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
    • 解析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第1页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第2页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1页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2页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08 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08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08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不能脱离与语境的联系,首先认真通读原文,根据上下文语意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把可以确定断开的地方先断开,这是断句的关键,是重中之重。有时候,理解文意存在困难,可借助一些标志和语法来进行断句。
    1.借助名词和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做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如果这些名词或代词做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开;如果这些名词或代词做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需要断开。
    2借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3.借助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4.借助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常见的判断句有“……者,……也”“……也”等,反问句有“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有“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结构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
    一.名句名篇阅读(共3题,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 , , ”。
    (3)《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 , ”。
    【答案】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商、犹、庭、悠、说。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述了一个春日的活动场景,其中,“ , ”两句具体提到了与水边和祭台相关的两个行为,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
    (3)在古诗词中,“梦”常常成为诗人们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载体。“梦”可以是美好的愿景,也可以是无尽的回忆,还可以是虚空和幻灭的象征,如“ , ”两句。
    【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浴乎沂 风乎舞雩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萧”“舞雩”“度”“妆”“尊”“酹”。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暮春季节天气回暖,穿上轻便的春装,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的那样,和三五知己好友,“ , ”,唱着歌回来。
    (2)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总能激发诗人各样的情思,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面对眼前洞庭湖“ , ”的景象,顿生忧国之思。
    (3)小明同学学习上不够专注,他的老师引用荀子《劝学》里所举的反面事例“ , ”来劝诫他不可浮躁。
    (4)《谏太宗十思疏》中,“ ”用比喻手法劝谏皇帝要有度量,不能骄傲自满;“ ”劝谏皇帝要“兼听则明”,多听取臣下的意见。
    【答案】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沂”“雩”“坼”“螯”“鳝”等。
    二.文言文阅读(共二大题,40分)
    (一)文言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过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君。”诸侯闻之,皆朝于齐。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节选自《说苑·贵德》)
    材料二: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1.(3分)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乐贤而哀A不肖B守国C之本也D今君爱E老而恩F无不逮G治国H之本也。
    2.(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道过燕”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含义不同。
    B.“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君”与“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与”意思不同。
    C.“不肖”既可以指没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指品行不好的人,文中指前者。
    D.“凶年”指荒年,古文中歉岁、灾年、饥谨、年谷不登等词语也能表达这种意思。
    3.(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唯恐天下百姓不能发展壮大,所以对待百姓就好像对待婴儿一样。饥饿的就给他食物吃,寒冷的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们,培育他们。
    B.齐桓公经过燕国时,燕国国君走出国境来迎接,齐桓公认为是自己不讲道义,才使燕国国君因畏惧而失了礼仪。
    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一个因终年背柴而面露饥色的人,景公很同情他,于是下令让官吏供养他。晏子肯定了他的这种做法。
    D.孔子接受打渔人的献鱼后准备祭拜,弟子对这一做法不理解,孔子解释说打渔人一心施舍别人而不让多余的财物腐烂,是圣人,而接受了圣人的赏赐需要祭拜。
    4.(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3分)晏子与孟子二人在劝谏君主的时候所表达出的治国思想是相同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1.BDG 2.A 3.C
    4.(1)天气炎热,远离集市,卖鱼又卖不出去,原想扔掉它,不如献给先生您。
    (2)慎重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5.①治国思想:都表明要以民为本。②材料一中晏子认为要按照等级,供养老弱鳏寡之人。③材料二中孟子认为要制民之产,驱民向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喜欢贤能之人而哀怜无能之人,是保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王您爱护老年人恩惠无所不及,这是治国的根本啊。
    “乐贤而哀不肖”为并列短语,其中“不肖”作“哀”的宾语,故B处断开;
    “守国之本也”是判断句,D处断开;
    “治国之本也”与“守国之本也”结构一致,G处断开。
    故选BDG。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和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都是“取道”的意思。句意:他的军队取道(经过)燕国。/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B.正确。给与/赞同。句意:于是将燕国国君所到之地割让给燕国。/我赞成曾点的观点。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因终年背柴而面露饥色的人”错误,“长年”是指“老人”,“长年负薪而有饥色”是指“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售”,卖出去;“不若”,不如;“君子”,您。
    (2)“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后,以孝悌之义申之;“颁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可知,晏子认为要按照等级,供养老弱鳏寡之人。
    根据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可知,孟子认为要制民之产,驱民向善。
    由此可见,二人都表明要以民为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饥饿的人就给他吃的东西,(对待)寒冷的人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培育他,总担心他不能长大成人。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军队取道(经过)燕国,燕国国君走出国境迎接桓公。桓公问管仲:“诸侯之间迎接一定要出国境吗?”管仲说:“不是天子就不出国境迎接。”桓公说:“这样的话是燕国君主畏惧我而有失礼仪了。我不讲道义,致使燕国国君有失礼仪。”于是将燕国国君所到之地割让给燕国。诸侯听到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贺。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年老的人背负柴草面带饥色。景公很同情他,叹息说:“叫官吏奉养他。”晏子说:“我听说,喜欢贤能之人而哀怜无能之人,是保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王您爱护老年人恩惠无所不及,这是治国的根本啊。”景公听了面带喜色地笑了。晏子说:“圣明的君王见到圣贤之人就喜欢圣贤之人,见到无才能之人就哀怜无才能之人;我现在请求把那些年老羸弱无人供养的人,那些没有家室的鳏男寡女,按照等级供给他们生活用品。”景公说:“好吧。”于是,年老病弱的人有了供养,鳏男寡女有了家室。
    孔子到楚国去,有个打渔的人诚恳地向孔子献鱼,孔子不接受。献鱼的人说:“天气炎热,远离鱼市,卖鱼又无人购买,原想扔掉它,不如献给先生。”孔子拜了两拜接受了,让弟子打扫尘秽,将要祭拜鱼,弟子说:“人家将要扔掉这鱼,现在先生将要祭拜他,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听说,一心施舍别人而不让多余的财物腐烂的人,是圣人,现在接受圣人的赏赐,能不祭拜吗?”
    材料二:
    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而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像百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如果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不羁,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做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就是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做陷害老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能奉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能奉养父母,下不能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年成不好,也免不了要饿死。这样,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您既然想施行仁政,为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了;鸡、猪狗这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在道路上走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一般老百姓不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是不可能的。
    (二)文言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8分)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辗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皖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6.(3分)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张A良B多C病D未E尝F特G将H也I常J为K画L策M臣N时O时P从Q汉R王
    7.(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与《庖丁解牛》中“善刀而藏之”中的“善”,两者意思不同。
    B.乙文中“良引兵从沛公”的“从”,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公从之”中的“从”,两者意思不同。
    C.甲文中“不如因善遇之”的“因”,与乙文中“不如因其解击之”的“因”,两者意思相同,都译为“趁”。
    D.甲文中“具告以事”中的“具”,与乙文中“为五万人具食”中的“具”,两者意思相同,都是“准备”的意思。
    8.(3分)下列对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报张良的救命之恩,项伯夜访,刘邦一方趁此机会拉拢项伯,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B.秦军果然反叛,打算联合沛公西击咸阳,但张良担心秦军将领不会听从,趁他们松懈,率军一举攻破秦军。
    C.刘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听说项羽将发起进攻时,虚心向张良问计,韩信要自立为王时,又听从了张良的建议,
    D.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张良对刘邦事业的巨大帮助,凸显了张良独特的人格魅力。
    9.(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10.(3分)结合文本分析张良能深得刘邦重用的原因。
    【答案】6.DIN 7.D 8.B
    9.(1)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2)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商人容易用利益动摇(他)。
    10.①忠心耿耿。甲文中项伯告诉张良有危险,要张良随他一起离开,但张良选择留下,并谋划帮助刘邦解除了危机。
    ②足智多谋。乙文中张良献计刘邦,利诱秦将,拿下咸阳。
    ③不贪名利。乙文中刘邦分封功臣,要分封张良三万户,张良却自认为没有战功,只接受“留”作为封地。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
    “张良多病”,主谓结构,其后断开,即D处。
    “未尝特将也”,“也”,句末语气词,断句标志,其后断开,即I处。
    “常为画策臣”,“画策臣”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开,即N处。
    故在DIN三处断开。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与……交好;拭。句意:他一向跟留侯张良交好。/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B.正确。跟从;听从。句意:张良率兵跟随沛公。/鲁公听从了他的话。
    C.正确。句意: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D.“两者意思相同”错误。详细地;准备。句意: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替五万人准备粮食。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张良担心……率军一举攻破秦军”错误,原文为“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是沛公率军,不是张良。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非常”,意外的变故。
    (2)“闻”,听说;“易”,容易;“动”,动摇。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可概括出,忠心耿耿。甲文中项伯告诉张良有危险,要张良随他一起离开,但张良选择留下,并谋划帮助刘邦解除了危机。
    结合“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可概括出,足智多谋。乙文中张良献计刘邦,利诱秦将,拿下咸阳。
    结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乃封张良为留侯”可概括出,不贪名利。乙文中刘邦分封功臣,要分封张良三万户,张良却自认为没有战功,只接受“留”作为封地。
    参考译文:
    【甲】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浅陋的小子劝我说:‘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本来不如人家,我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谁年少谁年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吧。”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您反而攻击他,这是不仁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乙】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再在各山上张挂旗帜,作为疑军,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然后) 追击败军到蓝田,再次交战,秦兵终于彻底战败。(沛公) 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张良未曾在战场上立功,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

    相关试卷

    暑假作业13 名句名篇默写+信息类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13 名句名篇默写+信息类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13名句名篇默写+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13名句名篇默写+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作业10 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写作-【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10 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写作-【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10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写作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10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写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作业07 名句名篇默写+散文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07 名句名篇默写+散文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07名句名篇默写+散文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07名句名篇默写+散文文本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