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0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1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1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2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32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36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44999/0-172023214941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六章 机械运动(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图说物理,重难点突破,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2ms,机械运动,刻度尺,分度值,零刻度线,刻度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淄博2021.16第1空,济宁3考,日照2022.13)
1. (2021东营11题2分)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2. (2022德州14题1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 cm.
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状态的判断(烟台5考,淄博2考,济宁2考,日照2考)
3. (2020烟台1题2分)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A. 河岸 B. 行船C. 岸边的房屋 D. 远处的树
4. (2023枣庄4题2分)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机器人C. 餐桌 D. 墙壁
5. (2021烟台3题2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B. 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C. 站台 另一列火车D. 另一列火车 站台
6. (2022烟台15题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左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
静止(或向左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或向右运动)
速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烟台2考,淄博4考,济宁4考,日照3考)
7. (2022临沂6题2分)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 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 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 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8. (2020泰安14题2分)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 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 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 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 s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9. (2023烟台16题3分)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_(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10. (2021东营16题2分)小明骑自行车2 min行驶600 m,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 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11. (2022济宁12题2分)下表是简化的2022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13. (2021济宁4题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 第4 s~第19 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14. (2022烟台18题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5 s时两车相距________.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15. (2023济宁11题2分)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在这40 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6. (2020枣庄30题5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 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 (选填“>”、“<”或“=”).
【版本导航】鲁科:八上P20~P33;人教:八上P9~P25; 沪科:八年级P12~P32;教科:八上P19~P34.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_____,符号:_____. 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单位换算:1km=______m;1dm=______m;1cm=______m;1 mm=______m;1 μm=10-6 m;1 nm=10-9 m.
(3)常考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____;中学生的身高, 约为1.60_____;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9 cm;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2、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_________、三角尺、卷尺、皮尺.精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刻度尺的使用①三看:看______、看________、看__________.
②会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③会读:视线要正对 ,测量值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若估读值为“0”,这个 “0”不能省略).注:初中阶段刻度尺是唯一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④会记:结果包括_____和_____.注:①从非零刻度起开始测量时,物体长度=物体末端对应的读数-物体首端对应的读数.②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秒,符号: .其他常用单位:小时 ,分钟(min)等.(2)单位换算:1 h= min,1 min= s.(3)常用测量工具:生活中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运动场和实验室用 ______来测量时间 .(4)常考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46s,正常人1 min脉搏跳动约70 次.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生活中通常以 为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所选择的 而言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 运动状态可能不同.(3)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
注: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路程越长,它运动得就越____.b.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它运, 动得就越____.2、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与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_________
(3)变形公式:s=vt,t= v表示速度,单位是s和t的组合单位,国际单位为m/s,其他常用单位为km/h.s表示路程,常用单位为m或km.t表示时间,常用单位为s、h或min.(4)单位换算:1 m/s=______km/h;14.4 km/h=______m/s.(5)常考速度估测: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 m/s,中学生参加百米赛跑的, 速度约为7 m/s,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15 ℃时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电磁波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约为3×108 m/s.
(6)交通标志牌的认识:如图甲表示限速________. 如图乙表示距离济南___________.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4、平均速度:如果对变速直线运动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 来描述, 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s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平均速度不同于速度的平均值.
命题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 “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所示.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虽然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但剑相对于船是______的,这是他因为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而犯下的错误.
(鲁科八上P22图1-1-3)
命题点:运动状态的判断及参照物的选取2. 如图所示,轿车外的小明和小红感叹车真快,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而坐在车内的人却说身边的人根本没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具有______性.
(鲁科八上P25图1-1-7)
命题点:速度的理解及计算3. 某辆汽车启动20 s后,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汽车的速度为_____km/h;若以该速度匀速运动800m,需要_____s.
(鲁科八上P26图1-2-2;人教八上P20图1.3-2类似;教科八上P30图2-3-7类似)
命题点:速度的理解及计算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时的情景,若甲、乙同时出发,则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的时间;甲车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40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鲁科八上P27图1-2-3;人教八上P21图1.3-3类似)
命题点:运动的快慢5. 如图是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场景,比赛中途,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_____;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经过的路程相同,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______.(均选填“快”或“慢”)命题点:速度的计算6. 小明用时12.5 s,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则他在此次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人教八上P19图1.3-1)
一、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 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确认“上升器”处于静止状态,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地球 B. 月球C. 太阳 D. 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
2. 甲乙两辆列车同时停靠在车站.一段时间后,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乙列车相对自己向南运动,乙列车上的乘客看到甲列车和站台都相对自己向北运动.关于这两辆列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站台为参照物,甲列车一定是静止的B. 以站台为参照物,乙列车一定是向南运动的C.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列车可能是向北运动的D.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列车可能是向南运动的3. 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为参照物.(均选填“船”或“山”)
二、速度相关计算4. (1)一辆货车在平直道路上以20m/s(合_____km/h)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6×104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_____h.(2)暑假期间,小明和家人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地时看到如图甲所示标志牌,则在此段路程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_________,若以该速度匀速行驶______s他们可以到达西大桥.
(3)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50min,步长是0.5 m,则他共走了______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m/s.
(4)从上海到北京的D316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若该列车从上海到无锡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则上海到无锡的里程为______km.
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 看清横、纵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单位及分度值,判断图像类型.图甲为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为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 图像相关判断和计算(1)s-t图像(如图甲)①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如a),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b、c).②直线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的值越大,在图甲中,vc>vb.③速度计算:在图线上选取一整数点,根据v= 计算速度(仅限于经过原点的斜线).
(2)v-t图像(如图乙)①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d);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如e).②求路程:在图线上选取一整数点,根据s=vt求路程
5、 a、b、c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如图反映了它们的路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像可知,整个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车;做变速运动的是____车.(2)由图像可知,0~4s时间段内va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vb;在4s末,a小车与b小车之间的距离为____m.
(3)分析图像可知,在运动过程中,若以a小车为参照物,b小车是向_____运动的;在2~6s间,若以c小车为参照物,b小车是向_____运动的. (均选填“东”或“西”)(4)分析图像乙可知,0~6s内c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在8s时c小车运动的距离为____m.(5)若c小车在8s后继续保持图像中的速度前进,终点在80 m处,那么三小车最先到达终点的是小车____(选填“a”、“b”或“c”), 此小车共用时____s.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淄博2023.23(1)]
(鲁科八上P30图1-3-2)
2. 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1,并记录在表格中(2)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记录在表格中(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并记录在表格中
3. 实验的注意事项(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a. 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倾角过大会使小车滑行太快,不易测量时间;倾角过小造成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b. 小车运动距离(或时间)的测量(要“头对头”、“尾对尾”测量)(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3)实验中增大或减小平均速度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误差分析(主要来自于时间测量产生的误差)a. 小车经过终点后停止计时,测量时间偏大,所得平均速度偏______b. 小车经过初始点后开始计时,测量时间偏小,所得平均速度偏_____
例 如图是小明“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2)若实验中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____.(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选填“陡”或“缓”)些.
(4)下表为小明设计的表格及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①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记录完善.
②下面的四幅图中能反映出该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说明小车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5)多次测量时,每次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6)实验时,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C就停止计时了,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7)小车从斜面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重力势能_____,动能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所测时间不是全过程中下半程所用的时间
(8)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同学计算A到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计算,方法1:vAC= ;方法2:vAC=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内蒙古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研究 第六讲 机械运动(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图说物理,重难点突破,机械运动,数字数值,~10,min,误差与错误,随时间,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4讲 压强(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重难点突破,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不合理,没有控制压力一定,凹陷程度,液体密度,固体压强的相关计算,连通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第1讲 机械运动(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图说物理,重难点突破,动机械,自己的龙舟,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机械运动,分度值,~10cm,1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