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下《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下《黄继光》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下《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下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展开1.在结对的真实情境中,能以“让对方学校的同学尽快认识自己”为任务驱动,学会从外貌特征、主要性格、最大爱好和特长等不同方面介绍自己。
2.能用“特点+事例”的构段方式,借助“放大特点写”“借助事例写”两种方法介绍自己的特点。
3.能主动与同伴、家人分享交流,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用“特点+事例”的构段方式,借助“放大特点写”“借助事例写”两种方法介绍自己的特点。
教学流程
板块一:创设真实情境,了解“自画像”
1.游戏导人,了解定义。
(1)看画像猜人物。分组出示名人画像、教师画像及学生自画像,请学生猜一猜画的是谁。
小结: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描绘画像能让人快速辨认出来。
(2)揭示课题。刚才,我们欣赏了同学们绘制的自画像,今天,我们还要挑战一幅特殊的“自画像”。加了双引号,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解释并明确“自画像”的定义:对,它是指用文字描绘自己的画像。
2.回顾写法,做好铺垫。
(1)(呈现学生课前练笔)有一位同学先进行了尝试,你能根据文字猜猜他(她)是谁吗?
(2)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小结:看来,无论是画的形式,还是文字的形式,“抓住特征”才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这也是我们在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学到的本领。
3.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这学期,我们和贵州黎平城关一小401班的同学正式结对了。我们先通过一段短片认识他们。(播放结对班级学生视频)为了让小伙伴们尽快认识我们,这节课,我们就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他们作介绍。你觉得“画”好“自画像”要注意什么?
(2)交流后小结:要“画”好“自画像”,两个问题很关键,即“画”什么和怎么“画”。
板块二:借助思维导图,构思“自画像”
1.对照提示,打开思路。
(1)在学习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时,我们已经了解到介绍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就会不同。针对这次的结对活动,你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
(2)自读习作提示,找出习作任务。
(3)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可以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如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以及其他想介绍的方面。
(4)学生试着完成思维导图。
2.全班交流,完善思路。
(1)(呈现两幅思维导图)两位学生介绍,引导全班交流。
他们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随机板书:外貌、主要性格、爱好特长、名字由来…)
预设 1:这位同学从外貌、主要性格和爱好特长三方面展开介绍。
预设2:这位同学从外貌、主要性格和名字由来三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结、过渡:每个人的特点不同,选择介绍的方面也不同。分几方面介绍,可以让“自画像”更加形象和逼真。(板书:从不同方面写)听了他们的介绍,是不是给了你新的启发呢?请你完善一下自己的思维导图。
(3)学生根据交流结果,完善思维导图。
(4)像你们这样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地介绍自己,结对学校的同学一定能很快认出你。
板块三:搭建习作支架,完成“自画像”
1.根据要求,练写片段。
请你借助思维导图,选择自己最想分享的一个方面,试着完成习作片段。
2.点评习作,学习方法。
(1)(呈现学生片段一)思考:他重点介绍的是自己哪一方面的内容?你们觉得他哪里写得特别像?
预设:他写了自己的“招风耳”,写出了外貌的与众不同,让人一看就不会忘记。
追问:回忆一下,你的“招风耳”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把招风耳的独特之处写清楚了,这个特点就更让人印象深刻了。
小结:抓住特点,不断放大特点,是写好“自画像”的一个好方法。(板书:放大特点写)
(2)(呈现学生片段二)思考:他重点介绍的又是自己的哪一方面内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板书:借助事例写)
(3)(出示《黄继光》片段)我们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描绘黄继光的英雄形象的。(圈画关键词句)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昏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黄继光》
预设1:这个片段,通过“更加顽强地向前爬”“突然站起来了”“举起右臂”这些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负重伤、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
预设 2:“又站起来了”“张开双臂”“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些语句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黄继光在身负重伤、随时都会牺牲的情况下,依然站起来继续完成任务的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4)小结:为了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在描写典型事例时,可以像《黄继光》一样,恰当地运用动作描写。我们还可以像《“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样,运用语言描写,这样会让别人有一种如见其人的感觉。
板块四:对照评价标准,完善“自画像”
1.对照标准,自评习作。
(1)(出示评价标准)现在,请同学们对照以下标准进行修改,改完后评一评自己能得到几颗星。
《我的"自画像”》习作评价表
(2)学生尝试修改,教师巡视点拨。
2.同伴交流,互评习作。
(1)请同桌交换习作,看看对方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特点,第二条能不能得到一颗星,再给对方提提建议。
(2)哪些同学觉得同桌的“自画像”写得很像,会给结对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想推荐分享的?(请两位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你们觉得他的“自画像”能得几颗星?为什么?
3.总结方法,回扣任务。
(1)围绕结对任务,我们学会了写好“自画像”的几个小妙招:从几方面展开写,通过“放大特点写”“借助事例写”等方法写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点。
(2)下节课,我们可以加上开头、结尾,完成这篇习作,然后配上一张自画像或是照片,制成一本《“自画像”作品集》,寄到黎平,相信一定会给小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期待着他们的“自画像”。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1.选择几个方面写
2.写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放大特点写,或借助事例写)
3.根据他人建议修改写得不像的地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7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设计</a>,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7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本单元习作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40104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