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用糖中的蔗糖为二糖,一般水解成单糖后才被细胞吸收
B.低血糖时,人体肝脏中的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熔点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胆固醇是所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体内富含红色素的胭脂虫常寄生于仙人掌类植物上,这种红色素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仙人掌植株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将双缩脲试剂A、B液先后滴入胭脂虫研磨液中,会出现明显的紫色
C.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
D.HIV病毒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3种相同的碱基
3.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同与配合离不开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下图是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F为结构名称,①和②代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两种囊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存在和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液泡和溶酶体
C.①中所含物质的空间结构比②中所含物质的空间结构更复杂
D.各种生物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脂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4.血液Ca2+偏高或偏低均会出现不良症状,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Ca2+,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的过程。骨骼肌细胞中Ca2+主要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钙泵可维持细胞质基质的低Ca2+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离子状态的钙易被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Ca2+吸收
B.小肠上皮细胞经Na2--Ca2+交换途径排出Ca2+需耗能
C.Ca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需与Ca2+通道蛋白结合
D.钙泵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发挥作用时会发生磷酸化
5.用涂有胆碱酯酶的“农药残留速测卡”检测菠菜表面是否残留有机磷农药,其原理为:白色药片中的胆碱酯酶催化红色药片中的物质水解为蓝色物质,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图2曲线b表示在胆碱酯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蓝色越深,胆碱酯酶的活性就越高,有机磷农药残留就越多
B.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可以设置滴加蒸馏水组为对照组
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和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出现曲线c所示变化的原因不包括改变温度或pH
6.糖类和脂肪均可为骨骼肌供能,图1是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图2为人体内部分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骨骼肌在高运动强度时部分缺氧,主要由脂类物质供能
B.与脂类相比,糖类H含量更高,氧化分解时消耗O2更多
C.由图分析可知,三羧酸循环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D.细胞呼吸可将糖类和脂质代谢联系起来,是代谢的枢纽
7.将大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固氮。人工固氮通常用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自然界中固氮主要是依靠固氮微生物的生物固氮,根瘤菌就属于固氮微生物,下图所示为大豆叶片及根瘤中部分物质的代谢、运输途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提取绿叶中色素
B.H218O参与大豆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后可得到含18O的TP
C.叶肉细胞中催化PGA和蔗糖合成的酶都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D.在叶绿体和根瘤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
8.大多数细胞最终都要走向衰老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胚胎干细胞染色体的端粒往往比骨骼肌细胞的端粒要短
B.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能进行分裂,寿命较长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
C.与细胞坏死的机制不同,细胞凋亡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营养缺乏时,衣原体可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结构和物质以维持生存
9.南瓜植株的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研究人员将西瓜苗的地上部分嫁接到去掉藤蔓的南瓜根上获得一株“拼接”西瓜苗。为观察该西瓜苗能否正常进行细胞分裂,研究人员取其芽尖制成装片,如图是装片中某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拼接”西瓜苗发育成成熟植株,并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均等分配与①的位置有关
C.西瓜叶肉细胞和南瓜根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西瓜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结构功能差异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
10.赫尔希和蔡斯用蛋白质被35S标记、DNA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再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以及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组成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离
B.噬菌体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繁殖可使其蛋白质被标记
C.若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降低,胞外32P的放射性会升高
D.本实验属于对比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图1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a和d为两条模板链,Ⅰ和Ⅱ是该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已知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G+C占全部碱基的40%。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子链b延伸方向为5'→3',Ⅰ和Ⅱ都作用于氢键
B.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C.①②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①③④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该DNA分子进行第4次复制时将消耗480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2.已知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抑菌原理如图1所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合成RNA聚合酶,该酶可以使病毒的核酸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相关过程如图2所示。图3表示甲、乙两种细胞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作用于转录和翻译,混合使用抑菌效果可能更佳
B.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首先利用人体细胞的RNA聚合酶进行翻译
C.蓝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分别对应图3中甲细胞和乙细胞
D.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13.我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观察某只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细胞分裂并分析某物质的数量变化,绘制了如图1(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和图2所示的示意图。粗心的同学未在图2中标明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可知有两种可能:第一,细胞内核DNA的数量:第二,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甲、乙、丙时期的细胞中X染色体数分别为4、2、1
B.若丙细胞是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的名称为极体
C.纵坐标为第二种可能时,乙→丙实现了c→d的变化
D.纵坐标为两种可能时,a→b都是因为染色体的复制
14.水稻的花是两性花,水稻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为mm的个体只能产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现为雄性不育,M基因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育种专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M基因、A基因、D基因一起导入雄性不育个体中,从而获得了如图所示的转基因保持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培育杂交水稻的生产中,雄性不育系无需套袋
B.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C.M和m基因不同的原因包括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D.乙个体自交后代中,无荧光植株所占比例为1/2
15.已知果蝇的体色由A和a基因控制,眼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E和e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一只黑身红眼果蝇(甲)与一只黑身白眼果蝇(乙)多次交配得到的F1中,雌果蝇中的灰身白眼个体占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并发明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应位置的方法
B.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身对灰身为显性,甲个体的基因型为AaXEXe
C.乙个体的每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Xe、AY、aXe和aY
D.用红眼雌性果蝇与白眼雄性果蝇进行杂交,便可以通过眼色来判断后代的性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填“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2)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的流动性会____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为什么说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______。
(4)F为细胞骨架,由______组成,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
(5)该细胞膜运输K+、Na+的能量来源于______(一种生理过程)产生的ATP供能,这也说明与a侧相比,b侧Na+浓度、K+浓度分别较______。
17.(11分)2021年9月24日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科技论文,在实验条件下,科学家们精心设计了11步化学聚糖主反应,相比植物光合作用60多步生化反应而言大大提高了淀粉合成效率。植物光合作用过程(A)和人工合成淀粉过程(B)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肉细胞中,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当光照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b的含量将______。
(2)图中NADPH的作用是______。叶肉细胞内类似于B中CO2→有机C1→C3中间体的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
(3)图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中还原剂作用对象分别是______。
(4)在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人工合成淀粉过程积累淀粉的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物积累淀粉的量,因为____________。
18.(12分)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下图1分别表示某动物(2n=4),精巢中处于分裂期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其依次出现在细胞①~③(或①~④)的不同位置处。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乙细胞表示______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或“减数分裂Ⅱ”),着丝粒从①到②位置两条染色体正在发生______现象,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过程是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据图1分析,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该过程对应丙图的时期是______。
(3)若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Xb的精子,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4)该动物的一个未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不含3H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互换),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单体有______条。
19.(12分)下图表示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的过程,①~④表示生理过程,Ⅰ、Ⅱ和Ⅲ表示结构或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细胞中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Ⅱ代表的分子具有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图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______,与翻译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______。
(3)过程③涉及的RNA有______种,核糖体在mRNA上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合成多条肽链。与Ⅲ对应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5'-______-3'。
20.(12分)某种植物(雌雄同株,2n=12)的花腋生(A)对顶生(a)为显性,该植物的野生型开黄花,偶然间出现蓝花突变体I,花色受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现将甲植株(腋生黄花)和乙植株(顶生蓝花)杂交得F1,让F1所有类型的所有个体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为腋生黄花∶腋生蓝花∶顶生黄花∶顶生蓝花=189∶63∶315∶105(不考虑致死和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若F1自由交配,后代中顶生蓝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2)若对该植株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经基因定位检测发现,突变基因b位于2号染色体上,另一蓝花突变体Ⅱ是由隐性基因f控制的。请以突变体1和突变体Ⅱ为材料,进行实验设计,探究f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不考虑其他变异)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
①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f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f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高2026届高一(下)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不是所有生物膜都含胆固醇,D项错误。
2.B
【解析】胭脂虫研磨液呈红色,会影响紫色的观察,B项错误。
3.A
【解析】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液泡和溶酶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项错误;②中的蛋白质是经F(高尔基体)将来自于①中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后形成的成熟蛋白质,比①中的空间结构更复杂,C项错误;生物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项错误。
4.C
【解析】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项错误。
5.A
【解析】蓝色越深,白色药片中的胆碱酯酶活性越高,说明酶被农药有机磷影响的程度就越低,则有机磷农药残留就越少,A项错误。
6.D
【解析】由图1可知,骨骼肌在高运动强度时,主要由糖类物质供能,A项错误;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更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O2更多,B项错误;由图2可知,三羧酸循环产生CO2,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C项错误。
7.D
【解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利用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来分离色素,A项错误;H218O参与光合作用产生18O2,B项错误;催化PGA和蔗糖合成的酶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叶绿体中光反应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根瘤菌通过细胞呼吸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D项正确。
8.C
【解析】同一个体的胚胎干细胞染色体的端粒往往比骨骼肌细胞的端粒要长,A项错误;人体细胞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分裂无因果关系,B项错误;衣原体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溶酶体,D项错误。
9.A
【解析】“拼接”西瓜苗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是幼苗生长发育(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项正确;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B项错误;西瓜叶肉细胞和南瓜根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西瓜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结构功能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D项错误。
10.C
【解析】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A项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正常的生存繁殖,应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B项错误;若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降低,部分子代病毒释放出来,会使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C项正确;本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只有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才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11.A
【解析】由图1可知,Ⅰ为解旋酶,催化氢键的断裂,Ⅱ为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A项错误;图2中的①③④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项正确;该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G+C占40%,A+T占60%,T占30%,即60个。第4次复制可理解为:以连续复制3次后所得到的8个DNA分子做模板再复制一次,相当于新合成了8个DNA分子,8×60=480,D项正确。
12.B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RNA聚合酶进行复制,B项错误;图3的甲细胞中DNA分子为环状,无核膜,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属于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乙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细菌和酵母菌分别属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项正确。
13.C
【解析】由图1中乙时期细胞质不均等分可知该昆虫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甲、乙、丙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X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4、2、1,A项正确;若丙细胞是乙细胞的子细胞,分析染色体形态、大小和来源(颜色)可知丙细胞为极体,B项正确;纵坐标为第二种可能时,着丝粒分裂引起c→d的变化,而乙→丙过程实现的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未分裂,C项错误;DNA的复制是随染色体的复制而进行的,DNA复制使得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加倍,细胞内核DNA的数量也加倍,D项正确。
14.D
【解析】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作为母本,无需进行去雄,但人工异花传粉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仍需要进行套袋,A项错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也可能是相同基因,B项错误;构成M和m基因的核苷酸种类相同,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C项错误。转基因保持系个体基因型为ADMmm,由于A基因为花粉(雄配子)致死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m、ADMm两种雌配子,但只能产生m一种雄配子,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DMmm∶mm=1∶1,D为红色荧光基因,M是正常可育基因,子一代雄性可育植株ADMmm表现为为红色荧光植株,雄性不育植株mm表现为无荧光植株,所以无荧光植株(mm)所占比例为1/2。
15.B
【解析】发明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应位置的方法的科学家是摩尔根,A项错误;一只黑身红眼果蝇(甲)与一只黑身白眼果蝇(乙)多次交配,F1雌果蝇出现中白眼个体,只考虑眼色的遗传,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e基因,则甲为母本,基因型为XEXe,乙为父本,基因型为XeY,F1雌果蝇中白眼个体XeXe占1/2。由于眼色和体色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体色的基因就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果蝇中灰身白眼个体占1/8,则亲代产生灰身个体的概率为1/4,甲、乙个体相关基因型都为Aa。综合考虑两对性状,甲、乙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XEXe、AaXeY,B项正确;乙个体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发生互换,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Xe、AY、aXe和aY,若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不发生互换,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两相同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为AXe和aY或aXe和AY,C项错误;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欲通过观察眼色来判断后代的性别,应选择红眼雄性果蝇与白眼雌性果蝇进行杂交,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8分,除了标注外每空1分)
(1)蒸馏水 (2)降低 (3)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2分)
(4)蛋白质纤维 (5)无氧呼吸 低、高(2分)
【解析】(2)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限制磷脂的运动,因此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降低。(5)由图可知,运输K+、Na+需要消耗ATP,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K+、Na+,因此b侧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而该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该细胞膜运输K+、Na+的能量来源于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供能。
17.(11分,除了标注外每空2分)
(1)叶绿体(或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但两者缺一不可)(1分) 减少(1分)
(2)作为活泼的还原剂、提供能量 不需要 (3)C3、CO2 (4)大于(1分)
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两种途径合成糖类相等,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积累的淀粉量更多。
【解析】(1)由图可知,A为光合作用整个过程,因此发生场所是叶绿体。a为C3,b为C5,当光照突然减弱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直接影响C3的还原,短时间内b(C5)的含量将减少。(2)叶肉细胞内类似于B中CO2→有机C1→C3中间体的过程为CO2的固定,不消耗能量,因此不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3)图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中还原剂作用对象分别是C3、CO2。(4)在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不涉及呼吸作用,则不会消耗淀粉,因此积累淀粉的量大于植物积累淀粉的量。
18.(12分,每空2分)
(1)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④ (2)Ⅰ (3)A (4)4
【解析】(1)据图分析,乙细胞表示减数分裂I过程,①到②表示前期联会,②到③表示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到④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过程是③→④。(2)据图分析,甲细胞表示有丝分裂过程,①到②表示前期到中期,②到③表示中期到后期,该过程对应丙图的时期是Ⅰ。(3)若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Xb的精子,说明减数分裂I后期A与Xb移向了同一极,a与Y移向了同一极,但减数分裂II后期异常,着丝粒分裂后,两个Xb与一个A移向了同一极,则另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4)该动物的一个未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所有染色体的DNA均为一条链带标记,一条链不带标记。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不含3H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带上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不带标记,已知该动物有4条染色体,因此含3H的染色单体有4条。
19.(12分,除了标注外每空2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0 (2)②④ T-A (3)3 左(1分) CUA(1分)
【解析】(1)(2)据图分析,多聚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①为DNA的复制,②④为转录,③⑤为翻译,因此II代表环状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②④为转录,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G-C、C-G,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U-A、G-C、C-G,因此与翻译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3)过程③为翻译,涉及tRNA、mRNA、rRNA3种,此时左侧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所以核糖体在mRNA上是向左移动来合成肽链的。Ⅲ为tRNA,结合氨基酸的部位为tRNA的3'端,反密码子为3'-GAU-5',该tRNA对应的mRNA上的密码子就是5'-CUA-3'。
20.(12分,每空2分)
(1)AaBB、aabb 9/64
(2)6 让两种突变体(I和Ⅱ)杂交得到F1,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表型及比例
①黄花∶蓝花≈1∶1 ②黄花∶蓝花≈9∶7
【解析】(1)F2的黄花∶蓝花=3∶1,可判断黄花对蓝花为显性,F1控制花色的基因型都为Bb,亲本甲、乙植株花色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乙植株(顶生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甲植株(腋生黄花)的基因型表示为A_BB。F2的腋生∶顶生=3∶5,说明F1控制开花位置的基因型有两种,Aa∶aa=1∶1,因此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的两种基因型AaBb∶aaBb=1∶1,进行自由交配时,含A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概率都是1/4,含a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概率都是3/4,后代中顶生个体aa=9/16,群体中Bb个体自由交配相当于Bb个体自交,后代中蓝花个体bb=1/4,因此后代中顶生蓝花植株aabb的比例为9/16×1/4=9/64。(2)该种植物为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需要测定6条染色体。经分析,蓝花突变体I的基因型为bbFF,蓝花突变体Ⅱ的基因型为BBff,两种突变体杂交后,F1的基因型为BbFf,若f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配子只有两种,即bF∶Bf=1∶1,自交后代F2中黄花∶蓝花≈1∶1;若f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产生的配子有4种,即BF∶Bf∶bF∶bf=1∶1∶1∶1,自交后代F2中黄花∶蓝花≈9∶7。抗菌药物
抗菌机制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C
A
D
D
C
A
C
A
B
C
D
B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