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4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4含答案,共7页。
1.(2024·佛山顺德区高三质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B。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CO2能和NaOH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除去CO中的CO2,B能达到实验目的;C.收集NH3时,导管应伸入试管底部,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制取乙炔应使用分液漏斗,水应改成饱和食盐水,以防止反应过于剧烈,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2024·江门调研)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
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D.用丁装置精炼铜
解析:选C。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溴易挥发,挥发的溴溶于水后也会生成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应用四氯化碳除去挥发的溴,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制备溴苯的另一产物HBr,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HCl可抑制镁离子水解,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水,故丙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2,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D.粗铜应与电源正极相连,作为阳极,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2024·广州第65中学月考)对于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B.用乙装置验证氧化性:Cl2>Fe3+>I2
C.用丙装置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D.用丁装置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解析:选B。A.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A能达到实验目的;B.乙装置中右侧试管中四氯化碳呈现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但可能是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了碘单质,不能证明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排出装置中的氧气,再将铜丝伸入,让铜与稀硝酸反应,即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C能达到实验目的;D.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之后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此时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混有二氧化碳,D能达到实验目的。
4.(2024·广州第65中学开学考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B。A.钠和水反应生成H2,H2容易燃烧,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燃着的钠灭火,故A不能达到目的;B.液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密度比水的大,故保存液溴时加入适量水可防止其挥发,故B能达到目的;C.AgCl与Ag2CrO4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不能通过现象直接比较Ksp(AgCl)与Ksp(Ag2CrO4) 的大小,故C不能达到目的;D.用焰色试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D不能达到目的。
5.(2024·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选D。A.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片为负极,失电子,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持续产生大量气泡,A错误;B.该反应的实质是Fe3++3SCN-⇌Fe(SCN)3,KCl没有参与反应,加入氯化钾固体,对平衡无影响,溶液颜色不变,B错误;C.常温下,用pH计测得1 ml/L CH3COONH4溶液的pH=7,说明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促进水的电离,C错误;D.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氯化钡,Ba2+与CO eq \\al(\s\up1(2-),\s\d1(3)) 结合生成BaCO3使上述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D正确。
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答案:C
[素养提升]
7.(2024·广东河源中学调研)实验室常利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或推论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以及淀粉KI溶液孔穴中,都体现新制氯水的漂白性
B.生锈铁屑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后,若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存在
C.Na2O2固体中滴加FeCl2溶液后最终为白色沉淀
D.生锈铁屑加入足量稀硫酸后,若加入KSCN溶液,溶液一定变为红色
解析:选B。A.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体现新制氯水的漂白性,滴入淀粉KI溶液中,Cl2与I-反应生成Cl-和I2,体现新制氯水的氧化性,A错误;B.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生锈铁屑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后,若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一定有Fe2+存在,B正确;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Na2O2固体中滴加FeCl2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C错误;D.生锈铁屑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可与未生锈的铁屑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若铁过量,加入KSCN溶液,则溶液不变红色,D错误。
8.(2024·广州天河区高三测试)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选B。A.蔗糖水解后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C.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Cu(NH3)4]2+,C错误;D.盐酸中的氯离子具有还原性,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确定补铁剂中含有Fe2+,D错误。
9.(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C。制备乙烯时,应该控制温度为170 ℃,温度计应该放到液面下,故C错误。
10.(2024·广州执信中学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选B。A.玻璃棒含有钠元素,做焰色试验时,不能用玻璃棒,A错误;B.25 ℃,NaClO溶液的pH>7,说明NaClO为强碱弱酸盐,即HClO为弱酸,B正确;C.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NO不溶于水,将收集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试管顶部的少量气体中必定含有NO,不能证明收集的NO2气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气体,C错误;D.当溶液中含有SO eq \\al(\s\up1(2-),\s\d1(3)) 时,也能与酸化的Ba(NO3)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D错误。A.过滤
B.除去CO中的CO2
C.制取并收集NH3
D.实验室制取乙炔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用泡沫灭火器熄灭燃着的钠
隔绝空气、降低着火温度
B
向盛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入适量水
防止液溴挥发
C
分别向0.1 ml·L-1的NaCl溶液和Na2CrO4溶液中逐滴滴加0.01 ml·L-1AgNO3溶液
比较Ksp(AgCl)与Ksp(Ag2CrO4)
的大小
D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K+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
铜片上持续产生大量气泡
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
B
在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生成物可使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常温下,用pH计测定1 ml/L CH3COONH4溶液的pH
测得pH=7
CH3COONH4溶液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D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氨水的烧杯中插入两个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电流表指针发生较大偏转
氨水是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eq \\al(\s\up1(2-),\s\d1(3))
C
取久置的氯水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且一段时间内不褪色
氯水已经完全变质
D
向蔗糖晶体中加入浓硫酸,轻轻搅拌,有海绵状的碳生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未发生水解
B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待测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C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
Cu(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D
将补铁剂溶于盐酸,过滤,将滤液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补铁剂中含有Fe2+
A.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制备乙烯
D.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结论
A
做焰色试验时,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说明试样中一定含有Na元素
B
25 ℃,用pH计测量0.1 ml/L NaClO溶液的pH
溶液pH大于7,说明HClO是弱酸
C
将收集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顶部仍有少量气体
收集的NO2气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气体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eq \\al(\s\up1(2-),\s\d1(4))
1.(2024·佛山顺德区高三质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B。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CO2能和NaOH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除去CO中的CO2,B能达到实验目的;C.收集NH3时,导管应伸入试管底部,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制取乙炔应使用分液漏斗,水应改成饱和食盐水,以防止反应过于剧烈,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2024·江门调研)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
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D.用丁装置精炼铜
解析:选C。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溴易挥发,挥发的溴溶于水后也会生成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应用四氯化碳除去挥发的溴,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制备溴苯的另一产物HBr,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HCl可抑制镁离子水解,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水,故丙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2,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D.粗铜应与电源正极相连,作为阳极,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2024·广州第65中学月考)对于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B.用乙装置验证氧化性:Cl2>Fe3+>I2
C.用丙装置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D.用丁装置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解析:选B。A.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A能达到实验目的;B.乙装置中右侧试管中四氯化碳呈现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但可能是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了碘单质,不能证明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排出装置中的氧气,再将铜丝伸入,让铜与稀硝酸反应,即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C能达到实验目的;D.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之后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此时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混有二氧化碳,D能达到实验目的。
4.(2024·广州第65中学开学考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B。A.钠和水反应生成H2,H2容易燃烧,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燃着的钠灭火,故A不能达到目的;B.液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密度比水的大,故保存液溴时加入适量水可防止其挥发,故B能达到目的;C.AgCl与Ag2CrO4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不能通过现象直接比较Ksp(AgCl)与Ksp(Ag2CrO4) 的大小,故C不能达到目的;D.用焰色试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D不能达到目的。
5.(2024·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选D。A.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片为负极,失电子,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持续产生大量气泡,A错误;B.该反应的实质是Fe3++3SCN-⇌Fe(SCN)3,KCl没有参与反应,加入氯化钾固体,对平衡无影响,溶液颜色不变,B错误;C.常温下,用pH计测得1 ml/L CH3COONH4溶液的pH=7,说明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促进水的电离,C错误;D.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氯化钡,Ba2+与CO eq \\al(\s\up1(2-),\s\d1(3)) 结合生成BaCO3使上述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D正确。
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答案:C
[素养提升]
7.(2024·广东河源中学调研)实验室常利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或推论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以及淀粉KI溶液孔穴中,都体现新制氯水的漂白性
B.生锈铁屑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后,若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存在
C.Na2O2固体中滴加FeCl2溶液后最终为白色沉淀
D.生锈铁屑加入足量稀硫酸后,若加入KSCN溶液,溶液一定变为红色
解析:选B。A.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体现新制氯水的漂白性,滴入淀粉KI溶液中,Cl2与I-反应生成Cl-和I2,体现新制氯水的氧化性,A错误;B.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生锈铁屑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后,若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一定有Fe2+存在,B正确;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Na2O2固体中滴加FeCl2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C错误;D.生锈铁屑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可与未生锈的铁屑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若铁过量,加入KSCN溶液,则溶液不变红色,D错误。
8.(2024·广州天河区高三测试)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选B。A.蔗糖水解后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C.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Cu(NH3)4]2+,C错误;D.盐酸中的氯离子具有还原性,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确定补铁剂中含有Fe2+,D错误。
9.(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C。制备乙烯时,应该控制温度为170 ℃,温度计应该放到液面下,故C错误。
10.(2024·广州执信中学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选B。A.玻璃棒含有钠元素,做焰色试验时,不能用玻璃棒,A错误;B.25 ℃,NaClO溶液的pH>7,说明NaClO为强碱弱酸盐,即HClO为弱酸,B正确;C.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NO不溶于水,将收集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试管顶部的少量气体中必定含有NO,不能证明收集的NO2气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气体,C错误;D.当溶液中含有SO eq \\al(\s\up1(2-),\s\d1(3)) 时,也能与酸化的Ba(NO3)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D错误。A.过滤
B.除去CO中的CO2
C.制取并收集NH3
D.实验室制取乙炔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用泡沫灭火器熄灭燃着的钠
隔绝空气、降低着火温度
B
向盛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入适量水
防止液溴挥发
C
分别向0.1 ml·L-1的NaCl溶液和Na2CrO4溶液中逐滴滴加0.01 ml·L-1AgNO3溶液
比较Ksp(AgCl)与Ksp(Ag2CrO4)
的大小
D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K+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
铜片上持续产生大量气泡
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
B
在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生成物可使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常温下,用pH计测定1 ml/L CH3COONH4溶液的pH
测得pH=7
CH3COONH4溶液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D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氨水的烧杯中插入两个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电流表指针发生较大偏转
氨水是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eq \\al(\s\up1(2-),\s\d1(3))
C
取久置的氯水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且一段时间内不褪色
氯水已经完全变质
D
向蔗糖晶体中加入浓硫酸,轻轻搅拌,有海绵状的碳生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未发生水解
B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待测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C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
Cu(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D
将补铁剂溶于盐酸,过滤,将滤液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补铁剂中含有Fe2+
A.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制备乙烯
D.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结论
A
做焰色试验时,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说明试样中一定含有Na元素
B
25 ℃,用pH计测量0.1 ml/L NaClO溶液的pH
溶液pH大于7,说明HClO是弱酸
C
将收集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顶部仍有少量气体
收集的NO2气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气体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eq \\al(\s\up1(2-),\s\d1(4))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1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1含答案,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8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8含答案,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3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3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