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
    B. 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与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同
    C. 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区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
    D. 浙江省太阳辐射总量冬季多于夏季
    2. 浙南地区出现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位于低纬度B. 丘陵云雾多C. 季风影响弱D. 城市密度小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很少,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A正确;本题没有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相关信息,无法与浙江省对比,排除B;浙江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极阶梯,地势较低,空气也并不稀薄,C错误;浙江省地处北温带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冬季少于夏季,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年太阳辐射总量越高,浙南地区纬度低于浙北地区,与图中的低值中心不符,A错误;浙南地区位于浙闽丘陵地形区,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总量较少,B正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省内各地区受季风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城市密度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②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④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 P沿岸降水增多B. 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C. Q沿岸降水减少D. 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4. 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洋流、洋流B. 纬度、洋流C. 径流、纬度D. 洋流、径流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4题详解】
    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当地盐度相对两侧区域盐度较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海水的蒸发作用较弱,海水盐度较低;图中显示,Q海域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导致海水盐度较低,因此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径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八美石林是世界罕见的石林奇观,位于雅砻江支流卡玛河上游地区,由断裂破碎的千枚岩及千枚状板岩组成,具有显著的脆弱性。左图为八美石林景观图,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八美石林岩体的成因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MN分立沟谷两侧,导致其石林坡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差异B. 岩石组成C. 上覆植被D. 地质构造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千枚状板岩属于板岩,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岩属于变质岩。读图2并结合所学可知,丁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乙只能形成丙,则结合所学可知,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则甲为变质岩;结合岩石类型及岩浆关系可知,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④为变质作用。故选D。
    【6题详解】
    M、N分立同一沟谷两侧,尺度范围很小,降水量、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基本无差异,ABD错误;受高覆盖度植被的影响,M处地表流经小,对岸坡冲刷小,所以其坡度缓,而N处植被稀少,则其对地表径流的滞纳能力小,地表径流对岸坡的冲刷强,所以其坡度陡,C正确。故选C。
    板岩是具有板状构造,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板岩是具特征的板状构造,浅变质岩由粘土质、粉砂质沉积岩或中酸性凝灰质岩石、沉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形成。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处洼地内发现了高达 72.4米的望天树(下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我国同纬度多数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雨林主要得益于( )
    A. 冬季气温较高B. 夏季气温较高
    C. 冬季降水较多D. 夏季降水较多
    8. 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B. 土层薄
    C. 降水少D. 土壤黏重
    9. 图中所示“最高树”出现的必备条件是该峰丛洼地( )
    ①生物多样性高 ②地形相对封闭 ③太阳辐射强 ④相对高差大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发育有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好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而该地区位于22.5°N附近,发育了热带雨林,说明水热条件较好,夏季时该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水热条件都充足,能够满足雨林生长,故该地区发育热带雨林主要不是得益于夏季气温较高和夏季降水较多,BD错误;该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降水量差异并不大,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可知,雨林发育于洼地,从图中也可看出该洼地很深,因此冬季时不易受到冬季风影响,且洼地地形,不易散热,使得该峰丛洼地冬季气温较高,加之洼地水分条件较好,故发育了雨林,A正确。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为喀斯特地区,地表易受侵蚀导致土层贫瘠、浅薄,土壤保水性能弱,植被扎根较浅,抗倒伏能力弱,故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B正确;旱生型矮林的形成与气温关系不大,且该地区纬度低,气温并不低,A错误;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C错误;土壤黏重主要是红壤的特点,石灰岩广布地区不易形成红壤,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该洼地很深,因此冬季时不易受到冬季风影响,且洼地地形,不易散热,使得该峰丛洼地冬季气温较高,发育了雨林,因此需要满足地形相对封闭才能较好地阻挡冬季的冷空气。②正确;只有洼地相对高差大,使得洼地内,只有太阳高度较高时,才能接受到太阳辐射,洼地内太阳辐射较弱,而植被为了获得更多光照,不断向上生长,才能够出现“最高树”,③错误,④正确;生物多样性高一般需要满足跨纬度较大及垂直差异明显等条件,从图中可看出,洼地崖壁上植被稀少,说明生物多样性并不丰富,①错误。综上所述,D选项中的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且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还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对于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1. 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
    A. 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 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 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 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两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中,b地区都是人口流入远远大于人口流出,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说明其经济较发达,吸引力强,应为东部地区;a流入东部的地区的远多与其它地区流入的,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为中部地区,c只能为西部地区。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故选B。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两次统计中,东部地区都是主要的流入地,其他主要为人口流出地,基本格局变化不大,A错误。“六普”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占比超过60%,而“七普”占比明显减小,B错误。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占比由约4.1%变为5.46%,人口外流加剧,C正确。东部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据图可知,中部流入东部由37.18%变为25.82%,西部由23.6%变为18.5%,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数值明显减小,D错误。故选C,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2)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发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村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下图示意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形式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2. 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线路增多B. 老旧民房改造C. 外来人口流入D. 生态乡村建设
    13. 80年代至今,沈巷村经营组织形式自发演变主要得益于( )
    A. 治安管理水平提升B. 出租屋租金便宜C. 政府规划调整D. 市场活力增强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村民出租的空闲房间和摆摊点位增多,整个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主要是因为周边工业区的发展,由于工业活动增多,外来人口流入增多,对空闲房间的需求增多,C正确。从阶段Ⅰ到阶段Ⅲ,交通线路变化不大,A错误。并无材料表示该村进行了老旧民房改造,且老居民房改造并不是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B错误。并无材料表示该村进行了生态乡村建设,且生态乡村建设对出租屋空间变化影响小,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形式属于自发演变,与政府规划调整、治安管理水平提升关系不大,AC错误。出租屋租金便宜主要影响到出租屋的出租率,对沈巷村经营组织形式影响不大,B错误。根据材料“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发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村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由此可知工业、服务业市场活动增多,从而影响了沈巷村的经营组织形式,D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乡村一般是指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一般来说,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等附属设施。小村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可发挥最低层级的服务功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出现了城市化乡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在城镇化的后期,可能出现逆城镇化的现象,人从城镇往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和小城镇流动。
    2023年11月4日,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堰位于高堤河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古堰坝并不与河流垂直,而是斜向布置,堰坝底部设有一底孔,宽约1.5米,高约2米,底孔春闭秋开,独具特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底孔的主要功能是( )
    A. 汛期泄洪B. 汛末排沙C. 枯期灌溉D. 鱼洄通道
    15. 与垂向布置相比,古堰坝设置成斜向布置的优势是( )
    A. 提高溢洪力,减小洪水冲击B. 减少工程量,降低修建难度
    C. 增加蓄水量,利于灌溉农田D. 提高美观度,增加观赏效果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堰坝底部设有一底孔,宽约1.5米,高约2米,底孔春闭秋开,主要原因是春天来临,农民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将底孔疏通放水,并进行堰体检修及堰前清淤,所以底孔的主要功能是汛末排沙,B正确;春季关闭,不利于汛期泄洪,A错误;秋季打开,不利于枯期灌溉,C错误;底孔春闭秋开,主要功能不是鱼洄通道,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白霓古堰的选址都位于河流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基础稳定,并且通过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提高了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减小洪水对古堰的冲击,A正确;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增加工程量,B错误;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降低堰上水位,不利于增加蓄水量,C错误;古堰坝设置成斜向布置与是否美观无关,也不是为了增加观赏效果,D错误。故选A。
    白霓古堰的选址都位于河流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基础稳定,并且通过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提高了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减小洪水对古堰的冲击。古堰的建造工艺和材料也逐步提升,最初堰体为草木结构,后改为干砌条石结构,之后又辅以石灰黏结勾缝,铁闩铁锭连结固定,使古堰结构成为一个柔性的整体,增强稳定性。
    A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体育运动品牌企业,最近几年在我国的网上销售业务迅猛发展。目前A公司在我国范围内仅在上海市郊有一处电商仓库,计划在北京、广州、武汉3个城市建新仓库。如图示意近年A公司电商平台销售前16省份占比累计。完成下面小题。
    16. A公司新建仓库选址主要考虑的是( )
    ①人工成本②地租水平③销售量④交通通达度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17. 若再增加一个电商仓库,当前优先选址于( )
    A. 济南B. 郑州C. 合肥D. 西安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该公司已经在上海设有一处仓库,并且计划在北京、广州、武汉3个城市建新仓库,其布局仓库的城市都是大城市,人口成本和地租水平都比较高,说明这两个条件不是其影响该公司新建仓库选址主要考虑的条件,①②错误;由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消费能力强,产品的销售量较大,③正确;该公司选址的这些城市都是交通通达度高的大城市,而且上海、北京、广州和武汉涵盖了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便于电商仓库向周边区域发货,能够提高物流效率,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电商仓库一般选择在销售量较大且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根据图中的数据来看,济南所在的山东省销售量占比在4.92%,郑州所在的河南省销售量占比为3.57%,合肥所在的安徽省销售量占比为2.36%,西安所在的陕西省销售量占比为2.31%,故四地中济南和郑州销售量占比较高,而合肥和西安的销售量较低;另一方面,电商仓库选址需要更多地关注交通便利程度,以便于提高物流效率。由于郑州是重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枢纽,其交通比济南更加便利,对于提高电商物流速度重要性较为显著,故与济南相比,目前郑州最适合优先选址布局电商仓库,而合肥和西安销售量较低,不适合优先布局。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物流基地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基地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此集聚,物流基地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地价、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因素。
    一架从上海(31°N,121°E)飞往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飞机,于日落时正好飞越日界线(18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是16点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19. 此时,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
    A. 3:1B. 2:1C. 5:1D. 5:3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16时的时候,180°的地方时应为20时(180°经线在120°E经线以东60°,时间比120°E经线早4小时),而上海和洛杉矶同为北半球,所以推断飞跃日界线的地点应在北半球,此时当地日落20时,说明昼长夜短(昼长时间=(日落时刻-12)×2=16小时),这也说明了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①图为昼夜平分,该日是二分日,A错误;②图北极附近有极夜,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B错误;③图按地球自转顺时针方向属于南半球,南极圈附近有极昼,说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C错误;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④图符合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据上题推断得知此时日界线为20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当北京时间16时的时候,此时的0时经线为120°W,由120°W向东到达180°经过300°,占全球范围的5/6,旧的一天占1/6,所以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之比为5:1,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春分日或秋分日;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全为夜,则为冬至日,北极圈内全为昼,则为夏至日。
    2023年国庆期间某日上午,家住成都的小明同学通过手机导航软件查询出行交通信息如下图所示(我国驾驶汽车遵循靠右行驶规则)。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 在手机上查到图示交通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10月1日B. 10月3日
    C. 10月5日D. 10月7日
    21. 小明乘坐汽车时发现太阳光照从右前方照射过来。此时,车辆行驶的位置最有可能为( )
    A. 甲B. 乙
    C. 丙D. 丁
    22. 推测造成该时城市主要道路东、西部拥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道路东密西疏B. 地形条件差异
    C. 天气东雨西晴D. 出行意愿不同
    【答案】20. A 21. C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驾驶汽车遵循靠右行驶规则,读图可知市中心道路通畅,拥挤路段分布在城市四周,主要为单项拥堵道路,根据靠右行驶原则,拥堵方向为出城方向,故判断为假期伊始,人们出行旅游,最有可能是10月1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此时为2023年国庆期间某日上午,太阳方位位于东南,甲位置大致自东向西行驶,太阳光照从左后方照射过来,A错误;乙位置大致自西南向东北行驶,太阳光照从右后方照射过来,B错误;丙位置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行驶,太阳光照从右前方照射过来,C正确;丁位置大致自北向南行驶,太阳光照从左前方照射过来,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国庆期间西部多为双向畅通道路,东部多为单向拥堵道路,由此可看出向东出行的人多,出行意愿不同,D正确;东部道路密度更大,但是更拥堵,A错误;成都以平原为主,地形差异小,B错误;雨天影响出行,但东部更拥堵,因此与天气东雨西晴无关,C错误,故选D。
    太阳方位规律 (1)一年当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纬度越高,日出方位偏北越明显。 ②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极点除外)。 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纬度越高,日出方位偏南越明显。
    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省抚远市(48°N,134°E)。下图示意2024年1月1日6时51分“第一缕阳光”洒向抚远市东极广场的瞬间。完成下面小题。
    23. 拍摄抚远市新年“第一缕阳光”,镜头需要朝向( )
    A. 东南B. 东北C. 西南D. 西北
    24. 与抚远市相比,该日海南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 )
    A. 白昼时间较短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日出位置偏北D. 日出时间较早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拍摄抚远市新年“第一缕阳光”时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镜头需要朝向东南,A正确,BCD错。故选A。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日全球日出东南方,但海南纬度较低,相比于抚远市,日出位置偏北,C正确;与抚远市相比,海南纬度较低,该日海南白昼较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抚远市长,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海南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更接近,海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错误;海南最东部经度位置比抚远市更靠西,因此日出时间较晚,D错误。故选C。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即每年春分日至秋分日间,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即每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间,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都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林奈(Linnaeus, Carlus)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下图分别示意“花钟”和“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夏季正午开花),“林奈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
    A. 龙葵花B. 鹅肠菜C. 野蔷薇D. 紫茉莉
    26. 甜万寿菊是一种短日照花卉,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每天低于10.5小时,适宜温度是18-20℃,如果北京引种该花卉,自然状态下,下列节气中最可能欣赏到花开的是( )
    A. 立春B. 寒露C. 小满D. 立秋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林奈位于17.6°E,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隔大约七小时,当北京午时花刚盛开时,北京时间为12点,此时,林奈时间=12-(8-1)=5,根据花钟时间表对照,凌晨5点钟左右花钟上正在开花的为野蔷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甜万寿菊是一种短日照花卉,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每天低于10.5小时,因此,应分布于昼短夜长的季节,同时,适宜温度在18到20℃,气温较为适宜,读“二十四节气”图可知,寒露在秋分日后,能满足甜万寿菊开花的日照及温度条件,B正确;以春分为参照,立春节气大约在2月份,气温较低,不适合甜万寿菊生长,A错误;以秋分为参照,小满和立秋时分,北半球昼长夜短,日照时长大于10.5小时,CD错误。故选B。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下图为某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示意图,该地志留纪地层中存在某类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若志留纪地层出露处难以抵达,下列地点中更适合开采该类志留纪生物化石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8. 据图推测,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外力侵蚀
    B. 固结成岩-褶皱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C. 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褶皱作用-外力侵蚀
    D. 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丁是奥陶纪地层,比志留纪地层老,奥陶纪地层出露地表,说明志留纪地层已被侵蚀,D错误;甲、乙、丙都比志留纪新,位于志留纪地层以上,甲地层最新,开采深度最大,丙地层位于志留纪地层上方,开采深度最小,丙最合适,C正确,AB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从奥陶纪到泥盆纪,该地区一直在发生沉积,图示地区缺失石炭纪地层,说明泥盆纪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地势变得较高,使得石炭纪地层被侵蚀掉了,从而形成一个沉积间断面。沉积间断面上出现新的沉积作用,说明再次发生沉积作用,图中地层界线明显弯曲,说明发生了褶皱作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说明受到了外力侵蚀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质构造先后顺序的判读:首先,根据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判读地质构造形成的早晚;其次,根据外力作用对其的影响来判断:越早形成的地质构造受外力的影响越大,高的地方被侵蚀,低的地方被沉积;第三,根据地质构造之间的叠加和影响来判断:晚形成的地质构造会叠加和影响早形成的地质构造。
    我国南海的众多岛屿中,绝大部分为珊瑚岛。其中有植被、土壤覆盖,适合人类和鸟类等动物生存的岛屿被称为“灰沙岛”,永兴岛是其中之一,它是发育在珊瑚礁坪上,经一系列沉积、固结和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下图示意灰沙岛的发育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灰沙岛的发育条件有( )
    ①丰富的生物碎屑②较宽的礁坪③季风和台风④潮流和海浪⑤地壳抬升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
    30. 永兴岛( )
    A. 附近海域水温年较差大B. 土壤富含磷和碳酸钙
    C. 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递减D. 地形地质结构较复杂
    【答案】29. A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珊瑚礁顶上由钙质(石灰质)生物碎屑在波浪和风的作用力下堆积成的沙洲和岛屿称为灰沙岛。丰富的生物碎屑是灰沙岛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生物碎屑的堆积为岛屿的发育提供了基础;较宽的礁坪为灰沙岛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物质能够在此沉积和堆积,是必要条件之一;季风和台风能带来较强的风力和海浪,有助于将生物碎屑等物质搬运到礁坪上并促进堆积;潮流和海浪可以不断搬运物质并塑造岛屿形态,是灰沙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动力因素,①②③④正确。南海诸岛地壳处于长期缓慢下沉阶段,⑤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永兴岛属于南海灰沙岛,南海水域终年水温较高,年较差小,A错误。灰沙岛的成土母质都是珊瑚礁等生物碎屑,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另外鸟粪堆积,土壤富含磷,B正确。表层水温自北向南递增,C错误。灰沙岛成陆晚,面积小,海拔低,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简单,D错误。故选B。
    永兴岛,又名"林岛",因岛上林木深密得名,1946年国民政府永兴号军舰接收西沙群岛,以舰名命名岛名以示纪念。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米。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三个群岛的经济、军事、政治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和众多上级派出机构、市级单位以及永兴工委管委驻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5分)
    31. 景迈山位于云南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林下种茶的起源地,至今已有1000多年种茶史,造就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茶林文化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景迈山茶属于大叶种,是耐阴、喜温、喜湿的作物,古茶林采用独特的林下种茶技术,构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的立体群落结构,茶叶无需人工施肥除虫,并带有山野的自然香韵。
    (1)说明景迈山林下种茶的优势。
    “围着火塘,共品烤茶”是普洱少数民族传统的饮茶习俗。饮用烤茶具有解热、除湿、除疫、醒脑提神等作用。
    (2)说出普洱少数民族饮用烤茶习俗形成的原因。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了文旅融合、茶旅融合,为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3)简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
    树下种植,可遮荫、削弱风速,起到保湿的作用;减少病虫害发生;枯枝落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障茶叶的种植面积;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2)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处山区,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昆虫多。当地种茶历史悠久,制作烤茶的原材料丰富。
    (3)
    提高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普洱茶叶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茶农收入;古茶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景迈山茶叶种植为背景,涉及林下种茶的优势、普洱少数民族饮用烤茶习俗形成的原因、申遗成功对当地的积极影响,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古茶林长期与多种植物共生共存,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植物层提供营养,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茶叶喜阴,古茶林的垂直结构为茶树生长创造了理想的光照条件,光照条件满足茶叶生长要求,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在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的桂花树、樟树等有着特有的香味,增加茶叶的风味,茶叶质量高;树下种植,可遮荫、削弱风速,起到保湿的作用。树下种植,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证茶叶种植面积。
    【小问2详解】
    由材料“饮用烤茶具有解热、除湿、除疫、醒脑提神等作用”可知,当地地处山区,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饮用烤茶具有解热、除湿;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昆虫多,容易产生瘟疫传播,饮用烤茶具除疫功效;当地种茶历史悠久,制作烤茶的原材料丰富;冬天气温低,有烤火的习惯。
    【小问3详解】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可以提高知名度,扩大普洱茶叶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茶农的收入;有充足的资金,使古茶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保护生态环境。
    32.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该岛全年高温多雨,河流短促,植被覆盖率高。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甲河谷的形成过程。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为什么A河没有形成三角洲?
    【答案】(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发现。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4)流域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上游库区拦截部分泥沙;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热带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题,涉及岛屿的成因,河谷的成因,大陆架上是否能发现石油,三角洲的成因等内容,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岩层上凸为背斜,形成原因是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受挤压力上拱形成背斜;地壳不断抬升,地势升高最终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小问2详解】
    据图文可知甲河谷发育在背斜顶部,背斜形成过程中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岩层疏松易受外力侵蚀;当地全年高温多雨,流水作用强,在流水长期侵蚀下形成了河谷。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大陆架地区构造为向斜,向斜处易发现地下水,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背斜处才是常见的储油储气构造。所以图示大陆架发现不了石油。
    【小问4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流域地形落差大,河流短促,流速快搬运侵蚀强,河口处能沉积的泥沙少;该岛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缺少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上游修建的水库,会拦截部分泥沙;岛屿面积小,入海口附近大陆架面积狭小,泥沙较难沉积为陆。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到:“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
    (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在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
    (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
    【答案】(1)由于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下沉)运动,迫使冰缘地区(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
    (2)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
    (3)祁连山冰川规模较小,冰川风相对较弱,夜间冰川风与山风叠加表现明显;白天受到谷风的削减甚至抵消,出现短暂的消失。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冰川风”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冰川与山谷间气流运动过程可以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由于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下沉)运动,迫使冰缘地区(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
    【小问2详解】
    影响风力大小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力呈正相关,摩擦力与风力呈负相关。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
    【小问3详解】
    冰川风的强弱与冰川面积相关。与珠峰相比,祁连山海拔更低,冰川规模较小,冰川风相对较弱;同时冰川风与山风方向相同,与谷风方向相反,因此冰川风还会受到山谷风的影响,夜间冰川风与山风叠加表现明显;白天受到谷风的削减甚至抵消,出现短暂的消失。

    相关试卷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