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武汉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胡扬审题人:杨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 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A. 6时—8时B. 10时—12时
C. 12时—16时D. 0时—4时与22时—24时
3. 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限行
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根据图示曲线,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冬季,曲线表示的热岛强度值最大,D对。其它季节的热岛强度值较小,A、B、C错。
【2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热岛强度,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0时—4时与22时—24时,D对。其它时段热岛强度较小,A、B、C错。
【3题详解】
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利于降低市区气温,①对。机动车限行,减少热量释放和温室气体排放,②对。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人为释放热量增加,③错。道路铺设渗水砖,是增加下渗的措施,不能减轻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间分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信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B. 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
C. 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上升气流D. 东南信风属中纬环流
5. 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4. A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东北信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东南信风带,A对。盛行西风带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B错。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错。东南信风为低纬环流,D错。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西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D对。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A错。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B错。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C错。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 )
A. 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 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 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 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7. 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 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答案】6. C 7.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错误。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夏季为黄河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题时要结合图的信息和气压带风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甲、乙两处的洋流判定正确的是( )
A. 甲向北流,是暖流B. 乙向北流,是暖流
C. 甲向南流,是暖流D. 乙向南流,是寒流
9. 图中a、b、c、d四处表层海水水温的高低排序是( )
A. a>b>c>dB. d>c>a>bC. b>a>d>cD. c>d>b>a
10. 图中洋流会导致( )
A. 甲处沿岸降水增多B. 乙处沿岸气温下降
C. 丙处形成大型渔场D. 乙处海水盐度降低
【答案】8. B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中标注的“45°N”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的流向相同,甲处等温线向南凸出,则甲处洋流向南流,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为寒流;同理判断,乙处洋流向北流,应为暖流,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c处有暖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两侧高,因此c>d;a处有寒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两侧低,因此b>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c、d所处纬度较a、b低,因此水温较高,即c>a、d>b,综合起来,c>d>b>a,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前面分析可知,图中甲处是寒流,乙处是暖流,丙处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底层营养元素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容易形成良好渔场,C正确;甲处是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乙处是暖流,暖流流经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乙处是暖流,暖流水温高,蒸发较强,往往盐度较高,D错误。故选C。
【点睛】渔场形成条件:(1)大陆架海域,从海面到海底都有较为充分的阳光透射,还有从大陆径流带来和从外海层运来的各种营养物质,是鱼、虾、贝类等经济动物的繁殖、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2)两种海流交汇的海区,尤其是强大的寒流和暖流交汇的辐聚区,海水搅动,底层营养元素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容易形成良好渔场。(3)上升流海域,深层含有营养盐类的海水涌升,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容易形成良好渔场。(4)近寒带海域,近寒带海洋底层具有异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近寒带海域温度变化大,海水容易产生对流,使得海底营养物质上泛,从而形成渔场。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
12.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11. B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
【12题详解】
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
13题详解】
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向斜谷地 乙—背斜山地
B. 甲—向斜谷地 乙—向斜山地
C. 丙—向斜平原 丁—背斜山地
D. 丙—背斜平原 丁—向斜山地
15. 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
A. ①和②B. ②和③
C. ③和④D. ④和⑤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甲、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从地貌上看甲是谷地,乙是山地,B正确;丙、丁之间岩层出现错动和位移,为断层。
【15题详解】
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会形成溶洞,结合图例可看出③是石灰岩,可能形成溶洞;恐龙是中生代生物,存在于中生代的沉积岩中,结合图例可知,在④⑤岩层中可能找到恐龙化石,C正确。
居住在乌鲁木齐(89°E,43°N)的阿古麦提一家打算2023年12月31日乘坐航班去我国舟山市(123°E,30°N)旅游并欣赏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该航班途经我国西安市(109°E,34°N)停留。该日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9:34,舟山的日落时间是北京时间16:48。下图示意航班经停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日乌鲁木齐和舟山的昼长差大约是( )
A 0.5小时B. 1小时C. 1.5小时D. 2小时
17. 阿古麦提座位靠左舷窗,则( )
A. 西安一舟山全程不需要拉遮阳板B. 乌鲁木齐—西安全程需拉遮阳板
C. 乌鲁木齐一舟山全程需拉遮阳板D. 西安—舟山全程需拉遮阳板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日,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9:34,此时,对应乌鲁木齐(89°E)的地方时为7:30,结合昼长计算公式:昼长=(12-日出)*2可知,乌鲁木齐的昼长为9小时。舟山(123°E)的日落时间是北京时间为16:48,对应舟山的地方时为17:00,结合昼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间-12)*2可知,舟山的昼长为10小时。因此,该日乌鲁木齐和舟山的昼长差大约为1小时,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为2023年12月31日,太阳方位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因此,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9:20出发,当地地方时为7:16,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位、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11:50分,此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1:06,因此从乌鲁木齐到西安太阳一直位于东南方位,阿古麦提座位靠左舷窗,因此,从乌鲁木齐到西安不需要拉遮阳板;在西安地区经停50分钟,出发时为当地地方时11:56分,到达舟山机场为15:10,对应当地地方时为15:22,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此时,阿古麦提座位靠左舷窗,在该时期不需要拉遮阳板。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视运动轨迹变化规律也与太阳直射点有关,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下列各题。
18. 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 北半球、10月B. 南半球、5月
C. 北半球、5月D. 南半球、8月
19. 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A. 30°~40°B. 45°~55°
C. 5°~l5°D. 60°~70°
20. 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A. 12月、17时30分B. 9月、17时
C. 6月、4时30分D. 4月、5时
【答案】18. C 19. D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交点,地方时为5:30(12点之前,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5:30)×2=13小时>12时,昼大于夜,当地为夏半年,所以C最符合。5月8月为南半球冬半年,日出地方时不会早于6:00;10月份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动至南半球,北半球日出时间应晚于地方时6:00,A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地方时为2:30(12点之前,仍然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的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2:30)×2=19小时>12时,昼远大于夜,说明当地纬度高是接近极昼的地方,D选项纬度最高,故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9月近秋分(9月23),D选项4月近春分(3月21),春秋分昼长12时,各地日出6:00,日落18:00,题目条件当地是低纬,昼长变化应较小,也就是说日出日落在9月或4月昼长也应近6时和18时,B项17时D项5时均差近1小时不符合。AC的判断相对较难,因为两项中时候和月份反映的季节是对应的,只能从题目条件说是低纬(低纬昼长近12时,赤道全年昼长均等于12时),说明日出近6点,日落近18点,差距越小越好。A离18时差半小时,而C与6点差一个半小时。综上所述,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相差时区×1小时。其中“±”确定原则是“东加西减”,“相差时区”确定原则是“同减异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1. 下图为美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年降水量丰富,接近200mm,试分析原因。
(2)图中B、C两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却差别较大,试比较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试比较A、B、C三地的冬雨率大小,并分析原因。
【答案】(1)受来自太平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产生较为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B地多于C地B地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
(3)A<B<C。三地冬季都受西风控制,冬季降水量相当,而随着三地纬度升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故冬雨率降低。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美国西部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美国降水类型及成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的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A地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东海岸,受来自太平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携带大量水汽;且A地东侧为山地地形,受地形抬升,来自海洋的水汽产生较为丰富的地形雨;同时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降水更充足。
【小问2详解】
B、C两地同受中纬西风带控制,气候类型相同,但是B地纬度较高,西风带带来的充足水汽对其降水的控制时间更长、降水量更多,所以降水量B地更多。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西风带能在冬季带来充足的水汽,从而影响区域降水以冬雨型为主;结合题干可知A、B、C三地冬季都受西风控制,冬季降水量相当,但是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大约位于南、北半球的纬度35°~65°之间的区域,随着三地纬度升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冬雨率越低,故三地冬雨率大小排名为:A<B<C。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图示意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
(1)分析⑤处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原因。
(2)春季船舶航行到④处海域可能会遇到冰山,简述其原因
(3)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渔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周边少大河注入,海域较封闭,盐度较高。
(2)春季北极地区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掉入海水中的浮冰顺着南下的寒流漂移到④附近,可与运行到此处的船舶相遇。
(3)② 理由: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盐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中海是陆间海,被欧亚非三大洲所包围,海域较封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且周边少大河注入,所以盐度较高。
【小问2详解】
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春季时气温逐渐回升,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融化,掉入海水中,这些浮冰顺着南下的东格陵兰寒流漂移到④附近,使得船只在此处遇到冰山。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处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的海区,寒暖流交汇使得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生长提供丰富的饵料。同时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2024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