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25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25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含答案,共7页。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下图为正常女性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该图为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
C.女性色盲患者的染色体组型与该女子不同
D.核型分析时女性G组和男性G组染色体数目不同
3.20世纪初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学说是由摩尔根提出并证明
B.该学说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
C.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D.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圆满地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4.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
B.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C.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
D.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
5.利用荧光标记基因,得到某生物个体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图,由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更好地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若其为杂合子,不考虑变异时,图中方框内基因应该是等位基因
C.从图中荧光点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使用了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6.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 )
A.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B.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C.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D.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
B组 素能培优
7.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精原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其中基因A、a、R被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在细胞中观察到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则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若在细胞中观察到2种不同颜色的2个荧光点,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是由于产生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交叉互换
D.精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3个荧光点,则可能是由于产生该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8.从1909年开始,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他偶然发现一群红眼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和同事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可以证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利用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的红眼雌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合理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实验过程能直接证明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C.如果假设基因在Y染色体上,也能合理解释摩尔根的解释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理论上并不支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9.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如图所示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各自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模式图,已知8和9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发育成的孩子是白化色盲患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假设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 )
A.5的基因型为AXB或aXB
B.11的基因型为AXB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高于1/2
D.1、2、3、4四个细胞中,细胞分裂完全相同
10.(2024浙江新力量联盟模拟)果蝇翅形有长翅、残翅和小翅三种,受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残翅受基因a控制,小翅受基因b控制。下图是关于果蝇翅形的两项杂交实验。
(杂交一F2中小翅均为雄果蝇)
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杂交一可知,控制果蝇翅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 。
(2)杂交一中,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3)杂交二中,F2的表型比例为长翅∶小翅∶残翅= 。
(4)现有一小翅雌果蝇,与一只残翅雄果蝇杂交,下一代只有小翅和残翅出现,写出此杂交过程遗传图解。
答案:
1.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项错误。
2.D 由“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项错误;该图未经过测量、剪贴、配对、分组和排队,不属于染色体组型图,B项错误;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不能诊断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病,C项错误;核型分析时女性G组染色体组成为21~22号染色体,男性G组染色体组成为21~22号染色体+Y,故染色体数目不同,D项正确。
3.A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由萨顿提出,由摩尔根证明,A项错误;该学说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例如体细胞中的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B项正确;该学说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是平行的关系,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项正确;该学说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圆满地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正确。
4.D 该实验是摩尔根发现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的亲本杂交实验,不是验证实验,A项不符合题意;该实验是摩尔根发现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的子一代自交实验,不是验证实验,B项不符合题意;该实验不只符合“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也符合“白眼基因存在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假说,C项不符合题意;该实验可以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成立,D项符合题意。
5.B 通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从本质上解释孟德尔提出的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A项正确。若其为杂合子,不考虑变异时,图中方框内基因应该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不是等位基因,B项错误。图示为两条染色体,二者形态大小相似、基因位点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每条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有两个基因(荧光点),可推测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因此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为遗传定律本质的解释提供了基础,D项正确。
6.C 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设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为B/b,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项不符合题意;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表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B项不符合题意;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项符合题意;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或XBXB)杂交不是测交,D项不符合题意。
7.B 由于DNA复制加倍,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观察,都会看到3种颜色的8个荧光点,A项正确;若在细胞中观察到2种不同颜色的2个荧光点,则该细胞为精细胞,B项错误;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会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C项正确;精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若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3个荧光点,则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的,D项正确。
8.A 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合理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项正确;实验过程能直接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项错误;如果假设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雌性不会出现相应的眼色性状,因此不能合理解释摩尔根的解释,C项错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理论上支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项错误。
9.C 由于父母表型都正常,所以该白化色盲孩子的相关基因组成为aaXbY,8的基因型为aY,5的基因型为AXB,A项错误;9的基因型为aXb,11的基因型为AXB,B项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4×3/4=9/16,C项正确;1、2、3、4四个细胞中,细胞分裂不完全相同,其中细胞3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他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裂,D项错误。
10.答案 (1)自由组合 X 杂交一F2中小翅均为雄果蝇
(2)aaXBXB、AAXbY aaXBY、aaXbY 1/6
(3)3∶3∶2
(4)遗传图解
解析 (1)由杂交一可知,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可得出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一F2中小翅均为雄果蝇,可推测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B/b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受基因a控制,小翅受基因b控制,杂交一中F1雌、雄果蝇均为长翅,可推测出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F1中长翅雌果蝇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F2长翅雌果蝇A_XBX-中纯合子AAXBXB占1/3×1/2=1/6。(3)杂交二中,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F1中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小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2的表型比例为长翅(A_XB_)∶小翅(A_Xb_)∶残翅(aaX-_)=3∶3∶2。(4)现有一小翅雌果蝇(A_XbXb),欲确认其基因型,可选择与表型为残翅的雄果蝇(aaX-Y)杂交,若小翅雌果蝇为纯合子(AAXbXb),则足够多的子代中(AaX-_)没有残翅果蝇(aaX-_)。若子代只出现小翅和残翅的个体,则亲本小翅雌果蝇为杂合子,即AaXbXb,且残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遗传图解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摩尔根的重要贡献是,下列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优秀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