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docx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第1页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第2页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第3页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第1页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第2页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文件包含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docx、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制作豆腐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挑选黄豆B. 研磨制浆C. 过滤豆渣D. 燃火煮浆
    【答案】D
    【解析】
    【详解】A、挑选黄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研磨制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过滤豆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燃火煮浆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风能B. 氢能C. 石油D. 潮汐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氢气作为能源,能用水来制取,故氢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它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D、潮汐能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因此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报纸、矿泉水瓶应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废报纸、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所以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归类为可回收物。故选A。
    4. 酒精灯里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灯帽B. 棉质灯芯C. 陶瓷灯芯管D. 玻璃灯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B、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A。
    5. 张奶奶家的菜园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符合条件的是
    A. Ca3(PO4)2B. KNO3C. NH4ClD. K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 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HCl”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模型是由相同的两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而HCl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模型一个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而一个HCl分子是两个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模型只有一个原子,而一个HCl分子是两个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选项模型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因为氯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因此,大圆代表氯原子,小圆代表氢原子,故符合题意,故选D。
    7. 用密度为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量取 ④溶解 ⑤混匀,正确的组合是
    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故顺序为:①③⑤。
    故选B。
    8. 盐酸、硫酸是常见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的水溶液都能导电B. 两者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 打开浓盐酸瓶盖观察到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硫酸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H+和酸根离子,所以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盐酸、硫酸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H+,都属于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以防突然暴沸,造成硫酸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因盐酸易挥发,则当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呈现白雾,即该白雾为盐酸小液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连接橡胶塞B. 振荡试管
    C. 加热试管D. 加入固体粉末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加热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夹取试管,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0.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食用鱼虾能补充蛋白质
    C. 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D. 食用加铁酱油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烧碱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B、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等富含蛋白质,故食用鱼虾能补充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食用加铁酱油能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酸(C7H6O3)。下列关于水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化合物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D. 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2: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
    C、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每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水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3)=1:8,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2. 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处物质为白磷B. 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
    C. 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 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详解】A、a处物质能燃烧,为白磷,故说法正确;
    B、b处物质没有燃烧,是红磷,跟氧气接触,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故说法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着火点,故说法错误;
    D、c处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3.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捣熟”增大了接触面积B. “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
    C. “布袋”起过滤作用D. “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捣熟”使其破碎,增大了接触面积,故说法正确;
    B、“水淘”过程中溶解了多种无机盐,故说法错误;
    C、“布袋绞去黄汁” 是将汁液和花渣分离,所以“布袋”起过滤作用,故说法正确;
    D、“阴干”是在常温下,利用风吹使水分蒸发,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4. 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下图是CO2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FeO可以循环使用B. 反应I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Ⅱ固体质量增加D. 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Ⅰ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Ⅱ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
    【详解】A、就整个反应过程而言,最终反应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气,所以Fe3O4和FeO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循环使用,故说法正确;
    B、反应Ⅰ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反应Ⅱ是四氧化三铁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氧气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减少,故说法错误;
    D、反应Ⅰ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Ⅱ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所以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故选A。
    15. 下列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O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杂质没有除去,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杂质没有除去,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uSO4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6. 下列图像与实验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个数为
    ①浓盐酸加水稀释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
    ④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浓盐酸加水稀释,浓盐酸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并会逐渐的接近7,但是不会等于或小大于7,故图像错误;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反应停止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像错误;
    ③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汞加热消耗氧气生成氧化汞,则容器中的氧气减少,而其它含有氧元素的气体没有减少,氧元素的质量最后不为0,故图像错误;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生成,最后质量不变,故图像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 做电解水实验时,加入少量硫酸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氧原子___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___。
    (3)硫酸钠中硫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4O (2)Na+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氧原子可表示为:4O;
    【小问2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
    【小问3详解】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可表示为:;
    【小问4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月球背面采样之旅
    (1)月球背面的水有固态和气态两种存在方式。
    ①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更_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②水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科研人员曾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证实:在一定条件下,月壤中的FeO(铁橄榄石的主要成分)分解生成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以及单质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含铁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磁铁矿是工业炼铁的重要原料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C.铁合金比纯铁应用更为广泛
    【答案】(1) ①. 大 ②. 化学
    (2) ①. ②. 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的分子间隔更大;
    ②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水由固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小问2详解】
    ①在一定条件下,FeO分解生成Fe3O4和单质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磁铁矿是工业炼铁的重要原料之一,故说法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水合物,可表示为:,故说法正确;
    C、合金的特点是: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因此合金种类远大于纯金属,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故说法正确;
    故选ABC。
    19. 锂(Li)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
    (1)Li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Li+。
    (2)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铝箔,通常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3)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铜箔,为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更活泼。
    【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mL相同的稀盐酸中,金属丝表面产生气泡者更活泼。
    【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金属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者更活泼。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方案序号),该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失去 (2)延展
    (3) ①. 二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
    【小问2详解】
    铝箔是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3详解】
    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只能说明该金属硬度更小,不能判断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方案错误;
    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mL相同的稀盐酸中,铝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说明铝的即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Al>H>Cu,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铝丝和铜丝表面都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说明铝和铜都比银活泼,而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无法判断,该方案错误。
    20. 某实验小组对天然硬水的软化进行研究。填写下列空白:
    (1)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某现象”为出现大量浮渣,说明活性炭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3)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X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1)肥皂水 (2)不能
    (3)漏斗 (4)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硬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则加入的试剂A是肥皂水;
    【小问2详解】
    液体甲加入试剂A(肥皂水)产生的“某现象”为出现大量浮渣,经活性炭过滤后,仍为硬水,说明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3详解】
    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
    【小问4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的镁原子、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2、2、6,反应后的镁原子、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2、0、2,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
    21. 某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溶液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固体M不含结晶水),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回答下列问题:
    (1)丁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下图为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①溶液开始降温的时间是___________(填“t1”或“t2”)。
    ②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③乙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b点到c点溶剂质量不变
    B.c点表示中溶液的质量
    C.a点到b点表示乙变至丙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
    【答案】(1)66; (2) ①. t1; ②. 11:10 ③. 不饱和 ④. 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丁中溶质的质量为:30g+30g-44g=16g,则溶液的质量为: 50g+(30g+30g-44g)= 66g。
    【小问2详解】
    ①由题中的过程图可知,固体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溶液中析出晶体时,溶液的质量减小,所以溶液开始降温的时间是t1。
    ②由题中的过程图可知,固体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烧杯内液体的质量最大,所以丙是液体质量最大的,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5g-50g):50g=11:10。
    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6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度55g固体M,而乙中溶解了30g的固体M,所以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b点到c点是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B.由题中的过程图可知,固体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由60℃降至20℃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c点表示丁中溶液的质量,此选项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到b点是溶质质量逐渐增多到最大值的过程,表示乙变至丙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ABC。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 正确认识及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实验顺利开展的保障。请回答:
    (1)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利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为了产生平稳的气流并实时观察气流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为了控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最佳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集气瓶 ②. ③. BD
    (2) ①. D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则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实时观察气流速率,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故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D;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借助酚酞溶液进行判断,滴加稀盐酸比直接倒入稀盐酸更准确,故选D。
    2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酸反应,且高温灼烧不分解。现用两种方案测定干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步骤1:向10g鸡蛋壳中加入足量某试剂,充分反应,产生气体。(剩余步骤省略)
    【方案二】步骤1:将10g鸡蛋壳在高温下灼烧。(剩余步骤省略)
    请回答:
    (1)方案一中“某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吸收该方案中生成的气体,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写出方案二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判断方案二中灼烧充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继续灼烧,不再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继续灼烧,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 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5)把方案二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2: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出剩余固体质量,_______,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 ①. 稀盐酸 ②. C
    (2)节约能源(合理即可)
    (3) (4)AB
    (5)记录数据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二氧化碳溶解水的能力也不大,不能保证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只有氢氧化钠溶液保证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故选用氢氧化钠浓溶液,故选C;
    【小问2详解】
    方案一在常温下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容易收集,所以方案一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操作简便、更准确等;
    【小问3详解】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继续灼烧,不再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碳酸钙已完全分解,故说法正确;
    B、继续灼烧,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碳酸钙已完全分解,故说法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只能说明固体中含有氧化钙,不能说明碳酸钙已完全分解,故说法错误;
    故选AB;
    【小问5详解】
    根据实验目可知,步骤1:将10g鸡蛋壳在高温下灼烧;步骤2: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出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数据,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 某工业生产铜的过程中,可发生反应:。实验室模拟这一反应时,用FeSO4溶液103.2g和CuSO4溶液100g在该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2g固体。试计算:
    [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分子质量:]
    (1)CuSO4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硫元素##硫##S
    (2)解:设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8%
    答: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3)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y
    y=20g
    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铜中Cu、S、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见答案。[机密]2024年
    6月12日16:30前
    序号
    实验对象
    试剂及方法
    A
    CuO粉末(碳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B
    CO2(CO)
    气体通过足量的木炭,加热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CuSO4)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相关试卷

    [化学]重庆市2024年中考真题(B卷):

    这是一份[化学]重庆市2024年中考真题(B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 盐酸、硫酸是常见的酸, 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解析版),共12页。

    [化学]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原卷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