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pdf、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D(主张“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者,对“将古代文论视为过时的遗存”持反对态度,要纠正这一错误倾向。)
2.A(创作主体在记载“道”中必然体现自己的主观倾向性,并不表明“道”本身就具有主观性,根据后一段对“道”的解释,“道”本身是作为一种客观规律而存在的。)
3.C(C 选项体现的是第四段“文”的规律,不适合作为第三段“道”的论据。A,符合“万物的本原”;B 符合“思想传统”;D 符合“万物之道”。)
4.A(文章开头一段就谈到了“文以载道”被误解的问题。接下来的三段作者论证了其内涵,最后一段则要分析现代人误解的原因。最后一段中,“因为现代人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古代”和“用现代眼光去看古代,古代文论难免会成为过时的遗存而遭到轻视”两句话,都是对段首句的回应。因此,该句的主语应该是现代人,认识对象是古代文论“文以载道”,存在的问题是“误读”。)
5.答案示例:
①“文以载道”是“两项式”问题
②“文以载道”是包含“载”的“三项式”问题
③道是统治思想和特定的道德观念
④ 道有三重内涵,包括更广阔的问题
⑤只重文道关系不重文
⑥“文”有自身活动规律,独立发展
6.D(①瘦骨嶙峋:强调瘦小,符合语境。瘦骨伶仃:强调瘦弱孤单,而文中的少年并不“弱”。/ ②心满意足:强调感到满足,人做主语,符合语境。称心如意:某个事物让人满意,事物做主语。/ ③紧追不舍:强调紧紧追赶,不会放弃,符合语境。奋起直追,强调落后时奋力去追赶。/ ④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符合语境。扣人心弦:事物牵动人心,或引起共鸣。)
7.A(接连使用“活计”,语意更连贯,重点更明确。“活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寻得的”是少年成功寻得活计后的一声感慨,“不是那么容易”含有将困难看轻、看谈的自信从容。
“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寻得”更像是面难困难时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不合语境。)
8.B(牧民们不给哈儿提供工作是因为没有看到哈尔的表现,牛虎阿卡则看到哈儿驯马成功,所以不能说牛虎阿卡更有识人之明。)
9.C(“描写两位驯马师懊恼惭愧的心理”,以“不成功”衬托“成功”,是从反面衬托哈儿的了不起。)
10.参考答案:
①不理解和批评:哈儿飞身抱马,牧民们认为他行为莽撞,是个“勺子”。
②担心又期待:哈儿驯马时,牧民们既担心他的安危,又希望他能够成功。
③敬佩和赞赏:哈儿骑马归来,牧民们为他欢呼雀跃,牛虎愿给他工作。
11.参考答案:
①哈儿找工作却一再受挫,心里憋着一股劲要用行为证明自己。
②见到父子两人打铁的情景,哈儿情绪受到了感染而逐渐高涨。
③哈儿在村子的成长经历,表明他既了解马也有着良好的体魄。
④两位驯马师勇敢地接受挑战,进一步激发哈儿的勇气与决心。
12.CDH(原句为:夫君之大,天也。人之不能抗天,亦明矣。)
13.B(例句为判断句,B 句不是特殊句式,“者”表示“……的人”。)
14.C(“终继五国迁灭”中“迁”指灭亡,与文中的“迁”含义不同)
15.B(“缺少闻过则改的习惯”曲解文意,原文“使一日不得闻其过”的意思是,“使得君主有一天不能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
16.(1)如果增加现在已有的奖赏,设立现在所没有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苟”“直”“忠”各 1 分,大意 2 分。注意,要将省略的“奖赏”“惩罚”补充上去。)
(2)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博”“日”“参省”“知”各 1 分,大意 1 分。)
17.A(“静”“清”二字点明诗人阅读渊明集时的环境和心境,无法与结句天下“正升平”构成呼应,也不能强调“正值盛世,天下太平”。)
18.参考答案:
①精选时机,郑重其事。选择在了却公务,独属个人的清净时刻,开始读渊明集。
②经常翻阅,情有独钟。书房中有许多高雅的作品,经常翻阅的是案头的渊明集。
③产生共鸣,心有戚戚。读罢渊明集,诗人也许下了自己将来要归隐田园的愿望。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9.参考答案: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千万人之心也
(3)能克终者盖寡 (4)斯用兵之效也
(5)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6)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C(“明显看出他与封建家庭的矛盾终于白热化”解读有误。第二次摔玉,宝玉情绪变得更为激烈,主要原因是想要向黛玉证明他的一片真心。与家庭矛盾的白热化,要等到“宝玉挨打”。)
21.参考答案
①表面上,林黛玉对有关“读书”的问题,前后采取完全不同的回答。
②实际上,她既照顾三春的感受,又考虑到贾母对女儿读书的态度,才调整了回答。
③由此可见,黛玉心思十分细腻。
22.写作(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臣子能进谏,却不能使国君一定接受自己的谏言,算不上真正能进谏的大臣。君主能纳谏,却不能使大臣一定进谏,就不是真正能纳谏的国君。要想使君主定能纳谏,我先前的论述已经很完备;要想使臣子定能进谏,我现在还是来谈一谈吧。
国君地位高如天。人不能抵抗上天,这是非常明白的事情。古代圣人知道情况如此,因此立下赏赐来勉励他们。但是仍然担忧臣子软弱怯懦,奉承谄媚,使得君主有一天不能听到
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因此还要制定刑罚来威慑他们。人之常情,只要不是丧心病狂,失掉 理智,没有哪个会避开赏赐而去受刑的,何苦而不去进谏呢?如果没有设立奖赏与刑罚,那
么,按人之常情,人们又何苦去抵抗上天呢?如果不是那些本性忠诚节义、不求奖赏、不怕
刑罚的人,谁想用言语来换取死罪呢?君主又怎么可能完全得到本性忠诚有节义的人来任用
他们呢?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人勇敢,一个人半勇半怯,一个人怯懦。有个人和他们一起面对深渊,告诉他们说:“能跃过深渊的人,才算勇敢,不然就是怯懦。”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跃过深渊,那半勇半怯的人和怯懦的人就做不到。这个人又说:“跃过深渊的人奖励千两黄金,不这样的话,就没有。”那个半勇半怯的人追逐利益,一定会跃过深渊,那个怯懦的人还是做不到。一会儿,那个怯懦的人回头看到一头猛虎,突然向他逼近,那么,那个怯懦的人不等别人跟他说什么,就赶紧跃过深渊,如同走过平坦的大路一样。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别吗?关键在于利用形势驱使他们罢了。
国君威严难以冒犯,如同深渊难以跳跃。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就如同那个勇敢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进谏。追求奖赏的人,如同那个半勇半怯的人,所以听到有奖赏就会进谏。畏惧刑罚的人,如同那个怯懦的人,所以有了刑罚然后才会进谏。从前的君主知道勇敢的人不可能经常获得,所以把奖赏用作(鼓励半勇半怯者的)千金,把刑罚用作(激励怯懦者的)猛虎,让大臣对前者(奖赏)有所追求,对后者(刑罚)有所躲避,在这种形势下大臣们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国君的过失,这就是夏、商、周三代兴盛的原因啊。在没落的时代就不是这样,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把奖赏给了不进谏者,却把刑罚给了进谏者,大臣们闭口不言也就应当的了,国政混乱、国家衰亡也就紧随其后了。偶尔有贤明的国君想听听自己的过失,也不过是奖赏进谏者罢了。唉!如果没有猛虎,那怯懦的人肯跃过深渊吗?这没有其他原因,只因废除了墨刑而已。
现在奖赏进谏者的情况,偶尔还有,可是惩罚不进谏者的刑罚,已经完全废止了。如果增加现在已有的(对进谏者的)奖赏,设立现在所没有的(对不进谏者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更何况本来就忠诚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这样,说国君想听到正直的谏言却听不到,我是不相信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鲁迅说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