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1-1720671179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1-1720671179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1-17206711793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0-17206711681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0-1720671168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66413/0-17206711682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Cu 64 Ba 137
一、无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坚持学习和研究就可能会获得伟大的成就,贵在坚持。比如化学家芒吉·巴文迪、化学家路易斯·布鲁斯和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叶基莫夫因发现和合成“碳量子点”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碳量子点是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直径大约。碳量子点通常是由无定型和晶态的碳核组成,在碳核表面含有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OH)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量子点并不是完整的物质B. 碳量子点具有丁达尔效应
C. 碳量子点直径比分子大D. 碳量子点与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碳量子点通常是由无定型和晶态的碳核组成,在碳核表面含有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因此碳量子点是完整的物质,故A错误;
B.碳量子点是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与胶粒直径吻合,需要分散到分散剂才能形成胶体,因此碳量子点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碳量子点通常是由无定型和晶态的碳核组成,直径低于10nm,分子直径小于1nm,故碳量子点直径比分子大,故C正确;
D.碳量子点通常是由无定型和晶态的碳核组成,在碳核表面含有不同的含氧官能团,例如羟基等,不是碳单质,与石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
2. “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类比”对物质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 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推测CO2与Ca(NO3)2溶液也不反应
B. Al(OH)3无法通过化合反应制取,推测Fe(OH)3也无法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C. N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在空气中加热也生成
D. 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也大于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CO2与Ca(NO3)2溶液也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也不反应,A正确;
B.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B错误;
C.Li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生成Li2O,C错误;
D.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D错误;
故选A。
3. 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甲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
B. 图乙装置可用于制备小苏打
C.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垫上一张洁净的滤纸,准确称量固体置于丙容器中,加水至刻度线,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D. 图丁装置可用于制备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示装置左侧产生的硫酸亚铁溶液无法进入右侧试管,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则题给装置无法制备氢氧化亚铁,故A错误;
B.图示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Cl+NH3+CO2+H2O=NH4Cl+NaHCO3,则题给装置可用于制备碳酸氢钠,故B正确;
C.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溶解碳酸钠固体,则题给装置不能用于配制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则题给装置不能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
故选B。
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B. 标准状况下,溶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C. 的碳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总数为0.3NA
D. 和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数为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为=0.5ml,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A不正确;
B.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1ml,溶于足量NaOH溶液,可建立如下关系式:Cl2——e-,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不正确;
C.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0.3NA,溶剂中还含有氧原子,则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大于0.3NA,C不正确;
D.、4.6g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都为0.3ml,则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也为0.3NA,D正确;
故选D。
5. 将H2S和空气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铜
B. 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是:Fe3+>O2>S
C. 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D. ①②③三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为溶液中铜离子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和氢离子,反应②为硫化铜与溶液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亚铁离子和硫,反应③为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生成铁离子,总反应为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中铜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③为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生成铁离子,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产物,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气是反应的氧化剂,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氧气的氧化性强于铁离子,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回收硫的总反应为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溶液中铜离子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和氢离子,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按照条件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B. 和过量浓反应:
C. 溶液中通入过量:
D. 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则二氧化硫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A错误;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7. 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X
B. t1min时,物质Y的转化率为60%
C. t2min时,反应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3min时,反应停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的量减小的Y为反应的反应物,物质的量增大的X为生成物,Y和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ml:(5.5—2)ml=2:1,t3min时,X、Y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X,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1min时,物质Y的物质的量为6ml,则Y的转化率为×100%=40%,故B错误;
C.由图可知,t2min时,X、Y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反应未达到平衡,是平衡的形成过程,所以反应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由图可知,t3min时,X、Y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故D错误;
故选C。
8. 下列物质 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Na2O2→NaOH→Na2CO3→NaHCO3
B. Fe→Fe2O3→Fe(OH)3→FeCl3→FeCl2
C. NaCl(饱和)→NaHCO3→Na2CO3→NaOH
D. Cl2 →HClO→HCl→Cl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和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能一步实现,A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和氧气转化为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铁生成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实现,B符合题意;
C.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氨气、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能一步实现,C不符合题意;
D.氯气和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浓盐酸和高锰酸钾生成氯气,能一步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同学们都知道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以易拉罐(含有和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取明矾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
B. 明矾的化学式为
C. 上述流程中可用过量代替
D. “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A
【解析】
【分析】易拉罐中含有和少量、杂质,碱溶时由于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的偏铝酸钠进入沉铝步骤,沉铝时,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将偏铝酸根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之后用H2SO4、K2SO4溶液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生成硫酸铝钾,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制得明矾。
【详解】A.易拉罐中含有和少量、杂质,碱溶时,Al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进入沉铝步骤,、均不与NaOH溶液反应,进入滤渣中,A错误;
B.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俗称,故明矾的化学式为,B正确;
C.加入饱和碳酸氢铵溶液目的是将偏铝酸根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可用过量代替,发生可达到沉铝的目的,C正确;
D.在溶解步骤生成硫酸铝钾溶液,为制得纯净干燥的明矾晶体,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这一系列操作,D正确;
答案选A。
10.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种用作新能源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位于短周期,原子的电子数为原子的两倍,、、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B. 非金属性:
C. Y的氢化物可能用于刻蚀玻璃D.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锂盐的成键特点,Y形成一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因此Y可能为H,也可能为F、Cl,Z形成两个双键达到稳定结构,Z属于第ⅥA族,X位于第三周期,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因此Z为O,X为S,W、Z、Y位于同一周期,Y为F,Li失去电子给了W,则W为N,据此分析;
【详解】A.X为S、Y为F、Z为O,S在第三周期,O、F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因此原子半径:S>O>F,故A正确;
B.X为S、W为N、Z为O,N、O同周期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O>N,故B错误;
C.Y为F其氢化物HF溶液可以用来刻蚀玻璃,故C正确;
D.W为2N,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NO3,HNO3是强酸,故D正确;
故选B。
二、有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美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现用单体合成Y(),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与气体恰好完全加成的产物为纯净物
B. 若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为19600,则聚合度为380
C. 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的倍
D. Y有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Y的结构简式可知,X合成Y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则X为。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能生成或,所以完全加成的产物为混合物,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若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为19600,则聚合度为=350,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n,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的n倍,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12. 某有机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有机物属于饱和烷烃B. 该有机物的名称是甲基戊烷
C. 该烃与二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D. 该烃的一氯取代的产物有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干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均为单键连接,其余价键均与H结合,故属于饱和烷烃,A正确;
B.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可知,该有机物的名称是甲基戊烷,B正确;
C.由题干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4,与二甲基丁烷的分子式也为C6H14,即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不互为同系物,而是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根据等效氢原理,该烃中含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该烃的一氯取代的产物有种,D正确;
故答案为:C。
1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醇的分子式: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 的填充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C2H6O,故A错误;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故B错误;
C.丙烷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则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四氯化碳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填充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C。
14. 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表示4种沸点不同的物质
B. 2,2-二甲基丁烷与2-甲基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有3种
D. 尿素与氰酸铵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熔点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式为二氯丙烷可能为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共有4种,则能表示4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故A正确;
B.2,2-二甲基丁烷与2-甲基己烷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有4种,分别是甲烷、乙烷、2,2-二甲基丙烷、2,2,3,3-四甲基丁烷,故C错误;
D.尿素与氰酸铵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不同物质,两者熔点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5. 若将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则取代反应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 5ml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生成aml,则(a+0.2)ml,(a+0.4)ml、(a+0.6)ml,根据C守恒,4a+0.2+0.4+0.6=2,则a=0.2,即、、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l、0.4ml、0.6ml、0.8ml,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2ml×1+0.4ml×2+0.6ml×3+0.8ml×4=6ml;
故选B。
【点睛】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时分别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l、2ml、3ml、4ml。
16.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所配的溶液体积不是0.1L,且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再加入充分振荡后,观察下层溶液颜色变为橙红色,则说明发生了证明了氧化性:,故B正确;
C.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应使用pH计,故C错误;
D.除去丙烷中的乙烯,若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溶液会引入二氧化碳等新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17.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之一就是“预测物质的性质”。对下列有机物性质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 乙炔与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故等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相同
B. CH3CH3为乙烷,该物质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H3取代的结果,该物质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 某有机化合物可以表示为,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6,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D. 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所以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炔与苯的最简式均为CH,C、H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等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
B.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H3取代转化为乙烷,均为饱和烃,则光照下均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C.中含9个C原子、16个H原子,分子式为C9H16,且含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故C正确;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各引入新的基团,易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8. 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此烯烃可能的结构有
A. 9种B. 8种C. 7种D. 6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所以能形成双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3和4之间,3和8之间,4和5之间,5和6之间,6和7之间,,故该烃共有7种;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碳碳双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防止重写、漏写,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碳碳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还原双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19. 某有机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它非常美丽,就像你认真学习时的样子,美好的青春时光必须全力以赴。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 该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D.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有一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碳四价”原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A正确;
B.该分子中的中心碳原子与周围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则该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正确;
C.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有CH≡C-CH2-C≡CH或CH≡C-C≡C-CH3,可见其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一种,D错误;
故选D。
20. 将 a g 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bg。若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