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重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难点】
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0~10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由 来完成的。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组成中按由上往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鼻、口腔、喉、支气管、气管和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C.鼻、咽、喉、气管、肺和支气管
D.鼻、口腔、咽、喉、气管和肺
2.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 )
A.气体交换B.清洁
C.温暖D.湿润
知识点二 人体的气体交换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1~10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呼气和吸气是依靠 和 等的活动而产生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主要是氧气的含量 了,而二氧化碳的含量 了,同时水汽明显 。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内进行了 。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内的氧气通过 作用,透过 和 进入 中;同时, 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透过 和 进入 内。
【教师点拨】
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肺的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不管哪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导致生物体呼吸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跟进训练】
1.人在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所处的状态和胸腔体积的变化分别是 ( )
A.收缩、舒张、增大
B.收缩、收缩、增大
C.舒张、舒张、减小
D.舒张、收缩、减小
2.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中,与气体交换无关的结构是 ( )
A.气管比较长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数量多
D.毛细血管壁很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呼吸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呼吸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2~10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由人体细胞内的 与 发生 反应所提供的。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2.人体细胞内的 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 和 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 。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 进行的氧化反应。
3.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 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 作用。如果没有氧气,这一氧化反应就无法进行。同时,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 运送到 ,进入肺泡内,最后排出体外。
【合作探究】
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呼吸一般是指呼吸运动,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教师点拨】
人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与体内的有机物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
【跟进训练】
1.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 (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气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3.人体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 ( )
A.氧气
B.水
C.尿素
D. 二氧化碳和水,并伴有能量释放
知识点二 动物的呼吸作用
【自主学习】
分组进行教材第104页的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试管B的设置有 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A、B试管中红色水滴与橡皮塞的距离 ,10分钟后,A试管中红色水滴向 移动了一段距离,试管B中红色水滴 移动。
3.A试管中红色水滴向 移动的原因是动物进行 作用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 吸收,试管内气压 。
4.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的量应该 。
5.动物跟人一样也在不停地进行 作用,分解 ,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
【跟进训练】
1.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
A.食物的消化作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周围环境的能量
D.吸入的空气的能量
2.如图是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装置乙和装置甲比较,两者存在一个主要的不同点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过一段时间后,装置甲中的有色液体将如何移动? 。有色液体能移动是因为试管中 (填字母序号)。
A.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气压减小
B.氧气明显增多,二氧化碳明显减少,气压减小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明显增多,气压增加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明显减少,气压减小
知识点三 植物的呼吸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5~106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进行相关实验,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植物没有明显的 ,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会通过 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2.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3. 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
【合作探究】
在教材P105活动1中,种子“已浸水”和“已煮熟”意味着什么?种子为什么要消毒?
答:种子“已浸水”意味着该种子是活的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已煮熟”意味着该种子中的细胞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要消毒是为了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消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教师点拨】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跟进训练】
1.用保鲜袋封装新鲜水果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2.我们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最好选用 ( )
A.干燥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用盐水浸泡过的种子
D.萌发的种子
3.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
A.植物体的绿色部位
B.有氧气的部位
C.有生命活动的部位
D.任何部位
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属于有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毛细血管壁很薄④肺泡壁很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3.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4.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5.人在吸气的时候与下列情况相符合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B.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C.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D.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6.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部位(、、)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表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则可以表示氧的浓度
B.如果表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则可以表示二氧化碳的浓度
C.如果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则可以表示氧的浓度
D.如果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则可以表示氧的浓度
7.下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Ⅰ可能为运动状态B.曲线Ⅱ可能为平静状态
C.曲线Ⅰ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慢D.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8.“海姆立克急教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食管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他的原理如图所示,利用冲击腹部的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
B.冲击腹部后肺部气压会变大
C.肺内气流对异物的冲击力大于异物对气流的力
D.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也可以利用此法
二、填空题
9.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如图是人体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发生时膈肌___(填“收缩”或“舒张”),膈顶下降。图B是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此时肺内气压___(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人及动物的呼吸、汽车尾气排放、煤的燃烧和焚烧秸秆等多种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___效应。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___(填序号)。
①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节约用水 ③出门随手关灯 ④使用一次性筷子⑤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 ⑥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10.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2)图(二)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气体交换。
(3)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气体a的含量会 。
(4)图(二)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的[3] 处于 状态。
11.如图是某人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 AB 段表示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选填“吸气”或“呼气”)
(2)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结论更合理。
三、探究题
12.如图所示,是“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另取一大口塑料瓶,也装入数棵新鲜菠菜,盖紧瓶盖。将它们一起在暗处放置一晚上。
②如图,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③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火焰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绳子扎紧袋口,盖紧瓶盖”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②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______。
(3)步骤③中蜡烛火焰熄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除了要考虑实验样本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外,本实验中还应该设置对照组,具体方案是______。
13.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
(1)试管乙的作用___________
(2)实验10分钟后记录数据如下表,甲装置中,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有明显移动。为什么?___________。
(3)表格数据显示:乙装置红墨水有细小移动,请对此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4.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_____和肺构成;
(2)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_____;
(3)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_____作用进行交换。
(4)75%酒精溶液是疫情防控中常用消毒液之一。酒精是易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基于以上实验现象,判断酒精所含元素的种类,正确的组合是_____。
①一定含C ②可能含C ③一定含H ④可能含H ⑤一定含O ⑥可能含O呼吸系统的组成
各器官的作用
阻挡和粘住 、细菌,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
前后略扁的管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由 做支架,保持气体畅通
气管和
支气管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主要的 器官,由大量的肺泡附着在肺泡管上组成,是 的场所
吸气
呼气
膈肌
横膈膜
变得
肋间外肌
肋骨
向 、向
向 、向
胸腔体积
肺内压力
空气或气体
肺部
肺部
红色夜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
10分钟后
甲装置
9.0cm
4.6cm
乙装置
9.2cm
9.1cm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951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导学案及答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kx/tb_c9951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学案,文件包含35-36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卷版docx、35-36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