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共5页。
我们先来热热身——
一、客观题 (21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遵循(zhūn) 芬芳 (fēng) 逐渐(zhú)
B.税务(shuì) 匀称(chèn) 呈现(chéng)
C.纤细(qiān) 大概(kài) 咳嗽(sòu)
2.下面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演凑 花瓣 欧州 B.镇静 儒弱 历害
C.辨别 模型 衬衫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美动听的歌曲 B.万里无云的天空
C.窃窃私语的辩论
4.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因释其耒而守株(解释)
B.正是河豚欲上时 (将要,正要,想要)
C.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5.下列符合“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词义的一项是 ( )
A.掩耳盗铃 B.刻舟求剑 C.画蛇添足
6.下列诗句中不含植物的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下列节日的时间与习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吃汤圆,赏月,挂茱萸
B.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祭祖,踏青,插柳
C.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
8.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陶罐和铁罐》: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B.《方帽子店》: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C.《我不能失信》:对方不能履行约定,我们也可以不守信用。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黑“A”,错误的涂黑“B”。每小题1分,共5分)
9. “独在异乡为异客”和“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都表示“孤独”。
10.长城、故宫、颐和园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1.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由班主任说了算。
12.纸,是由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一个叫蔡伦的人发明的。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事情过了不用改正,反正已过去。
【卷中语】同学们,你看, 大自然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幅卷轴,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天地间无穷无尽的奥秘吧——
二、主观题(79分)
(一)积累·梳理·运用
情境一:走近百花图 (13分)
百花图里的朵朵鲜花逐渐从睡梦中慢慢(sū xǐng) ,一朵有一朵的( zī shì)。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绽开了笑脸,池塘里的荷花随风(wǔ dǎ)。嗡嗡嗡, 花间的蜜蜂像是( xīn shǎng)着美景, 又像是和花朵交流着(mì mi)。
14.借助拼音,按顺序写出相应的词语,让这幅百花图活起来。 (10分)
sū xǐng zī shì wǔ dǎ xīn shǎng mì mi
15.仿照文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写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开放时的姿态。 (3分)
情境二:观摩动物园 (11分)
16.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信息卡。 (6分)
动物1:一身( )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 )的小燕子。
动物2:丛林中的一只鹿觉得自己的角很( ),四条腿却很( )。(填反义词)
动物3:海底动物的声音很有趣: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 )一样 ( )。
17.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请仿照“动物1”信息卡,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 (3分)
18.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时,你会怎么劝告它呢? ( ) (填序号,2分)
①唉,难看就难看嘛,毕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②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情境三:探索自然奥秘 (10分)
19.法布尔不小心打乱了实验记录信息,请你帮忙将序号填到相应表格里。 (3分)
①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②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③先在自家蜂窝里捉一些蜜蜂放进纸袋,再走到四公里外,给蜜蜂做记号并放飞,最后记录飞回的蜜蜂数。
20.想一想实验里每一个步骤有什么用意,再连线。 (3分)
给蜜蜂做记号 路程稍远,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放进纸袋 与其他蜜蜂区分开
带到四公里外 让蜜蜂不明方向
21.读句子,按要求作答。 (4分)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几乎,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中的一处错误。
(2)将划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二)阅读·鉴赏·探究
情境四:亲近大熊猫(15分)
国宝大熊猫
资料一:
资料二:
大熊猫能成为国宝,主要原因来源于它的生活习性蕴含的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大熊猫有锋利的牙齿,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其身体强壮力气很大,咬合力很强,奔跑和爬树速度堪称一流,成年以后没有天敌,可以说如果想要独霸天下,几乎没有困难。但它放弃食肉,选择吃素。 大熊猫主要的食物是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熊猫也被冠上高雅之士的隐喻。它自身强大却不欺负其他弱小动物,代表了和平、和睦、和谐。这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也是我国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22.我从资料里知道了大熊猫寿命最短是 岁,最长是 岁;成年大熊猫的重量,一般最轻有 公斤,最重有 公斤。大熊猫奔跑的速度堪称一流,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 公里。 (5分)
23.“大熊猫主要的食物是竹子”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我的观点是( )(3分)
①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示大部分食物是竹子。大熊猫还会吃其他食物;
②可以去掉,因为大熊猫只吃竹子。
24.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大意。我发现资料二的关键句是第 句。(2分)
25.竹子,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让我想到了宋代苏轼写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丽风景。我还知道中华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文房四宝”指 、墨 、砚, “雅人四好”指 、 、书、 画。 (5分)
(三)表达·交流
情境五:了解身边人(30分)
26.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特点、动物的特点。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比如,小书虫、故事大王、小问号……请选择其中一个,用一个事例或者几个方面把这个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要求:1.题目自拟;2.人物有特点,事例写清楚;3.书写工整美观;4.字数在250字以上。
三年级语文 第5页 (共6页)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寿命
14-30岁
大小
1.2-1.9米
重量
70-135 公斤
颜色
主要黑白, 部分棕白色
食物
竹子(99%的饮食) 。偶尔食草、啮齿动物和鸟类
最高速度
32公里/小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