖先鱼和豆子这样的祭祀品;织网编席,来充当粮食的资费。(“鬻”“纬”“费”各1分,句子大意给1分)
(2)(4分)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万分之一的长处的原因。(“所以”句式1分,“师范”“万一”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3分)①孝顺父母; ②天真率直;③性情刚烈,不合世俗。(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3分)A(“点面”结合错)
16.(6分)①《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描绘了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是虚写,与“尽荠麦青青”形成显明的对比,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酒醒之后岸边之景,是虚写,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每点3分,写出句子给1分,赏析2分,虚写的句子还可以为其他。)
(6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示例一: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示例二: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示例三: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18.(3分)怅然若失 错落有致 热闹非凡(每空1分)
19.(6分)①要推敲词语 ②表达效果各不相同 ③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0.(3分)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提示读者需结合语境理解;用引号标注赋予“老”新的含义,不再表示“资历老”而是指“历史悠久”,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不能仗着其悠久的历史而墨守成规,不创新不前进。(答出引号作用1分,能结合语句分析2分)
21.(3分)参考示例: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和稀泥:做事谁也不得罪,比喻调和纷争,多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写出一个俗语1分,解释准确1分,意思对即可。)
(3分)第一处:句式杂糅,“据报道显示”改为“报道显示”或“据报道”;
第二处:语义重复,“包含有”改为“包含”
第三处:搭配不当,“显出”改为“显得”或者“显出色泽翠绿、错落有致的特点”。
(找出并修改正确给2分,找出两处即可。)
(60分)
【参考立意】
1.自由绝不是散漫,“顺木之天”也不是弃之不管。
2.育人如种树,要遵其天性,不扼其本性。
【评分细则】
一档:完全符合题意(49分以上)
能辩证地看待“顺木之性”和“小孩儿要管”两种关系,并围绕“育人”展开全面严密论证。
二档:符合题意(42—48)
侧重“顺木之性”和“小孩儿要管”中任意一面,但文中有思辨意识,能围绕“育人”展开合理论证。
三档:基本符合题意(36—41)
侧重“顺木之性”和“小孩儿要管”中任意一面,没有思辨意识,能围绕“育人”展开论证。
四档:(36分以下)
偏离材料立意,中心不明确,结构不清晰。
附:【译文】
材料一:晋代有个征士是浔阳的陶渊明,他是在南岳幽居的人。自幼贫穷多病,家中没有仆人和侍妾,母亲年老孩子幼小,他依然竭尽全力,勤心供养。远思古代田过尽心养亲的议论,追想毛义捧檄应召的情怀。起初他多次辞却官府的征召,此后便出任彭泽县令。但他的品德操守与世俗难以和谐一致,便辞却官职,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便摆脱世俗的纷扰,坚定了远离官场的志向,到山林深处隐居,于是远离人世。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供给祖先鱼和豆子这样的祭祀品;亲手织网编席,来充当粮食的资费。由衷喜欢奇异书籍,生性甚爱饮酒。他大概是古人所说的那种“摒弃富贵荣华与国家爵位,使家人忘掉贫穷”修养很高的人吧!朝廷下诏征他为著作郎,他推脱有病而未去赴任。享年若干,在浔阳县的某里逝世。
材料二: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材料三: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多首,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万分之一的长处的原因。”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共4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pdf、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