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二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二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样,均比喻两人情谊深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运用形旁推意义、语境识字等方法随文识记生字“ 晓、慈、毕、 竟、映”,会写“湖、莲、穷、荷”。
    2.诵读中想象画面,感受西湖六月荷花旺盛的生命之美,背诵诗歌。
    3.思辨古诗主题,感受古人含 蓄表达的语言艺术,品味意象“接天”“ 映日”,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中想象画面,感受西湖 六月荷花旺盛的生命之美 ,背诵诗歌。
    2.思辨古诗主题,感受古人含 蓄表达的语言艺术,品味意象“接天”“ 映日”,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流程
    板块一:聚焦诗题,聊聊送别之事
    1.出示诗题,解题,从诗题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1)诗题点明了叙事四要素:时间是“ 晓”,地点为净慈寺附近, 人物有林子方,事情是送别。
    (2)学习生字“ 晓”。出示含日字部的字:早、晚、时、间,启发思考 :含有日字部的字多与时间有关 。晓,表示天刚亮的时候,可见杨万里很早就来送林子方了。
    (3)(出示图片与地图) 简介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 ,宋代时期人文荟萃 ,儒释交融,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 相机识记生字“ 慈”,提示读准平舌音。
    (4)齐读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懂了诗题,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杨万里是怎样送别的?杨万里为什么要送别?
    板块二:诵读想象,感受生命之美
    初读:识字正音读顺诗
    1.多种方法识字。
    (1)结合语境学习生字“ 毕 、 竟”,理解“毕竟”表示强调事实。
    (2)运用形旁推义 、图片支架,识记生字“ 映”。直观感受荷花因阳光照射而格外娇艳的样态。
    2. 多形式反复朗读,读顺诗句,读出节奏。
    3.简要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画面。
    (二)再读:赏析“莲、荷”想画面
    1.默读古诗,说说诗中描绘了西湖六月哪些景物 。(莲叶、荷花)
    2. 诵读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接天”为平声,读时声音稍延长,仿佛视线随成片莲叶由近到远缓慢移动,直至天边。
    (2)“无穷”为平声,读时声音稍延长,想象荷叶“碧”的浓度、亮 度、广度达到极致的样子。
    (3)“碧”“别”为入声,读时顿挫有力,给人以色彩艳丽、耀眼之感,想象六月莲叶、荷花生命力的旺盛。
    3.给诗配画,完成《碧莲红荷图》,指导书写“荷、莲”。
    碧 红 图
    4.赏画吟诗,生发对西湖六月 风光的赞美之情。
    (1)说说自己画的《碧莲红荷图》突出了荷叶、莲花的什么特点。
    (2)熟读成诵,深化对西湖六月风光的认知及情感体验。
    5. 由景及情 ,引出诗人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同时质疑:为何诗人要特别强调六月风光不与“ 四时 ” 同?难道六月不属于四时吗?它的不同又不同在哪里?
    (1)梳理传统文化里的“ 五”,了解古时“ 五季 ”之说 ,知道“ 长夏”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解惑诗人为何说风光不与“ 四时”同。
    (2)链接自然科学知识,了解 “ 六月花神”之说,知道西湖六月 风光与四时不同之处在于其旺盛 的生命力。
    板块三:品读体悟,感叹情谊之真
    (一)合作探究:思辨古诗主题
    1.质疑启思:这首诗题目点明了送别林子方,可诗文却描绘西湖六月景 ,杨万里到底是要写送别呢,还是要赞美风光?
    2.自主判断诗歌主题,作出选择后分“送别组”和“写景组”展开合作探究。
    3.交流思辨:
    (1)预设认同主题为“ 送别 ” 的理由:
    ①诗题中直接点明“ 送林子方”。
    ②联结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推测“无穷碧”与“深千尺”一 样,均比喻两人情谊深厚。
    ③联系生活体验, 理解诗人全诗写景的主要目的是为冲淡离 愁别绪。
    (2)预设认同主题为“ 写景 ” 的理由:
    ①第二句诗明确指出“风光 ” 二字,表明重在写景。
    ②诗中有具体描绘的景物:莲叶、荷花,以及景物特点:无穷 碧、别样红。
    ③ 诗中明显有赞美景物之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预设思辨结果:
    “ 送别组”找不到具体的送别行为,“ 写景组”对诗题中的“ 送 ” 作不出合理解释, 认知冲突依然存在。
    (二)链接“组诗”:明晰送别主题
    1. 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1) 找出诗中表示时间的词(月尚残),联系“ 映日”感受送别时间之久 ,从送行时间推移体会诗人依依不舍情。
    (2)找出诗中表示地点的词 (荷花荡、柳行间、南山、北山),从送行地点变化体会诗人依依不舍情。
    2.简介“组诗”:为全面、透彻反映事物 、表达情感 ,诗人用同一诗题写若干首主题或内容相关 联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组诗 ,共两首 。今天所学的是组诗的第二首 , 两首诗一起读,就能判断它的主题为“ 送别”而不是“写景”。
    (三)知人论世:体会无穷情谊
    1.质疑:既然是送别诗,诗人 应该描述送别的相关场景,为何却只写西湖风光?
    2.链接写作背景,了解送别原 因,体会杨万里对友人的不舍,对分离的无奈。
    3.链接语义发展资料,了解古人语言表达艺术, 明了诗中劝留之意:
    (1)出示“资料袋”,了解“ 天 ” “ 莲”的寓意。
    (2)结合资料品析“接天”“ 映日”的含义。(靠近天子、受皇恩照拂)
    (3)结合资料推测莲叶、荷花在诗中喻指谁?(林子方、杨万里)
    4. 完整品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体会杨万里表面赞美六月荷花生命旺盛,实则告知林子方要留在帝王身边,接近天子,受皇上照拂,仕途才会更加红火。
    5.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含蓄劝留意、依依不舍情。
    6.背诵古诗。
    爷爷毕竟老了,身体大不如前。
    他毕竟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谅他吧。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荷花为喜热植物,每年阴历六月是花 开最旺盛的时期,叶最盛、花最艳,所以古 时候江南地区把阴历六月二十六 日 定为荷花的生 日,故而,荷花又有“六月花神 ” 的雅号。
    宋孝宗淳熙年间,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为秘书少监、太子侍读,是林子方的上级,他们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淳熙十四年 ,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到福州任职。在林子方赴福州任职前, 杨万里从净慈寺出发送别林子方,在西湖边写下此诗含蓄劝留。

    相关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共解诗题,自学古诗,理解大意,品读悟境,想象画面,背诵诗,表演古诗,比较分类,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 巧猜古诗,认读生字 妙解诗题,美读古诗 感知画面,背诵古诗 浅悟诗情,绘声绘色 拓展诗句,抓住特点 学写生字,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