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川北凉粉”是南充特色小吃,下列制作“川北凉粉”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将豌豆磨成粉末B.用水浸泡豌豆粉
    C.用纱布过滤出豆渣和淀粉D.将淀粉加热煮熟制成凉粉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10mL水
    B.处理废弃固体
    C.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D.吸取液体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④为保护空气,应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⑤
    4.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5.以下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通过灼热的,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D.将铁钉放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6.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有吸水性,都能作干燥剂,都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7.以下对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8.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32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9.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1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U型管内水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B.稀盐酸和镁条
    C.水和氧化钙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如烘焙、糖果等行业。
    常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面包、沙拉酱、炸薯条、西式糕点等。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智力及视力均下降。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脂肪总量的3%。
    植物本身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少,但植物油脂在高温或长时间烹调过程中,植物中的一些有机物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上图所示,家庭烹调中大多使用植物油,若烹调温度高于180℃(即多数植物油的烟点),或时间超过2小时,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急剧增多。当油温过高且加热时间又长,使得反式脂肪酸含量迅速上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反式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食品中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汉堡B.奶油蛋糕C.苹果汁
    (3)时间一定时,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4)某食品营养成分如右表所示,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国际标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导致智力下降
    B.植物中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用植物油加工的食品也不含反式脂肪酸,可放心食用
    C.植物油在室温(25℃)时存放4小时内,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D.使用植物油烹饪时,应控制油温不能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
    三、计算题
    14.同学们剧烈运动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乳酸的化学式为,请回答:
    (1)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_______g乳酸中含碳元素72g。
    15.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和。为了测定其中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
    16.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微溶于水,溶液显中性,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
    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和;
    猜想Ⅱ:和;
    猜想Ⅲ:和;
    猜想Ⅳ:只有。
    (3)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_(填一种猜想)。
    【实验探究】
    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_______(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于是【得出结论】
    (4)猜想Ⅲ正确。大家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评价反思】
    (5)有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
    五、填空题
    17.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
    (2)A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A”、“B”或“C”)。
    18.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春节吃饺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饺子通常捏的酷似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牛肉馅饺子中的牛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制取的原理是,X的化学式是_______。
    (3)为起到全社会禁毒警示教育作用,警方常将缴获的毒品进行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90℃时,将一定质量的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①90℃时的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图中n的数值为_______。
    (2)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①℃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②当温度降低至℃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0.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的反应,请写出用磁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为了预防铁制品生锈,我们常在其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但在镀金属之前,先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用磨把豌豆磨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水浸泡豌豆粉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将豆浆用纱布袋过滤除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将淀粉加热煮熟制成凉粉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量取会有误差,量取10mL水应用10mL的量筒,故A操作错误;
    B、实验室中固体废弃物不能倒入水池,流入下水道会污染地下水,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集中分类处理,故B操作错误;
    C、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故C操作正确;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D操作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单纯作为燃料使用是一种浪费,选项说法正确;
    ②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以防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防造成图书档案损坏,应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选项说法错误;
    ④树木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选项说法正确;
    ⑤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C、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52:(16×46)=228:13:184,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D、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A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都会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正确;
    C、为红棕色(或红色)固体,被还原后生成铁粉,铁粉为黑色固体,因此现象是红棕色(或红色)固体逐渐变黑,C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应该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碱溶液是碱的溶液,如溶液、溶液等,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常温下pH﹥7),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A错误;
    B、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有吸水性,都能做干燥剂,但是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等酸性气体,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等酸性气体发生反应,B错误;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看能不能继续溶解指定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就是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浓或稀没有特定关系,C正确;
    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石墨属于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无机盐,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化学式为:,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B、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因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C、汞俗称水银,化学式为:,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可填充温度计,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为、乙为、丙为、丁为,则该反应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14+1×3)]:[5×(16×2)]=17:4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个氨分子和5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个一氧化氮分子和6个水分子,则分子个数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化物是指含有多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均为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是成网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片层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便闻到了香味,不符合题意;
    C、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但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D、和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最活泼,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B、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D、氢气、甲烷等燃烧都能够生成水,烧杯内壁都出现水珠,因此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液面左高右低,故A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镁条反应产生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液面左低右高,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增大,液面左低右高,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装置中气体不增不减,液面变化不大,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答案:D
    解析:A、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氧气逸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小,则开始一段时间,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高锰酸钾分解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正确;
    B、根据、可知,反应时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氯化锌质量相等,最终氧化锌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比氢氧化锌大,故图像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待溶液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升高,则溶质的质量增大,但不会恢复至初始状态,故图像正确;
    D、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图像错误。
    故选D。
    13.答案:(1)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
    (2)AB
    (3)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
    (4)符合
    (5)ACD
    解析:(1)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故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
    (2)常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面包、沙拉酱、炸薯条、西式糕点等。故汉堡和奶油蛋糕中富含反式脂肪酸。故选AB;
    (3)由图可知,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
    (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脂肪总量的3%,而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在脂肪总量中的含量为:,故符合国际标准;
    (5)A、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智力及视力均下降,符合题意;
    B、植物本身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少,但植物油脂在高温或长时间烹调过程中,植物中的一些有机物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植物油在室温(25℃)时存放4小时内,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家庭烹调中大多使用植物油,若烹调温度高于180℃(即多数植物油的烟点),或时间超过2小时,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急剧增多,故使用植物油烹饪时,应控制油温不能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符合题意。
    故选ACD。
    14.答案:(1)6:1:8
    (2)180
    解析:(1)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3):(1×6):(16×3)=6:1:8,故填:6:1:8;
    (2)设质量为x的乳酸中含碳元素72g。
    ,x=180,故填:180。
    15.答案:10.6%
    解析: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则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6%。
    16.答案:(1)
    (2)B
    (3)b
    (4)猜想Ⅰ
    (5)猜想Ⅱ
    (6)
    (7)在装置末端接一气球(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信息可知,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
    (2)固体加热制备气体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故填:B;
    (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选择向下排空气法,从b进气,将空气从a排出,故填:b;
    (4)氢氧化钙和氯化铵会反应,不能同时存在固体中,猜想Ⅰ不正确,故填:猜想Ⅰ;
    (5)加入酚酞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不呈碱性,没有氢氧化钙,故猜想Ⅱ不正确,故填:猜想Ⅱ;
    (6)氯离子会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但是氯化钙和氯化铵中都含有氯离子,猜想Ⅳ中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故填:;
    (7)氨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改进措施是在装置末端收集氨气防止氨气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填:在装置末端接一气球(合理即可)。
    17.答案:(1)
    (2)
    (3)B
    解析:(1)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质子数=16,是硫元素,其离子符号为;故填:。
    (2)A是锂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则化学式为;故填:。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故填:B。
    18.答案:(1)蛋白质
    (2)+1;
    (3)
    解析:(1)牛肉馅饺子中的牛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2)次氧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0,x=+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缺少的1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存在于X中,则X的化学式为,故填:+1、;
    (3)大麻的主要成分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故填:。
    19.答案:(1)不饱和;93.5
    (2)乙和丙;乙>甲=丙
    解析:(1)①硝酸钾溶解从80℃降温到60℃析出硝酸钾69g-10g=59g。硝酸钾80℃溶解度与60℃溶解度相差169g-110g=59g,则原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如开始为90℃硝酸钾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为202g,降温到80℃应析出硝酸钾202g-169g=33g,而实际析出10g,所以90℃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②5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从80℃降温到50℃析出硝酸钾169g-85.5g=83.5g。而从90℃降温到80℃析出10g,所以ng=10g+83.5g=93.5g。n=93.5。
    (2)①30g固体中加入5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需要小于等于60g。℃时,乙的溶解度等于60g,丙溶解度小于60g,所以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
    ②℃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均小于60g,则得到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且固体剩余。此时溶解度乙>甲=丙,则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20.答案:(1)
    (2)
    (3)、/、;、、
    解析:(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故填:;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铝>锌>铜>银,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和硝酸铝不反应,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有锌剩余,则硝酸银和硝酸铜都反应完全,故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铝,滤渣中一定有铜银和锌,故填:、;、、。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分类
    用途
    A
    干冰
    氧化物
    人工降雨
    B
    酒精
    有机物
    消毒
    C
    水银
    金属单质
    水银温度计
    D
    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炒菜时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变成冰体积变大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溶液和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铁钉表面分别|金属活动性有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
    试管中不纯
    C
    将稀盐酸加入到一种固体物质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这种固体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项目
    每25g
    能量
    442kJ
    蛋白质
    3.2g
    脂肪
    2.0g
    反式脂肪酸
    0.05g
    碳水化合物
    18.2g

    26mg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相关试卷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理综试卷 化学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理综试卷 化学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试题-初中化学: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试题-初中化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