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分层作业+导学案+知识清单)【原卷版+解析】
物理第1节 温度导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物理第1节 温度导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做做,小组讨论,看看议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值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4.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学习重点】
1.摄氏温度。 2.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 物体的 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要用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2.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单位叫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 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是 。
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弄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4. 体温计用于测量 的温度,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读数时, (能/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合作探究】
探究一、温度计
【做一做】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大约15s),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约22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两只手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 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 的(填“冷”或“热”)。
【想一想】同一杯水温度是 的,而我们的感觉却 ,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1. 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自制温度计
上面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得使用测温工具----温度计。
【想想做做】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液面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水柱液面的位置。
冷水 热水
观察到的现象: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 ;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 。
【小组讨论】
①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瓶中的水发生 。
②为什么要用细管?使液体的 变化明显反应出来。
③如果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需要做哪些改进?
如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 ;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温度变化更容易引起 变化的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将细管改为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 ,如果定量测温度的大小,还要在细管上标出刻度值.
3.常用温度计
【小组讨论】观察温度计且思考:
①温度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②工作原理是什么?③玻璃泡壁为什么很薄?④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做得很细?
【归纳】
(1)结构:由玻璃泡(内有液体)、直玻璃管(标有刻度、单位)等组成。
(2)工作原理:根据 的性质制作而成的。
(3)玻璃泡壁很薄的目的:为了使温度计测温泡内的物质能很快与被测物的温度相同(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4)玻璃管做得很细的原因: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就越 ,反映更灵敏。
【想一想】你见过的温度计有几种?
常见的温度计
4. 常见的温度计
常见的温度计有三种: 、 、 。
寒暑表:测量气体的温度;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实验用温度计;物理实验中测量温度。
探究二、摄氏温度
【小组讨论】观察温度计上的标记:℃。表示的是 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常用单位。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在0℃~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2. 摄氏温度的读写
0℃以上的温度,可省略前面的“+”号,直接读;0℃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号,读作“负”或“零下”。
【读一读】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 ;我国的最低气温是-52.3℃,读作: 或 。
【读一读】阅读P48,《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完成表格空白填空。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氢弹爆炸中心
5×107
压力锅内最高水温
( )
太阳表面
约6000
我国最高气温
( )
金的熔点
1064
人的正常体温
( )
铅的熔点
328
水银凝固点
-39
我国最低气温
( )
地球表面最低气温
-88.3
酒精凝固点
-117
绝对零度
-273.15
【例题1】0 ℃的水和0 ℃的冰相比较( )
A. 0 ℃的水比0 ℃的冰热
B. 0 ℃的水比0 ℃的冰冷
C. 0 ℃的水和0 ℃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 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探究三、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看看议议】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思考:①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②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归纳】
①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为 ℃,最低温度为 ℃,量程为 ~ ℃,分度值为 ℃。
②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且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知识总结】——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1)量程: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范围。
(2)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2. 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它的 、 、 。
(2)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应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 或容器 。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想一想】①思考下图温度计的使用中,ABCD图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②图中甲乙丙哪些读数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归纳】A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 ;B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 ;C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D图,温度计的放置方法 。
在甲乙丙的读数方法中,甲和 是错误的,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管内液面相平。甲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大,丙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 。乙是 的。
【知识总结】——温度计的使用
①估:先 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选:应选择合适 及 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③放:应将温度计的温度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 后再读数;
④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相平;
⑤记:记录时要记录测量的 和 。
3.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热水、冷水、温水)、烧杯。
实验步骤:分别向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先估测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手指感觉
估测温度
测量温度
凉水
温水
热水
【例题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
探究四、体温计
1. 体温计
【观察体温计并思考】①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点? 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③使用体温计为什么要先甩一甩?
【归纳】
①构造: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普通温度计更 ,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 变化,因而更精确。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 ,细管内的水银在缩口处 ,直管内的水银 (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表示的仍然 (“是”或“不是”)人体的温度。
②体温计的量程: ~ ℃,分度值是 ℃。
③使用方法:体温计的玻璃管上有缩口,因此可以 人体读数。使用体温计前要将水银柱甩下去,再进行测量,否则读数不准,注意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也不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知识总结】体温计
(1)体温计的用途:测量人体温度。
(2)测量范围是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3)结构:体温计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一缩口。
(4)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回玻璃泡。
【想想议议】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并进行比较,它们的测量的范围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2. 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比较
常用温度计
量程
分度值
设计理由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
据实验室的需要
体温计
35℃-42℃
℃
据人体温度的范围
寒暑表
-30℃-50℃
℃
据我国气温的范围
【例题4】一只示数38.5℃的体温计没有甩,就用来测量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甲、乙两人的体温,测得的结果是:甲的是 ,乙的是 。
3. 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
人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医生检查病人的体温时,常选三个地方的温度:直肠温度正常时为36.9~37.9℃;口腔舌下温度正常时为36.7~37.7℃ ;腋窝的温度正常时为36.0~37.4℃;直肠的温度最稳定,但是腋窝温度测量起来最方便。
(1)电子体温计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电子体温计,现在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液晶直接显示体温,有的可以精确到0.01℃。
(2)热电偶温度计
1821年,人们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能直接放入高温炉测温。
(3)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
新式“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 又叫“测温枪”,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
【精讲点拨】
1.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注意零上与零下:找到“0”℃刻度线,沿着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大的即为零上;沿着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小的即为零下。
2.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一般情况下,读数时,不用估读。
【归纳整理】
温度
①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t表示。
②单位: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④使用
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②主要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
③种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使用前看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使用时注意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构造特点:玻璃泡上部有一段很细且弯曲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体温计
测量范围:35ºC~42ºC ,分度值是0.1ºC。
温度
【课堂练习】
1. 下列有关温度的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为节能环保,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5℃
C.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4℃
D.夏季镇江地区最高温度可达60℃
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较小
D.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3.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30℃~50℃。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0.1℃
B.该寒暑表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当地的气温为﹣9℃
D.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细
4.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
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的性质来测定温度的。甲的读数是____ ℃;乙的读数是______℃ ,乙的分度值是______ ℃。
6.在防控“新冠”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测体温,9班值日生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分别测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体温,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7.1℃,③丙同学37.1℃同学,④丁同学37.5℃。请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是准确体温的有( )
A.①和②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③
7.如图1所示为某温度计一部分,则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此时读数为______℃。在使用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图2甲a、b、c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图2乙A、B、C中正确读数的是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字母)
8.在“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中: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______和零刻度线的位置,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
(2)以下测量水的温度的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为:______;
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E. 取出温度计
F.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液面相平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3. 1 温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值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4.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学习重点】
1.摄氏温度。 2.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 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要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单位叫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是 1℃。
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弄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
4.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时,能(能/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合作探究】
探究一、温度计
【做一做】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大约15s),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约22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两只手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冷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热的(填“冷”或“热”)。
【想一想】同一杯水温度是相同的,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1. 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自制温度计
上面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得使用测温工具----温度计。
【想想做做】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液面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水柱液面的位置。
冷水 热水
观察到的现象: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
【小组讨论】
①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瓶中的水发生热胀冷缩。
②为什么要用细管?使液体的体积变化明显反应出来。
③如果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需要做哪些改进?
如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温度变化更容易引起体积变化的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将细管改为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如果定量测温度的大小,还要在细管上标出刻度值.
3.常用温度计
【小组讨论】观察温度计且思考:
①温度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②工作原理是什么?③玻璃泡壁为什么很薄?④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做得很细?
【归纳】
(1)结构:由玻璃泡(内有液体)、直玻璃管(标有刻度、单位)等组成。
(2)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而成的。
(3)玻璃泡壁很薄的目的:为了使温度计测温泡内的物质能很快与被测物的温度相同(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4)玻璃管做得很细的原因: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就越大,反映更灵敏。
【想一想】你见过的温度计有几种?
常见的温度计
4. 常见的温度计
常见的温度计有三种: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寒暑表:测量气体的温度;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实验用温度计;物理实验中测量温度。
探究二、摄氏温度
【小组讨论】观察温度计上的标记:℃。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常用单位。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在0℃~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 摄氏温度的读写
0℃以上的温度,可省略前面的“+”号,直接读;0℃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号,读作“负”或“零下”。
【读一读】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 37摄氏度 ;我国的最低气温是-52.3℃,读作:负52.3摄氏度或零下52.3摄氏度。
【读一读】阅读P48,《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完成表格空白填空。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氢弹爆炸中心
5×107
压力锅内最高水温
(120)
太阳表面
约6000
我国最高气温
(49.6)
金的熔点
1064
人的正常体温
(37)
铅的熔点
328
水银凝固点
-39
我国最低气温
(-52.3)
地球表面最低气温
-88.3
酒精凝固点
-117
绝对零度
-273.15
【例题1】0 ℃的水和0 ℃的冰相比较( C )
A. 0 ℃的水比0 ℃的冰热
B. 0 ℃的水比0 ℃的冰冷
C. 0 ℃的水和0 ℃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 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0 ℃的水和0 ℃的冰温度相等,冷热程度相同,与状态无关。所以选C。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解析】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0℃的冰和0℃的水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6摄氏度”,故B正确;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时,人才不会感觉烫或者冷,故C错误;
D.对人体较为舒适的温度区间为18~25℃,故D错误。所以选B.
探究三、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看看议议】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思考:①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②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归纳】
①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最低温度为-20℃,量程为-20~110℃,分度值为1℃。
②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且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知识总结】——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1)量程: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范围。
(2)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2. 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应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想一想】①思考下图温度计的使用中,ABCD图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②图中甲乙丙哪些读数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归纳】A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B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C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D图,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
在甲乙丙的读数方法中,甲和丙是错误的,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管内液面相平。甲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大,丙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小。乙是正确的。
【知识总结】——温度计的使用
①估: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选:应选择合适量程及分度值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③放:应将温度计的温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⑤记:记录时要记录测量的数值和单位。
3.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热水、冷水、温水)、烧杯。
实验步骤:分别向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先估测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手指感觉
估测温度
测量温度
凉水
温水
热水
【例题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
【答案】热胀冷缩,0,100,-4,37.3。
【解析】常用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物理中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甲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4℃。
乙温度计,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38”在“37”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7.3℃。
探究四、体温计
1. 体温计
【观察体温计并思考】①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点? 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③使用体温计为什么要先甩一甩?
【归纳】
①构造: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普通温度计更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 收缩 ,细管内的水银在缩口处 断开 ,直管内的水银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表示的仍然 是 (“是”或“不是”)人体的温度。
②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是0.1℃。
③使用方法:体温计的玻璃管上有缩口,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体温计前要将水银柱甩下去,再进行测量,否则读数不准,注意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也不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知识总结】体温计
(1)体温计的用途:测量人体温度。
(2)测量范围是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3)结构:体温计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一缩口。
(4)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回玻璃泡。
【想想议议】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并进行比较,它们的测量的范围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2. 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比较
常用温度计
量程
分度值
设计理由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1℃
据实验室的需要
体温计
35℃-42℃
0.1℃
据人体温度的范围
寒暑表
-30℃-50℃
1℃
据我国气温的范围
【例题4】一只示数38.5℃的体温计没有甩,就用来测量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甲、乙两人的体温,测得的结果是:甲的是38.5℃,乙的是39℃。
【解析】①当用来测量低于体温计原温的人体温度时,水银收缩,体积变小,玻璃管中水银不能通过缩口退回到玻璃泡中去,仍显示原温而无法正常显示被测温度。②当用来测量高于体温计原温的人体温度时,水银膨胀,体积变大,能通过缩口进入到玻璃管中去,正常显示被测温度。
3. 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
人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医生检查病人的体温时,常选三个地方的温度:直肠温度正常时为36.9~37.9℃;口腔舌下温度正常时为36.7~37.7℃ ;腋窝的温度正常时为36.0~37.4℃;直肠的温度最稳定,但是腋窝温度测量起来最方便。
(1)电子体温计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电子体温计,现在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液晶直接显示体温,有的可以精确到0.01℃。
(2)热电偶温度计
1821年,人们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能直接放入高温炉测温。
(3)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
新式“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 又叫“测温枪”,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
【归纳整理】
温度
①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t表示。
②单位: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④使用
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②主要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
③种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使用前看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使用时注意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构造特点:玻璃泡上部有一段很细且弯曲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体温计
测量范围:35ºC~42ºC ,分度值是0.1ºC。
温度
【精讲点拨】
1.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注意零上与零下:找到“0”℃刻度线,沿着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大的即为零上;沿着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小的即为零下。
2.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一般情况下,读数时,不用估读。
【课堂练习】
1. 下列有关温度的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为节能环保,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5℃
C.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4℃
D.夏季镇江地区最高温度可达60℃
【答案】B。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5℃左右,所以为节能环保,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5℃,故B符合题意;
C.冰箱保鲜室的温度在零上,约为5℃,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为37℃,镇江在江苏省,夏季该地区最高温度可达30℃,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较小
D.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答案】B
【详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30℃~50℃。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0.1℃
B.该寒暑表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当地的气温为﹣9℃
D.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细
【答案】C
【解析】A.该寒暑表每10℃中间有10小格,一个小格是1℃,分度值就是1℃,故A错误;
B.该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30℃~5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该寒暑表不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20刻度线的上方是10刻度线,说明是在0刻度线下方,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即当地的气温为﹣9℃,故C正确;
D.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该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粗,故D错误。故选C。
4.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
【答案】36,﹣14,36.9。
【详解】图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内液面的位置在0刻度线以上,其示数为36℃。图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内液面的位置在0刻度线以下,其的示数为﹣14℃。图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为36.9℃。
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的性质来测定温度的。甲的读数是____ ℃;乙的读数是______℃ ,乙的分度值是______ ℃。
【答案】热胀冷缩,﹣4,37.3,0.1。
【详解】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在图甲中标注数字0和1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标注数字是0,下部标注数字是1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0℃有4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4℃;在图乙中标注数字37和38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标注数字是38,下部标注数字是37,上大下小,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上,液柱上表面距离37℃有3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37.3℃。
6.在防控“新冠”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测体温,9班值日生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分别测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体温,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7.1℃,③丙同学37.1℃同学,④丁同学37.5℃。请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是准确体温的有( )
A.①和②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③
【答案】B
【详解】对于甲: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36.5°C,所以,甲同学的体温是准确的;
对于乙: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6.5°C,直接用来测量乙的体温,乙的体温显示是37.1℃,高于36.5°C,说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了,所以,乙的体温是准确的;
对于丙:测量丙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是37.1°C,若丙的体温高于37.1°C,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丙的体温不高于37.1°C,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1°C,所以,丙的体温有可能不准确;
对于丁: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1°C,直接用来测量丁的体温,丁的体温显示是37.5℃,高于37.1°C,说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了,但是,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0°C ~37.2°C,丁同学的体温远高于人的正常体温,可能是读数错误导致不准确,所以,丁的体温有可能不准确。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7.如图1所示为某温度计一部分,则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此时读数为______℃。在使用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图2甲a、b、c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图2乙A、B、C中正确读数的是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字母)
【答案】1,97,c,B。
【详解】图1中,温度计10℃之间包括10等份,1份代表1℃。也就是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液面在零上,因此此时的示数是97℃。
图2甲中,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都是错误的;c温度计放置位置合适,是正确的。
图2乙中,A为俯视,读数偏大;C为仰视,读数偏小;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是正确的。
8.在“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中: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______和零刻度线的位置,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
(2)以下测量水的温度的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为:______;
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E. 取出温度计
F.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液面相平
【答案】(1)分度值;液体热胀冷缩;(2)BADCFE.
【详解】(1)使用温度计之前,首先要认识它,即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位置;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测量水的温度正确的步骤为:首先为了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故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C.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F.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液面相平;最后E.取出温度计,故正确的顺序为:BADCFE。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精讲点拨,归纳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看一看,想一想,学生回答,想想议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度,温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