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内重点实词分类限时练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内重点实词分类限时练 (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尊君在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其人舍然大喜, 但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略无阙处, 蝉则千转不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通假字分组限时练(46个)
注:下面是4组通假字训练,请你先参照建议用时独立完成,再翻书(答案)检查正误,错误的地方订正后建议早晚反复识记。
第一组
(建议3分钟完成)
1.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5. 但手熟尔(《卖油翁》)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6.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7. 略无阙处(《三峡》)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8.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9.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0.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1. 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第二组
(建议3分钟完成)
12.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5.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6.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7. 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8. 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19. 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0.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1. 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2. 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第三组
(建议3分钟完成)
23.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4. 学学半(《虽有嘉肴》)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5.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6.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7.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8.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9. 才美不外见(《马说》)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0.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1.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2.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4.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5.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第四组
(建议3分钟完成)
36. 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7. 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8.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9.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0. 与之论辨(《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1.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2. 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3.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4. 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5.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6.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分组限时练(94个)
注:下面是5组古今异义训练,请你先参照建议用时独立完成,再翻书(答案)检查正误,错误的地方订正后建议早晚反复识记。
第一组
(建议4分钟完成)
1. 身亡所寄(《杞人忧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死亡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学位名称
3.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看见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过去的事情
4.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丝绸和竹子
5.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形状,样子
6. 亭亭净植(《爱莲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栽种
7. 宜乎众矣(《爱莲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合适,适宜
8. 阅十余岁(《河中石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看
9. 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一门学科,物理学
10. 虽乘奔御风(《三峡》)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虽然
11. 良多趣味(《三峡》)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良好
12. 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休息
13. 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坍塌,衰败,萎靡
14. 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人家
15.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纪念,思念
1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eq \a\vs4\al(第二组)
(建议5分钟完成)
17.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罪过,乖张
18. 城非不高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城市
19. 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水池
20.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2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22.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3.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举起
24.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动词
2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古义:__________ 今义:征讨,出征
②古义:__________ 今义:比喻
26. 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指方向或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7.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惩罚
28.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毛发
29. 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气息;休息
30. 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已经
31. 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好像
3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对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34.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35.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延长、延伸
36. 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扶持
第三组
(建议4分钟完成)
37.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38.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居住
39.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去,到,往
40. 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41.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曾经
42.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43.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意义、目的
44.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困难;疲乏
45. 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归来;归属
46. 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偷东西的人
47.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或者
48.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49. 越明年(《岳阳楼记》)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越过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0.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制度;制作
51. 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与“竖”相对
52.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准备
53.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与“来”相对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54. 微斯人(《岳阳楼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微小
第四组
(建议4分钟完成)
55.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56.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香气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散发
57.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
58.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豆子
59.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计时器具
60.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61.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已经
62. 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63.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布做的衣服
64.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夺
65. 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休息
66.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感谢;凋谢
67.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行走
68.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69.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70.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又一次,继续
71.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臭味
72.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砍伐
73.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
74.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
第五组
(建议4分钟完成)
75.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安稳
76.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77.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增加
78.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监狱
79. 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忠诚、忠心
80. 再而衰 (《曹刿论战》)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再一次
81.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改正
82. 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偷看
83. 明日徐公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明天
84. 臣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自私
85.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86. 今亡亦死(《陈涉世家》)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死亡
87.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中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88.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十六或十七
89.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90.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泛指某种事物开始
91. 不宜异同(《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9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93.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94. 由是感激(《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三)词类活用分组限时练(95个)
注:下面是4组词类活用训练,请你先参照建议用时独立完成,再翻书(答案)检查正误,错误的地方订正后建议早晚反复识记。
第一组
(建议4分钟完成)
名词作状语(22个)
1.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原意为:时间,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一犬坐于前(《狼》)
原意为:狗,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原意为:通道,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复前行(《桃花源记》)
原意为: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原意为:西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原意为:底部,下面,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原意为:空中,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原意为:北斗星,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蛇,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原意为:狗的牙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箬篷覆之(《核舟记》)
原意为:箬竹叶,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山行六七里 (《醉翁亭记》)
原意为:山峰,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原意为:翅膀,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原意为: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与余舟一芥(《湖心亭看雪》)
原意为:小草,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
原意为:手,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原意为:白天(跟“夜”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视其辙(《曹刿论战》)
原意为:位置在低处,跟“上”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意为:面,脸,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原意为:朱砂,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狐鸣呼曰(《陈涉世家》)
原意为:狐狸,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北定中原(《出师表》)
原意为:北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建议6分钟完成)
名词作动词(28个)
23. 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
原意为: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一狼洞其中(《狼》)
原意为:洞穴,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原意为:方位名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不蔓不枝(《爱莲说》)
原意为:藤蔓,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枝茎,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棹数小舟(《河中石兽》)
原意为:船桨,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原意为:空气中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的白色结晶,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原意为:闪耀的光彩,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原意为:脚步,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原意为:①方位名词,东边和西边;②指从东到西的距离,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介胄之士不拜(《周亚夫军细柳》)
原意为:铠甲和头盔,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原意为:记号,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原意为:亲人,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原意为:子女,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原意为:马鞭,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原意为:太守,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原意为:谗言,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原意为:名字,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原意为:名号,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客此(《湖心亭看雪》)
原意为:客人,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原意为:白色丧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原意为:食物,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原意为:福气,幸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原意为:打击乐中的一种乐器,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意为:衣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原意为:渔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原意为:光亮,光明,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
(建议4分钟完成)
eq \a\vs4\al(动词作名词)(5个)
51. 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原意为:传授,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原意为:射箭,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虽乘奔御风(《三峡》)
原意为:奔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原意为:奔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原意为:生存,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6个)
56.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原意为:知道、听说,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惑乱,迷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改变,动摇,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屈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意为:听到,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忿恚尉(《陈涉世家》)
原意为:恼怒,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被动用法(1个)
62.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原意为:感动,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11个)
63.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原意为:旧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新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回清倒影(《三峡》)
原意为:清澈,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原意为:奇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原意为:险峻,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原意为:好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原意为:无用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原意为:贤明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原意为:坚固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锐利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原意为:奸邪,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此皆良实(《出师表》)
原意为:忠良诚实,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优劣得所(《出师表》)
原意为:好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组
(建议5分钟完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6个)
7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原意为:快乐,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原意为:惊异,诧异,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原意为:快乐,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原意为:快乐,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意为:美丽,漂亮,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原意为:奇怪,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动词(8个)
80.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原意为:分量小,与“重”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香远益清(《爱莲说》)
原意为:远处,距离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原意为:高,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远,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原意为:近的,近处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日光下澈(《小石潭记》)
原意为:清澈,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原意为:大,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 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原意为:分量小,与“重”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原意为:宽阔、广大,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状语(2个)
8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原意为:远处,距离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个)
90.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意为:痛苦,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意为:劳累,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意为:饥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 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意为:财资缺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意为:坚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
原意为:凄凉,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寒冷,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一词多义分组限时练(98个)
注:此处梳理统编教材一词多义实词98个,设置成分组限时练模式,建议考生参照下面的示例,先在右侧空白区域逐句解释加点词,后在横线处汇总整合该词常见义项。请参考建议用时完成以下训练,再翻书(答案)检查正误,错误的地方订正后建议早晚反复识记。
示例:【安】①安静_②怎么_③指安身_④安逸
①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③衣食所安 指安身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
第一组
(建议5分钟完成)
1. 【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军细柳:以备胡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日侍坐备顾问
④四时俱备
⑤左佩刀,右备容臭
2. 【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薄暮冥冥
②不宜妄自菲薄
3. 【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执策而临之
③策勋十二转
4. 【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皆朝于齐
③朝晖夕阴
5. 【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曾不盈寸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先帝称之曰能
7. 【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帝感其诚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8. 【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年与时驰
②公将驰之
9.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停数日,辞去
③未尝稍降辞色
④辞甚畅达
10.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狼仍从
②从流飘荡
③隶而从者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⑤客从外来
⑥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当余之从师也
③今当远离
12. 【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妾妇之道也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伐竹取道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虽有至道,弗学
⑥益慕圣贤之道
⑦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果得于数里外
②得志,与民由之
③便得一山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⑥故不为苟得也
⑦余因得遍观群书
14. 【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发于声
③野芳发而幽香
15. 【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反激之力
②遂反溯流逆上矣
③然后能自反也
第二组
(建议5分钟完成)
1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男有分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必以分人
17. 【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负势竞上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8. 【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将复何及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③复前行
④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兴复汉室
19. 【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不在高
②常有高猿长啸
③高峰入云
20.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即更刮目相待
②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③是日更定矣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求之下流,固颠
②汝心之固
③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22. 【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方入门不顾
②顾野有麦场
③日侍坐备顾问
23. 【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④由此观之
24.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丈夫之冠也
②既加冠
③朝服衣冠
25.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③以其境过清
④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⑥人恒过,然后能改
26.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国恒亡
②则有去国怀乡
27. 【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仿佛若有光
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而承天子之宠光
28. 【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居天下之广居
③请广于君
29. 【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③无冻馁之患矣
30.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eq \a\vs4\al(第三组)
(建议5分钟完成)
31.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屠晚归
②女有归
③吾谁与归
④云归而岩穴暝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其将归见其亲也
32.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政通人和
②至若春和景明
③久而乃和
33.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初极狭
②南极潇湘
③此乐何极
34. 【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或王命急宣
②急湍甚箭
35. 【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出,得其船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6. 【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弗敢加也
③大王加惠
37.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间千二百里
②遂与外人间隔
③又何间焉
④时时而间进
⑤奉命于危难之间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8.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③不见曦月
④请以军礼见
⑤其将归见其亲也
⑥曹刿请见
⑦于是入朝见威王
39. 【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林尽水源
④进尽忠言
⑤骨已尽矣
40. 【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各具情态
②百废具兴
③具答之
41. 【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军可夺帅也
②军霸上
③至霸上及棘门军
42. 【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②连月不开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3. 【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或长烟一空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空谷传响
④空乏其身
44. 【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上自劳军
②无奔走之劳矣
③劳其筋骨
45. 【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良多趣味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此皆良实
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第四组
(建议5分钟完成)
46. 【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②执策而临之
③把酒临风
④临溪而渔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7. 【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龙则灵
②技亦灵怪矣哉
③以告先帝之灵
48. 【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猿鸟乱鸣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49.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众服为确论
②每与臣论此事
③与之论辨
④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0.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川之美
②才美不外见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吾妻之美我者
51. 【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面山而居
②四面竹树环合
③居右者椎髻仰面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2.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灭可见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以伤先帝之明
④明日徐公来
⑤至若春和景明
⑥非淡泊无以明志
53. 【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
③聚室而谋曰
54.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贤与能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先帝称之曰能
55. 【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怒而飞
②阴风怒号
③秦王怫然怒
56. 【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奇山异水
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57. 【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然后能自强也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③赏赐百千强
58. 【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③亲贤臣,远小人
59.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③以其境过清
60. 【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必以情
②各具情态
③览物之情
第五组
(建议5分钟完成)
61.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停数日,辞去
②意与日去
③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62. 【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欲穷其林
②而乐亦无穷也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穷冬烈风
63. 【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求二石兽于水中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④求而不得者也
⑤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64. 【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全石以为底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65.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②于我如浮云
③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其如土石何
⑤悉如外人
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6.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草色入帘青
②高峰入云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深入不毛
67. 【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草色入帘青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③未尝稍降辞色
④秦王色挠
⑤征于色,发于声
68. 【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爱者甚蕃
②急湍甚箭
③甚矣,汝之不惠
69. 【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③臣不胜受恩感激
70.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以为师矣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71.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学而时习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③有时朝发白帝
④山间之四时也
72. 【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蒙乃始就学
②始一反焉
73. 【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雎不辱使命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74. 【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非士之怒也
②管夷吾举于士
③介胄之士不拜
75. 【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广故数言欲亡
④身亡所寄
第六组
76. 【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望峰息心
②北山愚公长息曰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
77. 【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陶后鲜有闻
②芳草鲜美
78. 【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往晓之
②晓雾将歇
③晓畅军事
79.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必以信
③小信未孚
④忌不自信
⑤愿陛下亲之信之
80.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静以修身
②讲信修睦
③乃重修岳阳楼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81. 【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弗学,不知其旨也
82. 【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83.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引喻失义
84.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奇山异水
②渔人甚异之
③或异二者之为
④使内外异法也
85.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意暇甚
②意与日去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故不错意也
86. 【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阅十余岁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7.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主人日再食
②再而衰
③如是再啮
88. 【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通外直
②直视无碍
③岂直五百里哉
89. 【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无从致书以观
90. 【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③止增笑耳
④终日在天中行止
⑤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91. 【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每至晴初霜旦
③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④虽有至道
⑤礼愈至
92. 【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志虑忠纯
②处处志之
③寻向所志
④志怪者也
⑤必先苦其心志
93. 【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94.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忠之属也
③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5. 【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缀行甚远
②蒙络摇缀
③缀公卿之后
96. 【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录毕,走送之
②无奔走之劳矣
97. 【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③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兵甲已足
98. 【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泠泠作响
②而后作
③其中往来种作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⑤属予作文以记之
⑥一鼓作气
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分组限时练(46个)
第一组
不 否 表示疑问
说 悦 愉快
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舍 释 解除、消除
5. 尔 耳 相当于“罢了”
6. 杓 勺 勺子
7. 阙 缺 空隙、缺口
8. 转 啭 鸟鸣,这里指蝉鸣
9. 反 返 返回
10. 畔 叛 背叛
11. 女 汝 你
第二组
曾 增 增加
13. 衡 横 梗塞、不顺
14. 拂 弼 辅佐
15. 反 返 往返
16. 惠 慧 聪明
17. 陇 垄 高地
18. 被 披 穿着
19. 式 轼 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0. 要 邀 邀请
21. 诎 屈 弯曲
22. 衡 横 横着的
第三组
23. 冥 溟 海
24. 第一个“学” 敩(xià) 教导
25. 与 举 推举
26. 矜 鳏 老而无妻
27. 祗 衹(只) 只、仅
28. 两个“食” 饲 喂
29. 见 现 表现
30. 具 俱 全、皆
31. 属 嘱 嘱托
32. 辟 避 躲避
33. 辩 辨 辨别
34. 得 德 感恩、感激 与 欤(yú) 语气词,可不译
35. 乡 向 先前、从前
第四组
错 措 与“意”连用,指在意
37. 仓 苍 青色
38. 支 肢 肢体
39. 被 披 穿着
40. 辨 辩 辩驳
41. 孰 熟 仔细
42. 適 谪 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
43. 唱 倡 倡导、发起
44. 指 旨 与“意”连用,译为“意图”
45. 以 已 已经
46. 被 披 穿着
(二)古今异义分组限时练(94个)
第一组
无,没有
2.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 ①了解 ②指历史
4. 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
5. 形体、躯体
6. 竖立
7. 应当
8. 经过,经历
9. 事物的道理、规律
10. 即使
11. 甚,很
12. 消散
13. 坠落
14. 门
15. 考虑,想到
16. ①只是 ②清闲的人
第二组
至、到达
18. 城墙
19. 护城河
20. 兵器
21. 国防
22.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23. 选拔、任用
24. 这,这种(类)
25. ①征验、表现 ② 了解、明白
26.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27. 苦于
28. 指草木
29. 叹气
30. 停止
31.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32. 交错相通
33. ①妻子儿女 ②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4. 不要说,更不必说
35. 邀请
36. 沿着、顺着
第三组
以……为
38. 停留
39. 离开
40. 年轻人
41. 竟然
42. 海水运动
43. 味美
44. 困惑
45. 女子出嫁
46. 害人
47. 有时
48. 这样的
49. ①到 ②第二年
50. 规模
51. 宽阔
52. 详尽
53. ①离开 ②国都
54. 如果没有
第四组
意趣,情趣
56. ①花 ②开放
57. 季节
58.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59. 古代的一种量器
60. 益处
61. 停止
62. 只是
63. 平民
64. 碰,撞
65. 吉祥
66. 认错,道歉
67. 跑
68. 借
69. 热水
70. 两顿
71. 香气
72. 攻打
73. 参与
74.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第五组
指安身
76.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77. 虚夸,夸大
78. 指诉讼事件
79.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80. 第二次
81. 长,这里指身高
82. 照
83. 次日,第二天
84. 偏爱
85. 指责
86. 逃跑
87. 私下
88. 十分之六七
89. 这里指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
90. 扩大
91. 这里指不同
92. 痛心、遗憾
93.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94. 感奋激发
(三)词类活用分组限时练(95个)
第一组
按时
2. 像狗似的
3. 从通道
4. 在上面
5. 向前,往前
6. 向西
7. 向下
8. 在空中
9.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10. 像狗的牙齿那样
11. 用箬竹叶
12. 沿着山路
13. 像鸟张开翅膀
14. 在面前
15. 像小草一样
16. 亲手
17. 每天
18. 向下
19. 当面
20. 用丹砂
21. 模仿狐狸
22. 向北
第二组
吃
24. 挖洞
25. 蔓延到……上
26. 横生藤蔓 旁生枝茎
27. 划(船)
28. 下霜
29. 辉映
30. 散步
31. 向东或向西
32. 向上
33. 披甲戴盔
34. 做记号
35. 以……为亲
36. 以……为子
37. 用马鞭驱赶
38. 做州郡的太守
39. 被说坏话
40. 取名,命名
41. 起名
42. 客居
43. 穿白色丧服
44. 供养,给……吃
45. 在腰间佩戴
46. 赐福,保佑
47. 击鼓进军
48. 穿戴
49. 用网捕
50. 发扬光大
第三组
老师传授的知识
52. 射箭的本领
53. 飞奔的马
54. 奔腾的骏马
55. 求得生存的手段
56. 使听到
57. 使……惑乱,迷惑
58. 使……改变,动摇
59. 使……屈服
60. 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61. 使……恼怒
62. 被……所感动
63.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64. 清波
65. 奇丽的景色
66. 险峻的大山
67. 好处
68. 荒废了的事业
69. 名家
70. 铠甲 武器
71. 奸邪事情
72. 忠良诚实的人
73. 德才高低的人
第四组
74. 以……为快乐
75.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76. 以……为乐
77. 以……为快乐
78. 认为……美
79. 对……感到奇怪
80. 轻视
81. 远闻
82. 往高处伸展 往远处伸展
83. 靠近,接近
84. 穿透
85. 增广、扩充
86. 轻视,看不起
87. 发扬,扩展
88. 从远处
89. 在……之前 在……之后
90. 使……痛苦
91. 使……劳累
92. 使……经受饥饿之苦
93. 使……身处贫困之中
94. 使……坚忍起来
95. 使(人的心情)凄凉 使(人的骨头)寒冷
(四)一词多义分组限时练(98个)
第一组
1. ①防备 ②详尽 ③准备 ④完备 ⑤佩戴
2. ①迫近 ②看轻
3. ①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②马鞭 ③记录
4. ①朝廷 ②朝见 ③早晨
5. ①竟然 ②同“增”,增加 ③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6. ①著称 ②称赞
7. ①真正,确实 ②诚心 ③确实
8. ①疾行,指迅速逝去 ②驱车追赶
9. ①推托 ②告辞 ③言辞 ④言辞
10. ①跟从 ②跟、随 ③跟从,跟随 ④跟着 ⑤由,自 ⑥向
11. ①掌管,担当 ②在(某处、某时) ③应当,应该
12. ①道义,正道 ②说 ③道路 ④正确方法 ⑤道理 ⑥学说 ⑦途中
13. ①找到 ②实现 ③出现 ④办到 ⑤领会 ⑥取得 ⑦能够,可以
14. ①兴起,指被任用 ②显露、流露 ③开放
15. ①返回 ②反而 ③反思
第二组
16. ①职分,职守 ②量词。表示长度 ③分配,分给
17. ①凭借 ②背着
18. ①又 ②再 ③再,又 ④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⑤恢复
19. ①高,与“低”相对 ②高处 ③巍峨的
20. ①重新 ②更加 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④还
21. ①固然 ②顽固 ③本来
22. ①回头看 ②看,视 ③与“问”连用,译为“询问,咨询”
23. ①看,观赏 ②景象 ③看 ④看,看来
24. ①行冠礼 ②表示年已二十 ③帽子
25. ①经过 ②(时间)过去,过了 ③过于 ④超过 ⑤过错 ⑥犯错误
26. ①国家 ②国都
27. ①光亮 ②发扬光大 ③光耀
28. ①增长 ②宽广 ③增广、扩充
29. ①祸患,灾祸 ②担心,忧虑 ③忧虑
30. ①聚集,会合 ②适逢,恰巧遇到 ③一定,应当
第三组
31. ①回家 ②指女子出嫁 ③一道 ④聚拢 ⑤返回 ⑥回去
32. ①和乐 ②和煦 ③暖
33. ①很 ②至、到达 ③尽头
34. ①紧急,急迫 ②疾速,迅疾
35. ①已经 ②既然
36. ①益处 ②虚夸,夸大 ③施予
37. ①中间 ②隔开,不连接 ③参与 ④间或、偶然 ⑤期间 ⑥当中
38. ①了解 ②知晓 ③看到,看见 ④参见 ⑤探望 ⑥接见 ⑦拜见
39. ①完 ②竭尽 ③尽头 ④毫无保留 ⑤完
40. ①具有,有 ②同“俱”,全、皆 ③详细
41. ①指军队 ②驻军、驻扎 ③军营
42. ①打开 ②指天气放晴 ③散开
43. ①消散 ②在空中 ③空旷 ④使……贫困
44. ①慰劳 ②劳苦 ③使……劳累
45. ①甚,很 ②好 ③忠良 ④贤明
第四组
46. ①靠近 ②面对 ③迎着 ④到 ⑤临近 ⑥居高面下
47. ①神异 ②与“怪”连用,译为“神奇” ③神灵
48. ①纷乱 ②扰乱 ③混乱
49. ①言论 ②议论,述说 ③议论 ④评定
50. ①美丽 ②美好的素质 ③美丽 ④认为……美
51. ①面对 ②方向,方位 ③脸 ④当面
52. ①明亮 ②形容水的澄澈 ③贤明,英明 ④次,第二 ⑤明媚 ⑥明确、坚定
53. ①谋划 ②图谋之心 ③商量
54. ①指才干出众 ②能够 ③能干
55. ①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猛烈 ③发怒,生气
56. ①奇丽景色 ②奇特,奇异 ③奇妙
57. ①勉励 ②尽力 ③有余
58. ①以……为亲 ②父母 ③亲近
59. ①清波 ②清澈 ③凄清
60. ①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②神情 ③感情
第五组
61. ①离开 ②消失 ③走
62. ①尽 ②穷尽 ③与“乏”连用,译为“穷困” ④极
63. ①寻找 ②要求 ③探求 ④请教 ⑤请求
64. ①完全,完备 ②整个的,全部的 ③保全
65. ①比得上 ②像 ③依照 ④把 ⑤和……一样 ⑥假如,假使
66. ①映入 ②耸入 ③指在国内 ④进入
67. ①颜色 ②色彩 ③脸色 ④面部表情 ⑤脸色
68. ①很,非常 ②超过 ③严重
69. ①美好 ②胜利 ③尽
70. ①老师 ②军队
71. ①按时 ②时期 ③时候 ④季节
72. ①开始 ②才
73. ①出使 ②第一个:派,派遣 第二个:出使 ③假如,假使(如果)
74. ①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②狱官 ③将领
75. ①没有 ②灭亡 ③逃跑 ④无,没有
第六组
76. ①平息 ②叹息 ③气息,这里指风
77. ①少 ②新鲜
78. ①告知,开导 ②清晨 ③通晓
79. ①诚信 ②实情 ③信用 ④相信 ⑤信任
80. ①修养 ②培养 ③修建 ④长,这里指身高
81. ①学问、知识 ②学习
82. ①遗留,剩下 ②给予,赠送 ③给予,赠送
83. ①义理 ②道义 ③道理
84. ①奇异 ②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③不同于 ④有分别,不相同
85. ①这里指神情、态度 ②意志 ③意思 ④意趣,情趣 ⑤与“错”连用,译为“在意”
86. ①经过,经历 ②阅读,浏览
87. ①两顿 ②第二次 ③再次
88. ①笔直 ②直接,径直 ③副词,只,仅是
89. ①达到 ②得到
90. ①仅,只 ②停下 ③只是 ④与“行”连用,可译为“行动,活动” ⑤阻止
91. ①跟上来 ②到 ③到 ④最好的 ⑤周到
92. ①志向 ②做记号 ③记号,标志 ④记载 ⑤意志
93. ①修养 ②研究 ③惩治
94. 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②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③忠诚 ④尽忠
95. ①连接、紧跟 ②牵连 ③跟随
96. ①跑 ②行走
97. ①值得 ②足够,充足 ③脚 ④足够,充足
98. ①发出 ②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③劳动,劳作 ④兴起 ⑤写 ⑥鼓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分类练 (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古诗,完成1~2题,阅读古诗,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2 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二)(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2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二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22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二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 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一)(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1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一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21诗歌鉴赏课内重点篇目一测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