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辖21个地级行政区。如图为该省按某一标准划分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地形地质差异B.气候类型不同C.水系水文特点D.政府管理需要
2.关于图中区域边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边界是明确划分的B.边界一直不会改变
C.边界是一条渐变的地带D.边界两侧景观差异明显
3.图中区划的大小,能指示的地理意义是( )
A.经济总量的大小B.社会发展的程度C.水体资源的多少D.土地资源的多少
沙特阿拉伯东、西临海,原来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地广人稀,以游牧经济为主。自1933年发现石油后,依靠出口石油和对石油的开发利用,发展海水淡化、石油冶炼、农业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沙特阿拉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国发展成为世界富裕国家的关键自然基础是( )
A.气候资源独特B.海洋资源富饶C.能源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辽阔
5.该国石油大量外运,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管道运输
6.面对当今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该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石油产量,以赚取更多外汇B.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发展多种经济
C.减少石油产量,以保护本国资源D.摆脱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发展民族经济
塔里木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中心是辽阔的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沙漠,其形成因素有( )
①绿洲广泛分布②塔里木河流程太短③位置深居内陆④地形比较闭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盆地内的绿洲分布主要呈环形分布,其直接原因是受( )
A.气候分布的影响B.山脉分布的影响C.水系分布的影响D.沙漠分布的影响
9.当地生产的瓜果香甜可口品质优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全年光照充足B.昼夜温差很大C.沙质土壤肥沃D.灌溉水源清澈
泸州有一定储量的天然气资源,过去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之一,但201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面对这一问题,泸州市努力破除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社会经济,近年取得良好发展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造成2011年泸州被列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天然气的深度加工②天然气产业链的不断延长③天然气属非可再生资源④天然气的大量开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泸州经济转型之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以人为本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B.生态保护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产业转型与民生改善之间的矛盾D.资源依赖与产业多元之间的矛盾
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河流流量较小,不能满足该区域农业生产用水需求。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兴建大分水岭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澳大利亚政府实施大分水岭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大分水岭两侧( )
A.东坡地势较陡西坡地势较缓B.东部城市需水量小于西部需水量
C.水资源数量与需求量不匹配D.东部水体较西部水体品质更清洁
13.该工程通过隧道调水比通过水泵翻越大分水岭调水更( )
A.节约建设成本B.节约运营成本C.缩短建设工时D.减小调水难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如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轴两带,双核三区”不同城市等级空间格局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各城市辐射范围是( )
A.相互独立的B.大城市辐射所有小城市
C.相互重叠的D.城市等级高辐射范围广
15.推测图示区域,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 )
A.一轴地区B.两带地区C.双核地区D.三区地区
16.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规划,它未来的最大空间辐射范围瞄准的是( )
A.四川盆地B.我国西南地区C.长江经济带地区D.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瑙斯市位于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19世纪中期,亚马孙原始森林广泛生长的橡胶树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马瑙斯也逐渐成为世界橡胶中心,产出了世界40%以上的橡胶。20世纪初期,橡胶种子被带到东南亚并得到大规模种植,同时亚马孙雨林橡胶林遭遇病疫,当地采取了众多措施减轻病疫,但世界橡胶市场还是快速被东南亚替代,马瑙斯也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衰落。1967年,巴西政府在马瑙斯建立了南美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出台了免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工业,500多家世界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将马瑙斯定为进入巴西和南美市场的据点,马瑙斯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重新崛起。如图为巴西城市、河流分布图。
(1)简述早期马瑙斯橡胶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20世纪上半叶,马瑙斯橡胶产业快速衰落的原因。
(3)分析当代巴西马瑙斯吸引世界众多企业投资建厂的市场因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从西双版纳出境后称为湄公河,流经东南亚多个国家后汇入南海。流域国家成立了“湄公河”委员会,通过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解决分歧,并在水能、防灾减灾、水资源利用、航运等领域开展合作。如图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分布图。
(1)指出我国境内澜沧江段河流重点开发方向,并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下游湄公河段在航运开发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
(3)说明流域国家成立“湄公河”委员会的原因。
(4)分析在“湄公河”合作机制下,我国上游澜沧江段河流开发对下游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萨赫勒地区因多次出现严重旱灾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备受世界关注。该区域以游牧业为主,南部有少量早作农业,生活用能缺乏。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域人口剧增,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大,南部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业出现用地之争,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如图为萨赫勒位置及气候数据图。
(1)结合气候特征,分析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简述南部地区农作侵入牧区对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3)有学者建议在萨赫勒牧区推广“光伏+畜牧业”模式来缓解荒漠化,请说明理由。
1.D 2.A 3.D
【解析】1.据图判断,图示区域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划分的依据是政府管理需要,D正确;未给出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图,划分依据不是地形和水系水文特征,AC错误;该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B错误。故选D。
2.图中区域边界是明确划分的,A正确,并非是一条渐变的地带,C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边界会发生改变,B错误;边界两侧景观差异不明显,D错误。故选A。
3.图中区划的大小,能指示的地理意义是直观的反映土地面积的大小,土地资源的多少,D正确;不能反映经济总量的大小和社会发展的程度,AB错误;未给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无法指示水体资源的多少,C错误。故选D。
【点睛】区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可变性。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
4.C 5.A 6.B
【解析】4.沙特阿拉伯地处中东地区,紧邻波斯湾,而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异常丰富,该国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开采创汇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C正确;该国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恶劣,A错误;该国虽然临海,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并不多,不是成为富裕国家的原因,B错误;该国沙漠广布,虽有大片未利用地,但开发较少,且该国土地面积总体较小,D错误。故选C。
5.石油属于大宗矿产品,重量大,而该国沿海,海运运量大,运费低,适宜大宗农矿产品的运输,所以石油外运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A正确;铁路、公路、管道交通运输线路建设成本高,需要跨越多个国家,建设不易,且这些陆地运输方式相对于海运运量小,运费贵,所以不是主要的石油运输方式,BCD错误。故选A。
6.沙特阿拉伯石油开采是该国的经济命脉,由于当今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其经济冲击较大,为此,应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发展多种经济,B正确;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增加石油产量,会加速资源的枯竭,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A错误;减少石油产量不利于该国的经济发展,C错误;当地开采的石油主要销往国外,不能摆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型的背景: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影响因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
7.C 8.C 9.B
【解析】7.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与沙漠形成无直接关系,①错误。河流流程长短与沙漠形成无直接关联,河流流程短可能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和流域面积,但不影响沙漠的形成,②错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是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正确。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不利于水汽进入,加剧了干旱程度,有利于沙漠的形成,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C。
8.气候并不是直接导致绿洲环形分布的直接原因。气候更多地是影响绿洲能否存在和维持,而不是其具体的分布形态,A错误。塔里木盆地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环绕,直接影响的是盆地形状,不是绿洲分布呈环形分布的直接原因,B错。塔里木盆地内气候干旱,水源是绿洲分布的决定性条件,盆地周边高山环绕,受其影响形成向心状水系,因此盆地边缘有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故绿洲分布呈环形分布是受水系分布的直接影响,C正确。沙漠的分布对绿洲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因为绿洲通常位于沙漠的边缘或内部相对湿润的区域。但沙漠的分布并不是导致绿洲环形分布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B。
9.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它并不是导致瓜果品质优良的最主要因素,A错误。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在白天积累糖分,而在夜晚减少呼吸作用对糖分的消耗,从而使果实更加甜美,B正确。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有一定影响,沙质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但肥沃程度并不是决定瓜果品质的主要因素,C错误。清澈的水源可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但并不能直接提高果实的品质,D错误。故选B。
【点睛】对于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源等多个因素。
10.C 11.D
【解析】10.泸州市有一定储量的天然气资源,过去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之一,其发展的基础是当地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而天然气属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当地的天然气储量迅速下降,成为资源枯竭城市,③④正确;天然气的深度加工以及天然气产业链的不断延长会减少对天然气的使用,减缓资源枯竭的速度,不是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①②错误。故选C。
11.当前由于泸州市天然气资源枯竭,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地过度依赖天然气开采,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随着天然气日渐枯竭,当地迫切需要发展新的产业,以摆脱长时间依赖的资源依赖,所以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资源依赖与产业多元之间的矛盾,D正确;以人为本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和生态保护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不是产业转型的矛盾,AB错误;产业转型与民生改善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及相关民生保障之间的矛盾,与产业转型的矛盾关联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实现资源型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深刻剖析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立足实际,系统性推进城市转型跨越、率先发展新路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新的产业链、重视民生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12.C 13.B
【解析】12.大分水岭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东坡地势较陡、西坡地势较缓,而是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A错误。材料中提到墨累河流域是农业区,农业需水量大,而东部城市需水量与西部农业需水量的大小并非调水的主要原因,B错误。澳大利亚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少,水资源有限,而墨累河流域农业需水量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与需求量不匹配,因此政府实施大分水岭调水工程以满足该区域农业用水需求,C正确。东部和西部水体的品质差异并非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且材料中并未提及,D错误。故选C。
13.隧道建设成本通常较高,通过隧道调水相较于通过水泵翻越分水岭并不节约建设成本,A错误。隧道一旦建成,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持续稳定地供水,相较于水泵翻越分水岭需要持续的电力供应和较高的维护成本,隧道调水更节约运营成本,B正确。隧道建设工期通常较长,而水泵翻越分水岭可能更快实现,故隧道调水不一定会缩短建设工时,C错误。隧道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而水泵翻越分水岭在技术上可能更为简单直接,D错误。
【点睛】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的大澳大利亚湾。墨累河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每逢冬季涨水时,从河口上溯300千米河段可通船只。干季水浅,河口沙洲阻碍航行。
14.D 15.C 16.D
【解析】14.本题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城市辐射范围的理解能力。图中显示有三种等级的城市分布,成都与重庆,都是图中最高等级的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辐射范围最广,有可能覆盖到图中部分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也可能覆盖到所辖区域的小城市。所以说图中各城市辐射范围是相互独立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四川与重庆是两个不同的省级(直辖市)行政单位,大城市辐射所有小城市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B错误;图中各城市的辐射范围并没有出现相互重叠的趋势,C错误;城市等级越高,功能越强,其辐射范围也就越大,D正确;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读取图中信息与推理能力。成都与重庆是川渝地区最大城市,两大城市在区域内组成了双核结构,目前两大城市附近的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C正确。一轴地区是指成渝发展主轴,虽然包含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但也含沿线其他城市,其全区域发展速度显然不及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本身的发展速度,A错误。至于图中的两带与三区,包含的地区范围更广,其发展速度也会更慢一些,B、D错误。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在材料中明确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推断,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不仅指向四川盆地、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地区,而且最终希望指向更大范围的一带一路地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可发挥其产业带动、都市核心、交通运输枢纽、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功能,为区域内的中小城市提供资金、技术、经验,促进区域内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带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
17.(1)位于亚马孙雨林深处,天然橡胶产量大;工业生产重要原料,消费市场广阔;位于亚马孙河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
(2)亚马孙雨林橡胶林遭遇病疫,产量下降;东南亚大规模种植橡胶,橡胶交易转向东南亚。
(3)优惠政策支持,生产成本低;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竞争力强;位于亚马孙流域中心,交通便利,市场辐射范围广。
【分析】本题以马瑙斯市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印度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据材料“19世纪中期,亚马孙原始森林广泛生长的橡胶树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马瑙斯也逐渐成为世界橡胶中心,产出了世界40%以上的橡胶。”可知,位于亚马孙雨林深处,天然橡胶产量大;随着工业的逐渐发展,橡胶成为工业生产重要原料,消费市场广阔;读图可知,马瑙斯位于亚马孙河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方便橡胶运输。
(2)据材料“20世纪初期,橡胶种子被带到东南亚并得到大规模种植,同时亚马孙雨林橡胶林遭遇病疫,当地采取了众多措施减轻病疫,但世界橡胶市场还是快速被东南亚替代,马瑙斯也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衰落。”可知,亚马孙雨林橡胶林遭遇病疫,产量下降,竞争力下降;东南亚引种橡胶获得成功,大规模种植橡胶,橡胶交易转向东南亚,世界橡胶市场北东南亚代替。
(3)据材料“1967年,巴西政府在马瑙斯建立了南美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出台了免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工业,500多家世界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将马瑙斯定为进入巴西和南美市场的据点,马瑙斯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重新崛起。”可知,马瑙斯有免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工业生产成本低;是南美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力强;据材料及读图可知,马瑙斯市位于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位于亚马孙流域中心,交通便利,产品行销巴西和整个南美洲地区,市场辐射范围广。
18.(1)我国境内澜沧江段河流的重点开发方向是水能开发。该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同时,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崎岖,峡谷多,有利于梯级开发。
(2)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位变化大,影响航运的稳定性;下游流经地区地形复杂,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航运;该流域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航运基础设施不完善,增加了航运开发的难度。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流经多个国家,各国需要共同开发流域内的资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流域内各国在流域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分歧,需要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共同应对问题;成立委员会可以加强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推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4)河流开发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水电等能源开发,为下游地区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河流开发有助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为下游地区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保障;河流开发还促进了我国与下游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为流域内各国共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析】本题以澜沧江开发为材料,涉及自然环境整体性,流域协调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水能开发,有利自然条件包括:地势落差大:澜沧江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地势落差,这为水能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水量丰富:澜沧江流域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尤其是在雨季,水量更是充沛,为水能发电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地形条件适宜:该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崎岖,峡谷众多,这样的地形条件非常适合进行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通过建设多个水电站,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水能资源。
(2)可能面临的困难:水位变化大: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水位变化大,这对航运的稳定性构成了挑战。地形复杂,流速快:下游湄公河流经地区地形复杂,落差大,流速快,这增加了航运的难度和危险性。基础设施薄弱:该流域经济相对落后,航运基础设施不完善,如航道整治、港口建设等相对滞后,难以满足航运发展的需求。
(3)成立“湄公河”委员会的原因包括:共同开发流域资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流经多个国家,流域内资源丰富,但单个国家难以独自开发,需要共同协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解决分歧,达成共识:流域内各国在流域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分歧和争议,成立委员会可以通过政策对话和技术交流来协商解决分歧,达成共识。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成立委员会可以加强流域内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发展。
(4)对下游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提供稳定能源供应:上游澜沧江段的水能开发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促进下游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上游河流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保护,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为下游地区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在“湄公河”合作机制下,我国与下游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将更加紧密和深入,这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上游河流开发过程中可以建设水库等防洪工程设施,提高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1)气候干旱,降水少且变率大;气温高,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
(2)破坏草原植被,导致土壤裸露;农牧业争地,过度开垦和放牧,加剧土地荒漠化。
(3)光伏发电可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恢复。
【分析】本题以萨赫勒地区荒漠化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生态脆弱的原因,荒漠化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详解】(1)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与当地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变率大,这使得水资源极度匮乏,植被生长困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气温高,蒸发旺盛,进一步加剧了水分的流失,不利于植被的存活和生长。同时,多大风天气,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风沙危害,使得土地表层的肥沃土壤被吹走,土地逐渐贫瘠化,生态环境愈发脆弱。
(2)南部地区农作侵入牧区会破坏草原植被,使原本覆盖地表的植被减少,导致土壤直接裸露,更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农牧业争地会促使人们过度开垦和放牧,进一步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地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加剧土地荒漠化。
(3)在萨赫勒牧区推广“光伏+畜牧业”模式能缓解荒漠化,原因在于:光伏发电可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从而减少对植被的砍伐以获取能源,降低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增加牧民的收入,避免因过度追求农牧业产量而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发。这种模式还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恢复,增强土地的抗荒漠化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