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新材料的蓬勃发展彰显化学学科的魅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液冷散热技术使用的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火星车的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深海载人潜水器外壳使用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利用反应可制备碳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的N原子:B.的空间构型为V形
C.的电子式为:D.仅含共价键
3.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D.实验室制备少量的原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
N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空气中的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自然界通过根瘤菌固氮和雷电固氮两种形式,将氮元素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有研究表明,被土壤胶体吸附后,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更易被植物吸收的。
4.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B.
C.D.
5.土壤中的NH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后,土壤中的进一步将氧化为N。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氧化为的过程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pH降低
C.与时反应时,每生成1ml转移电子数为8ml
D.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
6.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气(含和少量)制备的操作流程如下(粗硅中含少量Fe、Cu的单质及化合物),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B.“高温氮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操作X”可将原料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D.“稀酸Y”可选用稀硝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将“合成氮”工艺和“氨碱法”联合起来,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氨碱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联合制碱法”在“氨碱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母液的进一步综合利用将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了98%,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能获得几乎等质量的,满足了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
7.下列有关实验室模拟“氨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正确的是( )
A.制取B.制取
C.净化D.制取
8.“联合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先通入氨气,将转化为,再加入NaCl细粉的方式获得晶体,从而提高了母液的利用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母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
B.向母液中通入时发生的反应:
C.向母液中加入NaCl细粉时发生的反应:
D.将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更多的晶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
将黄铜矿(其中Cu为+1价、Fe为+3价)在沸腾炉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在催化作用下可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可进一步吸收转化为。
9.焙烧黄铜矿的主要反应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B.仅作氧化剂
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ml,转移4ml
10.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B.
C.D.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氧化铬()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流程如图-1。与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熔融”时,当气泡不再逸出时,可判断反应已进行完全
B.“浸取”时,可通过搅拌或适当加热提高的浸取率
C.“酸化”时,发生离子反应为
D.“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等,工业上一般以硫磺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硫酸,其制备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黄铁矿燃烧生成SO,的化学方程式为
B.氧化成时,加催化剂能使全部转化为
C.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吸收完全
D.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用CaO做固硫剂把尾气中的以的形式固定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6分)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可作为补血剂。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还有一定量的)可用于制备,其流程如下:
(1)“酸溶”时,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
(2)下列是配制100mL'硫酸的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计算:
②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______,并冷却至室温;
③将冷却后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______中;
④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摇匀;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
⑥用______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⑦上下颠倒摇匀后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3)简述验证“还原”完全的实验方案:______。
(4)“沉淀”时加入溶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5)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可制得高纯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15分)铜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1)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溶液与少量氨水反应,开始生成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将50g胆矾放在址蜗中加热,使温度缓慢升高,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点的固体成分是______,B点的固体成分是______,C点的固体成分是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16.(15分)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抗氧化剂,易吸潮变质且受热易分解。实验室中可通过的过饱和溶液经冷却结晶制得。
实验Ⅰ 焦亚硫酸钠的制备
(1)实验室制备少量的装置如题16图-1所示。
①装置Y的作用是______。
②制取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的反应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分布如题16图所示。请补充完整制取固体的实验步骤:
打开磁力搅拌器,将装有过饱和溶液的锥形瓶至于40℃水浴中,向锥形瓶中持续通入至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将溶液冷却结晶,过滤,用饱和溶液洗涤固体,_____得到固体。
实验Ⅱ 焦亚硫酸钠的测定
(3)长期放置的固体会部分变质为。
①固体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请设计检验样品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______。(已知、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产物相同)
17.(15分)消除氮氧化物尾气和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
(1)氧化吸收法
酸性条件下,加入NaClO溶液可以氧化、NO和等生成和。
其他条件一定,转化为的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pH的变化如题17图-1所示。
①在酸性水体中,加入NaClO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水体溶液初始pH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
③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去除NO。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NO去除率的影响如题17图-2。温度高于60℃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催化还原法
在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题17图-3所示:第一步:在Cu表面被还原为,Cu被氧化为CuO:第二步:从Cu表面迁移至W的表面;第三步:在W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W-H),______。(补充完整该步反应机理)
②若改用作为还原硝酸盐过程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与相似。但还原过程中检测到三种含氮化合物微粒,其浓度变化如题17图-4所示,在1。5~2。5h过程中,硝酸根()部分转化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
D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I溶液,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的氧化性比强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化学docx、高二化学答案docx、高二化学答题卷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