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嫦娥五号”上的“织物版”国旗使用的国产高性能材料——芳纶纤维
    B. “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光导纤维
    C. “一箭四星”运载火箭发动机使用的高效固态推进剂——二聚酸二异氰酸酯
    D.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使用的防水透湿功能材料——聚氨酯薄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芳纶纤维属于有机物,A正确;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不属于有机物,B错误;
    C.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属于酯类,是有机物,C正确;
    D.聚氨酯薄膜是有机物,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并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医疗卫生、皮革等领域,D正确;
    故选B。
    2. 以下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乙醇的分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
    C. 甲烷的电子式:D. 乙炔的球棍模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H和1个O,其分子式为C2H6O,故A错误;
    B.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故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正确;
    C.甲烷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共价键,甲烷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用小球和小棍表示的模型为球棍模型,乙炔的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
    答案选A。
    3.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HCl→H+Cl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D. 铝热反应2Al + Fe2O32Fe + Al2O3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过程HCl→H+Cl为H-Cl键的断裂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
    D. 铝热反应2Al + Fe2O32Fe + Al2O3为放热反应,故可用该图表示其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4.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烃种类最多的是
    A. CH3CH3
    B. CH3CH2CH3
    C.
    D. CH3CH2CH2CH2C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CH3分子中含有1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则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B.CH3CH2CH3分子中含有2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则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C.分子中只含有4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则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4种;
    D.CH3CH2CH2CH2CH3分子中含有3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则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生成一氯代物数目最多的为C;
    答案选C。
    5.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相似,据此判断对HOCH2CH=CHCH2CO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 能分别与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C.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 1ml 该有机分子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g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3种官能团,故A正确;
    B.分子中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分子中还有羟基,能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利用分子中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该分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原理不同,故C错误;
    D. 羟基和羧基上的H都能被Na置换生成氢气,1ml 该有机分子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1ml氢气,即2g H2,故D正确;
    故选C。
    6.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b>c>dB. b>c>d>aC. d>a>b>cD. a>b>d>c
    【答案】C
    【解析】
    【详解】装置一:形成原电池,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则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
    装置二:没有闭合电路,未形成原电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c;
    装置三:形成原电池,d极溶解,所以d是负极,c极有气体产生,所以c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c;
    装置四:形成原电池,电子从d极流向a极,电流从a极流向d极,a极为正极,d极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a;
    所以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
    故选C。
    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气体中数目为
    B. 、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
    C. 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气体中没有H+,A错误;
    B.、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浓硫酸变稀,而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则生成分子的数目小于,B错误;
    C.N2和H2反应生成NH3是可逆反应,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小于,C错误;
    D.与混合物的最简式为NO2,NO2的物质的量为=0.1ml,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D正确;
    故选D。
    8. 可逆反应A(g)+3B(g) 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8 ml/(L·min)B. v(B)=1.2 ml/(L·min)
    C. v(C)=0.4 ml/(L·min)D. v(C)=0.02ml/(L·s)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相同单位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
    【详解】A.v(A)=0.8 ml/(L·min);
    B.v(A):v(B)=1:3,v(B)=1.2 ml/(L·min)则v(A)=0.4 ml/(L·min);
    C.v(A):v(C)=1:2,v(C)=0.4 ml/(L·min),则v(A)=0.2 ml/(L·min);
    D.v(A):v(C)=1:2,v(C)=0.02ml/(L·s)=1.2ml ml/(L·min),则v(A)=0.6 ml/(L·min);
    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答案为A。
    9.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9个B. 共平面的原子至少有10个
    C. 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1个D. 共直线的碳原子最多有4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环中11个原子,双键中4个原子,三键中2个原子及甲基中2个原子最多共面,即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9个,A正确;
    B.苯环和乙烯所在的平面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由苯环的平面结构可知,共平面的原子最少为12个,B错误;
    C.苯环、三键、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最多有11个,C正确;
    D.C=C为直线结构,即最多有4个C共直线,D正确;
    故答案为:B。
    10. 在一个温度恒定、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已知m+n=p+q,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C)∶v(D)=p∶q
    ⑥单位时间内n ml B断键反应,同时p ml C也断键反应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⑥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反应的特点是随着反应进行,该体系的压强将改变,压强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①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②随着反应进行,m(气)将发生变化,根据ρ= ,ρ不变,V不变,则m(气)也不变,说明达到平衡,②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③、④各组分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和④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⑤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这一关系,故⑤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⑥单位时间内n ml B断键反应,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同时p ml C断键反应,说明反应逆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⑥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故选:C。
    11. 探究金属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 e中可以选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
    C. 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
    D. 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a装置中铜丝与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装置b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c装置中黑色的CuO固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H2产生,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d装置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e为尾气处理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浓硫酸与铜丝接触与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A选项正确;
    B.e为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吸收SO2,SO2是酸性气体,具有还原性,可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B选项正确;
    C.用铁丝代替铜丝,其他条件不变,铁丝与浓硫酸加热仍然产生SO2,不产生氢气,则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C选项正确;
    D.装置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浓硫酸,所以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时,应将a装置中试管内冷却的混合物沿杯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是否变蓝,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12. 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的分子式为C10H16O2
    B. 甲的一氯代物有4种
    C 乙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D. 甲、丙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丙的结构简式,以及有机物成键特点,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4O2,A错误;
    B.根据甲的结构简式,有机物甲中有三种等效氢,因此有机物甲的一氯代物有3种,B错误;
    C.乙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即发生氧化反应,乙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C正确;
    D.甲、丙中均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故选C。
    13. 一定条件下,将3 ml A气体和1 ml 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C(g)+2D(s)。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2 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
    C. 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D. 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 ml·L-1·min-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生成物D为固体,所以气体质量和气体体积都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2 min后加压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将3 ml A气体和1 ml 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因为加入的反应物之比和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相等即为1:1,故C错误;
    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 min内生成0.8mlD,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1.2ml,故2 min 内A的反应速率v(A)=c/t==0.3 ml·L-1·min-1,故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题依据: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进行判断速率的变化;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速率的大小;根据变化量判断转化率。
    14. 为有效降低含氮化物的排放量,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合作小组利用反应设计如图所示电池(离子交换膜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流可以通过离子交换膜
    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电极室溶液的碱性增强
    C. 电子由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
    D. 同温同压时,左右两侧电极室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NO2和NH3发生归中反应,NO2中N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故通入NO2的电极B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NH3中N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故通入NH3的电极A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详解】A.电流通过离子交换膜才能形成闭合回路,A正确;
    B.负极反应式为,消耗氢氧根离子的同时生成水,因此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电极室溶液的碱性减弱, B错误;
    C.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电子从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C正确;
    D.正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转移相同数量的电子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4,即左右两侧电极室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3, 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 I.两位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放”,下同)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Ⅱ.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3)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以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的浓度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5)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 ①. 放 ②. 吸
    (2)低于 (3) ①. 0.125 ②. AD (4)C
    (5)16.7%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可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可知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反应为吸热反应;
    【小问2详解】
    (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小问3详解】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以CO表示的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多种因素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其中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气体压强、使用正催化剂、升温等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则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A(升高温度)和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故AD符合。
    【小问4详解】
    下列描述:
    A.某瞬间的含量跟起始状态有关、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不一定说明它们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A不符合;
    B.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容积体积的不变,故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B不符合;
    C.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会随着反应而变化,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符合;
    D. 单位时间内消耗2ml H2的同时生成1mlCH3OH,均指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已达平衡,D不符合;
    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小问5详解】
    已知,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lCO和2m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由图可得三段式:
    ,平衡时CO体积分数=。
    16. 正确认识和使用电池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I.电化学法处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双氧水氧化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石墨只起导电作用,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1)石墨1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电时H+迁移向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4)某同学关于原电池的笔记中,不合理的有__________。
    ①原电池两电极材料活泼性一定不同
    ②原电池负极材料参与反应,正极材料都不参与反应
    ③Fe-浓硝酸-Cu原电池,Fe是负极
    ④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Ⅱ.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1)某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为_______。
    (2)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g饮用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负极 ②. H2O2+2e-+2H+=2H2O ③. SO2+H2O2=H2SO4 ④. 正极 ⑤. ①②③ ⑥. H2-2e-+2OH-=2H2O ⑦. 0.2NA(或1.204×1023)
    【解析】
    【分析】(1)依据题意可知,过氧化氢可氧化二氧化硫进而除去二氧化硫,根据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原电池原理作答;
    (2)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
    (3)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4)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燃料电池是碳电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负极和正极都可以参加反应;
    Ⅱ.(1)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依据总反应,结合物质与转移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作答。
    【详解】I.(1)该原电池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是负极、通入双氧水的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双氧水得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故答案为负极;H2O2+2e-+2H+=2H2O;
    (2)原电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3)H+的迁移方向为正极,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故答案为正极;
    (4)①原电池两电极 活泼性可以相同,如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石墨,所以不一定不同,①项错误;
    ②原电池负极材料参与反应,正极材料也可以参与反应,如铅蓄电池中正极材料PbO2和负极材料Pb都参加反应,②项错误;
    ③Fe-浓硝酸-Cu原电池,Fe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电极总反应主要是铜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Cu是负极,③项错误;
    ④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④项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Ⅱ.(1)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
    (2)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总反应为2H2+O2=2H2O,1.8g饮用水的物质的量为=0.1ml,则转移电子数为0.1×2×NA = 0.2NA(或1.204×1023)。
    【点睛】氢氧燃料电池是常考点,需要注意电解质环境,电解质的酸碱性会影响电极反应的书写及电极产物,学生要多分析,避免低级错误。
    17.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NOx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一定条件下NH3可将NO2还原。甲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①用装置A制备NH3,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内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在装置M中NH3和NO2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NH3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NOx(仅含NO、NO2)。已知吸收过程发生的反应有2NaOH+NO+NO2=2NaNO2+H2O;2NaOH+2NO2=NaNO3+NaNO2+H2O。
    ①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α表示NOx中NO2的含量):
    用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α=___________,c(NaOH)=___________。
    ②若一定体积的NOx被250 mL 2 ml ·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19.8 g,则x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 碱石灰 ③. Cu+4H++2NO=Cu2++2NO2↑+2H2O ④. 4∶3
    (2) ①. 50% ②. 1.25 ml·L-1 ③. 1.6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装置分析可知,装置A中用Ca(OH)2和NH4Cl制备氨气,方程式为,B中盛放碱石灰干燥氨气,D中Cu与浓硝酸制备NO2,方程式为4HNO3(浓)+Cu=Cu(NO3)2+2NO2↑+2H2O,用无水CaCl2干燥NO2,生成的两种气体进入M中发生反应,8NH3+6NO2=7N2+12H2O,上方的气球用于收集气体,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小问1详解】
    ①用装置A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制备氨气,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U型管内的试剂是碱石灰;
    ②装置D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4H++2NO=Cu2++2NO2↑+2H2O;
    ③在装置M中NH3和NO2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6NO2+8 NH3=7N2+12H2O,因此该反应中NH3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象分析可知,α=50%、c(NaOH)=1.25ml/L时,氮氧化物的吸收率最高,因此用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α=50%、c(NaOH)=1.25ml/L;
    ②若一定体积的NOx被250 mL 2 ml ·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n(NaOH)=0.250L×2 ml ·L-1=0.5ml,溶液质量增加19.8g,即NOx的质量,M=,则x的值为1.6。
    18. 丙烯酸乙酯具有菠萝香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丙烯等为原料合成制得。
    (1)由CH2=CH2生成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6O)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丙烯酸乙酯(CH2=CH-COOCH2CH3)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CH2=CH2与无机物M生成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有机物A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有机物A、B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在实验室中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试管乙中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试管乙中的导管口要在液面以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加成反应
    (2)酯基 (3)CH2=CHCOOH
    (4) ①. CH2=CH2+H2OCH3CH2OH ②. 2CH3CH2OH+O22CH3CHO+2H2O
    (5) ①.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 防止倒吸 ③. 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解析】
    【分析】由题给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则B为丙烯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丙烯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和水。
    【小问1详解】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6O,另外A和B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说明A为乙醇,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小问2详解】
    CH2=CHCOOC2H5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则B为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2=CH-COOH;
    【小问4详解】
    CH2=CH2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小问5详解】
    ①从试管甲挥发出的丙烯酸乙酯中会混有乙醇和丙烯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中和丙烯酸,降低酯的溶解度,故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丙烯酸乙酯,试管乙中试剂的名称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乙中的导管口要在液面以上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②乙醇与丙烯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实验装置
    装置一
    装置二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实验装置
    装置三
    装置四
    部分实验现象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子从d极流向a极

    相关试卷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附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附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含硫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