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暑假初升高数学讲义汇编
2024年暑假初升高衔接数学讲义学案 第20讲 点的轨迹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暑假初升高衔接数学讲义学案 第20讲 点的轨迹,文件包含第20章点的轨迹-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教师版含解析doc、第20章点的轨迹-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知识回顾————
初中阶段的动点问题主要为“动态几何问题”。
所谓“动态几何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动线、动面,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动态几何问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动态”,常以图形或图象中点、线、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相似等图形变换)为重要的构图背景;二是“综合”,主要体现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知识与函数、方程等代数知识的综合.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做到静中求动,根据题意画一些不同运动时刻的图形,想像从头到尾的整个运动过程,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理清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情形;然后是做到动中取静,画出运动过程中各种情形的瞬间图形,寻找变化的本质,或将图中的相关线段代数化,转化为函数问题或方程问题解决.
————高中知识链接————
高中动点问题主要为求曲线的轨迹方程问题。
求点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从条件中直接寻找到的关系,列出方程后化简即可
(2)代入法:所求点与某已知曲线上一点存在某种关系,则可根据条件用表示出,然后代入到所在曲线方程中,即可得到关于的方程
(3)定义法:从条件中能够判断出点的轨迹为学过的图形,则可先判定轨迹形状,再通过确定相关曲线的要素,求出曲线方程.常见的曲线特征及要素有:
① 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直角→圆:若,则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来源:学+科+网Z+X+X+K]
确定方程的要素:圆心坐标,半径
② 椭圆: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常数大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和,定点距离
③ 双曲线: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注:若只是到两定点的距离差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则为双曲线的一支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差的绝对值,定点距离
④ 抛物线:平面上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定直线的距离(定点在定直线外)相等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焦准距:.若曲线位置位于标准位置(即标准方程的曲线),则通过准线方程或焦点坐标也可确定方程
【经典题型】
初中经典题型
1、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 .
【答案】或或4.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M在AB下方且∠AMB=90°时,②当M在AB上方且∠AMB=90°时,③当∠ABM=90°时,分别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三角形,∴AM=AO=4;
如图3,当∠ABM=90°时,∵∠BOM=∠AOC=60°,∴∠BMO=30°,∴MO=2BO=2×4=8,∴Rt△BOM中,BM==,∴Rt△ABM中,AM==.
综上所述,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或或4.故答案为:或或4.
【方法归纳】从点动的特殊情形入手,进行推理或判断,再对一般情形作出猜想或判断并证明.
2、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4cm,∠B=30°,点P从点B出发,以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A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若△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则下列最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作AH⊥BC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H=CH,利用∠B=30°可计算出AH=AB=2,BH=AH=,则BC=2BH=,利用速度公式可得点P从B点运动到C需4s,Q点运动到C需8s,然后分类讨论:当0≤x≤4时,作QD⊥BC于D,如图1,BQ=x,BP=x,DQ=BQ=x,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当4<x≤8时,作QD⊥BC于D,如图2,CQ=8﹣x,BP=,DQ=CQ=(8﹣x),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于是可得0≤x≤4时,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当4<x≤8时,函数图象为线段,则易得答案为D.
△BDQ中,DQ=CQ=(8﹣x),∴y=•(8﹣x)•,即,综上所述,.故选D.
【方法归纳】从点动的特殊情形入手,进行推理或判断,再对一般情形作出猜想或判断并证明.
3、如图,矩形AOCB的顶点A、C分别位于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A、OC的长度满足方程(OA>OC),直线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M、N两点,将△BCN沿直线BN折叠,点C恰好落在直线MN上的点D处,且tan∠CBD=.
(1)求点B的坐标;
(2)求直线BN的解析式;
(3)将直线BN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向下平移,求直线BN扫过矩形AOCB的面积S关于运动的时间t(0<t≤13)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B(15,13);(2);(3).
【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x、y的值,则可求得B点坐标;(2)过D作EF⊥OA于点E,交CB于点F,由条件可求得D点坐标,且可求得=,结合DE∥ON,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得OM和ON的长,则可求得N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BN的解析式;(3)设直线BN平移后交y轴于点N′,交AB于点B′,当点N′在x轴上方时,可知S即为▱BNN′B′的面积,当N′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可用t表示出直线B′N′的解析式,设交x轴于点G,可用t表示出G点坐标,由S=S四边形BNN′B′﹣S△OGN′,可分别得到S与t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
(3)设直线BN平移后交y轴于点N′,交AB于点B′,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点N′在x轴上方,即0<t≤8时,如图2,由题意可知四边形BNN′B′为平行四边形,且NN′=t,∴S=NN′•OA=15t;
【方法归纳】按线动的位置进行分类,画出各状态图形,利用这些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来解决.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MN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M(6,0),N(0,),等边△ABC的顶点B与原点O重合,BC边落在x轴正半轴上,点A恰好落在线段MN上,将等边△ABC从图l的位置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l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边AB,AC分别与线段MN交于点E,F(如图2所示),设△ABC平移的时间为t(s).
(1)等边△ABC的边长为_______;
(2)在运动过程中,当t=_______时,MN垂直平分AB;
(3)若在△ABC开始平移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A—AC运动.当点P运动到C时即停止运动.△ABC也随之停止平移.
①当点P在线段BA上运动时,若△PEF与△MNO相似.求t的值;
②当点P在线段AC上运动时,设,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1)3;(2)3;(3)①t=1或或;②S=,当t=时,△PEF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此时P(3,).
【分析】(1)根据,∠OMN=30°和△ABC为等边三角形,求证△OAM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2)易知当点C与M重合时直线MN平分线段AB,此时OB=3,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3)①如图1中,由题意BP=2t,BM=6﹣t,由△PEF与△MNO相似,可得=或=,即=或=,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②当P点在EF上方时,过P作PH⊥MN于H,如图2中,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BAC=60°,∴EF=AE=t,当点P在EF下方时,PE=BE﹣BP=3﹣t,由,解得0≤t<,∵△PEF与△MNO相似,∴=或=,∴=或=,解得t=1或t=.
当点P在EF上方时,PE=BE﹣BP=t-3,∵△PEF与△MNO相似,∴=或=,∴=或=,解得t=或3.∵0≤t≤,且t-3>0,即<t≤,∴t=.
综上所述,t=1或或.
②当P点在EF上方时,过P作PH⊥MN于H,如图2中,由题意,EF=t,FC=MC=3﹣t,∠PFH=30°,∴PF=PC﹣CF=(6﹣2t)﹣(3﹣t)=3﹣t,∴PH=PF=,∴S=•EF•PH=×t×
【方法归纳】根据题意画一些不同运动时刻的图形,想象从头到尾的整个运动过程,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理清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情形;然后是做到动中取静,画出运动过程中各种情形的瞬间图形,寻找变化的本质,或将图中的相关线段代数化,转化为函数问题或方程问题解决.
高中经典题型
例1.如图,已知线段上有一动点(异于),线段,且满足(是大于且不等于的常数),则点的运动轨迹为( )
A. 圆的一部分 B. 椭圆的一部分 C. 双曲线的一部分 D. 抛物线的一部分
【答案】B
例2.设点A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A到图形C的距离.已知点A(1,0),圆C:x2+2x+y2=0,那么平面内到圆C的距离与到点A的距离之差为1的点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的一支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射线
【答案】D
【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
如图所示,设圆心坐标为,满足题意的点为点,由题意有:
,则,
设,结合几何关系可知满足题意的轨迹为射线.
本题选择D选项.
例3.动点在曲线上移动,点和定点连线的中点为,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例4.点是圆上的动点,定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的交点为,则点的轨迹方程是___.
【答案】
【解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有,所以,
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C,F为焦点,以4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
所以点Q的轨迹方程是.
例5.已知直线过抛物线: 的焦点, 与交于, 两点,过点, 分别作的切线,且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故原抛物线C相应的点P的轨迹方程为,故答案为.
例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
(I)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
(II)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答案】(I)详见解析;(II).
【解析】由题设.设,则,且
.
记过两点的直线为,则的方程为.
(I)由于在线段上,故.
记的斜率为,的斜率为,则
当与轴不垂直时,由可得.而,所以.
当与轴垂直时,与重合.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
【实战演练】
————先作初中题 —— 夯实基础————
A 组[来源:学+科+网Z+X+X+K]
如图1,抛物线经过A(,0)、B(0,﹣2)两点,点C在y轴上,△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过点D作DE⊥AC于点E,以DE为边作矩形DEGF,使点F在x轴上,点G在AC或AC的延长线上.学科/-网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矩形DEGF沿GF所在直线翻折,得矩形D'E'GF,当点D的对称点D'落在抛物线上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
(3)如图2,在x轴上有一点M(,0),连接BM、CM,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设矩形DEGF与四边形ABM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答案】(1);(2)D′(,);(3).
【分析】(1)把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即可;
(2)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AC=60°,依据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可得到AE=t,DE=t,AF=t,然后再证明AD=DF=2t,过点D′作D′H⊥x轴与点H,接下来,再求得点D′的坐标,最后将点D′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即可;
(3)当0<t≤时,S=ED•DF;当<t≤2时,S=矩形DEGF的面积﹣△CGN的面积.
∵∠D′FH=∠AFD=30°,∴D′H=D′F=t,FH=D′H=t,∴AH=AF+FH=t,∴OH=AH﹣AO=,∴D′(,t).
∴当0<t≤时,S=ED•DF= .
当<t≤2时,如图3所示:
∵CG=AG﹣AC,∴CG=3t﹣4,∴GN=,∴S=ED•DF﹣CG•GN=﹣(3t﹣4)×(3t﹣4)=.
综上所述,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2、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E,连接B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直线BD上,当PE=PC时,求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作PF⊥x轴于F,点M为x轴上一动点,N为直线PF上一动点,G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当以点F,N,G,M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点M的坐标.
【答案】(1);(2)P(﹣2,﹣2);(3)点M的坐标为(,0),(,0),(,0),(,0).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
(2)先确定出点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直线BD的解析式,利用PC=PE建立方程即可求出a即可得出结论;
(3)设出点M的坐标,进而得出点G,N的坐标,利用FM=MG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1,0),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x﹣6,设点P(a,﹣2a﹣6).∵C(0,﹣3),E(﹣1,0),根据勾股定理得,PE2=(a+1)2+(﹣2a﹣6)2,PC2=a2+(﹣2a﹣6+3)2.∵PC=PE,∴(a+1)2+(﹣2a﹣6)2=a2+(﹣2a﹣6+3)2,∴a=﹣2,∴y=﹣2×(﹣2)﹣6=﹣2,∴P(﹣2,﹣2);
(3)如图,作PF⊥x轴于F,∴F(﹣2,0).设M(d,0),∴G(d,d2+2d﹣3),N(﹣2,d2+2d﹣3).∵以点F,N,G,M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必有FM=MG,∴|d+2|=|d2+2d﹣3|,∴d=或d=,∴点M的坐标为(,0),(,0),(,0),(,0).
3、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它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C,D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0≤t≤4),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E,O两点分别在CD两侧).若△CDE和△OAB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分别求出0<t≤2和2<t≤4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即可爬判断.
4、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点B(0,1),点O(0,0).P是边AB上的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沿着OP折叠该纸片,得点A的对应点A'.
(1)如图①,当点A'在第一象限,且满足A'B⊥OB时,求点A'的坐标;
(2)如图②,当P为AB中点时,求A'B的长;
(3)当∠BPA'=30°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1)(,1);(2)1;(3)点P的坐标为(,)或(,).
【分析】(1)由点A和B的坐标得出OA=,OB=1,由折叠的性质得:OA'=OA=,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值,即可得出点A'的坐标为(,1);(2)由勾股定理求出AB=2,证出OB=OP=BP,得出△BOP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OP=∠BPO=60°,求出∠OPA=120°,由折叠的性质得:∠OPA'=∠OPA=120°,PA'=PA=1,证出OB∥PA',得出四边形OPA'B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A'B=OP=1;(3)分两种情况:①点A'在y轴上,由SSS证明△OPA'≌△OPA,得出∠A'OP=∠AOP=∠AOB=45°,得出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②由折叠的性质得:∠A'=∠A=30°,OA'=OA,作出四边形OAPA'是菱形,得出PA=OA=,作PM⊥OA于M,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M的长,把代入求出点P的纵坐标即可.
【解答】(1)∵点A(,0),点B(0,1),∴OA=,OB=1,由折叠的性质得:OA'=OA=,∵A'B⊥OB,∴∠A'BO=90°,在Rt△A'OB中,A'B==,∴点A'的坐标为(,1);
①如图③所示:点A'在y轴上,在△OPA'和△OPA中,∵OA′=OA,PA′=PA,OP=OP,∴△OPA'≌△OPA(SSS),∴∠A'OP=∠AOP=∠AOB=45°,∴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A(,0),点B(0,1)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P(x,y),∴,解得:x=,∴P(,);
②如图④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A'=∠A=30°,OA'=OA,∵∠BPA'=30°,∴∠A'=∠A=∠BPA',∴OA'∥AP,PA'∥OA,∴四边形OAPA'是菱形,∴PA=OA=,作PM⊥OA于M,如图④所示:学/科+-网
∵∠A=30°,∴PM=PA=,把y=代入得: =,解得:x=,∴P(,);
综上所述:当∠BPA'=30°时,点P的坐标为(,)或(,).
————再战高中题 —— 能力提升————
B 组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2.斜率为的直线过抛物线焦点,交抛物线于,两点,点为中点,作,垂足为,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为定值 B.为定值 C.点的轨迹为圆的一部分 D.点的轨迹是圆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故直线的方程为,
由消去y整理得,
设,则,
∴.
选项A中,,为定值.故A正确.
选项B中,,为定值,故B正确.
选项C中,由消去k得,故点的轨迹不是圆的一部分,所以C不正确.
选项D中,由于,直线过定点,所以点Q在以为直径的圆上,故D正确.
综上选C.
3.点P(4,-2)与圆x2+y2=4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2)2+(y-1)2=1 B. (x-2)2+(y+1)2=4
C. (x+4)2+(y-2)2=4 D. (x-2)2+(y+1)2=1
【答案】D
4.设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延长至点,使得,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A,B为焦点, ,
又,,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5.△ABC的顶点A(-5,0),B(5,0),△ABC的周长为22,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是 ( )
A. B. C. D.
【答案】D
6.已知坐标平面上两个定点,,动点满足:.
(1)求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2)记(1)中的轨迹为,过点的直线被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然后说明轨迹的形状;
(2)设出直线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与半弦长满足的勾股定理,求出直线l的方程.
详解:(1) 由得
化简得:,轨迹为圆
(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符合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
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得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年暑假初升高衔接数学讲义学案 第14讲 函数的奇偶性,文件包含第14章函数的奇偶性-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教师版含解析doc、第14章函数的奇偶性-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暑假初升高衔接数学讲义学案 第13讲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文件包含第13章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教师版含解析doc、第13章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暑假初升高衔接数学讲义学案 第12讲 函数及其表示,文件包含第12章函数及其表示-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教师版含解析doc、第12章函数及其表示-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