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专题16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
展开考向1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 (2023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 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 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 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考向2 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2. (2021益阳)欲通过实验证明CO2能与KOH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先挤压胶头滴管,将KOH溶液滴入到充满CO2的试管中,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1)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也可导致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
(2)已知K2CO3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利用原装置,将K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观察现象③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3. (2021本溪改编)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提出问题】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实验设计】同学们写出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根据该反应原理设计了图一实验。【实验验证】按图一所示,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CO2+2NaOH=== Na2CO3+H2O
稀盐酸倒流进入集气瓶中,并有气泡产生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反思,设计并进行了图二所示实验,观察到瓶中产生_________,再次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和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考向3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宜宾2022.9C)4. (2021安顺改编)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测定试管内溶液pH由1变到10,则____(填“X”或“Y”)是NaOH溶液。由此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aOH,将试管中溶液倒入烧怀中,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HCl=== NaCl+H2O
CuSO4+2NaOH=== Cu(OH)2↓+Na2SO4
5. [数字化实验](2021黄石改编)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实验探究】(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先变为红色,后变为无色
NaOH+HCl=== NaCl+H2O
(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实验1:50 mL稀盐酸与50 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实验2:50 mL稀盐酸与50 mL蒸馏水混合(曲线b);实验3:50 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 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2、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交流与反思】(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②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也会放出少量热,作对照实验
一个其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考向4 其他反应[绵阳2022.23(1)④]6. (2022绵阳节选)小吴用如图装置探究CO2能否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他做了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用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加入2 mL水,发现气球鼓起不明显;第二组用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加入2 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发现气球迅速鼓起。他得出的结论是:CO2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O2+H2O=== 2NaHCO3
7. (2023宁波改编)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的Fe3O4。【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___________。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B刻度。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1)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2)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___。(3)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_____等因素影响。
氧化铁(或Fe2O3)
考向5 综合考查8. 学习了化学反应后,同学们发现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进行探究。Ⅰ.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实验】
【分析讨论】(1)小冰同学观察到实验1中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分析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从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你评价他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否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结论不正确, CO2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
【实验结论】(3)同学们补充实验后,通过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Ⅱ. 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已知:①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②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设计实验】
(1)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放热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中变色硅胶无明显变化,丙中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用同样的装置,将小试管的试剂换为醋酸钠固体与变色硅胶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2024四川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16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 这是一份2024四川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16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白色沉淀,有新物质生成,装置气密性,氢气或H2,水或H2O,CO2或二氧化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沈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微专题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 这是一份2024沈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微专题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气泡冒出,稀醋酸,H2CO3,沉淀生成,气泡产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向第二朵纸花喷水,实验②③中,乙中变色硅胶,与变色硅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辽宁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减少或消失,稀盐酸或稀硫酸,稀醋酸,H2CO3,作对照,使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溶液不变色,合理即可,有新物质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